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发掘、总结和阐述中国抒情美学的传统理论,着重梳理了中国抒情美学的文学传统、理论传统、创作传统,从中国抒情美学与作家的关系角度,探讨了中国抒情传统中的感悟论、感兴论和妙悟论,对中国抒情美学的方法与境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作者还分别从文本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抒情的元素与结构,总结了中国抒情类型与文本形态,并探讨了中国抒情美学在技术层面、知识层面和智慧层面给人的启示,从而梳理出中国抒情美学中文字训诂、形象阐释和生命解悟三种阅读传统。本书论点新颖,视野开阔,论述严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中国抒情美学论要》全面发掘、总结和阐述中国抒情美学的传统理论,着重梳理了中国抒情美学的文学传统、理论传统、创作传统,从中国抒情美学与作家的关系角度,探讨了中国抒情传统中的感悟论、感兴论和妙悟论,对中国抒情美学的方法与境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作者还分别从文本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抒情的元素与结构,总结了中国抒情类型与文本形态,并探讨了中国抒情美学在技术层面、知识层面和智慧层面给人的启示,从而梳理出中国抒情美学中文字训诂、形象阐释和生命解悟三种阅读传统。《中国抒情美学论要》论点新颖,视野开阔,论述严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绪论
**编 中国抒情的文化传统与美学阐释
**章 中国抒情的文学传统与美学表征
**节 中国抒情的理论传统与美学阐述
一、“诗言志”的美学阐述
二、“诗缘情”的美学阐述
第二节 中国抒情的创作传统与美学表征
一、中国文学抒情的诗歌形式
二、中国文学抒情的历史轨迹
第二章 中国抒情的文化传统与美学智慧
**节 中国抒情的文化基础
一、儒家情感论
二、道家情感论
三、禅宗情感论
第二节 中国抒情的文化理想
一、修己立命的士人理想
二、自强凝命的君子理想
三、乐天安命的圣人理想
第二编 中国抒情的创作传统与美学阐释
**章 中国抒情的美学理论
**节 感物论
一、事物感发是文学抒情的诱因
二、事物与情感同构是文学抒情的基础
三、文学抒情的模仿论基础
第二节 感兴论
一、作家的灵感是文学抒情的源泉
二、感兴的心理特征
三、感兴的表现论基础
第三节 妙悟论
一、作家的妙悟是文学抒情的核心
二、妙悟的精神特征
三、妙悟的文化传统
第二章 中国抒情方法与境界
**节 中国抒情方法的美学表征/11l
一、赋
二、比
三、兴
第二节 中国抒情境界的美学智慧
一、物境
二、情境
三、意境
第三编 中国抒情的文本传统与美学阐释
**章 中国抒情元素与抒情结构
**节 中国抒情元素及其美学表征
一、抒情元素的基本构成
二、抒情元素的情感序列
第二节 中国抒情结构及其美学智慧
一、文字浑圆:浑圆结构的表象层
二、气象浑圆:浑圆结构的主体层
三、理趣浑圆:浑圆结构的核心层
第二章 中国抒情类型与抒情话语
**节 中国抒情方式的类型特质与美学表征
一、纯粹抒情
二、叙事抒情
三、表象抒情
第二节 中国抒情体裁的类型特质与美学表征
一、抒情体抒情
二、叙事体抒情
三、表象体抒情
第三节 中国抒情话语的美学表征与美学智慧
一、抒情权力
二、抒情视界
三、抒情声音
第四编 中国抒情的阅读传统与美学阐释
**章 中国抒情的美学层级与阅读启示
**节 中国抒情作为技术的启示
一、文学抒情作为技术
二、文学抒情作为技术的主要启示
第二节 中国抒情作为知识的启示
一、文学抒情作为知识
二、文学抒情作为知识的主要启示
第三节 中国抒情作为智慧的启示
一、文学抒情作为智慧
二、文学抒情作为智慧的主要启示
第二章 中国抒情的美学基础与阅读层次
**节 中国抒情的言尽意说与文字训诂
一、言尽意说的美学基础
二、中国文学抒情阅读的文字训诂传统
第二节 中国抒情的言不尽意说与形象阐释
一、言不尽意说的美学基础
二、中国文学抒情阅读的形象阐释传统
第三节 中国抒情的得意忘言说与生命解悟
一、得意忘言说的美学基础
二、中国文学抒情阅读的生命解悟传统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郭昭第,1966年11月生,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授,副院长,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与《中国文学经典的生命智慧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教育厅项目6个,已出版《审美形态学》、《文学元素学: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审美智慧论》、《中国生命智慧:<易经><道德经><坛经>心证》、《大知闲闲:中国生命智慧论要》等专著和教材8部,发表《知识美学的困惑与智慧美学的出路》等论文60余篇,13项成果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二、三等奖。曾获甘肃省“园丁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和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十诫人生 内容简介 许多人一说起十诫都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记住十诫的内容。十诫所强调的道德观是否真的过时?古老的古条诫命又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
意识与意义-从胡塞尔到塞尔的科学的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意识与意义以及其关联是随着大脑的生长而增加,随着我们与外界的交往而改变。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意识和意义的观念...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本书特色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介绍了费希特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先驱之一的学术思想,研究其哲学的同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怎样批判地继承...
中国哲学史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胡适以半部《中国哲学史》暴得大名。起而批评者有陆懋德与钟泰。陆著《周秦哲学史》,反对胡以西式知识论与逻辑法肢解先秦哲学;...
《博伽梵歌原意》主要内容:《博伽梵歌》是一本对现代生活充满生活启示的古老经典,其中告诉阿尔诸纳如何解决他所面临的危险,而
俄国的东正教与劝诱改宗-争夺灵魂的新战争 本书特色 《俄国的东正教与劝诱改宗:争夺灵魂的新战争》提供了关于从这些篇章呈现的一些重要主题的简短纵览。**部分概述俄...
生命的追求:陈樱宁与近现代中国道教 本书特色 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的一些学人已经提出了“21世纪道家文化发展战略”和“面对21世纪的中国道教”等课题...
老子新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其七十年代发表于台湾《大陆杂志》的《老子新校》的基础上,参考七十年代以来两岸三地的各种《老子》新校新注加以审定改写而成的,广涉《老子...
淮南子鉴赏辞典(文通版) 本书特色 全书共设文本篇、主题篇、名言篇、寓言篇四个部分,共90篇鉴赏。文本篇的鉴赏文字突出主题思想与写作原旨,反映《淮南子》所呈现的...
《韩非子新校注(全2册)》是《韩非子》的校注本,它选择精良的版本加以校勘,以汇集前人注释成果和体现当代学术水准为主。撰者在阐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基本思想探讨与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一是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发展;二是《费尔巴哈论》解析专题和《费尔巴哈论》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当代阐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理论研究”的*终成果。本书与《科学无神论研究》这两本书所研究的问题是基本一...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是“宗教与社会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8个章节,主要对道教的生态思想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道教身体观的生...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享誉西方学术界的奠基之作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如果你知道亚当斯密,那你一定要读《道德情操论》,...
俄罗斯科学哲学研究(2008/9)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充满学术勇气的著作。作者自觉地把俄(苏)科学哲学放到世界哲学语境中去考察,有意建构一种宏阔的世界眼光。这...
仁义的修为:体味《孟子》 本书特色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故孟子有“亚圣”之...
君主论 本书特色 《君主论》是一本毁誉参半、不可不读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
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 本书特色 《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把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
山居性纪 本书特色 从性到意识的觉醒——启发慧觉、安妥灵魂、重归信仰、融入真爱。直指人心,提点性灵。心印灌顶,引人入胜。一部真正的成人读物,认证一个人与万物的结...
为天地立心说-第五辑 内容简介 本集包括两個部分:《“為天地立心”正義》論文和《天地之心和天心》的資料。“為天地立心”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命題,也是一般中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