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中,《予学》的独特和价值都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作者站在一个令人惊诧的高度,对成功的奥秘做了*深刻的挖掘,揭示出了“给予”对人生意义产生的巨大作用;人生的质量由“给予”决定,“大成功需要大施予”。这个视角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更是惊世骇俗的。另一方面,《予学》从其深刻的内涵和严谨的论述,达到了思想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自成一家,特别是它所关注的问题,都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却又被人们忽视的,这就构成了《予学》作为一门学说,不仅哲理深邃、启人心智,而且适用面广、实用性强的鲜明特色。
《予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在强调“给予”的同时,告诫人们也要学
会“不予”。这与《予学》的要旨并不矛盾,而是事情的不同方面。这也是成
功所必需的。
人既是给予者,也是接受者,如何“给予”固然重要,如何“接受”也不
可马虎。一个人女口果不加辨别、不加思考地盲目接受他人的“给予”,那么后果
同样是严重的。对此,《予学》有精辟的论析,相信读者定会深受启发。
《予学》的作者许劭是东汉末期著名的学者,他不仅以才华出众为人推
崇,而且以评鉴世事、人物闻名当世。对曹操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是许劭在曹操尚未显贵时的断言,由此可见许劭的察人之能和远见
卓识。
成大事者都是要有远见卓识的。在多数人以猎取为能之时,许劭的《予学》
着实独树一帜。它的价值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找到了决定人生成败的*本质
东西,而在此之前,人们或是茫然不知,或是不屑一顾。从这个意义上说,《予
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能促使人改变观念,不仅仅以猎取和占有为能,
而要在“给予”这条更高的成功之途上多下工夫。这是对人对己都有利的处世
谋略。
原文·001
译文·003
得失卷
公孙述的狭隘·003/勤于做事的卢承庆·005/邓禹的受宠不
衰·008/以名节自励的范景文·011/赵匡胤的大智之举·014
/贾似道的恃强而骄·017/富有远见的王霸·019/赵奢的才
能·022/无怨无悔的郑庄·025/李渊的关爱·027
@天地所以伟大绵长,是它不断付出的结果。
@生为*重之利,亡为*大之弊。
@贪婪造就愚人,舍弃成就智者。
@大成功需大舍弃,大祸患起于大贪婪。
@获取而不剥夺他人,是获取之至境。
@得失之患,源于不舍。
@取为后,予为先;得为后,舍为先。
@不懂施予者,必得而复失。
顺逆卷
孔子的担心·033/赢得*后胜利的刘邦·036/刘长的贪取无
度·039/真心交往的种世衡·041/令狐楚的作为·044/李尚
隐的坚守正义·047/不得民心的吴元济·049/庞参的无愧·052
/唯存公心的杨秉·055/》,刘秉忠的与众不同·058
@安于顺境者平庸,安于逆境者平安。
@善施者顺,吝施者困,常予者安。
@担忧死亡者愚,担忧生存者智。
@不受利益的侵扰,内心便可保持平和。
@永远不要怨怼环境,以苦为乐,方可彻悟人生。
@成小事者劲也,成中事者情也,成大事者忍也。
@成功之要义在于做减法。
尊卑卷
自高自大的陈叔陵·063/言,刘向的非分之想·066/孤独的李
密·069/秦始皇的高压·072/不能成功的子比·075/李善的
忠心·077/义字当先的邢峦·080/马援的抉择·082/巧取的
刘从谏·085/朱元璋制造的冤案·088
@过度的欲念,开贪婪之花,结愚蠢之果。
@做人做事,不留后患为先。
@过度的权力使人丧失本性。
@予人之至缺,乃予之至道。
@不懂得“予”的学问,便不能获得大的成功。
@所有的争夺都没有保存自身重要。
@权势带来的平安,乃*脆弱的平安。
休戚卷
不再抱怨的陆续·095/左懋弟的长叹·098/被毒死的刘
豫·101/唐穆宗的悔悟·104/自省自察的吕蒙·107/张俭的
拒绝·110/被猜疑的萧何·113/刘备的豪迈·116/人称“召
父”的召信臣·119/铁木迭儿的末日·122
@悲欢乃人生常态,谁也无法置身其外。
@功成名就者的烦恼多于常人。
@成大事者,善于隐藏痛苦。
@无功不受禄,乃君子之道。
@从悲苦中领悟真知、感悟大道,乃智者所为。
@艰难使生活更美好。
@独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荣辱卷
自强不息的司马光·127/义恭的反复无常·130/遍行封赏
的刘邦·132/武延秀的恶名·135/信心不失的黄霸·138/苏
轼的为民解忧·141/拒绝忠告的杨收·144/熊赐履的进谏之
法·146/张英的家训·149/苦尽甘来的范雎·152
@富有者的空虚是一种更可怕的贫乏。
@在人生中,荣显是*不可传承的。
@做事可以失败,做人不能失败。
@荣显到了极处,接下来便是羞辱了。
@独享的成功*易丧失。
@善予者荣,吝予者衰。
@给予带来成功,掠取招致祸患。
@给人荣耀者*终会荣耀,给人羞辱者*终被羞辱。
成败卷
庄生的气愤·159/恶斗的钱宁·162/不惧亲王的鄂尔泰·165
/屹立不倒的赵普·168/王茂荫的尽职尽责·172/百依百顺的
阖阊·175/卫青的赠金·178/注重亲情的林则徐·182/王涪
的不解·185/处处使诈的秦桧·188
@多赢的成功,是根基牢固的成功。
@君子强调给予,尽管道路曲折,但终是有惊无险。
@善施者,可化敌为友。
@予人实惠的处世态度,会带来更大的实惠。
@交结之道,*忌只取不予。
@愚蠢的人取利,智慧的人取势。
@成无定势,败有定规。
兴亡卷
东方朔的心迹·195/以大局为重的刘秀·199/齐桓公的痛定
思痛·202/实行新政的张居正·206/曹操的取舍·209/自请
处分的陈寿·213/马士英的专权乱政·216/大奸大恶的杨
素·220/宇文述的惨败·223/自认罪名的霍光·226
@人可糊涂一事,不可糊涂一生。
@成大事者更需耐心积累。
@给予是长盛不衰的秘密。
@奸谋可成事,却不可立世。
@成功大道,在于先为他而后为己。
@富贵不可巧夺,只可道取。
@强者主宰命运,庸人被命运主宰。
《2018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面试高分指导》内容简介:本书以MBA为例,全面论述了对MBA、MPA、MPAcc等管理类联考面试的认识、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英文) 本书特色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英文》是中国民族多元文化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英文) 内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英文》内容简介...
西湖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杭州西湖是旅游圣地,和西湖有关的民间故事,如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还有许多发生在西湖边上的民间故事,东...
民国卷-中国文化发展史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化发展史》 所论述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
北京四合院 本书特色 《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所撰写的关于北京四合院的种种,四合院的标准、变化、花木布局等逐一解读,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四合院的悠...
北京三百六十行 本书特色 《故都市乐图》亦然,《中国固有的化学工艺》亦然。亦不尽然——更多绘声绘色,更多活灵活现。叫人想起了荔枝笾豆里的苏东坡:问罢三百六十行,...
中国的文房四宝 内容简介 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
中国风俗史 本书特色 《中国风俗史》以现代立场探究中华五千年之风俗,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书中,作者张亮采以“正风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国粹者之所许也”为目...
【编辑推荐】◎云集16位浮世绘巨匠,包括葛饰北斋、歌川广重、河锅晓斋、小林清亲等,从江户时代跨越到明治时代,一窥浮世绘各流派风格,纵览日本版画艺术的巅峰!◎收录...
历代避讳字汇典 本书特色 避讳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避讳实际包括敬讳、忌讳与憎讳三种情况。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称尊长名字,以至...
中古道书语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中古道教文献为语料的研究专著。全书共分为六章,其内容包括:绪论;道书与词语研究;道书俗字研究;道书与辞书编纂;道书与古籍...
老子-无障碍读国学 本书特色 《无障碍读国学·老子》:悠久文化的历史传承,历久弥新的经典演绎。老子-无障碍读国学 内容简介 《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 本书特色 本书所着眼的生活方式研究,虽然其研究对象以民众生活为主,但又不是平面的生活状态的记述史,而是以普遍性、典型性的生活方式...
简化字溯源 内容简介 本书上编介绍了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总趋势,并以酝酿、实践、振兴和高潮四个阶段讲述了自清末以来的汉字简化运动史。下编一共收录解说了482个简化...
生肖马 本书特色 生肖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身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为主要取向的出版人,向读者提供一套十二生肖...
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 内容简介 对中国思相史研究而言,简帛等新出土资料所具有的意义是决定性的,过去那种仅仅利用传世文献从事研究的方法,已经无法期待取午什么进步。...
示众 小精装 本书特色 钱理群先生作为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学者,不仅仅时时关注社会的疾苦,为身处低层却坚毅地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所感动,而且以《示众》为题反省了自己...
读库1204 本书特色 《读库1204》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由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其编辑方针是“摆事实不讲道理”;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
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三 本书特色 司马云杰编著的《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文化价值...
冷莹,喜爱植物多于人,杂志编辑,业余写字。文字散见于《女报时尚》《女报情感》《读者》《青年文摘》《女友LOOK》《爱人》《花火》《花溪》《南风》等期刊杂志。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