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后代讲述红色家族的故事,揭开《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的历史面纱,带读者走进陶铸与曾志的亲情世界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文字和深挚的情感,引起全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掀起平反冤假错案的一个高峰。35年过去,在父亲陶铸逝世近半个世纪,母亲曾志也已离世多年后,陶斯亮重拾情思,追忆双亲,带读者走进陶铸一家的亲情世界。在书中,作者回首往昔,以深情的笔调,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不仅将我们重新带回那个特殊的时代,也展示了陶铸松树般忠贞不屈的品格。而曾志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晚年生活,也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简朴、不循私情的高尚节操,令人感动和敬佩。
松树的风格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陶铸在*后的岁月里
合肥行
竹庄草青青
陶铸与孩子
淡定的秋色
陪床记事
曾志的*后时刻
致母亲
思绪如柳
曾志与夏明震
永远的怀念
我与干爸爸王鹤寿
我*初一段人生道路上的渡船
淡定的秋色
战士、信徒、女人
红色后代讲述红色家族的故事,揭开《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的历史面纱,带读者走进陶铸与曾志的亲情世界
陶斯亮,陶铸与曾志的女儿。1941年生,现任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兼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市长》(中国市长协会会刊)主编。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本书特色 *朱之文是一个草根明星,以“大衣哥”闻名全国。他在山东台《我是大明星》海选比赛中一路夺冠,人气高涨,受邀参加《星光大道》节目,...
当代俄罗斯音乐家访谈录 内容简介 根纳季·莫伊谢耶维奇·齐平出生于1930年12月12日,俄罗斯钢琴演奏学派著名代表之一。现任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演奏系教...
流淌的人文情怀-近现代名人墨记 本书特色 《流淌的人文情怀一一近现代名人墨记》的编撰者李勇、闫巍必定是有学养、有见识、有品位的有识之士,他们以别具慧心与苦苦求索...
纪德文集:传记卷 本书特色 花城出版社的《纪德文集》分五卷,有《散文卷》、《传记卷》、《日记卷》、《游记卷》、《文论卷》。这五卷中,有五分之三的篇章是首次翻译介...
明末四公子 本书特色 多少旖旎韵事,多少缠绵风情……侯方域与李香君的事迹成为著名戏曲《桃花扇》的素材;陈贞慧乃复社中坚,文章风采,著名于时;冒辟疆与董小宛成就了...
#鲁豫有约之财智过人 本书特色 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东方奥普拉”, 陈鲁豫《鲁豫有约之财智过人》精彩人物,精彩话题一段段窝心的真情三千六百秒赤诚对话千万次...
萧乾家书 内容简介 《萧乾家书》收录了萧乾写给文洁若的姐姐文常书、弟弟文学朴和他的一对女儿以及文洁若本人和儿子萧桐的信。同时收入了萧桐写给爸爸萧乾的信、文洁若旅...
朱执信 内容简介 朱执信(1885—192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该书真实记录朱执信短暂而光辉的人生。1904年他以官费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
《让火箭起飞的女孩》内容简介:美国亚马逊年度图书,《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畅销书 电影《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是否曾
建安年 本书特色 汉帝国大厦倾覆的时刻,三国英雄峥嵘的端倪,聚焦历史转圜之点,洞察历史兴亡机锋!李靖岩编著的《建安年》是一本讲三国的书。虽然说讲三国,其实只是具...
走近卡尔.马克思(精装版) 本书特色 《走近卡尔•马克思》以时代思维观照历史逻辑,用大众方式讲述厚重道理,从马克思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入手,分析了马克思...
他是美国有线电视业的[成吉思汗];他是信息时代未被称颂过的最伟大的商业巨人之一美国有线电视业教父,一个真正的商业奇才约翰・
末代状元:张謇 内容简介 因“冒名”考试,遭官府通缉,雨夜逃命。为实业救国,敢得罪权贵,弃官从商。他是帝师翁同苏的传人,对光绪有着兄长般的疼爱,同时又充满怜悯。...
《跟《西游记》学创业》内容简介:《西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创业史。它讲述了一个“官二代”(唐僧)带
《梁思礼传》内容简介:《梁思礼传: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是梁思礼的传记,重点叙述了他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五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周邦彦词传 本书特色 吴俣阳著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邦彦词传)》以北宋词人集大成者——周邦彦流传于世的...
《亚历山大大帝》内容简介:亚历山大大帝以其军事功绩与统治,被誉为欧洲历史上的四大指挥官之一。他的征服之旅起始于偏僻蛮荒的马
《我在中国海军三十年(1889-1920):戴乐尓回忆录》内容简介:从1889年来华到1920年的三十年里,戴乐尔在中国亲历了大东沟海战、威
精装图文版--牛棚杂忆 内容简介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大的幸福……精装图文版--牛棚杂忆 目录 牛棚杂忆祝词自...
沙滩上的足迹 本书特色 通过该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小人物的经历中看到一个大时代的投影,对于且一他学人而言,又能多少从中获取国当代学术转型朗的一些历史资料——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