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印战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美英三国盟军唯一相互连接的重要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侵入缅甸,为保卫滇缅公路,1942年3月,10万中国远征军应英军之请,入缅作战。由于战事失利,中国远征军与英美盟军撤退到印度和中国云南,并于1942年6月22日成立中缅印战区(CBI)。至1945年4月,中美英三国联军全歼日军于滇西、缅甸战场。中缅印战区盟军与三国人民,以热血和忠诚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这部图志的编撰者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出上万张中缅印战区的历史照片,外加多方搜集,精细整理、辨认、考证历史照片,将图志所涉中缅印战区将帅与其照片一一对应,并将其履历与照片,按所在部队编制序列和部职别列出,为诸将作小传。这部影像集是投射到历史暗处的一束光,照亮了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卓越贡献的将士。
这部图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图文所含的历史信息极其丰富,是一部中缅印战区抗战史的“人物影像词典”。本图志编撰者游走在传统的故纸堆与浩如烟海的影像资料中,交互应用文字书写与影像媒体,丰富了历史记忆的载体。此外,图志中精美、珍贵的历史照片丰富了公众对于战争历史的认知,沉潜着时代“凛凛的”风骨。
★《国家记忆》团队骨干晏欢、知名军史专家胡博倾情奉献
★图志编撰者游走在传统的故纸堆与浩如烟海的影像资料中,交互应用文字书写与影像媒体,丰富了历史记忆的载体
★图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图文所含的历史信息极其丰富,是一部中缅印战区抗战史的“人物影像词典”
《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特色一:
这部图志的编撰者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出上万张中缅印战区的历史照片,外加多方搜集,精细整理、辨认、考证历史照片,将图志所涉中缅印战区将帅与其照片一一对应,并将其履历与照片,按所在部队编制序列和部职别列出,为诸将帅作小传。上千幅珍贵历史老照片,还原历史的现场。
《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特色二:
图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图文所含的历史信息极其丰富,是一部中缅印战区抗战史的“人物影像词典”。图志中精美、珍贵的历史照片丰富了公众对于战争历史的认知,沉潜着时代“凛凛的”风骨。
《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特色三:
作为崭新的史学叙述方式,影像史料或许可弥补某些纸质文本的缺憾,本图志编撰者游走在传统的故纸堆与浩如烟海的影像资料中,交互应用文字书写与影像媒体,丰富了历史记忆的载体。
《中缅印战区盟军将帅图志》特色四:
精装,四色印刷,极具收藏价值。
中缅印战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美英三国盟军唯一相互连接的重要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侵入缅甸,为保卫滇缅公路,1942年3月,10万中国远征军应英军之请,入缅作战。由于战事失利,中国远征军与英美盟军撤退到印度和中国云南,并于1942年6月22日成立中缅印战区(CBI)。至1945年4月,中美英三国联军全歼日军于滇西、缅甸战场。中缅印战区盟军与三国人民,以热血和忠诚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这部图志的编撰者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出上万张中缅印战区的历史照片,外加多方搜集,精细整理、辨认、考证历史照片,将图志所涉中缅印战区将帅与其照片一一对应,并将其履历与照片,按所在部队编制序列和部职别列出,为诸将作小传。这部影像集是投射到历史暗处的一束光,照亮了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卓越贡献的将士。
这部图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图文所含的历史信息极其丰富,是一部中缅印战区抗战史的“人物影像词典”。本图志编撰者游走在传统的故纸堆与浩如烟海的影像资料中,交互应用文字书写与影像媒体,丰富了历史记忆的载体。此外,图志中精美、珍贵的历史照片丰富了公众对于战争历史的认知,沉潜着时代“凛凛的”风骨。
◆这部精美、珍贵的图志,将我们重新带回那个难忘的时代,我们永远缅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艰困的日子里,为中国人民的生存、独立和尊严而奋不顾身地战斗的人们!
——郑建邦(民革中央副主席、郑洞国将军之孙)
◆这是一本经过精心考据、深入研究而成的影像专著,向人们展示了一群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将帅们的罕见影像。
——约翰•伊斯特布鲁克(美国陆军退役上校、史迪威将军外孙)
◆1944年及1945年,先父统领的英军第36师,在缅北向南沿铁路走廊一路挺进,与潘裕昆将军指挥的中国驻印军第50师并肩齐驱,两支部队因此结下了互敬合作的友好关系,最终击败日军,赢得胜利。缅甸战役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图志所汇集的珍贵历史影像,给所有关注二战历史的人们呈现出一个鲜活的、战略意义非常的缅甸战役。
——安德鲁•菲斯廷(英国皇家肖像画家学会主席、英国陆军元帅菲斯廷之子)
晏欢,祖籍广西,现居香港。1982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曾赴英伦留学。长期在内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业余时间专注于中国远征军中缅印战区抗战历史研究并积极参与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活动。和父亲晏伟权合著《抗日名将潘裕昆》《密支那战役全记录》《磨迹——日军第十八师团作战档案》《魂断佛国——日军缅甸战败的回忆(1944——1945)》。曾担任大型历史图册《国家记忆》和《国家记忆II》主编及翻译、独立纪录片《发现少校》主创、《国家记忆》巡回展策展人。
胡博,上海市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东北讲武堂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业余时间致力于搜集整理国民政府时期的军史人物资料,十余年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军事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国际展望》《武汉文史资料》《世界军事》《私家历史》《东方早报》《凤凰周刊》《军营文化天地》《兵器》《国家人文历史》《中华遗产》等刊物。出版著作有:《哀将——国民党的100位末代军长》《碧血千秋——抗日阵亡将军录》(与王戟合著)。
《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县域经济》内容简介:本书稿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县域经济问题的体会的总结,也是作者结合“十四五”规划对县域经济
1942河南大饥荒 本书特色 宋致新编著的《1942河南大饥荒(增订本)》是目前关于河南大饥荒的*全*完整的真实记录。收录了美国记者白修德当年的真实报道,当时《...
《停止吼叫,教育孩子请别任性》内容简介:本书没有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告诉家长如何“不吼不叫”培养孩子。本书以父母对孩子的正
发现底层:孙中山与清末会党起义 内容简介 清末会党,主要是指洪门,孙中山本身系洪门人物,他在清末领导了近十次会党反清起义。孙中山联合会党力量,既是为了壮大...
甘肃通史:先秦卷 本书特色 《甘肃通史(先秦卷)》是《甘肃通史》**卷,记述了甘肃从原始社会到秦始皇统一六国间的历史,采用章节体的形式,对先秦时期的甘肃社会、政...
建康古今记 本书特色 顾炎武撰写的《建康古今记》开创了撰写名胜古迹的新体例,采用了实地考察与文献相结合的新方法,保存了相当多的珍贵史料,对于研究上个世纪20年代...
历史中国-民国原来是这样(1912-1949) 目录 一杨度:不甘寂寞的旷世逸才二凤凰才子熊希龄的跌宕人生三张振武之死:武昌首义者的不归路四梁启超与夭折的民国两...
史华慈学谱 内容简介 本杰明·史华慈(1916—1999)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教授,美国著名中国学家、人类文明比较研究专家,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研究的...
大宋文臣:兴邦还是误国-宋代 本书特色 ◆大陆**套以人物群体为中心,通过其人其事在历史关键处的作为来探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并以今天的立场加以分析的普及历史...
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 本书特色 王加丰编著的《史学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共分两大部分,**辑讨论史学理论及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是在为教育硕士(历史方向)开...
芜湖民盟史 内容简介 《芜湖民盟史》记录了芜湖民盟成立至今所走过的六十余年发展历程,展示了民盟芜湖地方组织、芜湖广大盟员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所作出...
《贺葆真日记》内容简介:《贺葆真日记》,卷内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四岁,从清末持续到民国时期共三
《边城·长河》内容简介:20世纪中国文学“无冕之王”,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 携手女摄影家卓雅通过
《物种起源》内容简介:只要科学还在,这本书就会在人间流传。本书是耐心的、富有想象力的实验,与清晰动人的论证相结合的典范。在
1937-1949-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2009年1版1印★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主编...
从历史到史学 目录 北魏太武灭佛原因考辨战国末期新道家的历史思想《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论匡正汉主是班固撰述《汉书·五行志》的政治目的从“荣经陋史”到“六经皆...
昨日书林:中国西部考古记,西域考古记举要(精装版) 内容简介 《中国西部考古记》是法国学者色伽兰的著作,记述了1914年考古队历时半年实地考察四川一省古物的情况...
国家记忆之中国抗战-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影像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的这些珍贵图片共147幅,主要来自于沙飞主编的《晋察冀画报》,摄于1939年至1944年...
第三帝国图文史纳粹德国浮沉实录 本书特色 第三帝国亦称纳粹德国,即1933年至1945年间由阿道夫希特勒控制下的德国。第三帝国的历史,是一部领土侵略、全面战争和...
帝国的凛冬-银子.辫子和面子 本书特色 百万畅销书《唐朝那些事儿》作者冬雪心境,早在研究唐朝之前,就已开始对晚清历史的深度研究,共持续十五年,终成此书,旨在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