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兵主编的《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分为概念、学科、教育、文化、制度5篇,共19章,分别探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解释一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教”与“育”的古今中外、近代中国国字号事物的命运、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及其变态等重大问题。概念篇以科学、美术、地方、少数民族为例,由史事展现概念的发生、演化进程及其含义的复杂;学科篇以考古学、中国哲学、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成立、中国“文化学”的学科建构以及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取向为例,显示以分科为科学的影响以及古今中外学问的不同条理系统的缠绕;教育篇分别考察了所谓私塾及私塾改良、学制改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政教合一与乡村建设的复杂纠葛,可见以外来观念认识中国事物的偏差以及不同学说体制影响近代转型的详情;文化篇则从汉字、冠服、绘画、中医等改革,体察国人在把握民族性与国民性(或时代性)的尺度及其平衡关系方面的困扰;制度篇由改行预算制、邮政与驿传、铨选变更等方面检讨外来体制取代固有制度进程中的种种纠结变异。
桑兵主编的《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分为概念、学科、教育、文化、制度5篇,共19章,分别探讨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解释一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教”与“育”的古今中外、近代中国国字号事物的命运、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及其变态等重大问题。概念篇以科学、美术、地方、少数民族为例,由史事展现概念的发生、演化进程及其含义的复杂;学科篇以考古学、中国哲学、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成立、中国“文化学”的学科建构以及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取向为例,显示以分科为科学的影响以及古今中外学问的不同条理系统的缠绕;教育篇分别考察了所谓私塾及私塾改良、学制改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政教合一与乡村建设的复杂纠葛,可见以外来观念认识中国事物的偏差以及不同学说体制影响近代转型的详情;文化篇则从汉字、冠服、绘画、中医等改革,体察国人在把握民族性与国民性(或时代性)的尺度及其平衡关系方面的困扰;制度篇由改行预算制、邮政与驿传、铨选变更等方面检讨外来体制取代固有制度进程中的种种纠结变异。
总说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概念篇分说:解释一词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章 近代中国“科学”观念的生成与歧变
**节 “科学”人华
第二节 中国“科学”的生成
第三节 救亡语境下的“科学”限度
第四节 革命立宪论争下的常识之“科学”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清末“美术”概念的输入及衍化
**节 “美术”与“雅艺”并存
第二节 形而下的“美术”
第三节 形而上的“美术”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
**节 “中央”、“地方”与内外官制不对称
第二节 外官改制的“地方”考量
第三节 改制症结:直省归属问题的凸显
第四节 化解之道:集权与分权的抉择
第五节 预备立宪的“地方”困扰
第六节 督抚去留的权衡
第七节 第二次外官制讨论
第八节 制度变动与利益调整
第九节 结语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成与演变(1905—1937)
**节 从满汉对比而生“少数民族”
第二节 国际视野下的“少数民族”
第二节 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观
第四节 结语
学科篇分说:分科的学生与分科的历史
第五章 中国考古学的形成
**节 中国上古史的真相
第二节 信史与“文”、“物”
第三节 考古学的专门化
第六章 “中国哲学”发源
**节 “东洋哲学”与“支那哲学”
第二节 “泰西哲学”与中国固有学问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取向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从“经济”到学术: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建立
**节 议设京师大学堂:立学宗旨与教学分科
第二节 法政科大学的规划及设立
第三节 法科改革及其学术化转向
第四节 现代政治学科的建立
第五节 结语
第八章 中国“文化学”的学科构建
**节 文化、文明与文化史、文明史
第二节 启动与倡导:进入学人视野的新领域
第三节 文化论战对“文化学”的激励
第四节 建构学科:课程、理论体系与学术共同体
第五节 结语:从文化自觉到知识“自觉”
第九章 近代学术的转承与分合: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设置及取向(1926—1949)
**节 从国学到史学
第二节 经史致用
第三节 从民俗学到人类学
第四节 结语
教育篇分说:“教”与“育”的古今中外
第十章 “旧有”遭遇“新式”:清季“私塾”与“私塾改良”
**节 清末“私塾”话语的形成
第二节 嘈切错杂的“私塾改良”
第三节 新话语遭遇活事实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一章 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转型:国立广东(中山)大学的建立与变制
**节 文化争胜与筹建国立大学
第二节 学制变更与高专升大
第三节 广东高等教育界的统一与国立广东大学变制
第四节 整合与提高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二章 政教合一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节 政教的分与合
第二节 乡村建设政教合一的模式与纠葛
第三节 新县制政教合一的合作与分32
第四节 政教合一的背景和成因
第五节 结语
文化篇分说:近代中国国字号事物的命运
第十三章 “以变通文字为*先”:清季社会思潮与切音字运动
**节 文字与富强
第二节 中西学战与切音字运动
第三节 言文合一的文字观
第四节 文字与进化
第五节 文字的“双轨制”方案
第六节 结语
第十四章 清季军、警、学冠服因革
**节 清代冠服与礼制源流
第二节 清季新军改易西式制服
第三节 西式警察服装的制定
第四节 文学堂冠服的以中纳西
第五节 军、警、学西化服饰推行中的阻碍
第六节 军、学界自行剪辫易服
第七节 社会风尚变化与民众剪辫易服
第八节 西潮与清季冠服变制
第十五章 复制知识:晚清《国粹学报》的博物图画
**节 复兴古学:国学保存会博物学知识的传播
第二节 察其形状:绘图者蔡守的田野工夫
第三节 考诸蕃书:蔡守参考的西洋博物学书籍
第四节 粗谙九译:蔡守的西书来源与英语能力
第五节 濡染画风:晚清岭南绘画的实用主义与写实主义
第六节 创新技术:神州国光社采用的印刷技术与经营手法
第七节 结语:知识体系的裂变
第十六章 “国医”:近代中医的转型与再造
**节 重省中西医汇通史:差异何在
第二节 国医建构之初:国学与国粹形象
第三节 国医转型的关键年代
第四节 型塑科学国医的困境
第五节 国医的国家民族责任
第六节 结语:一次失败的“成功”转型
制度篇分说: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及其变态
第十七章 清季财政改行预算制
**节 新知引介
第二节 局部尝试
第三节 “老树接新枝”
第四节 旧制排异
第五节 结语
第十八章 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与邮政制度转型
**节 官民两分的清代邮递体系
第二节 欧美新式邮政知识的传人
第三节 大清邮政的试办与正式开办
第四节 官制改革下的大清邮政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九章 从吏部到内阁铨叙局:清季文官铨选机构变迁
**节 晚清吏部地位逐渐下降
第二节 吏部挽回颓势的努力
第三节 吏部裁撤
第四节 内阁叙官局初步运作
参考文献
后记
桑兵,男,河北威县人,1956年生于广西桂林。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孙中山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清代稿钞本》。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近期主要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清代以来的学术、大学与近代、中国、近代中日关系、清代以来的教育史等。
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以高层决策为中心) 内容简介 清朝统一准噶尔的过程,并非像人们所想的那些:清朝皇帝有一个既定方针,三代皇帝身体力行实现了统一。从结论上看...
本书的目的是引入政治学当中一些重要和著名的定律和理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本书汇集了政治学学科中最不可或缺的、传之久远
中国川菜史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于四川盆地内的巴蜀先民创造饮食文化的历史过程,从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巴蜀饮食文化开始,一直写到20世纪中叶,以具体时间断面分别言而...
战争地带-(全套4本)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铜版纸全彩,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古代世界的戎马生涯》清晰阐述古代战争的方方面面:军队结构、士兵等级、制服、...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青少版 本书特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已成为全球史观代表性著作,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古代史卷 本书特色 刘复生主编的这本《川大史学(第2辑中国古代史卷)》主要选录2006年以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老师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史...
东域纪程录丛:古代中国闻见录 内容简介 《东域纪程录丛》记录中世纪末叶以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过程。前一部分具有序论性质,对中世纪末叶以前相关作者及其著作中关于...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内容简介:本书旨在以一系列个案研究的形式,回到思想激荡的“五四”历史现场,打破长
秦汉史 本书特色 假如你不是专业史学工作者,那么,读懂中国历史,读此书,足矣!你将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真切地了解到中华民族波澜壮丽的历史长卷。 ...
辛亥革命历史地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著者延续《辛亥革命史地图集》的创意,继续以地图来展示辛亥革命运动发展变化所处在的空间,使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他们所关心的事件...
王汎森编著的《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是“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
《商业模式创新》内容简介:创新不仅包括技术的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出现了不少令人赞叹的商业模式
宋代金石图谱研究 内容简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图像传播的一个黄金时代。随着摹拓、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传播呈现出繁荣之势。在此基础上,宋人从文化史的高度总结、阐...
中国古代碑志文小史 内容简介 碑志文是以碑为载体,记人、记事的文体,根据其内容和用途,大体可以分为纪功碑文、宫室庙宇碑文和墓碑文等几种。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碑志文...
《没什么放不下——索达吉堪布说人生断舍离》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终极思考。书中,索达吉堪布倾听修行人的讲述,其间给
大唐英雄传-(附赠:DVD1张) 本书特色凌烟阁是唐代长安城太极宫的一座阁楼,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将24名在建国和玄武门事变中建立功勋的功臣的画像悬挂在阁中,用以标...
国共往事风云录-中国命运与一个中国-4 本书特色 《国共往事风云录》是尹家民继《红墙见证录》(三卷本)、《红墙知情录》(三卷本)推出的又一力作。真实展现...
人类的故事:下 本书特色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作者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以生动、幽默、睿智的文笔和独具匠心的构思,勾画出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发展...
若林正丈――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研究院教授、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第一人他在本書將臺灣史的格局放大在近代世界帝國體系變動
《你能拒绝诱惑》内容简介:《你能拒绝诱惑》收入周大新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近百篇,既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深刻思索,也有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