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革开放以来*畅销的思想启蒙经典,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
一幅爱恨交加的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
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的风雨历程
剖析人类的昨天,审视人类的今天,祝福人类的明天
《宽容》是一幅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宽容”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从古希腊时代至公元18世纪这两千多年来,人类追求思想解放的辛酸历程,深刻剖析了“人类不宽容”的根源,并指出人类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
初次来到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我感到诚惶诚恐。请读者们允许我借着某位科学家的名言来给大家解释解释何为历史。某位大科学家在其著名的作品中曾经指出过,所谓的生命开始,就是所有物理和化学成分都达到了能形成一个完整细胞的完美比例。生命是相对于无生物的有生物而言的。用历史学的语言来阐述上面的观点,那就是:“更加高级的文明形式,只有在所有的外在条件,如种族、政治、经历等,在不完整的世界中都达到一种理想比例时,才会偶然地、自发地出现。”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个概念,我举几个发明例子。原始的穴居人类,他们的头脑还不够发达,所以他们的种族永远不会繁荣昌盛,即使在天堂也不能。就像如果伦勃朗、巴赫、波拉克希特列斯等大艺术家都生活在古老爱斯基摩人的圆形茅草屋里,那么,他们就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谱写出动听的曲谱,雕刻不了栩栩如生的雕像,而只能成天待着,望着冰河上为捕捉海豹而筑的洞穴而发呆了。如果达尔文只是一个为了生活在兰开夏郡干活的工人,那他注定无法在生物史上有所建树。如果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一个住在罗曼诺夫庄园的奴隶,身不由己,活在一个闭塞的小村里,那他注定无法发明电话。埃及气候宜人,文明发达,美中不足的是原住民的体魄不是很强壮。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不是很上进,政治和经济也并不发达。类似的国家还有古巴比伦和阿西利亚。闪米特族是后来迁徙到两河流域的,他们倒是身体强壮,精力充沛。虽然那里的气候也非常不错,但政治和经济发展依然很落后。巴勒斯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气候恶劣,除了几个连接亚非大篷车的交通要塞外,几乎没有对外通商。而且那儿是一个宗教色彩浓重的地方,教士控制着政治大权,个人利益根本没法得到保障。腓尼基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国度,那儿气候适宜,人们身体强壮,可惜发展不均衡,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在这里,垄断商业主把持着主要的经济命脉。泰雅和西顿的政权都落到了大富翁的手中。结果就是劳动者连自食其力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人们日益变得冷漠、自私,而政府也在这种统治中日渐危险,*终被推翻。由此得出的结论便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早期文明注定不能成功。相对完美的平衡**次出现,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希腊。但它并没有持续很久。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它发生在爱琴海对岸的殖民区,而不是希腊本土。岛屿桥梁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纽带,我在自己的另一本书中早有介绍。早期的埃及、巴比伦和克里特人就是通过这里来到欧洲各国的。虽然尚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我们从中能知道他们的到来不仅繁荣了两地经济,也把亚洲先进的思想传播到了欧洲。他们的足迹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地带,位于小亚细亚西岸,这个地方叫做以沃尼亚。沃尼亚长达90英里,宽数余英里。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前几百年中,希腊大陆的很多部落都曾在这里建设过殖民地。弗所、富赛、艾丽斯莱、米莱图斯,都是当时有名的殖民地。因为这里城市聚集,又有成熟的条件,所以诞生了较高水平的文明,后世的文明虽然也有极大发展,但却没有能超过它的。**,殖民地一般居住着来自各民族的人,思想活跃。第二,这里是亚欧大陆交流频繁之地,财富丰厚。第三,殖民地政府管理较为自由,个人才能得到了发展。对于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气候并不是什么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在以上几点中并没有强调气候。船只的建造和货物的运输对天气的依赖并不高。只要没有淹没城池的大暴雨,或者冰冻三尺的寒冷,居民们的生活并不会受太大影响。……
房龙的笔有一种魅力,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郁达夫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和思想。他所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钱满素
房龙(1882—1944),荷兰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历史作家。房龙博学多才,在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科学等方面均有精深的学识,一生著作丰富,并以通俗文雅、自由飘逸的文字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1921年,房龙第一本通俗历史著作《人类的故事》出版,他藉此书一举成名,夺得首届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其后,他推出一系列历史和传记著作,如《宽容》、《圣经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房龙地理》《发现太平洋》《人类的艺术》等,几乎本本畅销,至今不衰。他抛弃狭小的自我,以全人类共有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过去,直面人类的现实,深刻剖析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与失落。在他的笔下,原本高深晦涩的人文知识变得轻松诙谐,原本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变得简洁明了,加上深入浅出、真知灼见的点评和不时迸发的幽默俏皮式,让厚重的人文历史不再晦涩、古板,也让阅读变得轻松,成为一种享受。因而,他的作品在全世界的读者群体中赢得了一致的认同与赞誉,畅销世界各地。
西方现代思想史-修订版 本书特色 罗兰·斯特龙伯格编著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试图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上述方武都有所涉猎。思想史应该成为一种了解我们西方欧洲传统中...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 内容简介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就是说它们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下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儒、道...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4卷)(精装)》: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内容简介 根据诸多道经以及相关历史文...
周易我读 本书特色 《易》的文理全科读本,读经革命**教材。不谈哲理,不谈占卜,只谈科学。但令人读后自然贯通全部易经哲理。揭示易的天文起源,轻松解答河洛变八卦、...
走出中世纪二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两篇是未刊的随想与短论的缀合;第二部分,十一篇,主要讨论晚清至民国的思想学说史,有两篇首次全文发表;第三部分...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焚书续焚书 内容简介 《焚书》和《续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簧的重要著作。李簧(一五二七——一六○二年》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做过二十余年小官...
《当生命陷落时》的作者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第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甘波修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是北美
道教(中国道家文化百科999问) 内容简介 道教文化并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隔绝、和现代生活没有关系的文化,恰恰相反,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
无止于至善:傅佩荣谈大学中庸(精装版) 本书特色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并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抽出,与《...
人的精神与神圣精神 内容简介 论文的展开由四颗理想之星照亮,爱、美、善和真。作者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基督宗教当代神学家中两位杰出的大师,一个是深情地沉醉于从圣经宝...
诠释学真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概念 本书特色本书是作者在1981年于德国蒂宾根大学获得通过的博士论文,是作者作为一名年轻学者用力颇深的一部著作,为读者展现了西方...
在书中,作者曾多次用katholischeKirche(“大公教会”)的词来指“正统教会”和“分出来的教派”(比如“蒙丹教派99,“多纳图斯
名家与荀子-牟宗三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牟宗三文集”之《名家与荀子》,该书是牟宗三先生*重要的著作之一,其思想深邃了明,文化义蕴丰富,即使是文集所收亦无不是文...
孝经译注 本书特色 《孝经》本文,今文与古文在章节、文字上有若干歧异。本书《考经》正文采用《十三经注疏》今文十八章本,而在注释中说明古文本的章节分合与文字不同的...
论自由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代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密尔的经典之作,他的政治思想的特点和*久远的贡献都包含在这一著作中。早在1903年该书由严复翻译介绍到我国。论自由...
教会如何从使徒行传中的一小群人演变成现今的庞然体系?这一核心的小群如何繁衍成今日众多的宗派?而基督教又是怎样深入西方的文
《方法论》是笛卡尔的经典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了
孔子的乐论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
樗下读庄 本书特色 若从《庄子》中挑出一句话以概括全书,就是“吾丧我”。“吾丧我”即“逍遥游”,果能这样,是为“得道”。《庄子》的“道”指事物自然状态,乃本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