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蕴蓄和修订了18年的人体生命科学力作《道医学》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诞生于黄老学说的道医学,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医学系统,它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医学》极大地沿伸和丰富了中医理论,将为中医的现代发展提供坚实的道学理论基础,起到扶正、固本、强基的强大作用。因为它直接扎根于中华道德根文化,契合于东方哲学,并且是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论证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是突破现代中医学发展瓶颈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现代中医学缺失已久的理论母体,是促使中医学反思和革新的伟大动力。它的面世还对于培养新一代中医后人,快速提升医者水平,加速现代中医的革新性复兴、回归式自强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道医学
编者 前言揭开人体的终极奥秘第一篇 道医学绪论第一章 道医学引言 第一节 历史渊源 第二节 “理■科学”和“理形科学”——慧与智 第三节 庶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第四节 道德是医学的灵魂第二章 道医学入门第三章 一元四素全息论第四章 三元(源)论的概念第二篇 道医生理学第一章 道医生理学概论第二章 质元生理学 第一节 质元概述 第二节 气和■ 一、焦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的生成 三、气的生理功能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第三章 物元生理学 第一节 经脉系统概述 一、血气、脉、经脉 二、经脉的定名 三、经脉系统的传输作用 四、经脉系统层次的分类 第二节 经络系统 一、经络系统概述 二、经络的整体性和功能 第三节 脉道系统 一、脉道系统概况 二、八脉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丹窍系统 一、网脉线 二、之脉线(双螺旋脉线) 三、内丹脉线 四、外丹脉线 五、天脉窍 六、理脉窍 七、混沌窍 八、丹窍系统综述 第五节 道医藏象学 一、道医藏象学概述 二、五■概要 (一)肾■ (二)肝■ (三)心■ (四)脾■ (五)肺■ 三、六腑概要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四、奇恒之府 (一)脑 (二)女子胞 五、■腑之问的关系 (一)■与■之间的关系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三)五■与六腑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体元生理学 第一节 体元(性体)的客观存在性 第二节 生命体元的分类 一、人体基础体元系统 二、人体培生类体元 三、灵光内蕴的性体 第三节 论体元的阴阳第三篇道医病因机理探讨第一章 道医病因总论第二章 疾病的内因机理 第一节 玄源致病内因 一、显性玄源致病内因 (一)七情内伤 (二)内生五邪 二、隐性玄源致病内因 (一)元性致病内因 (二)三魂致病内因 (三)七魄致病内因 (四)寄生体元致病内因 第二节 质元(源)致病内因 一、隐性质元致病内因 (一)气的失常 (二)体质与正气的关系 (三)心智素质与正气的关系 二、显性质源致病内因 (一)血的失常 (二)津液失常 三、隐显质元(源)内因的相互病理 (一)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二)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第三节 物元(源)性致病内因 一、显性物源致病内因 (一)五■功能失调 (二)六腑的功能失调 (三)奇恒之府的功能失调 二、隐性物元致病内因 (一)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二)经络的气血逆乱 (三)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四)经络的气血衰竭第三章 常见疾病的外因 第一节 物源性致病外因 一、显性物源致病外因 (一)地域环境 (二)生活工作居住环境 (三)自然气候因素 (四)意外创伤 (五)饮食不节 (六)劳逸损伤 二、隐性物源致病外因 (一)微观生物性外因 (二)饮食不洁 (三)地气水气场性外因 第二节 质源性致病外因 (一)六淫性质 (二)六淫共同致病特点 (三)六邪各自性质及致病特点 第三节 玄源性致病外因 一、致病信息体元分类 二、正确认识信息体元致病第四篇 道医诊断学第一章 道医诊断学概论 一、道医诊断学概述 二、道医诊断技术层次分类 三、道医诊断基本要求第二章 望诊诊断 第一节 气色的分类鉴别 一、望气色技术的培养方法 二、细致掌握分辨气色 三、病理气色的概略分析 第二节 面部气色望诊 第三节 眼部望诊第二章 指剑掌眼诊断 一、基本要求 二、应用范围 三、具体操作 四、与切脉结合第四章 体元丢失诊断 一、诊断方法介绍 二、病案举例主要参考引用文献书目编后记
禅宗文化研究-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论文集-2 本书特色 黄夏年编*的《禅宗文化研究(2第三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论文集)》探讨了《大乘起信论》《坛经》及西夏文禅宗...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经典作品,作者反对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化的起源,主张用较复杂的“函数”、“变量”或“功能关系”来解...
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 内容简介 康德说,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我想,如果休谟能够看到康德的书,他也许会说:康德把他从经验论的泥潭中拯...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的主要著作
素书 本书特色 《素书》全书分为六章,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融会贯通,对复杂的人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阐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洞察入微。全书虽只有一千三百...
荀子启示录 本书特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儒家哲学新论 本书特色 作者写此书的目的是针对旧论而发的,其所提出的新见解,对理解先秦儒学,特别是孔孟哲学,有正本清源之功。——朱伯崑在我个人看来,即使是站在宋...
生形而上学美学 内容简介 后形而上学美学必须清洗传统形而上学美学、主体论美学、实践论美学的思想尘埃,和以知识论和总体论为基础的美学划清界线,它主张接纳智慧论,借...
宽容 本书特色 《宽容》是全球百年畅销经典,*具影响力的人文思想读本。生命本来是一次光荣的冒险,结果却变成了一场可怕的经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迄今为止,人类的生...
不可能的爱 内容简介 法国大思想家雅克·德里达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的爱都是不可能的。”生活就是这样,它绝不容许我们渴望的那种爱始终得到实现并完全拥有之。唐·库比...
石峻文存 本书特色 石峻先生学贯中、西、印,集一生之智慧经验,留下了一座抹不去的学术丰碑。本书是展示一代哲人石峻先生在中国哲学和佛学等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六十载的论...
制度伦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本书首先对制度伦理相关概念做了细致的辨析和明确的界定,如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德性伦理、体制伦理、社会伦...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本书特色本书是从实证主义观点出发对量子力学系统做出哲学解释的代表作,也是作者赖欣巴哈的一本主要著作,写于1942年。作者从实证主义的立场出发...
《南怀瑾讲述:庄子諵譁》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
道家如是:生活故事中的大道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讲述寓言和小故事,宣扬了道家强调顺应自然的思想。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所处的情境,但是,真正得到快乐的人,不是因为...
道学知识全知道 内容简介 道学是一个哲学流派,是一种思想;道教是一门宗教,是一门信仰,二者相辅相承,成为中国文化巨鼎的三足之一。道学思想深邃,影响深远,在中国文...
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典、教理、教制、净土、密教等方面,研究民国太虚大师的佛教现代化思想,揭示了人生佛教圆融全体佛法而宗本法界圆觉的...
《六韬三略译注》属于边缘交叉学科研究,把哲学与文学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因而能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道家与文
韦伯作品集:V: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两部分。《中国的宗教》集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与思想等诸层面的问题;《宗教与世界》所集论文是韦伯为基督新教...
胜鬘经讲记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