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4“雄猫”战机是格鲁曼公司为美国海军设计生产的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于1970年试飞,1972年开始装备海军。日后成为可变后掠翼战机设计的经典。f-14“雄猫”战机以其超酷绝美的造形,强大的战斗力而受到全球军迷的喜爱。挂载不死鸟导弹的f-14战机,是20世纪70年代直至2006年美国航母制空的利器。到21世纪初,由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转变,它才为“超级大黄蜂”战机所取代。《经典战史回眸·兵器系列·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具体地讲述了f-14“雄猫”战机的设计、生产,在实战中的表现,及其著名中队的故事。
在f-14“雄猫”战斗机问世的那个时代,它是世界上拥有*先进的气动布局、拥有*强劲的雷达射控系统、拥有*强大的武器系统的“超级战斗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能挑战其地位。彭俊、耿志云所著的《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具体地讲述了f-14“雄猫”战机的设计、生产,在实战中的表现,及其著名中队的故事。
《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代主力战机图解现役顶级战机-2 本书特色 这本《当代主力战机(图解现役顶级战机2)》由保罗·艾登著,刘星光译。全书介绍了:AH-64“阿帕奇”直升机、C-13...
王牌部队系列:十大王牌师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已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这支人民军队书写了一页页不朽的篇章,创造了一个个炫目的辉煌。当然,*精彩...
潜艇图文史:无声杀手和水下战争(彩色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美国知名航海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海洋保护专家詹姆斯·德尔加多撰写★ ...
榆林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又称延绥镇,辖延安卫、绥德卫、庆阳卫、榆林卫。榆林民风尚武,明朝军户遍及今天十二区县,副总兵以上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本书特色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历史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重大的事情。这一伟大历史转折从*初的酝酿、尝试到...
习仲勋传-上.下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习仲勋(1913年-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边区革命根...
曾纪泽的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曾纪泽,晚清著名外交家,曾任驻英法俄公使,被誉为晚清驻外使领**人。在近代驻外使领中,曾纪泽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既继承了...
政治哲学-耶鲁大学公开课 本书特色短小精悍,内容丰富 《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一书重点选取了十位左右的政治哲人及其经典著作进行讲解,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基本...
新青年(全5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出版★ 本套书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精装珍藏版,是一套简体横排、精装纪念版★ 由新文化运动...
网络政治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网络与政治的结合点出发,探讨了网络时代政治学发展的新方向——“网络政治学”相关问题,介绍了国外网络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成果。针对网络...
中国古代的皇杖-法迹寻踪 内容简介 清官难断屁股家事说到屁股大小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史特纳斯的研究发现,臀部大小与人的智商成正比,人的臀部愈大,P6智力愈高。心...
黄埔对决 本书特色 一座丰碑式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一批热血沸腾、踌躇满志的黄埔师生,在两党的分合斗争中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在一场场斗智斗勇的对决中左右着中国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44桂柳会战桂柳大撤退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就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1944年,就在走过七年的艰苦抗战...
唐宋中书舍人研究 本书特色 中书舍人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官职名称。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官?掌管什么职能?在职位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品秩规定?任免升降如何?有何出身...
上瘾五百年--瘾品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本书特色 此书从社会与生物学的角度对咖啡、烟草、茶叶、鸦片、可卡因等毒品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和考察。逐一展演了它们是如何被发现...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 本书特色 拉塞尔·雅各比在书中对日常所见的“反乌托邦思想”进行了反批判。他首先指出,简单地将乌托邦思想同纳粹主义、极权主...
钱永祥,1949年生于兰州,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黑格尔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旁及动物伦理学。著有《在纵欲与虚无...
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7世纪中叶--1945)修订本 内容简介 **编近代国际关系(上)(17世纪中叶——1871) **章 17世纪中叶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
胡绳全书(第三卷上下) 内容简介 这本文集中间,除了附录的三篇以外,共有四辑。**辑可以说是政论文章。虽然这里有的是读书笔记或某本书的读后感,但都是直接讨论政治...
《兵棋与兵棋推演》作者着手此书的主要动力是解答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开始动笔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随着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