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向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在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织锦品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久已失传的明代特有的丝织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震惊、愕然、猜疑……这条被封锁了两年多的消息一经播出,立即使各国考古界为之哗然,无数惊愕的目光骤然投向东方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当时的中国正是政治风云突变的多事之秋,发掘工作尚未结束,地宫外却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民族大灾难。考古人员被迫停止工作接受改造,主持发掘工作的吴晗也含冤而死;更可悲的是,大批文物被毁,出土织锦霉烂,万历帝后的棺椁被毁尸骨无存……这无疑是中国考古史上最惨淡悲怆的一页。新中国第一座皇陵的发掘以严肃的正剧开始,又以凄壮的悲剧结束了。
“我们的民族之根很深,根深必叶茂;文史同源,文明之源很远,源远流长。”定陵考古队队长赵其昌如是说。
《风雪定陵》作为一部全景式、多侧面反映定陵发掘过程的考古纪实文学,不仅披露了定陵地下玄宫洞开的详细经过、帝后棺椁及陪葬珍宝的真实情况,同时还追述了定陵鲜为人知的建造始末和与之相关的朝野上下、君臣后妃之间的无情争斗,揭示了大明帝国日暮途穷以及最后沉沦的必然趋势。
作者岳南擅长以文学的笔法描述考古发掘过程,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为一炉,既不同于枯燥的考古发掘报告,也有别于传统的纪实文学,被誉为“中国举证文学第一人”。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富有条理的写作手法,将考古发掘过程与史海钩沉尽遣笔端,为读者重现了古代中国文明,使考古过程成为了大众阅读的对象。
本书不仅是台湾《中国时报》1996年十大好书排行榜冠军之作,还曾荣获美国《世界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岳南,首位在全球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作家,擅长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进自己的文学中,让掩埋于历史尘埃的人物,重新陈立于读者眼前。他以严谨认真、处处有典的态度书写史着,勤于笔耕的他,为读者在古今交织与中外错综的叙事宏构里,重现古帝国文明。他的《天赐王国》、《遭遇兵圣》、《西汉亡魂》、《复活的军团》等数部作品被译成日、英、韩、德等国文字出版,在全球已达数百万册。杨仕,1934年生,喜好京昆、文史。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着有《风雪定陵》(合着)、《横跨欧亚大回归》等。
早在两年前,当已是十八岁的万历皇帝相继举行了耕猎礼和谒陵礼这两个标志着皇帝本人已经成年并能独立治理朝政时,他便向皇帝以“高位不可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为中心议题提出了“乞休”请求。多少年后,人们仍能从这篇奏疏中触摸到张居正的真实情感以及深深的忧虑之情:臣受事以来,夙夜兢惧,恒恐付托不效,有累先帝之明。又不自意特荷圣慈眷礼优崇,信任专笃,臣亦遂忘其愚陋,毕智竭力,图报国恩。嫌怨有所弗避,劳瘁有所弗辞,盖九年于兹矣。每自思惟,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然不敢遽尔乞身者,以时未可尔。今赖天地祖宗洪佑,中外安宁……以皇上之明圣,令诸臣得佐下风,以致升平保鸿业无难也。臣于是乃敢拜手稽首而归政焉。这篇奏疏可谓是张居正辅政八年多来真实的心灵写照。完全可以推断的是,张居正作为一个政治家,毕竟非同常人,虽然每个人对权位都有不同的向往和贪恋之心,但此时位极人臣、功高权重的他,不得不对自己的言行以及伴君如伴虎的历史教训有所顾虑。因为此时的张居正由于任重事繁,积劳过虑,形神顿惫,须发变白,血气早衰,已经进入垂垂暮年。在政治的漩涡中,他已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新政的重重阻力,稍有不慎,即产生家破人亡的严重后果。与其中途翻车,不如急流勇退,于是,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姿态和谋略向皇帝提出了“乞休”请求,并希望皇帝“赐臣骸骨生还故乡,庶臣节得以终全”。遗憾的是,张居正的“乞休”疏没有得到允可,万历皇帝毫不犹豫地降旨挽留:“卿受遗先帝,为朕元辅,忠勤匪懈,勋绩日隆。朕垂拱受成,依毗正切,岂得一日离朕!如何遽以归改乞休为请,使朕恻然不宁。卿宜思先帝叮咛顾托之意,以社稷为重,永图襄赞,用慰朕怀,慎无再辞。”面对皇帝的挽留,张居正并不罢休,于是,两天后,他再次上疏以示“乞休”。而面对张居正的坚决态度,万历皇帝有些踌躇了,在两难之际,他只得向皇太后请示。意想不到的是,皇太后挽留张居正...
——引自章节:悲怆人生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队拿下居庸关,直抵北京城下。当天晚上,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遥望城外到处都是烛天的火光,沉闷的炮声不断冲入耳鼓,知道大势已去,仰天长一声:“只是苦我全城百姓!”急惶惶回到乾清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周皇后见崇祯已丧失斗志,明亡在即,垂泪说道:“妾事皇上一十八年,你一句话也听不进,致有今日。”说完拔刀刎颈而死。16岁的长平公主牵着父亲的衣襟,泪如雨下。崇祯咬咬牙,叹口气说:“你为何偏生于我家!”然后拔出宝剑,左手以袍掩面,右手举剑砍下。随着一声撕心裂腑的惨叫,公主的左臂落到地下。崇祯还想再砍,但手软无力了,只好作罢。崇祯手执三眼火铳,率领几十名太监冲出乾清宫,骑马直奔安定门,想夺城而走。但此时安定门已经封闭,无法开启。外城也被攻破,大顺军队冲杀而来。崇祯皇帝只得下马,看看身边的太监已经跑掉,只有王承恩一人立于马前。君臣二人只好弃马登上煤山(今景山)。崇祯脱下外服,要过王承恩随身携带的笔来,借着火光月色,在白缎衣里上写下了他的最后一份诏书:“自登基以来,十有七年,东人三侵内地,逆贼直通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衣冠,被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崇祯皇帝把衣服挂在树上,将冠摘下,散开头发,披在脸上,在老槐树上自缢而亡。4月30日,李自成与清兵交锋兵败,落荒而走。北京为清军所占。昌平县的几个乡绅出于对旧时君主的效忠,主动组织起来拿出钱财发丧。崇祯生前未来得及为自己建陵,只是给他的宠妃田贵妃在陵区的锦屏山下,建造了一座豪华陵墓。乡绅们便将崇祯和周皇后的棺木,运往田贵妃的墓中安葬。史料载:工匠用了四个昼夜,挖开了田贵妃墓,见到了地宫大门。用拐钉钥匙将石门打开后,把田贵妃棺移于石床之右,周皇后棺安放石床之左,崇祯棺木放在正中。田贵妃死于无事之...
——引自章节:石门钥匙与“自来石”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Rockefeller,1839年-1937年),20世纪早期世界首富、石油大王及著名的慈善家。1870年他创立...
高罗佩,荷兰职业外交官,通晓15种语言,主要任职于远东各国。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作为一个西方人,高...
本书写实而详尽地介绍了本世纪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师和思想家的全部作品,详细地介绍了路易斯·康的建筑和哲学。康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而他的观...
常见中草药实用手册 内容简介 中草药是中医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草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不仅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还...
北京《瑞丽》杂志社 编译
骨科急症手术治疗学 内容简介 《骨科急症手术治疗学》着重阐述了骨科急诊手术在骨科急症处理中的应用。全书共两篇十一章,浓缩了近10年内该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理论、新...
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
剑桥插图医学史 内容简介 《剑桥插图医学史》以突飞猛进的当代医学为背景,回溯了西方医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今医学面临的困境,展望了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向。该...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加速进行。一些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已经在现实中发生: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公路;智能设备能高效地翻译人类语言;人工智能系统在智力竞赛里击败了所有人类选手...
精彩摘录①枪就拜托了…②啊啊啊…拜托了…影子也拜托了…我已经没力气了…——引自第188页
Distinguishedexpertsinmodernresearchareasinphysicsfromover35institutionsrepresen...
吉姆·柯林斯,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获得杰出教学奖。1996年,他回到家乡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创办了自己的管理...
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眼科临床经验和经验方及常用方。**部分收选眼科病案87例,对每一病案的诊治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突出了眼科疾病...
普通内科学高级教程(精装珍藏本)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含习题APP)/刘又宁 主编 本书特色本书由刘又宁主编,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卫生...
中华名方 本书特色 李永来编著的《中华名方(共4册)(精)》参考了百余种古今医学书籍,并有多家医院供方,共收录古今名方近2000个。所收方剂,以古代一直沿用至今...
作品目录前言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生活者的新型消费行为新型消费行为背后的欲求对市场营销的启示后记· · · · · ·
不是闷,武汉人,目前与老陈还有小狗Cody一起生活在新西兰。从小就喜欢在本子上写字,但真的没有想到有一天竟然成了手账博主。喜欢文具,从文具中得到若干愉悦和慰藉,...
谷口治郎1947年出生于日本鸟取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岁赴东京学习漫画,相继担任过漫画家石川球太和村上一夫的助手,并逐渐开始受到欧洲漫画的影响。谷口治郎曾和多位...
脾胃论 本书特色 《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代表*作。卷上为基本部分,引用大量《内经》原文以阐述其脾胃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药。...
玛丽亚•杜埃尼亚斯(María Dueñas)1964年出生,英语语言学博士,曾在北美大学执教,现任穆尔西亚大学教授。《时间的针脚》是她的第一部小说,在没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