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曾参与世界各地知名画廊和博物馆举办的新媒体艺术研讨会、讲座和演讲,参与策划了多次国际知名展览,同时他也是一位制作人、艺术家,对于艺术有自己的见解,在国际艺术界有广泛号召力。2.本书是作者的文章首次在国内结集出版,涵括了他自2002年以来散见于国际研究刊物如leonardojournal(美国)、eikon(奥地利)等上的文章。3.作者摒弃了艺术类文章晦涩的写作笔法,行文活泼自然,却又不失严谨,值得一读。
《文本》是作者2002年来作为策展人所写的系列文章的合辑。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针对展览、项目所写的文章,涉及诸多中国当代艺术事件,或以旁观者、或以亲历者的身份道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涵括多方面知识,内容庞杂;其二是关于当代艺术家的文章,梳理研究了艺术家的工作;其三是作者有感而发的随笔文字,往往于率性自然间窥得作者的情绪与思想。书中随文附有大量的照片,还原了策展、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
002
夜晚还没睡觉的灵魂!
dv 现状的现实
2003
日本艺术旅行
三国志新说
2005
中国新现实主义
2006
当代中国的当代性?
与艺术有关或者无关
那不勒斯电影节
地中海风情与欧洲电影的道路
关于策划人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关于黄锐事件
建筑大师
新媒体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2006 年的奇遇
中国实验短片的类别分析
2007
写作意味着什么?
可持续幻想?
媒体艺术在中国自1988,展览系列之1999—2007
蒋志
2008
多重考古学
1162—2162 又一个一千年
止于二零零五
谢南星
带着问题来的
ocat 汪建伟个展“征兆”研讨会
知识分子杨福东
亚洲?!
中国电影的精神联系
给伯尔尼美术馆电影院中国电影周“从地下到独立”的前言
荷兰录像艺术简史
2009
家的地理学
分析后感性1999—2009
巴尼与博伊斯
一切现存的都必须转型
放逐之路、那种不确定的感觉、知识分子
与杨福东有关或是无关
从电影到绘画
刘冰鉴
新媒体考古
多重线索下的温故
固执
关于一个四人的展览
如何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交流的涵义
什么样的外部世界
从杨福东想到的文化和理解的关系
虫洞
来自王郁洋和当代艺术的两面
2010
沉浸?自然
media art flow
片段、瞬间与综合的知识、展示方式
如何理解影像与观看的关系
呼吸“我”的空气
控制
cybernetics
年代学
价值
value
时代: 张元
中国现实的暗流1990—2010
逆流: 一个人的中国艺术小史
写在胡介鸣个展“一分钟的一百年”之前
关于日本文化
认识新媒体
关于媒体艺术发展的思考
1. 作者曾参与世界各地知名画廊和博物馆举办的新媒体艺术研讨会、讲座和演讲,参与策划了多次国际知名展览,同时他也是一位制作人、艺术家,对于艺术有自己的见解,在国际艺术界有广泛号召力。2.本书是作者的文章首次在国内结集出版,涵括了他自2002年以来散见于国际研究刊物如Leonardo Journal(美国)、EIKON(奥地利)等上的文章。3.作者摒弃了艺术类文章晦涩的写作笔法,行文活泼自然,却又不失严谨,值得一读。
1996 年以来,我一直涉足当代艺术的工作,直到2002 年才意识到写作的重要,之前多做了访谈,或是笔记。自2002年开始,为了描述一些想法而撰写文章,除了写展览或是其他方面的,就是写给一些杂志,主要还是为了锻炼自己表达的能力。陆续地好的坏的写了一堆,大部分都发表了,多为非官方刊物,以画册类居多,也有少部分发表在国际正式研究刊物的,如leonardojournal (美国)、eikon (奥地利)、《美术手帖》(日本)等。
但是真的要出一本自己的书,总还有几分不确定和忐忑。应了董冰峰的邀约,整理之下忐忑之心渐去,林林总总自2002年以来的文字也有不少,还算写得认真诚恳,总算对得起自己吧。这些整理后的文字主要有几个类别,一为展览或项目所写,其中主要贯穿着几个线索,尤其是涉及知识、学科等话题,略显庞杂。但是如果串起来读,当然最好是根据当时展览的现场和社会环境之于时间的变化,此线索的持续还算没有断裂。另外一类是为艺术家撰写的文字,并非什么评论,而是一些针对个体艺术家工作的梳理研究,这些文字经常可以钩沉我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一些疑难的想象,而且往往有出乎意料的发现。还有一类是一些直抒胸臆的小段文字,这些文字今天看来还是很可爱的,是留给自己的,因为这些文字都是在情感思绪
中浮现的。这三个类别的文字呈现在一个时间的关系之下,我就不专门分成三类了,因为这些杂糅的观点、视角、研究,放在时间的线索中也许更有意思也说不定。
另外,这些文字今天看来也许杂乱无章,也许滑稽可笑,想起当时撰写时的酣畅淋漓,以及大量跳跃的线索,应该拿出来一起看看,不好的也不要不承认,除了改正严重谬误和错字以外,所有文字基本保持原样。
写于瑞士苏黎世家中
2010 年11 月23 日星期二
李振华,曾担任上海电子艺术节的客座策展人及总规划人。参与了2003年在德国卡斯鲁尔市科技媒体艺术中心(ZKM)举办的讲座,参与策划了在沃克艺术中心的“浪潮”项目。曾担任“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项目的制作人,以及2008南京三年展的联合策展人。
徽州艺术 本书特色 “中国红”系列图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全景式记录和梳理,以中英文图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其所关注的100个文化专题,有着悠久的历史...
邢诚爱工笔猫精品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邢诚爱为我国有名工笔动物画家,以画工笔猫著称,其作品构图精妙、动物形象生动可爱、色调艳而不俗,画面效果具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
《10分钟快画!丙烯画零基础手绘入门》内容简介:丙烯颜料具有饱满、浓重、鲜润等特色。通过对颜色的调配和对水分的控制,同时借助
ThissecondvolumeofTheDetailsofModernArchitecturecontinuesthestudyoftherelationsh...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选》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活动,就已发现的遗址而言,至少可以上溯到七千年以前,尽管地理、气候、民族等差异
赵猛頫《洛神赋》-历代法书碑帖经典 本书特色 《洛神赋》,元赵孟頫书。行书,纸本,纵二十九厘米,横二二○·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录曹植《洛神赋》全...
沈鸿根硬笔行书字根习字法 本书特色沈鸿根、叶殿迎编*的《沈鸿根硬笔行书字根习 字法》重点介绍沈鸿根的字根习字法,这是一种适应 成年人练习硬笔行书的快速入门方法。...
唐.灵飞经 本书特色 《灵飞经》,又称《灵飞六甲经》,道教经书。明代晚期发现一卷唐开元年间书写的《灵飞经》墨迹,笔法精妙,遒劲妍媚。此卷流入董其昌之...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丛--现代与现代主义 艺术家的主权1885-192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现代西方一种重要文艺现象——现代主义为研究对象的论著。所谓现代...
ThermeVals,thespacomplexbuiltintheSwissAlpsbycelebratedarchitectPeterZumthor,bec...
陈履生艺术评论集-上 本书特色 《陈履生艺术评论集》汇集知名画家、美术评论家陈履生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
导演者:from Meiningen to Barba 本书特色 《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丛书·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增订本)》主要内容包括:导演的崛起与嬗变、1...
戏剧艺术 内容简介 戏剧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它能够描述、表现、分析、确认人类的情感和体验,并将其传播于后世。这是广义的戏剧概念,广义戏剧学应涵盖狭义戏剧学的内容或...
棔柿楼集·卷二:唐宋家具寻微 本书特色 一九九一年初夏,小书《棔柿楼读书记》(署名宋远)交稿之后,负翁先是提议,继而相约,然后引L我同往启功先生家求题签。那一日...
秋山孝海报作品集 内容简介 海报的魅力,就在于仅仅印刷在一张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的纸上,却能把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情报用艺术手法来表现出其特有的视觉交流的语言形式,不...
繪畫古今宮廷事,遊客貓咪藏裡面作者简介 設計及文化研究(香港)工作室2001年由趙廣超創立,目的在研究、分析、演繹及推廣傳統
《复活节岛最后的秘密》主要内容:1722年4月5日,那一天是礼拜天,是复活节。无垠的太平洋面上,夜色正在降临。远航途中,罗杰文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那曲折而动人的经过,也充分展现了南越王国风起云涌、大喜大悲的历史画面。读来
沈尹默行书墨迹八种 本书特色 《沈尹默法书墨迹系列5:沈尹默行书墨迹八种》由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沈尹默行书墨迹八种 内容简介 沈尹默先生(一八八三—一九七一)是...
米芾书法精选 本书特色 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殿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千年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史给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书法精品,也造就了二王及颜、柳、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