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姿所著的《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是对被现代研究者称为“麻风病”的这种令人恐怖、被污名化的疾病所做的细致研究与探讨。首先从包括该疾病*初的描述在内的帝制时代的典型记录入手,进而追踪了该疾病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关系(传染理论促动地区乃至全国性隔离病人的努力);宗教传统(佛教和道教将病人患病归于救赎),和不断演化的医学话语(中国医生已对麻风病病因争论了数个世纪)。作者还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该著*后将中国关于麻风病的历史经验和公共卫生的大历史以及西方医学权力体制联系起来,从中探索中国对待疾病的中西视野中的文化和政治含义。
《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是对被现代研究者称为“麻风病”的这种令人恐怖、被污名化的疾病所做的细致研究与探讨。首先从包括该疾病*初的描述在内的帝制时代的典型记录入手,进而追踪了该疾病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关系(传染理论促动地区乃至全国性隔离病人的努力);宗教传统(佛教和道教将病人患病归于救赎),和不断演化的医学话语(中国医生已对麻风病病因争论了数个世纪)。麻风病甚至突然出现于中国民间故事中,将麻风病的传染扩散归咎于同不守妇道女子的性接触。作者还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19世纪末的全球性瘟疫大流行似乎正验证了西方人对于黄祸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移民严重威胁到了公共健康。因此,控制疫病(如果无法消除的话),就成为了贯穿晚清帝国,国民政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建立民族国家目标的一项中心任务。消灭麻风病的魔咒是实现“卫生的现代性”和祛除与疾病相联系的文化经济落后的**步。该著*后将中国关于麻风病的历史经验和公共卫生的大历史以及西方医学权力体制联系起来,从中探索中国对待疾病的中西视野中的文化和政治含义。
致谢
中文版序
导言
**章 疠/癞/大风/麻风:疾病/类别概念的演变史
疾病类别的病因学史
疗法
第二章 被诅咒却可救赎的身体
法律定罪:人类对天刑的反应
宗教传统中的疠/癞病人:被诅咒却可救赎
第三章 具传染性的病体:明清时代的麻风隔离
传染与不道德
明清时期的麻风院
作为病因与疗法的性行为
驯化野蛮的身体与救国
第四章 中国麻风病人与现代世界
有传染性的可耻身体
重塑国体:隔离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麻风病
1950―1990年代的发展概况
国家方针与地方政策
未彻底征服的麻风病与遗留问题
结语 麻风、中国、世界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梁其姿所著的《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是对被现代研究者称为“麻风病”的这种令人恐怖、被污名化的疾病所做的细致研究与探讨。首先从包括该疾病*初的描述在内的帝制时代的典型记录入手,进而追踪了该疾病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关系(传染理论促动地区乃至全国性隔离病人的努力);宗教传统(佛教和道教将病人患病归于救赎),和不断演化的医学话语(中国医生已对麻风病病因争论了数个世纪)。作者还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该著*后将中国关于麻风病的历史经验和公共卫生的大历史以及西方医学权力体制联系起来,从中探索中国对待疾病的中西视野中的文化和政治含义。
一部雄心勃勃并将引起广泛讨论的重要著作。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拆除了那些对中国文化的轻率评判和普遍成见——从古至今,从司法领域到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其研究在各个学科领域间游刃有余,极富启发性。——苏源熙(haun saussy),美国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乔治·巴塔耶在他著名的作品(《爱神之泪》)中向欧洲人描绘了中国凌迟,本书则揭示了巴塔耶在其中所扮演的暧昧不明的角色,发人深省。书中对凌迟历史的重构细致入微,卓有见识。——王国斌(r. bin wong),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研究所主任
梁其姿,1970年代末在法国求学,获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博士学位,1981年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助理,1982-87年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兼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员等职。医学史是1990年代台湾新史学运动的一支,相对于医生的医学史具备的“临床目光”,台湾的医学史研究更重视寻求在历史文化中的灵魂与心。在台湾的医学史研究中,梁其姿是一个领军人物,她将医学史与社会史结合在一起,从社会史的视角进入,开拓了医疗卫生史、社会史,甚至历史学研究的视野。著有《汉人社会与卫生史》、《施善与教化》等,并参与编写《剑桥人类疾病的历史和地理》(英文)等。2009年,她获得台湾“教育部”第53届学术奖。
《苦雨斋序跋文》内容简介: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八日周作人日记云:“收集序跋文,取合编为知堂序文,共五十三篇,写目录成,即寄予天
爱上历史丛书(全八册)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葛剑雄教授是国内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其作品广受读者好评。其余七位作者皆为复旦大学著名...
《深入理解React Router 从原理到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从基础内容出发,详细梳理了浏览器的基础导航能力、history库的使用及原理,
易中天中华史(第4部)宋元(17-20卷礼盒套装)/易中天 本书特色 《易中天中华史 第四部:宋元》套装版,含《大宋革新》《王安石变法》《风流南宋》《铁血蒙元》...
《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
中国博物馆志-5 本书特色 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编著的《中国博物馆志5》内容介绍: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乎天下2》内容简介:关明生“关乎天下”系列新作,聚焦策略和领袖力。《关乎天下2》的开篇从管理者普遍存在的心累和身累两种感
清史稿辞典-共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1版1印★ 《清史稿》编纂于1914年至1917年,赵尔巽任清史馆馆长,柯劭忞等百余位学者...
煮酒品三国-[升级版] 本书特色 该书分为“品事集”和“品人录”两部分,前者主要考证疑事之真伪,探究史误根源;后者则分析《三国演义》中人物及故事情节,评述功过是...
中华史纲 本书特色 《中华史纲》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作品,当代华文世界公认 国史经典著作之一,集严谨、独到、激情、朴实于一书,乃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史...
另一半中国史-[增订版] 本书特色 高洪雷所著的《另一半中国史(增订版)》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化随笔,是一部不同寻常的血色传奇。是一部中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兴衰更替...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选收的是作者近年以中文刊发的有关民国史的部分论文,各文都多少触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些面
历史中国-民国原来是这样(1912-1949) 目录 一杨度:不甘寂寞的旷世逸才二凤凰才子熊希龄的跌宕人生三张振武之死:武昌首义者的不归路四梁启超与夭折的民国两...
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军事地图本 本书特色本书通过对北宋、南宋时期十场典型战争的历史再现,真实还原两宋年间战争场景的波澜壮阔——四攻太原,雍熙北伐,澶渊之役,...
本册为第一卷,论述了人口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定义,中国人口史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以及中国人口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
1689-1799-世界大历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时间跨度约为17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1689—1799)。 经历了“动荡时期”...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内容简介 皇上从奏折中看大员对他的情谊深浅、忠诚程度、贴心指数;臣工从奏折中琢磨朝廷的态度、皇上的脸色、做事的策略。其中的曲折机奥、微妙细...
醋-红尘漫漫别笑联 本书特色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位看客,静观天涯牛人为你讲述一段*搞笑、*可爱、*滑稽的老大历史。沙发、板凳、坐前排,潜水、灌水、别抬杠。钦...
天变(辛亥革命纪实) 内容简介 天变,乃天道之变,得道多助。大清王朝轰然倒塌,非其兵不利,非国力不强,实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清末,清政府腐败...
脸谱下的另类帝王 本书特色 《脸谱下的另类帝王》:文治武功,亦有痴嗔怨恋千秋青史,一样爱恨情仇历史概念之外还君王以血肉脸谱下的另类帝王 内容简介 在正史和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