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法海》·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王志坚编。志坚有《读史商语》,已著录。秦、汉以来,自李斯《谏逐客书》始点缀华词,自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始叠陈故事,是骈体之渐萌也。符命之作则《封禅书》、《典引》,问对之文,则《答宾戏》、《客难》,骎骎乎,偶句渐多。沿及晋、宋,格律遂成,流迨齐、梁,体裁大判,由质实而趋丽藻,莫知其然而然。然实皆源出古文,承流递变。犹四言之诗至汉而为五言,至“六朝”而有对句,至唐而遂为近体。面目各别,神理不殊,其原本风雅则一也,厥后辗转相沿,逐其末而忘其本。故周武帝病其浮靡,隋李谔论其佻巧,唐韩愈亦龂龂有古文、时文之辨。降而愈坏,一滥於宋人之启劄,再滥於明人之表判,剿袭皮毛,转相贩鬻;或涂饰而掩情,或堆砌而伤气;或雕镂纤巧而伤雅。四六遂为作者所诟厉。宋姚铉撰《唐文粹》,至尽黜俪偶,宋祁修《新唐书》,至全删诏令;而明之季年,豫章之攻云间者,亦以沿溯六朝相诋,岂非作四六者,不知与古体同源、愈趋愈下,有以启议者之口乎!志坚此编所录,下迄於元,而能上溯於魏、晋,如敕则托始宋武帝,册文则托始宋公《九锡文》,表则托始陆机、桓温、谢灵运,书则托始於魏文帝、应玚、应璩、陆景、薛综、阮籍、吕安、陆云、习凿齿,序则托始陆机,论则托始谢灵运。大抵皆变体之初,俪语散文相兼而用,其齐、梁以至唐人,亦多取不甚拘对偶者。俾读者知四六之文,运意遣词,与古文不异,於兹体深为有功。至於每篇之末,或笺注其本事,或考证其异同,或胪列其始末,亦皆元元本本,语有实徵,非明代选本所可及。据其凡例,虽为举业而作,实则四六之源流正变,具於是编矣,未可以书肆刊本忽之也。
《练音集补》·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王辅铭编。辅铭字翊思,嘉定人。初,明翠校尝以嘉定代有作者,而诗篇多散逸,因采宋
《联句私抄》·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毛纪编。纪有《密勿稿》,已著录。是集前有引一篇,称昔在翰林,与僚友及诸司善鸣者会晤
《嵩少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郑太原编。太原,潞安人。官登封县知县。初,嘉靖中浑源刘思温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少林
《翊学诗》·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案此集乃嘉靖七年五月,经筵官进讲大学衍义,世宗因制五言古诗一章,并序以赐阁臣。大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内府藏本)金元好问编。好问有《续夷坚志》,已著录。是集录金一代之诗,首录显宗二首
《奕世文集》·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萧自开编。自开,万安人。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是编辑其先世文集五种。凡《二休居士集
《文选补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仁子编。仁子有《牧莱脞语》,已著录。是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述仁子之言,谓《文
《御定历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补遗》·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赋虽古诗
《南岳倡酬集》·一卷、《附录》·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朱子与张栻、林用中同游南岳倡和之诗也。用中字择之,号东屏,古田
《诗宿》·二十八卷(内府藏本)明刘一相编。一相字维衡,长山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是编采周、秦、汉、魏、六朝、
《濂洛风雅》·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是编辑周子、二程子、邵子、张子、游酢、尹焞、
《宛雅》·十卷、《续宛雅》·八卷、《宛雅三编》·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宛雅》十卷,明梅鼎祚编。所载皆自唐至明宣城之
《燕山八景图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永乐十二年左春坊、左中允、吉水、邹缉等倡和之作也。燕山八景,始见於金《明昌遗事
《玉山名胜集》·八卷、《外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顾瑛编。瑛有《玉山璞稿》,已著录。其所居池馆之盛,甲於东南,一
《元音》·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洪武甲子乌斯道《序》,称宁波孙原理汇辑。又有曾用臧《序》,称为定海
《江湖小集》·九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陈起编。起字宗之,钱塘人,开书肆於睦亲坊,亦号陈道人。今所传宋本诸书,称
《灵洞山房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赵志皋编。志皋有《内阁奏疏稿》,已著录。灵洞山在兰溪东南十五里,为金华山分支。
《词致录》·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天麟编。天麟,大兴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是集皆载词命之文,分
《冯氏校定玉台新咏》·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冯舒所校,其犹子武所刊也。舒有《诗纪匡谬》,已著录。徐陵《玉台新咏》
《姑苏杨柳枝词》·一卷(内府藏本)国朝汪琬编。琬有《尧峰文钞》,已著录。初,琬自翰林告归,居尧峰别业。偶仿白乐天作《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