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挖掘公元前721-公元前221年间产生的外交思想。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存在过的华夏体系,产生了诸多有价值的外交思想与外交案例。比如秦国捐助晋国的泛舟之役,就属于*早的人道主义救援;华夏一体化是*早的一体化;管子提出过货币战争的思想;郑国子产的小国外交思想;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思想;孙子的谍交思想;苏秦的合纵思想,等等。2.大国兴衰的原因洞悉。地处西北、偏居一隅的秦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后起之秀,*终统一中国?楚国国土广袤、人杰地灵、争霸悠久,为什么*终败下阵来?齐国的齐桓公是*早的春秋五霸之一,齐鲁传统文化深厚,东临大海,海陆兼备,物产丰饶,为什么*终被秦国和平统一?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有什么深层原因,长平之战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启示?通过本书,可以看到魏国、齐国、楚国、赵国崛起与衰落历史,可以了解到秦国从边缘国家崛起,一步步统一六国的恢宏画面。3.众多思想家、战略家思想精华的浓缩与诠释。孙子、子产、屈原、伍子胥、范蠡、文种、苏秦、张仪、陈轸、公子无忌、孙膑、庞涓、司马错、范雎、李斯等等,回望这些春秋战国期间产生的众多思想家、谋略家,他们有什么对今天仍然有益的思想,他们对大国的兴衰产生过什么影响,他们应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4.了解众多历史细节。天下共主的周王室为什么日益衰落?吴王夫差与伍子胥有什么关系,勾践成功复仇仅仅是因为卧薪尝胆吗?晋文公重耳是如何成功回国即位的,秦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什么样的战略环境,让信陵君窃符救赵?六国合纵为什么不能阻止秦国统一六国?在齐国担任相国职位的苏秦,为什么甘愿做燕国的间谍?秦国一通六国,为什么没几年就土崩瓦解?
《中国崛起: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是国内**部对公元前721—前221年的华夏体系500年进行历史和理论总结的研究成果。《中国崛起》研究了华夏体系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作者以华夏体系500年中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魏国、赵国、秦国等大国的兴衰为主要线索,描述了这些华夏体系内的大国间的争霸及华夏体系秩序和观念的变迁,以宏阔的历史场卷为背景,深入分析了华夏体系500年间出现的小国外交、超限制外交、结盟观念、连横合纵等现象,分析了秦国统一华夏和六国失败的原因。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是华夏体系500年历史演变的*后结局。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对理解当下国际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前言 华夏体系与当今国际体系
一、多元与一元:当今国际体系与华夏体系根本不同点
二、多元同根与多元多根
三、地缘政治环境不同
四、无政府状态的相似性
五、大国政治和格局转换:体系主要特征相同
六、世界上*早的干涉主义:孟子的仁义干涉思想
七、*早的人道主义救援:秦国援助晋国的泛舟之役
八、华夏一体化是*早的区域一体化
九、墨家是*早的非政府组织、*早的志愿军
十、*早的和平演变和非传统安全:吴越之战
十一、《管子》*早提出了货币战争的思想
十二、学习西方与发掘中国历史文化
**章 华夏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华夏”的由来与华夏国家的产生
二、周王朝的建立和周朝的性质
三、周王室从天下共主衰落成普通国家的表现
四、周王室的特殊作用和特殊影响
五、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大多不是独立国家
六、郑庄公箭射周桓王与华夏体系的初步形成
七、齐、晋等诸侯国性质的变化和华夏体系的发展
八、楚国、秦国、吴国、越国从蛮夷之邦变成新兴独立国家
九、春秋中后期的国家具有近代国家的基本性质
十、华夏体系的五种主体及活动特点
十一、华夏体系中的国家与外交观念
第二章 大国崛起与春秋时期的华夏体系格局
一、齐国崛起与华夏体系首霸
二、齐国霸权的衰落与晋国和楚国的崛起
三、格局的转换与晋国的超级霸权
四、宋国弭兵与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
五、吴越争霸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 华夏体系的霸权秩序
一、霸权国家的特点
二、霸权国家的责任和作用
三、霸权国维护霸权体系的主要方式
四、华夏体系的霸权秩序
五、华夏体系中的盟会与多边外交
第四章 华夏体系中的外交思潮
一、军事威慑观念的产生
二、均衡观念的出现
三、范文子:国内政治与国家间政治的关系
四、华夏体系中的国家利益观
第五章 子产——小国外交、弱国外交的先驱
一、小国的大外交家
二、国家主权观
三、小国善事大国与大国尊重小国
四、不许大国干涉小国内政
第六章 吴越之争:华夏体系的转折点
一、伍子胥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
二、越国文种、范蠡的超限制外交哲学
第七章 七国争雄与多极格局
一、战国时期国家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国与大国的关系:小事大与中立观念
三、国家的军事同盟与不结盟
四、大国间的不平等关系与干涉主义
五、爱国主义观念的发展
六、国与民、国与家、“国家”概念的出现
七、战国时期的利益观
八、为了利益不顾一切
九、战国时的强国运动——改革、变法与开放
第八章 战国时期的外交形式与外交观念
一、伐交:孙子的战争与和平的智慧
二、战国时期的外交形式
三、孙子的谍交理论与苏秦的谍交实践
第九章 纵横家的外交谋略学派
一、张仪的外交思想和连横战略
二、苏秦的外交思想与合纵战略
三、陈轸、朱已的外交谋略思想
四、苏代的“尊上交,务正利”的外交思想
五、司马错的实力外交思想
六、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
第十章 大国崛起之魏国兴亡
一、魏文侯的变法与改革
二、魏国的崛起与霸权
三、魏国霸权的顶峰
四、齐秦的挑战与魏国霸权的维持
五、魏国霸权的衰落
六、魏国霸权衰亡的原因
第十一章 大国崛起之齐国复兴
一、齐威王与齐国的崛起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三、为何齐国霸业未成?
第十二章 大国崛起之楚国梦霾
一、华夏体系霸权的老牌挑战国
二、战国时期楚国争霸的进程
三、楚国未霸原因解析
第十三章 大国崛起之赵国争霸
一、赵氏五子开国
二、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的改革与赵国的崛起
三、长平之战:赵国兴亡的转折点
四、赵国争霸失败的原因解析
第十四章 大国崛起之秦国统一
一、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二、领导者和人才因素
三、秦始皇:千秋功罪谁评说?
四、明确和清晰的战略
五、农业和经济在秦国崛起中的支撑作用
六、地缘政治优势与秦国的胜利
七、司马迁:天助大秦
第十五章 华夏体系的消亡:六国为何不能胜一国?
一、合纵连横的不同类型
二、华夏体系的十次抗秦联盟
三、六国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强大的动力
四、六国内部矛盾深刻和复杂
五、六国的合作缺少强有力的中坚力量
六、道义和制度原因
七、六国反秦合作中的排他性收益压倒共同收益
八、华夏体系中的非华夏国家:中山国、西戎一义渠国
结束语 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1.深入挖掘公元前721-公元前221年间产生的外交思想。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存在过的华夏体系,产生了诸多有价值的外交思想与外交案例。比如秦国捐助晋国的泛舟之役,就属于*早的人道主义救援;华夏一体化是*早的一体化;管子提出过货币战争的思想;郑国子产的小国外交思想;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思想;孙子的谍交思想;苏秦的合纵思想,等等。
2.大国兴衰的原因洞悉。地处西北、偏居一隅的秦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后起之秀,*终统一中国?楚国国土广袤、人杰地灵、争霸悠久,为什么*终败下阵来?齐国的齐桓公是*早的春秋五霸之一,齐鲁传统文化深厚,东临大海,海陆兼备,物产丰饶,为什么*终被秦国和平统一?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有什么深层原因,长平之战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启示?通过本书,可以看到魏国、齐国、楚国、赵国崛起与衰落历史,可以了解到秦国从边缘国家崛起,一步步统一六国的恢宏画面。
3.众多思想家、战略家思想精华的浓缩与诠释。孙子、子产、屈原、伍子胥、范蠡、文种、苏秦、张仪、陈轸、公子无忌、孙膑、庞涓、司马错、范雎、李斯等等,回望这些春秋战国期间产生的众多思想家、谋略家,他们有什么对今天仍然有益的思想,他们对大国的兴衰产生过什么影响,他们应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4.了解众多历史细节。天下共主的周王室为什么日益衰落?吴王夫差与伍子胥有什么关系,勾践成功复仇仅仅是因为卧薪尝胆吗?晋文公重耳是如何成功回国即位的,秦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什么样的战略环境,让信陵君窃符救赵?六国合纵为什么不能阻止秦国统一六国?在齐国担任相国职位的苏秦,为什么甘愿做燕国的间谍?秦国一通六国,为什么没几年就土崩瓦解?
叶自成,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分部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外交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1985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学,1994年起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中国大战略》inside china's grand strategy,Kentueky,2011年版《中国大外交》,叶自成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叶自成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大战略》韩文版,2005年版《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社会科学出版公司2003年版《新中国外交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俄罗斯政府与政治》,台北扬智1998年版《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叶自成等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大过渡时期的国际社会》,叶自成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
史潮与学风 本书特色学者治学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时代对学者治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潮流,一是学术风气。本书以“史潮与学风”为题,不仅是因为它们是治...
道德经 本书特色 探究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进可治世兴邦 退可顿悟人生道德经 内容简介 《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言宇宙之本根,蕴含...
《摩天大楼:始于芝加哥的摩登时代》内容简介:作为现代都市必不可少的建筑元素,摩天大楼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世界上第一座使
《科创板投资策略十讲:制度、交易与案例分析》内容简介:2019年7月22日,一批科创板企业挂牌上市,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迈入“科创时代
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传说时代 夏 商 西周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Android 移动开发案例教程》内容简介:本书根据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要求,在总结近几年“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教
中国海湾志-(第二分册)(辽东半岛西部和辽宁省西部海湾) 内容简介 《中国海湾志》是一部反映我国海湾基本自然环境要素为主的科学志书。内容包括海湾历史沿革、社会经...
明史讲义-大家讲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明史讲义(图文版)》:国家爱好者的国学普及读本,机关干部和管理者的治国理政参考、修身养性指南。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郑氏规范 本书特色 浦江郑氏家族自南宋初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累世同居十五代,凡360余年。其事迹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被载入《孝义传》。元至正四...
津沽漫记:日本人笔下的天津 本书特色 万鲁建、王振良编著的《津沽漫记(日本人笔下的天津)/天津记忆》是“天津记忆”丛书之一,是国内首次比较系统地将日本人有关天津...
古代生活图卷:古人如何过日子 本书特色 以“过日子”为主题,从风物、民俗、生产、生活等多个角度对我国17—18世纪的百姓风貌进行解读,文字流畅风趣,深入浅出,同...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内容简介:本书以文化为中心,从考古学的视角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说明考古学视角的独特性;介绍旧
大宋开国卷-如果这是宋史-1 本书特色 对一个官宦时代的全景式展示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解读历史政治运作与权力之道,记录无数无情的谋略与无比的忍耐。有...
在冷戰時期國家機密檔案中尋找消失的台灣史!台灣做過這些事?怎麼可能?檔案解密之前不能談論、無從得知、陌生而令人驚訝、震撼
20世纪最负盛名的政治家,活跃在英国及世界政治舞台达半个世纪之久。他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英国现代史的缩影。英国历史学家亨利・
中国游仙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依托大量史料,运用社会史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游仙文化的发生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对游仙的主体—&mdas...
《健康咖啡吧:音乐与生命》内容简介:本书采用独特、轻松的“咖啡吧闲聊”方式,从音乐与自然、音乐与风景、音乐与成长开始,递进
旌勇里国史讲座-(第三辑) 本书特色 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旌勇里8号当代中国研究所,从2001年初开始,每月都有一次国史讲座。讲座邀请国内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
李鸿章发迹史(下) 本书特色 ★《李鸿章发迹史》:讲述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本书为您全面揭开大清**权臣李鸿章,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