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主要介绍以下问题:文学研究所为什么 中落?和丁玲这位个性独特的著名作家来主持有关系。那个地方,曾因丁 玲而闻名遐迩,又因丁玲而成为是非之地。文学讲习所整风时,有人提出 :“文讲所从成立到现在,共变动五六次。……历次变动与文艺界的矛盾 和宗派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换周扬或其他人来办又怎么样呢?安在 丁玲头上的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可以没有,但是,他能把文学研究所办成 真正培养作家的文学摇篮而不是文艺党校吗?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类政治 运动、党内斗争、文艺运动,已经成为阶段性的循环秩序。文学研究所岂 能是世外桃源?《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作者邢小群通过对大量当事 人的访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重新审视了这段特定的历史。
丁玲在1949年前后的创作与作为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她在解放后主持的文学研究所,其兴衰沉浮,不仅影响到她自己,甚而影响了一代作家与文学青年的命运。《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作者邢小群通过对大量当事人的访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重新审视了这段特定的历史。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不幸的是,她的学生、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农民作家谷峪(1950年写小说《新事新办》出名),因为在文学讲习所阅读了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因为得到像丁玲这样的导师的文学启迪,在文学讲习所期间写了三篇小说《爱情篇》《草料帐》《傻子》,尝试在形式、技巧、表现方法上做些探索,结果被周扬作为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批评了一通。后来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回乡劳动二十多年。从此断送了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作家的创作生命。 丁玲对学员的教导方式,还在于她对青年作家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她非常耐心地给学员回信,解答他们的难题。请他们到家中吃饭、谈心。丁玲在苏联访问的时候,法捷耶夫曾对她说:“建了新国家,文化方面首先要建一个如我作协这样的全国性组织,其次要注意培养扶植新作家,我们的高尔基给文学爱好者写过几万封信,现保存在博物馆里就有四五万封。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爱惜赏识文学人才,我们也有传统,鲁迅就是个突出的例子。丁玲不能不受中外前辈作家的影响。 她的爱才,对青年作家殷殷教诲和真诚的关心帮助,从她给徐光耀的信、陈登科的信是可以窥见一斑的。 比如徐光耀在朝鲜战场体验生活时,碰到体验生活与写作之间的矛盾,他给丁玲写信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丁玲在1952年8月4日给徐的信中说:“光耀同志:……我劝你忘记你是一个作家。你曾写过一本不坏的书,你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你忘记了,你就轻松得多。因为这(那)就会使你觉得与人不同。这意思不是指骄傲,而是指负担太重。因为你发表过一《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你就有读者,你的读者和朋友就要求你跟着写第二本更好的书。自然,他们的意思是不坏的,可是却苦了你了,你怎么也写不出来,你焦急也没有用。我可以告诉你,读者又在慢慢忘记你,朋友的心也在冷了,这并不可怕,这就是说你可以不着急了,你可以慢慢来,你可以把你的读者朋友忘掉,把那些好心思忘记掉,你专心去生活吧。当你在冀中的时候,你一点也没有想到要写小说,但当你写小说的时候,你的人物全出来了。那就是因为在那一段生活中你对生活是老实的,你与生活是一致的,你是在生活里边,在斗争里边,你不是观察生活,你不是旁观者,斗争的生活使你需要发表意见。所以你现在完全可以忘记你去生活是为了写作的,是为了你的读者朋友等等的想法。” 再看看1954年丁玲给陈登科的信:“登科同志:昨天你走后,我拿起《淮河边上的儿女》从头再读,到晚上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老实告诉你,我很喜欢它。尽管你没有把它写好,你在里边写了那么多不能给人兴趣的一个战斗又一个战斗,塞了一些在抗日战争时代到处传诵的动人的舍夫、弃子的故事进去,但我仍然感到作者是有充实的生活基础的,是从生活中有所感、有所爱、有不能舍弃的原因才提笔的。那里面有生活,真实、感动人,使人惊心动魄、提心吊胆,使人对书中的事和人发生感情。因此这是一部有内容的结实的作品。……你写的领域是大的,斗争也多彩多样,可是我总感到你创作的世界还是不够大,你不能从容地处理那些场面。……
邢小群,知名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口述历史的工作。著有《才子郭沫若》、《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往事回声》、《凝望夕阳》等。
本书是完全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全部作品的第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
毛泽东智慧分类应用-毛泽东大智典-图文版 本书特色 我们党从诞生开始,历尽艰辛磨难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征程。回顾这一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一...
张居正大传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多,但是象张居正那样划时代的人物,实在数不上几个。从隆庆六年到万历十年之中,张居正占有政局的全面,再没有第二个和他比...
三作家-卡萨洛瓦 司汤达 托尔斯泰 本书特色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一位传记高手。在《三作家:卡萨洛瓦、司汤达、托尔斯泰》一书中,他介绍了世界著名作家卡萨洛...
恺撒-(公元前100-公元前45) 本书特色 是什么让他们直面重重的挑战?是什么让他们登临世界的巅峰?难道是来自于上天所赐?难道是得之于偶然之间?大人物之所以称...
林遵传 本书特色 林遵少将出身海军世家,其家庭有着**的爱国传统。其叔祖父林则徐为*名爱国主义英雄,其父林朝曦在清政府先后任海军艇长和海军电雷学校学监,经常教育...
马文·鲍尔是现代管理咨询之父,为全球最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确定了工作的原则,将一个濒临绝境的小事务所改造成咨询
走出魔镜的钱钟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良玉生烟——一个天才文人的九十年人生;沧海偕行——钱钟书夫人杨绛侧影;身陷魔境——红极一时的《围城》和“钱学”热等。...
萧红自述-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本书特色 一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传奇经历素来让人惊叹,可无论是传记还是影视作品均无法准确表现萧红的真实内心世界,鉴于此,本书将萧红生前的...
郁达夫别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外**部郁达夫传记,首发于1964年-1967年马来西亚《蕉风》月刊,刊出后,即引起海内外文坛的广泛关注,国内属首次公开出版。作者...
魏源研究著作述要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湖湘文库”丛书编辑出版以“整理、传承、研究、创新”为基本方针,其内容涵盖古今★魏源,清代启蒙...
寂寞陈寅恪 本书特色 很多时候,学术就像旷野中坚韧的大树,虽经风历雨却总是要竭尽全力地站定自己扎根的位置——无法舍弃也不噩离去,一如我们的陈寅恪,和他身上曾经发...
蒋介石的终身幕僚张群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张群的一生进行了宏观性的叙述。**部分着重反映了张群作为蒋介石的幕僚所从事的政治...
纵横楚汉----胡荣华的象棋人生 本书特色 胡荣华15岁时首次参加全国赛即夺得冠军,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至...
◎编辑推荐:这是一部重要的评传,将史实与剧本巧妙地交错重叠,记录了身兼导演和剧作家的新藤兼人站在电影舞台上80余年来的奋斗
波伏娃画传 本书特色 法国总统密特朗称波伏娃为“法国和全世界*杰出的女作家”,她作《纽约客》誉为*美丽的“存在主义者”,萨特称她既有男性的智慧,又有女性的敏感。...
本书是德国女记者科南和摩根斯坦利的销售经理韦恩对金融奇才索罗斯的访谈录。索罗斯将其金融投资理论、政治分析、道德反省、社会
《孟子详解》内容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曾在齐、魏等国游说,推行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本书特色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