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本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借此可晓《周易》《老子》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周易古义卷一(上经)易《论语·述而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左传》昭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今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礼记·祭义篇》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专,以尊天也。又《经解篇》洁静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贼。其为人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管子·山权数篇》《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庄子·天下篇》《易》以道阴阳。《荀子·大略篇》善为《易》者不占。《汉书·艺文志》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乾《大戴礼记·保傅篇》《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释名·释天》天,《易》谓之乾。乾,健也;健行不息也。乾:元,亨,利,贞。《论衡·刺孟篇》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子径难以货财之利也?《易》曰:“利见大人。”“利涉大川。”“乾:元,亨,利,贞。”《尚书》曰:“黎民亦有利哉!”皆安吉之利也。初九:潜龙勿用。《左传》昭二十九年史墨曰:“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新书·容经篇》龙也者,人主之辟也。亢龙往而不返,故《易》曰“有悔”。悔者,凶也。潜龙入而不能出,故曰“勿用”。勿用者,不可也。《淮南子·人间训》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今取帝王之道而施之五霸之世,是由乘骥逐人于榛薄,而蓑笠盘旋也。今霜降而树谷,冰泮而求获,欲其食,则难矣。故《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行也。故“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以动,因夜以息,惟有道者能之。树达按:《艺文志》班氏自注云:“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法。”此盖其遗说矣。《后汉书·鲁恭传》恭议奏曰:“《易》曰:‘潜龙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阳气潜藏,未得用事。虽煦嘘万物,养其根荄,而犹盛阴在上,地冻水冰,阳气否隔,闭而成冬。故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言五月微阴始起,至十一月坚冰至也。”阮籍《通易论》《易》之为书也,本天地,因阴阳,推盛衰,出自幽微以致明著。故《乾》元初‘潜龙勿用’,言大人之德隐而未彰,潜而未达,待时而兴,循变而发。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左传》昭二十九年见“初九”条。《论衡·刺孟篇》见“乾元亨利贞”条。《意林》四引《风俗通》《易》云:“利见大人。”大人与圣人,其义一也。《蜀志·刘封传》孟达与封书曰:“陛下大军,金鼓以震,当转都宛、邓。若二敌不平,军无还期。足下宜因此时早定良计。《易》有‘利见大人’,《诗》有‘自求多福’,行矣。今足下勉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淮南子·人间训》见“初九”条。《汉书·王莽传》上张竦为陈崇草奏称莽功德云:“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之谓矣。”……
杨树达(1885—1956),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书,杨树达对《汉书》用力极勤,成《汉书窥管》。
《人活着究竟为什么:聆听尼采的生存智慧》是集尼采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尼采思想之大成的作品。尼采自提出上帝已死和超人哲
中华易经普通读本 本书特色 《易经》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向被称为“六经之首”。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易经》作为一部经典,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引发了...
新书--王财贵65文集:论语七讲 本书特色 本书为“王财贵65文集”中的一种。本书为2013年4月王财贵先生在北京中华书局所作系列讲座之...
变异的思想 内容简介 或者说,变异的思想不是为某个学派、某种主义和理论、某种宗教教义辩护,而是试图在变异的书写中,让传统文本把自己带往未知的对方,敝开一个新的未...
逻辑与形而上学-思想史研究(第五辑) 本书特色 《逻辑与形而上学:思想史研究(第5辑)》是思想史研究丛书之第五辑,该书采撷英华,从不同的方面对逻辑与形而上学这个...
让良知自由-王阳明自画像 本书特色 《让良知自由(王阳明自画像)》是作者王阳明**部完美展示心灵世界的历史小说,心学大师告诉我们,该怎样做“*真的自己”。作者浸...
张岱年全集(1--8) 本书特色 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当代德高望重的哲学大师。他一生淡泊明志,辛勤耕耘在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他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传承,为...
杜亚泉: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杜亚泉:人生哲学》通过解说人的机体、精神、社会生活等,由无意识的细胞形态到有意识的社会机体,由浅人深、周详审慎地描述了人生哲学的各...
老子正宗 内容简介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
《观念史论文集》是A.O.洛夫乔伊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所倡导的观念史理论运用于具体的观念史研究的代表性论文的汇编。这部文集所
圣灵降临的叙事(刘小枫作品) 内容简介 《圣灵降临的叙事》是刘小枫的神学论文集,此次再版在修订前三篇文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篇“现代语境中的信仰辩难”,集为汉语...
儒道两家关系论 本书特色 郑培凯主编的《近代海外汉学经典丛刊》所选100册书目在1949年后均未出版,该套丛书力求对晚清民国散佚的学术著作进行梳理、钩沉、辑佚,...
福地萨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具德萨迦派持教鄂、宗、擦三大支派的观点概述正士喜言》及《雪域藏地金刚座具德萨迦寺》两部分,是本人为了方便刚接触萨迦派及萨迦寺的研究...
国学殿堂丛书:国学大师说孔孟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说孔孟》:聆听国学经典,领悟国学真谛,步入国学殿堂。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面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特色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特色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凤凰文库·纯粹哲学系列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目录 作者...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本书特色 你经常心浮气躁吗?你在为功名利禄而发愁吗?你想追求平静而安宁的生活吗?你渴望升华到淡漠名利以至于超脱世外的境界吗?读《给大忙人看的...
傅佩荣国学精品集—解读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思想,是一部记载孟子周游列国与君主论政的对话录,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孟子身处乱世,当时天下七国争...
寻求中国现代性之路 本书特色 《寻求中国现代性之路》一书收录了李泽厚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伦理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文章十九篇。各篇时间跨度虽大,但思想前后相承,内...
“现代性”语境中的邓以蛰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所要研究的,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遗忘的名字——邓以蛰。邓以蛰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家,学术界却一直对他缺乏深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