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和虚构文学中的再现,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居于重要位置。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这套再现艺术的特质理论(即“扮假作真”),阐释了再现艺术的诸多变种,对理解其重要性大有裨益。同时,作者的理论还提出了解决有关虚拟存在的诸多棘手的哲学问题的策略。他的分析自始至终伴着丰富的例证展开,从文学、绘画、雕塑、戏剧到电影,不一而足。
《新世纪美学译丛·扮假作真的模仿:再现艺术基础》是关于艺术美学中模仿问题的研究。
致谢
导论
第1篇 再现
第l章 再现与扮假作真
1.1 想象
1.2 促成物
1.3 想象的客体
1.4 关于自己的想象
1.5 道具与虚构性真实
1.6 没有道具的虚构性:梦与白日梦
1.7 再现
1.8 非具象性艺术
1.9 虚构世界
1.10 扮假作真的奇迹
第2章 虚构与非虚构
2.1 非虚构
2.2 虚构对垒现实
2.3 语言策略
2.4 虚构与断定
2.5 假装的与再现的语内表现行为
2.6 虚构等同于语内表现行为吗?
2.7 混合体、媒介物、含混性、不确定性
2.8 传说与神话
2.9 释真实与现实
2.10 两类象征?
第3章 再现对象
3.1 何为对象?
3.2 再现与匹配
3.3 决定性因素
3.4 再现与指涉
3.5 对象功用
3.6 自反性再现
3.7 对象的次要特征
3.8 非现实对象?
第4章 生成机制
4.1 生成原则
4.2 直接与间接生成
4.3 隐含原则
4.4 直接生成机制
4.5 可笑的问题
4.6 结语
第2篇 再现艺术欣赏
第5章 困惑与难题
5.1 拯救女主角
5.2 恐怖小说
5.3 虚构性与其他主观故意性道具
第6章 游戏参与
6.l 孩子游戏中的参与活动
6.2 作为参与者的欣赏者
6.3 口头参与
6.4 参与行为的约束因素
6.5 旁白
6.6 见到未见
第7章 心理参与
7.1 虚构恐惧
7.2 心理参与
7.3 悲剧矛盾
7.4 焦虑与惊诧
7.5 参与意义
7.6 无参与性欣赏
第3篇 模式与风格
第8章 描绘性再现
8.1 描绘的界定
8.2 观画与观物
8.3 描绘风格
8.4 现实主义
8.5 跨形态描绘
8.6 音乐描绘
8.7 (描绘)视点
8.8 小结
第9章 言语再现
9.1 言语描绘
9.2 叙述
9.3 两种可靠性
9.4 非言语叙述
9.5 被忘却的叙述者
9.6 故事型叙述者
9.7 斡旋者
9.8 叙述型再现的视点
第4篇 语义学与存在论
第10章 无虚构实体的创作
10.1 问题
10.2 虚构世界
10.3 普通陈述
10.4 非正式游戏
10.5 变体
10.6 逻辑形式
第11章 存在
11.1 暴露与否认
11.2 体认存在与非存在
引用书目
索引
柏拉图全集-5-增订版 本书特色 柏拉图的对话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它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西方哲学*早的,也是两千多年来影响**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而且...
天道与人文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天道与人文 内容简介 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国学大师胡适学术研究的代表作,为其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开宗立派奠定了坚定的基石。该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
本书最初在1990年以英文形式出版,它反映了国际研究方面由于中国人的出场所引发的这些进展以及许多主题和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一
论争-关于当代政治与哲学的对话 本书特色 阿兰·巴迪欧与让-克洛德·米尔纳来自同一个时代,巴迪欧于1937年出生在拉巴特,米尔纳于1...
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尤尔根·哈贝马斯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在西方,与美国实用主义、所谓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相并列,马克思...
孔孟与现代人生 本书特色 《傅佩荣:孔孟与现代人生》: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用古典智...
民国居士佛教研究1912-1937 内容简介 本书剖析了民国居士佛教的肌理结构、存在样态、运作模式。书中初步回答了民国居士主要有哪些人,做了什么,如何做的问题,...
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 内容简介 哲学是个人的事,更是国家民族的事。因为哲学不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事,更凝聚着国家民族的智慧,关系着国家...
在日本文化史上,明惠法師是以主觀方式積極探索個人內在體驗的第一人!貫穿他一生為數龐大的夢紀錄,是世界精神史上極稀有的珍貴
传奇是深为世人喜爱的一种小说体,它始自唐代裴鉶所撰短篇小说集《传奇》,多以神怪、剑侠、爱情为题材,是宋以后历代文言短篇小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是任继愈先生关于老子、道家研究的著作,该书从道家的产生到成书,从历史故事深入到老子及道家在社会中的影响及其现...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 内容简介 本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定位在国家主体或统治阶级主体;教育者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中介主体。运用系统观审视...
汉唐巴蜀易学研究 本书特色 巴蜀文化历史悠久,别具特色,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巴蜀易学是巴蜀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巴蜀经学则是巴蜀学术的重要内容...
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 内容简介 生物伦理、舆论支持、人道援助、环境保护、商业和政治与媒体领域的道德化运动,有关堕胎、性骚扰的争论,禁毒、禁烟运动,...
儒家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本书特色 张锡勤编著的《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流变,深入探讨了儒学在中国近代衰落的过程和原因,本书资...
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 本书特色 精华*世,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堪称传世思想魂宝。思想大师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对人类文化的奉献与恩典。心灵奥秘的求索,灵魂...
中生代思想书系: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本书特色 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
历史解释的性质 内容简介 加登纳的观点受到了英国牛津哲学的影响,特别是上世纪40-50年代,奥斯汀和赖尔的语言分析哲学在牛津以及整个英语世界的哲学中正处于鼎盛时...
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为主”,有意召回近几十年史学中逐渐隐去的具体的“人”,使人与事更紧密地结合,就人论事,就事说理,在立说者和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