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挖掘公元前721-公元前221年间产生的外交思想。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存在过的华夏体系,产生了诸多有价值的外交思想与外交案例。比如秦国捐助晋国的泛舟之役,就属于*早的人道主义救援;华夏一体化是*早的一体化;管子提出过货币战争的思想;郑国子产的小国外交思想;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思想;孙子的谍交思想;苏秦的合纵思想,等等。2.大国兴衰的原因洞悉。地处西北、偏居一隅的秦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后起之秀,*终统一中国?楚国国土广袤、人杰地灵、争霸悠久,为什么*终败下阵来?齐国的齐桓公是*早的春秋五霸之一,齐鲁传统文化深厚,东临大海,海陆兼备,物产丰饶,为什么*终被秦国和平统一?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有什么深层原因,长平之战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启示?通过本书,可以看到魏国、齐国、楚国、赵国崛起与衰落历史,可以了解到秦国从边缘国家崛起,一步步统一六国的恢宏画面。3.众多思想家、战略家思想精华的浓缩与诠释。孙子、子产、屈原、伍子胥、范蠡、文种、苏秦、张仪、陈轸、公子无忌、孙膑、庞涓、司马错、范雎、李斯等等,回望这些春秋战国期间产生的众多思想家、谋略家,他们有什么对今天仍然有益的思想,他们对大国的兴衰产生过什么影响,他们应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4.了解众多历史细节。天下共主的周王室为什么日益衰落?吴王夫差与伍子胥有什么关系,勾践成功复仇仅仅是因为卧薪尝胆吗?晋文公重耳是如何成功回国即位的,秦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什么样的战略环境,让信陵君窃符救赵?六国合纵为什么不能阻止秦国统一六国?在齐国担任相国职位的苏秦,为什么甘愿做燕国的间谍?秦国一通六国,为什么没几年就土崩瓦解?
《中国崛起: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是国内**部对公元前721—前221年的华夏体系500年进行历史和理论总结的研究成果。《中国崛起》研究了华夏体系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作者以华夏体系500年中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魏国、赵国、秦国等大国的兴衰为主要线索,描述了这些华夏体系内的大国间的争霸及华夏体系秩序和观念的变迁,以宏阔的历史场卷为背景,深入分析了华夏体系500年间出现的小国外交、超限制外交、结盟观念、连横合纵等现象,分析了秦国统一华夏和六国失败的原因。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是华夏体系500年历史演变的*后结局。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对理解当下国际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前言 华夏体系与当今国际体系
一、多元与一元:当今国际体系与华夏体系根本不同点
二、多元同根与多元多根
三、地缘政治环境不同
四、无政府状态的相似性
五、大国政治和格局转换:体系主要特征相同
六、世界上*早的干涉主义:孟子的仁义干涉思想
七、*早的人道主义救援:秦国援助晋国的泛舟之役
八、华夏一体化是*早的区域一体化
九、墨家是*早的非政府组织、*早的志愿军
十、*早的和平演变和非传统安全:吴越之战
十一、《管子》*早提出了货币战争的思想
十二、学习西方与发掘中国历史文化
**章 华夏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华夏”的由来与华夏国家的产生
二、周王朝的建立和周朝的性质
三、周王室从天下共主衰落成普通国家的表现
四、周王室的特殊作用和特殊影响
五、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大多不是独立国家
六、郑庄公箭射周桓王与华夏体系的初步形成
七、齐、晋等诸侯国性质的变化和华夏体系的发展
八、楚国、秦国、吴国、越国从蛮夷之邦变成新兴独立国家
九、春秋中后期的国家具有近代国家的基本性质
十、华夏体系的五种主体及活动特点
十一、华夏体系中的国家与外交观念
第二章 大国崛起与春秋时期的华夏体系格局
一、齐国崛起与华夏体系首霸
二、齐国霸权的衰落与晋国和楚国的崛起
三、格局的转换与晋国的超级霸权
四、宋国弭兵与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
五、吴越争霸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 华夏体系的霸权秩序
一、霸权国家的特点
二、霸权国家的责任和作用
三、霸权国维护霸权体系的主要方式
四、华夏体系的霸权秩序
五、华夏体系中的盟会与多边外交
第四章 华夏体系中的外交思潮
一、军事威慑观念的产生
二、均衡观念的出现
三、范文子:国内政治与国家间政治的关系
四、华夏体系中的国家利益观
第五章 子产——小国外交、弱国外交的先驱
一、小国的大外交家
二、国家主权观
三、小国善事大国与大国尊重小国
四、不许大国干涉小国内政
第六章 吴越之争:华夏体系的转折点
一、伍子胥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
二、越国文种、范蠡的超限制外交哲学
第七章 七国争雄与多极格局
一、战国时期国家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国与大国的关系:小事大与中立观念
三、国家的军事同盟与不结盟
四、大国间的不平等关系与干涉主义
五、爱国主义观念的发展
六、国与民、国与家、“国家”概念的出现
七、战国时期的利益观
八、为了利益不顾一切
九、战国时的强国运动——改革、变法与开放
第八章 战国时期的外交形式与外交观念
一、伐交:孙子的战争与和平的智慧
二、战国时期的外交形式
三、孙子的谍交理论与苏秦的谍交实践
第九章 纵横家的外交谋略学派
一、张仪的外交思想和连横战略
二、苏秦的外交思想与合纵战略
三、陈轸、朱已的外交谋略思想
四、苏代的“尊上交,务正利”的外交思想
五、司马错的实力外交思想
六、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
第十章 大国崛起之魏国兴亡
一、魏文侯的变法与改革
二、魏国的崛起与霸权
三、魏国霸权的顶峰
四、齐秦的挑战与魏国霸权的维持
五、魏国霸权的衰落
六、魏国霸权衰亡的原因
第十一章 大国崛起之齐国复兴
一、齐威王与齐国的崛起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三、为何齐国霸业未成?
第十二章 大国崛起之楚国梦霾
一、华夏体系霸权的老牌挑战国
二、战国时期楚国争霸的进程
三、楚国未霸原因解析
第十三章 大国崛起之赵国争霸
一、赵氏五子开国
二、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的改革与赵国的崛起
三、长平之战:赵国兴亡的转折点
四、赵国争霸失败的原因解析
第十四章 大国崛起之秦国统一
一、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二、领导者和人才因素
三、秦始皇:千秋功罪谁评说?
四、明确和清晰的战略
五、农业和经济在秦国崛起中的支撑作用
六、地缘政治优势与秦国的胜利
七、司马迁:天助大秦
第十五章 华夏体系的消亡:六国为何不能胜一国?
一、合纵连横的不同类型
二、华夏体系的十次抗秦联盟
三、六国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强大的动力
四、六国内部矛盾深刻和复杂
五、六国的合作缺少强有力的中坚力量
六、道义和制度原因
七、六国反秦合作中的排他性收益压倒共同收益
八、华夏体系中的非华夏国家:中山国、西戎一义渠国
结束语 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1.深入挖掘公元前721-公元前221年间产生的外交思想。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存在过的华夏体系,产生了诸多有价值的外交思想与外交案例。比如秦国捐助晋国的泛舟之役,就属于*早的人道主义救援;华夏一体化是*早的一体化;管子提出过货币战争的思想;郑国子产的小国外交思想;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思想;孙子的谍交思想;苏秦的合纵思想,等等。
2.大国兴衰的原因洞悉。地处西北、偏居一隅的秦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后起之秀,*终统一中国?楚国国土广袤、人杰地灵、争霸悠久,为什么*终败下阵来?齐国的齐桓公是*早的春秋五霸之一,齐鲁传统文化深厚,东临大海,海陆兼备,物产丰饶,为什么*终被秦国和平统一?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有什么深层原因,长平之战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启示?通过本书,可以看到魏国、齐国、楚国、赵国崛起与衰落历史,可以了解到秦国从边缘国家崛起,一步步统一六国的恢宏画面。
3.众多思想家、战略家思想精华的浓缩与诠释。孙子、子产、屈原、伍子胥、范蠡、文种、苏秦、张仪、陈轸、公子无忌、孙膑、庞涓、司马错、范雎、李斯等等,回望这些春秋战国期间产生的众多思想家、谋略家,他们有什么对今天仍然有益的思想,他们对大国的兴衰产生过什么影响,他们应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4.了解众多历史细节。天下共主的周王室为什么日益衰落?吴王夫差与伍子胥有什么关系,勾践成功复仇仅仅是因为卧薪尝胆吗?晋文公重耳是如何成功回国即位的,秦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什么样的战略环境,让信陵君窃符救赵?六国合纵为什么不能阻止秦国统一六国?在齐国担任相国职位的苏秦,为什么甘愿做燕国的间谍?秦国一通六国,为什么没几年就土崩瓦解?
叶自成,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分部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外交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1985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学,1994年起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中国大战略》inside china's grand strategy,Kentueky,2011年版《中国大外交》,叶自成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叶自成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大战略》韩文版,2005年版《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社会科学出版公司2003年版《新中国外交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俄罗斯政府与政治》,台北扬智1998年版《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叶自成等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大过渡时期的国际社会》,叶自成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零基础学Visual C++(第4版)》内容简介:本书站在零基础学习的角度,使初学者能尽快掌握VisualC++程序设计的精髓。在讲解知识点
明代理学与史学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阳明**)在明代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程朱理学成为明朝的统治意识形态,阳明**在明朝中叶出现以后,也得到了迅速...
在本书中,作者反对联邦党人的思想和原则进行的精彩的介绍。尽管没有一种一致的反联邦党人思想,作者还是力图找出反联邦党人思想
《次第花开》内容简介:《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近两年来所写的心灵随笔集。这些随笔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
漫画歇后语-03 内容简介 看漫画,学中华文化——歇后语。在台湾漫画作家孙家裕编创的这本《漫画歇后语3》中,你将学到如下歇后语:一个萝卜一个坑——各有...
《又到一年入学时》内容简介:孩子上学关键时刻,给家长关键支持!解决家长如何引导一年级孩子学习的问题! 这是一本非常务实的家教
德国的浩劫 本书特色 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编著的《德国的浩劫》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作者从两个世纪的德国历史文化背景着眼,对于导致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
酒泉民俗研究 本书特色 孙占鳌编写的《酒泉民俗研究》主要记述了酒泉人民自远古至今在衣食住行,以及婚嫁、丧葬、娱乐、习俗等方面的内容。《酒泉民俗研究》旨在全面反映...
《蚌壳与珍珠》内容简介:上海是开放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武康大楼是上海的一座地标性百年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蕴含和强烈的艺术
王安石与司马光-漫说中国历史-32-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无敌将军杨业、澶渊之盟、传奇宰相寇准、王安石与司马光等著名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围绕着漫...
中国海关通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附电子版光盘1张,方志出版社出版★ 李岚清、田纪云、吴仪题词★ 全志六百余万字,分为六册,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涵盖了海关建...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布鲁斯·卡明斯在20世纪结束前对东亚地区历史和现状,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所作的解读,至今仍具有启发意
元史论集 本书特色 《元史论集(精)》系历史研究者杨讷先生的史学论集。收入杨先生五十年来发表的元史研究论文二十八篇,其中包括对元代社会制度、农民起义、宗教及其他...
《铁如意馆随笔 铁如意馆手钞书目》内容简介:本册收书两种,皆为张宗祥先生毕生掌管图书馆、整理抢救古籍时,所作的提要式目录。设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简练、生动的两千年中国德性史。作者打破了以往或按朝代、或按人物、或按事件的写史逻
云南的这点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1900年的昆明大火——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与“昆明教案”;“集园”烟花女——老昆明生存录;末任云贵总督的至宝;滇池上的“泰坦...
孟森明史讲义 本书特色 《孟森明史讲义》为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本书虽为讲义,但却是*...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会议,第一次于2002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组织者决定第一次会议的重点应该放在受战争影响的中国的不同地区
宁武旧志集成 内容简介 正值盛世,宁武县历史上**部旧志整理集——《宁武旧志集成》出版了。它的出版发行是全县抢救历史文献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社会文化建设史上的一...
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 本书特色 为促进辽金史研究,加强中国辽金史学界间的学术交流,由白城师范学院、白城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地域性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