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是法国作家科隆布·施内克2012年出版的一部中篇纪实小说,获法国文人协会蒂德·莫尼埃奖,入围费米娜文学奖、《Elle》杂志读者奖等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波兰语、德语、荷兰语等。小说围绕二战期间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展开。科隆布·施内克以女性身份关注到女性在灾难中生生不息的力量,这也是这一沉重主题中明亮、隽永的部分之一。
故事缘起于“我”母亲的请求:给即将出生的孙女起名为莎乐美。莎乐美也是母亲表妹的名字,她于1943年消失于奥斯维辛集中营。通过调查名字背后的故事,“我”逐渐了解到长辈们以及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真实经历。他们在面对亲人消失时表现出强大的坚韧,在野蛮面前仍保有快乐、优雅的能力。“我”*终领悟到,对这些伤痛真正的弥补就是继承这段历史。
法国女作家、纪录片导演
科隆布?施内克中篇作品
和平年代的犹太裔女郎,调查和讲述家族中消失的身影。
“她曾经说不出口,我曾经不会倾听,但现在,我们都准备好了。”
《弥补(中经典·**辑)》: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玛丽被筛选出来,和她的外孙女莎乐美、外孙卡尔曼一起。几天之后,他们死在了奥斯维辛的毒气室里。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这一天,我的曾外祖母玛丽通过走向死亡这个行动,将生与死、如今的幸存者与奥斯维辛连结到了一起。这一切,我是*近才知道的。然而,我的母亲爱莲娜曾经鼓励我听她说一说。当时我怀着孕,她好像是恳求帮忙一样向我提议:“要是你生个女儿,能不能在她的名字中加上莎乐美?这是我表妹的名字,她什么都没有留下来。”这是我**次听到莎乐美这个名字。我没有进一步询问母亲。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她说:“可以啊。”好像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的儿子出生了,而后母亲去世了,我也就忘记了她的愿望。在母亲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一些人幸存下来,另一些人死去了,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二○○三年,母亲去世两年之后,我的女儿出生了。她名叫莎乐美,因为一个女友向我推荐说,“你不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吗?”就这样,我几乎纯属偶然地回想起母亲的愿望。莎乐美降生了,而我则陷入了恐慌。要是我女儿也死了,我怎么能继续活下去呢?莎乐美的**夜是在家里度过的,我入睡后很快被**个噩梦惊醒了。母亲打电话给我。不可能,她不在人世了,这我知道,我在梦中不停地这样对自己说。她坚持着,我接通了电话。我可以向她宣布莎乐美出生的消息了。这会让她非常高兴的。母亲挂了电话。我没来得及和她说话。我惊醒之后,昏头昏脑,很快又睡着了。这一次,我又梦到一些手里拿着刀的大胡子男人。他们企图打开莎乐美房间的窗子。我推开他们,把窗子关上。他们消失了。我醒了过来,懵懵懂懂,对梦境不得其解。莎乐美·伯恩斯坦,我女儿继承了她漂亮的名字,她是外祖母的姐妹瑞雅的女儿。我的外祖母金达一九。八年出生在立陶宛一个有良好教育的犹太家庭,家人相亲相爱。她有两个姐妹,瑞雅和玛莎,还有一个兄弟,纳胡姆,他们都留在立陶宛生活,金达则在一九二四年选择来到法国求学并且和一名俄罗斯裔医生结了婚。我母亲爱莲娜我舅舅皮埃尔先后出生了。关于莎乐美,只留下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有日期,一九三九年七月一日,还有这个名字,阿帕纳缪,用蓝色墨水写在了照片右上方。我很久都以为阿帕纳缪是摄影师的名字,但后来却发现帕纳缪是科夫诺一座郊区,“这是立陶宛*美的地方之一,尼曼河在这里绕了个圈”,那儿也有第四集中营,是科夫诺犹太隔离区几个行刑地之一。画面上是一对夫妇和一个小女孩儿。莎乐美两三岁大,金色的头发剪得齐齐的,留着偏分,脸上露出调皮的微笑。她穿着白色绣花的裙子。莎乐美不是骑在她父亲的脖子上,而是完全坐在了他的右肩上。父亲用右手托着她,左手紧紧搂着他的妻子瑞雅,我外祖母金达的姐妹。瑞雅举起左手来握住她丈夫的手。她穿着一件白色西装裙还有一件印花的衬衫,眼中透着活力,也梳着偏分,棕色的头发拢到了后面,腕上戴了一只金色手镯表。男人叫马克斯·伯恩斯坦。他已经有点秃顶,裤子的皮带显得过紧了,身上穿着衬衫打着领带。他们一家人在一幢木屋前拍照,隐约能看见一扇窗户,带花边的窗帘,铺着瓦片的屋顶还有一个街道号,19。这是一九三九年七月一日一个立陶宛犹太家庭拍下的其乐融融的照片。这张照片我从没在外祖母家见到过。金达独自凝视着他的姐姐、外甥女还有姐夫,不敢把照片给任何人看。直到一九九。年,她才将照片拿出来,她带着它去了耶路撒冷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为了填写战争中消失的三十一位家庭近亲的见证卡。在她外甥女的卡片上,她附了这张照片。这张她从未给她女儿看过的照片。母亲爱莲娜跟我提过莎乐美,“她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在母亲和外祖母之间,围绕不在人世的莎乐美保持着一层缄默。既没有图片为证,也没有语言交流。……
科隆布·施内克(Colombe Schneck,1966— ),法国记者、作家、纪录片导演。她出生在巴黎,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并在巴黎第二大学取得了公共法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在法国Canal+电视台做过几年记者,然后进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参与制作了多档文学节目。作为纪录片导演,她完成了《没有孩子的女人》等四部纪实影片。作为作家,她从2006年至今出版了九部小说,多次入围费米娜文学奖、花神文学奖、雷诺多文学奖。其中,《永不疲倦的施内克先生》获2007年米拉奖,《优雅谷》获2009年《费加罗夫人》杂志女主角大奖,《一位有名的女人》获2011年法兰西学院安娜·德诺瓦耶奖。
散文诗歌卷-人民文学奖历年获奖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人民文学奖历年获奖作品精选:散文诗歌卷》:舒婷、周国平、周晓枫、雷抒雁、雷平阳、张悦然……你不能错过的中国当...
最好的杂文-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好的杂文》的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100余篇经典之作,分为反思历史、针砭时世、文艺之思、托物言志、生活的艺术、男...
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作品 本书特色 有人崇拜她,把她当做女神、偶像;也有人放出话来,“喜欢她的女人,品行有问题;喜欢她的男人,脑子有问题。”她是缺乏幽娴品德的女人...
本書選錄蘇聯詩人曼傑利斯塔姆和祕魯詩人巴列霍兩位的詩作。蘇聯詩人曼傑利斯塔姆(OsipMandelstam,1891~1938),出生於波蘭華沙
《在民国(修订版)》内容简介:作者描述了民国时期文化名人的故事,一批文人与狂士身处非常的时代,始终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作品通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共收元、明、清三朝403位词人的词作843首,其中元词58家127篇,明词77家134首,清词268家582首。《元明清词
一树一菩提 本书特色 难得糊涂。三思而行。三论人生。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大师的悟性与体会,长者的人生经验与智慧,如话家常,娓娓道来,自然,朴素。本书收录...
诗部 第一辑 第三册-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诗部(第1辑第3册)(竖排繁体)》的主要内容包括:李兴辉四十一首、邹吉玲九首、李桥...
袖珍唐宋词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这种集选本、讲析、查检功能于一体的鉴赏辞典,由于荟萃了中国文学的精华,而又深入浅出、资料丰富,已成为莘莘学子和文学爱好者案头**的...
《幽默散文读本》内容简介:本书为名家幽默散文汇编,选取了诸多现当代散文成集,行文皆诙谐、戏谑、讽刺,针对现实中种种无价值的
玄华夏(英人游历中国记)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作者19世纪末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但其亲身经A中杂糅了传说和想象,可以说这本书的写作和严肃的学术作品,但是当年...
学词入门第一书:白香词谱 本书特色 传承两百年的词谱经典*经典的一百首词作*常见的一百种词牌 《白香词谱》是清朝舒梦兰编选。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
《黑羊》内容简介:《黑羊》包含四十个寓言,主角们大多是猴子、狮子、驴子这样的动物,也有“睡不着觉的镜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此
都柏林城事 本书特色 《都柏林城事》由詹姆斯·斯蒂芬斯的《都柏林的暴动》和其代表作《金坛子》两部分构成。《都柏林的暴动》是一部以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为背景的作...
剑胆琴心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剑胆琴心》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张恨水的作品以俗为雅,雅中藏俗;注重传承,勇于创新;大量使用第三...
《逆袭:16个法国家庭的案例》内容简介:阿德里安·纳塞利是一名典型的“阶层跨越者”:他的父亲是公交车司机,母亲是秘书,但他成
九十年代文学--女性散文 内容简介 八十年代中期已展露丰采的女性文学演进至九十年代,由于一批晚生代女作家的加盟更显出骄人的成绩。三代人顺承的女性作家汇集成阵容强...
奠基者 本书特色 《奠基者》: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入,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奠基者》记录...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秋之卷/总第22卷)》内容简介:《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其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 本书特色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初心方显。那时的我们,不知道丢掉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唯有时间能告诉你一切…时间带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