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体《八十回忆》含《代沟与人瑞》、《初习英文》、《出国镀金去,写》、《谈谈萧伯纳》四篇,*初分别载于1986年7月、8月、9月、10月《香港文学》第19、20、21、22期。内容基本涵盖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包括儿时经历、交往的朋友、怎么学习英文、如何出国留学,以及用英文翻译改编中国传统戏剧《王宝川》的经历,包括与英国戏剧界和汉学家的交往等等。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外编”三则,分别是:《中文版序》、《中文版序跋》、《前言》。这三部作品分别是他创作的小说、剧本和翻译的剧本。《天桥》*初是英文写作的小说,在英国美国出版,又陆续有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瑞典文、捷克文、荷兰文等在各国问世,后由作者本人译成中文在香港出版;《大学教授》是作者1939年用英文创作,以中国近代历史为背景的话剧,在英国戏剧节上演,1989年在台湾出版其中文版。《难母难女》是作者非常敬仰的英国剧作家巴蕾的作品,二次世界大战前作者译成《巴蕾戏剧全集》因故未发表,1985年应《香港文学》杂志之邀,将其中《难母难女》中文译稿交之连载于《香港文学》上。
《八十回忆》主体内容基本涵盖了熊式一先生(1902—1991)一生的主要经历,包括孩提时代、交往的朋友、怎样学习英文、如何出国留学,以及用英文翻译改编中国传统戏剧《王宝川》的经历、与英国戏曲界和汉学家的交往等等,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熊式一先生是中国卓越的戏剧家、教育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 他早年在国内从事戏剧翻译、研究工作,被誉为国内西方戏剧研究的“**人”,后赴英国留学,先后在剑桥大学、夏威夷大学执教,曾在香港创办了清华书院。
《海豚书馆·八十回忆》主体《八十回忆》含《代沟与人瑞》、《初习英文》、《出国镀金去,写<王宝川>》、《谈谈萧伯纳》四篇,*初分别载于1986年7月、8月、9月、10月《香港文学》第19、20、21、22期。内容基本涵盖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包括儿时经历、交往的朋友、怎么学习英文、如何出国留学,以及用英文翻译改编中国传统戏剧《王宝川》的经历,包括与英国戏剧界和汉学家的交往等等。除此之外,《八十回忆》还收录了“外编”三则,分别是:《<天桥>中文版序》、《<大学教授>中文版序跋》、《<难母难女>前言》。这三部作品分别是他创作的小说、剧本和翻译的剧本。《天桥》*初是英文写作的小说,在英国美国出版,又陆续有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瑞典文、捷克文、荷兰文等在各国问世,后由作者本人译成中文在香港出版;《大学教授》是作者1939年用英文创作,以中国近代历史为背景的话剧,在英国戏剧节上演,1989年在台湾出版其中文版。《难母难女》是作者非常敬仰的英国剧作家巴蕾的作品,二次世界大战前作者译成《巴蕾戏剧全集》因故未发表,1985年应《香港文学》杂志之邀,将其中《难母难女》中文译稿交之连载于《香港文学》上。
一九五○年萧伯纳九十大庆,当时文艺各界的朋友二十七人,各人写一篇文章,合出一本纪念他九十大寿的文集。我适恭逢其盛,也滥竽充数的凑上了一篇,聊附骥尾。我大意说:当年我到英国去的时候,私心中最大的愿望是见三个人:一个是高斯华绥(JohnGalsworthy),一个是巴蕾,还有一个就是萧伯纳。高斯华绥在我到英一个月之内便去世了;那时正值巴蕾卧病在一家私人疗养院中,不能见我;萧伯纳不久以前已经启程到中国去了,假如他到中国去为的是看我,因此相左,那我就一点也不感觉失望,反而会更加自满,可惜他回英和我见面时,老老实实的告诉我:他到中国去看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万里长城”!有一次,我偶然对一位朋友说,萧伯纳到中国去不是看任何人,而是看万里长城,中国有好几万万人,难道就没有一两个人值得他去看的吗?我心中难免有一点气愤。这位朋友善意安慰我说:这可以表示我既然来了伦敦,不在中国,便也无人值得他老先生一顾!假如这句话不是开开玩笑的应酬话,只要一星星的真实性,我都应该高兴万分了!可惜这纯是开玩笑!不久之后,我就听见国内的朋友们大吹大说:他们和萧伯纳大打其交道,说得天花乱坠,妙语如珠!可是我亲自问问萧伯纳,他对于某某大作家,某某名教授印象如何?他惨然的摇摇头,还说,他一个都记不起了!他说,其中只有一位仁兄对他的印象最深,此君彬彬有礼,礼貌极其周到,送了他一本书:这是他本人一本所译萧伯纳的双文对照盗印本。萧伯纳对于这位老兄恬不知耻的印象极深极深!萧夫人那时在旁边听见了——她总是不离开他左右的。她马上插口道,那不是在中国,那位先生是一位日本人。她可肯定中国不会有这样无耻之徒。另外可有一位老先生,萧伯纳应该记得他的。他们会面之事,虽非萧伯纳亲口告诉我,其真实性却可靠。在香港的盛大宴会中,有人向萧介绍一位大教育家。萧一面和他热烈的握手,一面亲切的替他祷告道:“愿上帝保佑你,帮助你!”这一桩趣闻,传闻极广,有很多朋友,都详详细细的向我报道,大约中国教育界的圈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萧伯纳自己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名人也有名人的困苦。无论甚么人都认识你,知道你的一切!可是你绝对没有可能去认识他们的一小小部分!其实他们并不真认识你或去知道你,他们只是自认为知道你,这却更糟,于事无补。以萧伯纳而论,他可以算是世界上最苦的人了。关于他的事,早已出版了好几十套书——其中还有一本“字典”,一本墓志铭(那时他还健在,并没有死。)再说各报纸各杂志上所登他的趣文杂事,更是不计其数了。话又要说回来,一个作家,生平著了几十本书,其名仍不见经传,还要他自己去写他的自传,也有他的苦恼。我认识几位作家,他们经常雇用公共关系宣传员,替他们鼓吹宣传,我们中国大人物,要想扬名千古,只须请一位当代大文学家,替他写一篇小传,就好像请一位大画师,替他画一幅全身真容一样。写小传,不比画相,不必要本人参与,只要他自己,或去由他的家人,把他的生平事实,择其中要想流传后世的,详详细细记下来。大文豪根据这些材料,运用他生花的妙笔,改写成一篇可歌可颂的不朽杰作,易如反掌。据说有一位恶作剧的文人,替人写小传时,竞将来稿一字不改,照样全抄,他自己只加上一句:说某某先生生平事略,根据其送来稿件如下。这真叫人无可奈何!假如有什么大人物要请萧伯纳写小传,那才有意想不到的妙文章可看或可读,或者是不可卒读呢!有一位名满天下的大闻人,据说全世界的人可大别为两种:一种是知道他的人,一种是不知道他的人。拿这方法来用在萧伯纳身上,并不合适。比较合适一点来讲,当今全世界的人,可大别为两类:一是喜欢他的人,一是不喜欢他的人——现在世界上哪儿还有不知道他的人呢?凡是看过他几十出戏的人,读过他几十本书的人,自然而然会觉得和他简直是老朋友,提起他来会用他的名号而不用姓氏了。所以大家都称他为G.B.或G.B.S.!英国有一位专栏记者,对任何人都是称他们的小名或呢名。如称首相邱吉尔为“温尼”女议员亚思多夫人为“兰西”,他对萧伯纳则不称他为“乔治尼”或“伯尼”,可见他对萧老还有几分尊敬之意。有一次,巴蕾突然问我道:“你常常去看萧吗?”萧字和戏剧同音——台湾时髦作家译为“秀”——我当时愣住了不知何意,还以为他是问我常常去看戏呢。他补充道:“我猜想萧伯纳一早醒来,高举双手,大声叫道:妙哉妙哉!我就是萧伯纳!”——这表示他自鸣得意:“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伯纳”——这句话也不能算稀奇,有许多巴蕾的朋友也会认为巴蕾一早醒来,也会如法炮制!我平心而论,假如有人发觉他一切成功,万事已登峰造极,就难免有这种感觉。处处得意,事事顺心,自己对着自己扬眉吐气,是可原谅的。当然,攻击萧伯纳的人也不少,也许现在的作家,谁也没有他所受的攻击那么多。前面我提到,早已有人替他出了一册“墓志铭”,我想尚在人间的作者,谁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特殊光宠!好像大家都发现了,只要你去攻击攻击萧伯纳,你马上就会受人注意。假如他回敬你一下,那是你鸿运高照,你从此之后,在文坛的地位就此奠定了基础。未出名的作家,就把此道为进身文艺界的不二法门。凡在大庭广众之中,登坛发言之人,没有一个不把萧伯纳这个名字,做他们救驾的法宝的。假如观众有一点疲倦的现象,注意力略见散漫,只要他们引述一两句他们老朋友萧伯纳的妙语,全场的空气马上大不相同。你所提的妙论,不一定正确,也许你竟可以胡造一两句,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大家的兴趣就来了。当今文艺界的圈子之内,有形无形中有一两个不言而喻的秘密党派,虽然没有明确的正式组织,但是它们通行于全世界各国各地,我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他们党同伐异,每逢到了一个新同党,群起而护之;有了敌人,群起而攻之。他们真讲义气,真不讲道理,令人无可奈何。比方说,所有的某派作家,你捧我,我捧你,那怕他们彼此既不相识,也不曾读过彼此的作品,照样攻守同盟,决不放松。成名的老作家,夸誉初出茅庐的后进。爱尔兰的作家,人数比不上某派作家,也和他们如出一辙,常常由他们的老前辈,推出后起之秀,宣扬培植,爱护备至。当然,要是新作家果然不错,后来他自然也会成名。但是偏偏有些莫名奇妙的怪东西,叫人无法卒读,惟他们老前辈也把他们说得天花乱坠,所以使得我发生了一种特别反感,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他们的瞎吹瞎捧了。以后对于这种书,再也不敢问津了。唯有萧伯纳一人是一个例外,他早年从没有得到他同乡——爱尔兰人——的恩惠,后来也没有去培植同乡。至少我希望他以后决不要去为了同乡的缘故去吹捧新人。说也奇怪,他同乡对他的批评,倒是毫不客气,他也根据礼尚往来的明训,不留余地的回敬一番。我并不是鼓励内战的人,文学批评达到了最高峰时,正是我生平认为读到最痛快的妙文难得的机会。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作者托马斯·亚瑟·...
诗与文化心灵 本书特色 研究中国文学的大路,重要的是由历史文化的中心一层层透出去,而不应止于片断现象。文学研究者的心灵不应只是在大树的叶面上盘桓,而更应体味那“...
《叔白先生诗钞》校注 内容简介 李宪暠是清代高密诗派的重要成员,《<叔白先生诗钞>校注》对其存世诗歌进行了校勘和注释。在前言部分,校注者又从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多样...
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上下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上下两册,总计七十万字,收录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
情为何物-一生必读的66首爱情诗词 本书特色 《情为何物:一生必读的66首爱情诗词》:读经典情涛,品情诗经典中的爱情故事问世间,情为何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诗...
出版社/著者からの内容紹介天野遠子・高3、文芸部部長。自称“文学少女”。彼女は、実は物語を食べる妖怪だ。水を飲みパンを食べる代わりに、本のページを引きちぎってむ...
昆虫记 本书特色 在这本《昆虫记(精)》中,作家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本领、它们的长相特征、它们的生活习性...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三度(1911年、1912...
还是妖蛾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随笔作品集,收录了在你的洞房游戏、球形也是身材、有上进心的厨娘等。还是妖蛾子 目录 把日子过得特二没病找病在你的洞房游戏提起作文...
早晨从中午开始 本书特色 路遥生命中*后的心血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阅读《平凡的世界》的必读书早晨从中午开始 内容简介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
情话绵绵-倪匡说三道四 本书特色 《情话绵绵》:金庸,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黄霑,倪匡来到香港...
本书是特拉克尔的第一部中文全集,包括诗歌、散文诗、剧本(断片)和大量异文诗。早期诗歌(《诗集》)具有巴洛克风格,华丽而迷
叶永烈精品书系“经色三部曲”之一--红色的起点 本书特色 作者把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历程概括为三名话,用三部纪实长篇描述,称之为“红色三部曲”。这套...
午后的岁月 内容简介 叶兆言和好友余斌为纪念友情关于人生和文学的闲散对白他(叶兆言),当今文坛的当红作家;他(余斌),对张爱玲颇有研究的资深学者。他们是曾经的大...
《掌控演讲》内容简介:什么是演讲?演讲是一种有目的的说话行为。为了求职,我们需要通过大大小小的面试;参加公司会议时,我们可
本书初版于二○○八年,是美国当代重要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为致敬文学前辈爱伦•坡、艾米莉·狄金森、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和海明威而进行的一次颇具颠覆性的实验...
唐人万首绝句选 内容简介 唐代是一个诗歌盛行的年代,繁荣盛世,造就了全民创作的热情局面,同时唐代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走进这个特殊的世界,你在凝...
总统笔记 内容简介 1991年8月至1993年10月,全世界目睹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苏联8月政变的失败从而导致一个帝国崩溃,冷战结束,一个新的国家俄罗斯独立...
边城 本书特色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全世界具有极高的声誉,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国100部小说作品第二名。《边城》的主人公是摆渡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