△《四六法海》·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王志坚编。志坚有《读史商语》,已著录。秦、汉以来,自李斯《谏逐客书》始点缀华词,自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始叠陈故事,是骈体之渐萌也。符命之作则《封禅书》、《典引》,问对之文,则《答宾戏》、《客难》,骎骎乎,偶句渐多。沿及晋、宋,格律遂成,流迨齐、梁,体裁大判,由质实而趋丽藻,莫知其然而然。然实皆源出古文,承流递变。犹四言之诗至汉而为五言,至“六朝”而有对句,至唐而遂为近体。面目各别,神理不殊,其原本风雅则一也,厥后辗转相沿,逐其末而忘其本。故周武帝病其浮靡,隋李谔论其佻巧,唐韩愈亦龂龂有古文、时文之辨。降而愈坏,一滥於宋人之启劄,再滥於明人之表判,剿袭皮毛,转相贩鬻;或涂饰而掩情,或堆砌而伤气;或雕镂纤巧而伤雅。四六遂为作者所诟厉。宋姚铉撰《唐文粹》,至尽黜俪偶,宋祁修《新唐书》,至全删诏令;而明之季年,豫章之攻云间者,亦以沿溯六朝相诋,岂非作四六者,不知与古体同源、愈趋愈下,有以启议者之口乎!志坚此编所录,下迄於元,而能上溯於魏、晋,如敕则托始宋武帝,册文则托始宋公《九锡文》,表则托始陆机、桓温、谢灵运,书则托始於魏文帝、应玚、应璩、陆景、薛综、阮籍、吕安、陆云、习凿齿,序则托始陆机,论则托始谢灵运。大抵皆变体之初,俪语散文相兼而用,其齐、梁以至唐人,亦多取不甚拘对偶者。俾读者知四六之文,运意遣词,与古文不异,於兹体深为有功。至於每篇之末,或笺注其本事,或考证其异同,或胪列其始末,亦皆元元本本,语有实徵,非明代选本所可及。据其凡例,虽为举业而作,实则四六之源流正变,具於是编矣,未可以书肆刊本忽之也。
《李太白诗选》·五卷、《杜少陵诗选》·六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李白诗选之首有杨慎序,辨白里贯出处甚详。末云:“吾
《乐府原》·十五卷(内府藏本)明徐献忠撰。献忠有《吴兴掌故集》,已著录。是书取汉、魏、六朝乐府古题,各为考证,并录原文而
《西湖八社诗帖》·(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嘉靖壬戌,闽人祝时泰游於杭州,与其友结诗社西湖上,凡会吟者八:曰紫
《经世宏辞》·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一贯编。一贯有《易学》,已著录。一贯曾以吏部侍郎加太子宾客假归,复特起教习庶吉
《洛如诗钞》·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彝尊选录,陆奎勋编次。彝尊有《经义考》,奎勋有《陆堂易学》,皆已著录。此集皆康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释净溥编。兴善寺在嘉兴府治东南秦溪之上。是书上卷载诗,下卷载碑记。内
《三僧诗》·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峰诗稿》。考《千顷堂书目》
《三国文类》·六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人名氏。今流传有宋刊本。然《宋史·艺文志》载此书,注云:集者不知名
《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宋孔延之编。前自有《序》,首题其官为尚书司封郎中,知越州军州事,浙东兵马钤辖
《诗所》·五十六卷(通行本)明臧懋循编。懋循有《负苞堂集》已著录。初,临朐冯惟讷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风雅广逸》,后又益以
《中州启劄》·二卷(永乐大典本)元吴宏道撰。宏道字仁卿,金台蒲阴人,江西省检校掾史。是书作於大德辛丑。前有许善胜序,称吴
《翊学诗》·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案此集乃嘉靖七年五月,经筵官进讲大学衍义,世宗因制五言古诗一章,并序以赐阁臣。大
《后周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按“东汉”、“东晋”之名,所以别於“西”;“南齐”之名,所以别於“北”。
《西晋文纪》·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西晋相传四叶,为日无多,何晏、王弼之徒,以庄、老清言转相神圣,浸淫不返
《古今禅藻集》·二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释正勉、性通同编。其裒辑则释普文也。普文字理菴,正勉字通可,并嘉兴人;性通
《寒山蔓草》·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赵宧光编。宧光有《说文长笺》,已著录。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宧光饶於财,卜筑城西
《十种唐诗选》·十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编。取唐人总集八家及摘宋姚铉《唐文粹》所载诸诗,各为删汰。凡《河岳英灵
《四六法海》·十二卷(内府藏本)明王志坚编。志坚有《读史商语》,已著录。秦、汉以来,自李斯《谏逐客书》始点缀华词,自邹阳
《江南春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周等追和元倪瓒作也。时吴中有得瓒手稿者,因共属和成帙。首有作者姓氏,自周以下共五
《太仓十子诗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伟业编。伟业有《绥寇纪略》,已著录。是书采其同里能诗者得十人,人各一集。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