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史料论略;考古学的新方;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与顾颉刚论古史书等。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旨在为读者提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精品。当时,学问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学术革新;因时应势而现出版高峰,大师名家之作数量激增,质量上乘,对此时及后世的中国学术发展与演进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这本《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李守常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作者傅斯年、李守常、朱希祖)是其中一册。
在中国详述比较史料的*早一部书,是《通鉴考异》。这是司马君实领导着刘敛、刘恕、范祖禹诸人做的。这里边可以看出史学方法的成熟和整理史料的标准。在西洋则这方法的成熟后了好几百年;到十七八世纪,这方法才算有自觉的完成了。史学便是史料学:这话是我们讲这一课的中央题目。史料学便是比较方法之应用:这话是我们讨论这一篇的主旨。但史料是不同的,有来源的不同,有先后的不同,有价值的不同,有一切花样的不同。比较方法之使用,每每是“因时制宜”的。处理每一历史的事件,每每取用一种特别的手段,这手段在宗旨上诚然不过是比较,在迎合事体上却是甲不能转到乙,乙不能转到丙,丙不能转到丁……徒然高揭“史学的方法是以科学的比较为手段,去处理不同的记载”一个口号,仍不过是“托诸空言”;何如“见诸实事之深切著明”呢?所以我们把这一篇讨论分做几节,为每节举一个或若干个的实例,以见整理史料在实施上的意义。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周书》是间接的材料,毛公鼎则是直接的;《世本》是间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辞则是直接的;《明史》是间接的材料,明档案则是直接的。以此类推。有些间接的材料和直接的差不多,例如《史记》所记秦刻石;有些便和直接的材料成极端的相反,例如《左传》、《国语》中所载的那些语来语去。自然,直接的材料是比较*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种直接的材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的材料反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材料而得的:这个都不能一概论断,要随时随地的分别着看。直接史料的出处大致有二:一、地下;二、古公廨、古庙宇及世家之所藏。不是一切东西都可在地下保存的,而文字所凭的材料,在后来的,几乎全不能在地下保存。如纸如帛。在早年的幸而所凭藉者是骨,是金,是石,是陶,是泥;其是竹木的,只听见说在干燥的西域保存着,在中国北方的天气,已经很不适于保存这些东西于地下。至于世家,中国因为久不是封建的国家,所以是很少的,公廨庙宇是历经兵火匪劫的。所以敦煌的巨藏有一不有二,汲冢的故事一见不再见。竹书一类的东西,我也曾对之“寤寐思服”,梦想洛阳周冢,临淄齐冢,安知不如魏安僖王冢?不过洛阳陵墓已为官匪合作所盗尽,临淄滨海,气候较湿,这些梦想未必能实现于百一罢?直接材料的来源有些限制,所以每有偏重的现象。如殷卜辞所纪“在祀与戎”,而无政事。周金文偏记光宠,少记事迹。敦煌卷子少有全书。(其实敦煌卷子只可说是早年的间接材料,不得谓为直接材料。)明清内阁大库档案,都是些“断烂朝报”。若是我们不先对于间接材料有一番细工夫,这些直接材料之意义和位置,是不知道的;不知道则无从使用。所以玩古董的那么多,发明古史的何以那么少呢?写钟鼎的那么多,能借殷周文字以补证经传的何以只有许瀚、吴大潋、孙诒让、王国维几个人呢?何以翁方纲、罗振玉一般人都不能呢?(《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原是王国维作的,不是罗振玉的)珍藏唐写本的那么多,能知各种写本的互相位置者何以那么少呢?直接材料每每残缺,每每偏于小事,不靠较为普遍、略具系统的间接材料先作说明,何从了解这一件直接材料?所以持区区的金文,而不熟读经传的人,只能去做刻图章的匠人;明知《说文》有无穷的毛病,无限的错误,然而丢了他,金文更讲不通。以上说直接材料的了解,靠间接材料做个预备,做个轮廓,做个界落。然而直接材料虽然不比间接材料全得多,却比间接材料正确得多。一件事经过三个人的口传便成谣言,我们现在看报纸的记载,竞那么靠不住。则时经百千年,辗转经若干人手的记载,假定中间人并无成见,并无恶意,已可使这材料全变一翻面目;何况人人免不了他自己时代的精神:即免不了他不自觉而实在深远的改动。一旦得到一个可信的材料,自然应该拿他去校正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错误,靠他更正:间接史料的不足,靠他弥补;间接史料的错乱,靠他整齐;间接史料因经中间人手而成之灰沉沉样,靠他改给一个活泼泼的生气象。我们要能得到前人所得不到的史料,然后可以超越前人;我们要能使用新得材料于遗传材料上,然后可以超越同见这材料的同时人。那么以下两条路是不好走的:一、只去玩弄直接材料,而不能把他应用到流传的材料中。例如玩古董的,刻图章的。二、对新发见之直接材料深固闭拒的,例如根据秦人小篆,兼以汉儒所新造字,而高谈文始,同时说殷虚文字是刘铁云假造的章太炎。标举三例,以见直接间接史料之互相为用。例一王国维君《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王静安君所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两篇(《观堂集林》卷九),实在是近年汉学中*大的贡献之一。原文太长,现在只节录前篇的“王亥”、“王恒”、“上甲”三节,下篇的“商先王世数”一节,以见其方法。其实这个著作是不能割裂的,读者仍当取原书全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省聊城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后到英德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与学校教育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成就,一生著述颇丰。他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涌现出的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朱希祖(1879~1944),一代史学大家、南明史研究权威,他既继承了老师章太炎的治史精华,又对西洋史学理论宽容地吸收,既重视历史史实的考据,又强调历史哲学的重要,这在新史学的建设中,就方法论而言,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治学方向,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李守常(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又是勇于开拓、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
中国近代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代表作,初版由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发行,此后多次再版翻印★时至今日,仍被公...
《去来集》内容简介: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一本,收录了《我与地坛》《想念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等史铁生在读者中影响最
文物史前史(彩色图文本) 内容简介 这部《文物中国史》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中国历史与考古的专家、学者们合作撰写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设定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正在学习...
《精通Neo4j》内容简介:图数据库是NoSQL类数据库的又一大典型代表,在国内图数据库属于新兴事物,其优异的复杂关系解决方案引起了
Withthemoralstaminaandintellectualposeofatwentieth-centuryTitan,thisslightlybuil...
清末教案(第四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 内容简介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选自法国外交部的《外交文书》(俗称“黄皮书”)中有关中法教案交涉的外交文件。其中主...
考古编:续考古编 本书特色 考古编十卷,续考古编十卷,宋程大昌撰。故又称程氏考古编及程氏绩考古编。程大昌(一一二三枣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人。登绍...
历史与档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教学资料和工作之余读书体会的整理和归档。全书分为秦汉经济与文化研究、长江文明的起源与开发、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及档案学理论研究这四部...
宫里那点事 本书特色 历朝野史皆喜述后宫秘事,并极尽演绎之能事。皇权之争、后妃之争、权利之争,手足之间、君臣之间,还有宫中奴仆之间相互倾轧、相互排挤、相互争斗,...
(插图珍藏版)荷兰航海家宝典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一个悲壮的失败故事。书中为这些远征打点行装的人都在贫民院里悄然死去。参加这些航行的水手虽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
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与抗日战争 本书特色 毛泽东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推动和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李佑新主编的《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与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 内容简介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本书以恭亲王奕诉及普国藩、李鸿...
帝国的阴阳两面 本书特色 《帝国的阴阳两面》为《知汉系列》的第二部,辩证分析文景两朝对民间休养生息、对宗室残酷压榨的两面性读来如亲历炎凉,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幽深和...
《别生气啦:绝大多数的病都是气出来的》内容简介:很多人意识不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我们看到的身体疾病,就好像是冰山露出海面的部
《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内容简介:靖康耻,风波狱;临安风,崖山雨。命运多舛、半壁江山的南宋,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
话说上海 本书特色 一部上海近现代史,也可视为莽莽中华的简明历程。上海在中华以至世界城镇行列间,自有它独特的行为、独特的性格。开埠前后的上海,有很多与全国各地相...
史学概论 本书特色 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史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由李学智等编著的《史学概论》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阐述唯物史观...
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 本书特色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走”出来的国际商贸通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壮观、文化*神秘的古老驿...
PrintandPoliticsoffersaculturalhistoryofalateQingnewspaper,Shibao,themostinfluen...
本书是法国政治哲学学者皮埃尔·马南对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名著《论美国的民主》的解读。托克维尔指出,七百年来在基督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