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数理秘笈》序 言:
本书的出版经历了很大的挫折,从1996年起几经波折,才得成功,这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盛事。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为此书出版的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在本书正式出版之前,梁致堂先生所在的山西省忻州地区卫生学校已经为他的《易经数理秘笈》-------因当时社会对《易经》有着偏见,书名不敢直接用《易经》,而是以《中医基本理论核心问题探讨》为名------在内部刊印成书,虽说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件幸事,但因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名,一本秘传几千年的秘笈,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1979年,梁致堂先生将《易经数理秘笈》交与在山西视察中医工作的家父吕炳奎,希望能得到中医界的支持。中医出身的家父得到此秘笈如获至宝,立即关照山西省卫生厅中医处,责其给予支持正式出版,但中医处苦于经费的拮据未能如梁致堂先生之愿。1984年家父又写信给中医处,希望能帮助解决正式出版之事。恰在同年,笔者从家父处得到了《易经数理秘笈》,同时也得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研究此书,说明易经数理之根由。然而此时,笔者方惊悉梁致堂先生已于1982年8月6日去世,面请先贤终成遗憾!从此,孤军奋战倾心研究《易经数理秘笈》,历经八年!至1993年拙著《易经新探》问世,这是对《易经数理秘笈》的研究成果;1994年,笔者又完成了有关中国哲学方法的论文:“中国传统方法论与思维方式核心问题探讨”,此文指出了当今中国在文化上特别是哲学方法上西化的禁锢;1996年,笔者专门赴忻州去看望梁致堂先生的亲属与同仁,获知梁先生生前《秘笈》一书刊印后寄往了全国30多个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希望能获得重视,开一个研讨会,结果是泥牛入海,竟无一机构给回信息,因此,他不胜哀叹中国文化和中医的失落。校领导和梁致堂先生看到印好的《秘笈》,压抑的心情可想而知;梁先生积劳成疾,在临终时还念念不忘秘笈的传播,一再告诉家人,此书必有大用,不要灰心。1983年元月,先生刚刚辞世,在卫校副校长郭宪民的支持下又以内部发行的形式重印了装帧更精美的《秘笈》,然而,依旧无人问津。在忻州温村,笔者来到粱致堂先生的墓前,以《易经新探》祭拜梁致堂先生,并告慰梁致堂先生的在天之灵:《易经数理秘笈》的大用后学已经悟出,敬请先贤放心吧!
2003年,笔者在上述论文的基础上,终于突破了自上世纪的新文化运动以来,学界一直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哲学的论断,有幸从中拔萃出了中国哲学方法,首次系统的论述了中国哲学方法,并且以此为名成书,《中国哲学方法》证明了中国文化与西方不同的根本所在,也看到了在今天,由于中国哲学方法的失落,中国人已被西方逻辑方法洗了脑,对中国文化不屑一顾或者仅仅当作历史;我们的学术界竟以西方学术观点为标准,也认为西方的逻辑方法是唯一的哲学方法,致使我们的教育在照搬西方的逻辑方法,而中国有关哲学方法内容的教授等于零:文言文已成为极少数专业人士的领地;年轻人以电视剧去了解历史;腐败的清朝被影视界捧得火热;崇美成为一种时尚;人们不太相信中医了,中医的安全、有效、廉价的优势也无法挡住被洗了脑的人们的西化情结。这种自卑的行为和意识,时间长了就会危害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为阻止继续用西方逻辑方法为中国人洗脑即少数西方国家妄图以此来征服中华民族的阴谋和客观现实,进行中国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然,而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普及推广中国哲学方法,让中国人重新会用这套方法思考问题,才能去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去完成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
当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以读经的方式为孩子们和成年人补习中国文化,中医养生堂类的讲座受到空前的欢迎!这种趋势,说明在民间,对中国文化的失落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文化复兴的序幕已经拉开了,中国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传统开始起作用了。
梁致堂先生是《易经数理秘笈》唯一的传承人,他在少年时期,聪颖好学,看书过目不忘,受到他的二伯父喜爱,遂将所受家族的《易经数理秘笈》传承秘传给他,他将所有数理口诀背诵记忆,终生未忘。由于时代的原因,他已经无法将此秘笈传承继续往下秘传,深感有失传的危险;他本人是中医,也感到中医状况不尽人意,而且科技界认为中医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学科。为能使中医在理论上得以澄清,纠正这种偏见,于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就开始了对此秘笈整理诠释工作,刚刚完稿时文革开始了,文稿不但全部被焚毁,他本人也被强迫去劳改。“一定不能让秘笈失传!”这个坚定的信念促使他重新拿起笔,每天劳改回到家,就伏案不起,凭借着坚实的记忆,又重新将此秘笈编写成书。这是多么艰巨的事情啊!
笔者早年已经读了大量的研易之书,但总觉得这些研易之书中缺少有关数理的专著,难以把《易经》的根本原理说清楚。刚一得到秘笈,那种多年盘结在内心的遗憾一下就释然了----就是它!兴奋之极不可言表。可是真正读起来就像天书一样十分艰涩难懂!。经过了八年的刻苦研读,越读越清楚其中的奥秘,越读越理解了古人推崇《易经》的原由,也明白了古代帝王的愚民政策要愚民的实质:即不让人们非常清楚地懂得和运用中国哲学方法。我们从与《易经》有关的古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愚民政策是历代帝王心照不宣的事。《易经》虽说是由古人观测天文而来,有中国古代制定历法不可缺少的数理计算方法,但它的最重要的内涵却是由此而出的中国哲学方法,读懂了《易经》,就会对中国哲学方法有所体悟,它能给人以智慧。因而在中国古代,制定历法被帝王牢牢控制着,属于皇权,是不准民间人士涉及的,其中有关制定历法的一系列计算方法也是不得流传到民间的,这种做法虽然对稳固帝位有着重要作用,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却起到了破坏作用。这样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也给了从清末起至今一直没有停止过的,以大量回国的留学生为主的,全盘照搬西方逻辑方法为中国人洗脑的新愚民方式存在的土壤。用西方逻辑方法给中国人洗脑,不让中国人重新掌握中国哲学方法,是征服中华民族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如何去抵制这种洗脑式的征服方式,是摆在当今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抵制方式也就是反征服方式,是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国哲学方法涵盖的中国文化各学科的教授,重新用中国哲学方法武装中华民族的头脑,改愚民教育(指教授西方逻辑方法)为慧民教育(指教授中国哲学方法)。并建立以中国哲学方法为指导的科学研究体系,才是根本出路。
由于《易经》中的许多内容不得流传民间,古代许多书籍对此也只好点到为止,因为有皇权在上。例如,秘笈中有两个数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即“矩数”和“节数”。这在自古至今的研易之书中是从未提及的。对“矩数”,在《周髀算经》中有这样论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指出了矩与九的平方的关系,仅此而已,不再往下说了。“矩数”与“节数”在秘笈问世后才得以披露,正应了汉代易学家刘钦所言:“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宫相为表里,此语自有传授,非后所能言之。”可见,梁致堂先生的《易之数理秘笈》在今天能得以问世,实为一件对中国文化复兴起到核心作用的大事,无此秘笈的问世,易之大迷就无法被解开,而此传承历经数千年依然在梁氏家族内传承至今,真可谓中华民族的大幸。
在读懂秘笈后,才明白历代研易界之所以总是陷入算卦的小道之中,就是因为没有这个秘笈是无法清楚地理解易的核心问题的。并且,作为流传至今的《周易》本身,也是暗示、隐喻比比皆是,根本不把易的数理关系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了隐喻。所以,其中很多词句如果不懂其数理关系,令人难以捉摸。如,在《周易》的第四“蒙卦”中有一被研易界误读的经典词句:“蒙,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一般解释为“蒙卦,指春天,山下出泉水,教育君子要有果敢的行为”,或“君子行为要有结果”,等等均属于望文生义的。而《易之数理秘笈》对此的解释则是令人信服的:蒙卦在赤道坐标的赤纬上(赤标子午卯酉的卯位上)山下出泉,是指其赤经的下方是子位,子属水,故以山下出泉暗示蒙卦在赤标上;以果行暗示蒙卦在赤纬上。君子要以果行即东方向上的精神培育品德,果行指的是木行,蒙卦位于卯位即东方、春季,运动方向是向上的,即左升右降,这也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向上的。还有些研易者认为,《易经》中只有阴阳而没有五行。用果行隐喻木行,证明了《易经》中是有五行的,学术界总喜欢将阴阳与五行分家,实际上二者是不可分的,没有秘笈是无法解开这个误区的。“君子以果行育德”,实际上又是一顺其自然的实例。秘笈的公开发行,使研易中许多望文生义的、主观臆断的和推理的不实论断一扫而光。而秘笈所示的数理关系,则是至今早已失传的中国数理,对它的深入研究,对计算机的应用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如中国古人对十进制的认识要比现代西方完整的多,其中幻方的应用在西方就是一个空白;弃九法又是一对数字由繁到简的应用方式,是今人根本不知道的。中华文明及中国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将她与现代文化割裂对立起来,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大灾难,对人类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试想,如果今天的中国人出口成章,做诗填词可以信手拈来,都会用中国哲学方法进行思考和研究事物,那么,具有宏观把握事物的气魄,又有诗人般气质的中国人,在世人面前将会是何等的高贵,这才是中国文化教育的方向和目的。中国哲学方法会给人以智慧,给人有海纳百川的大量,给人以宏观的视角去对待世事,任何妄图征服中华民族的阴谋与企图,就都会在把握宏观的方法论下被窥破并暴露无疑,只有中国文化中的大智慧------中国哲学方法------真正在教育中得以普及和实现,中国人才能真正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易之数理秘笈》终于正式出版,由家族秘传到能公布于众,真是经历了无数磨难,它的问世,彰显了中国人对它的深爱和家族代代相传的传统,居然历经数千年保留到了今天,这是一个奇迹,也是《易经》的魅力所在。从古代至今可以说有无数秘不外传的技艺和偏方没有被传下来,留至今日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不外是,一,由于保守而传丢了;二,因于战争动乱,身怀绝技的人未授徒而遭遇不测;三,身怀绝技的人就是不授徒而绝传。国人应感激梁致堂先生为秘笈的问世而做的非凡努力,也要对梁氏家族对秘笈一代一代的传承表示感谢,只有将此秘笈当做家族传家宝才能有这样的奇迹。否则,《易经》中许多无法解开的大谜将成为永久的谜,后人将很难拔萃出给中国人带来大智慧的由易而出的中国哲学方法。由此,古代帝王的愚民政策留下的遗憾,及近现代妄图征服中国的西方某些国家所推动的洗脑教育,都将得到终结。中国文化复兴的势头将会愈来愈猛,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将给现代的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发展创新空间,以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的科学体系,会在只有中医一家学科的状况下得到发展壮大。当今的艰巨任务是使被西化洗了脑的中国人重新会用中国哲学方法思考问题;在教改了几十年的中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国哲学方法的教授,最简单可行的是:先从做诗填词入手,学会如何从宏观上把握事物。
因《易之数理秘笈》的出版,感慨万分,最后,让我们每一个读者向梁致堂先生致敬!向梁氏家族致敬!
吕嘉戈
2010年5月9日
梁致堂,男,1921-1982,山西忻州人,194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系。一生致力于中医的临床、教学与研究。《易经数理秘笈》是一本家族内部秘传的绝学,原作者已经去世,现在公开出版,望读者能窥破易经的数理天机,重新焕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动物农场》、《1984》等。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本书特色 张蕾编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以龚廷贤原文为基础,对歌括加以注释和补充。总体上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歌括原文,下半部分是对歌...
《证券分析》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自1934年出版以来,八十年畅销不衰。市场反复证明,《证券分析》是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证券分析》第6版是1940年版本的升...
丁亚平,1961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县。我国培养的首届电影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
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 目录 **章 导论/l程序语境/2某些区分/4一种规范的方法/11对抗式审判模式/16**部分传统原则第二章无偏私/22利益、偏见和必要...
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1935-2019),美国当代最广为人知且备受尊敬的诗人之一,以书写自然著称。1984年获得普利策奖,1992年获得国家图...
清末新政中的修订法律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一段往事 目录 《博士文丛》序序引言**章 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准备**节 危机中的变革第二节 变器与变道之间第三节 君宪救...
一部可怕而美丽的作品,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娜塔莉·巴比特编著的《不老泉》讲述的是一位早熟的小女孩温妮梦幻般的被魔法所迷惑的故事。温妮向往着一种不受母亲控制的...
段琦,女,1944年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91年毕业于美国麦考米克神学院,并取得神学研究硕士学位。1999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
酱子,前记者,现作家,在噼噼啪啪中生存,喜研究城市性爱百态。逻辑与感性共长,犀利与柔软双飞,人称公知杀手,母知克星,战神级别女流氓。
孙克纲同志在山水画艺术上,投入了他的全部精力。天道酬勤,因而他在山水画上也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我想就作为山水画表现的重要手段的笔墨作一分析。值得首先提出的是他的...
FoundationsofCommunityJournalism:APrimerforResearchisthefirstandonlybooktofocuso...
中医经典研究与临床-王琦医书十八种-全二册 本书特色 《王琦医书十八种》是王琦教授近50年来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丰硕成果的总结,还包涵了诗词、歌赋、散文、杂谈...
陈春花现任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代...
世界室内设计装饰/陈列/材料/工艺 本书特色本书是将日本室内设计畅销书20册融合到一起的室内设计圣经,共包括18个章节,即室内设计基础、家具、色彩方案、室内织物...
双囍是朵花儿,自由摄影师,山东人,生活在上海。擅长拍摄女性文艺私房写真。作者多年来从事文艺私房的拍摄,与模特建立了真挚的友情。她不仅用镜头记录了模特青春的形体,...
中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着重从法学理论出发,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和研究,分析慈善组织制度建设缺乏的原因,从理论和现...
Whenadisusedchurchisboughtbyayoungpagancouple,whointendtouseitfortheirownrituals...
《一夜长大》是著名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热合曼首部个人随笔集。全书20余万字,筹备3年,重磅推出。父亲是新疆人民出版社主编、著名翻译,母亲是新疆电视台配音演员,他...
大原麻由美,造型家、美术设计师。作为图书编辑的同时,还亲自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涉及剪纸、折纸、串珠装饰品、陶艺、插花等不同领域。作品的主题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