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一生中*有意义的事情是1966年7月26日,我与民国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正式结婚。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便同李宗仁联系在一起。那年,我27岁,李宗仁76岁。”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在台儿庄病逝,享年69岁。临终前回忆与李宗仁难以忘却的婚恋往事。本书即为此口述之集结版。
当代爱国名将李宗仁先生第三任夫人胡友松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5日去世,终年69岁。胡友松生前曾经详尽回忆自己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后三年,以此献给其心目中永远*怀念的德公,深情缅怀和纪念李宗仁先生逝世40周年,谨以此隆重纪念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大捷胜利70周年。
在我一生中*有意义的事情是1966年7月26日,我与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正式结婚。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便同李宗仁联系在一起。那一年,我27岁,李宗仁76岁。
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影后胡蝶之女胡友松,特殊年代演绎惊世之恋,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登上婚姻之船。
**章 没家的孩子
“家”和明星妈妈胡蝶
我是1939年在上海出生的,我的母亲就是人人都知道的“电影皇后”胡蝶,我的父亲是谁?我也不知道,后来社会上流传我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这简直是无稽之谈。稍微有些时间概念和普通常识的人只要一算就知道了,因为胡蝶是1945年到了重庆以后和戴笠认识的,到了第二年才和他同居,这个时候的我已经长到八岁了。所以说,这个漏洞百出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那个时候,我自从出生就随生母托付的养母一起在南京居住,那时生母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若梅”,我随着生母胡蝶的姓。
我跟生母胡蝶只是断断续续地生活在一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见大人们在*有名的上海大世界里跳“国际标准”舞,那男男女女的舞姿真是好看极了,我几乎是每个礼拜都会跟着生母胡蝶到这些高级的娱乐场所里来,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热闹。那个时候,我母亲胡蝶还很当红,她早在1933年就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虽然不是中国电影界**个“电影皇后”,但她获得的这个称号却是叫得*响亮的。我还记得上海另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就是“百乐门”,那里面一天到晚放的全都是那个年代流行的歌曲,还有美国的爵士乐。我印象*深的是参加给前方战士募捐的活动,那些歌女在台上唱歌,或者是我生母胡蝶和一些电影界的人士登台表演,我就手里拎着一个小花篮在场里来回走动,每当观众投进来钱,我就点头微笑着说“谢谢”。我长得很可爱,又打扮得很洋气,无论是观众还是电影界的人都很喜欢我。所以,我跟着生母胡蝶的那段日子,是感觉*快乐的一段美妙时光。
但让我感到不高兴的是,生母胡蝶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她经常到香港去拍戏,再加上抗战时期一直在外颠沛流离,我们母女在一起的时间很短。生母胡蝶没有更多的时间照料我,况且她还有自己正式的一家人,我就只好住在那种长期包下来的饭店客房,里面有服务生,定时有人送餐。靠着生母胡蝶的名气,我好像还认过很多干妈,每次出去见她们,都被打扮得像个洋娃娃一样。生母胡蝶不在的时候,就只好不断把我托付给这个阿姨那个阿姨的,她们大多数都是一些国民党军官的姨太太,我就称呼她们为干妈。那个时候,在生母胡蝶出入的交际场合里,除了我就没有别的小孩,所以,我就跟这些干妈们在一起,看她们玩麻将呀、跳舞呀什么的,她们很爱打扮我,还经常带我出去看电影、看戏。
现在年龄大了,好多*近发生的事情我都记不得了,但以前的事情特别是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我却记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在我记忆中,胡蝶对吃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非常讲究穿。她身穿花旗袍,脚蹬高跟鞋,很时髦,她的服装档次也很高,款式新颖,日常穿的都可以随时上镜。特别是她一笑,左脸蛋上还浮现一个酒窝,所以,我印象中她总是特别漂亮。后来,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又从上海搬到了南京,记得在我七八岁的那一年春天,我当时已经懂事也记事了,有一次跟着保姆到夫子庙去玩,无意之中撞到了一个算命先生的卦桌旁。我好像记得这位算命先生对着我瞅了又瞅,望了又望,模样很怪,他跑过来追上我的保姆说了一通算命的话,我当时根本听不懂。只是回到家里,听保姆对我说,不让我乱跑,说我以后能遇到不凡之人,我听了,并不理解话里的意思,看保姆的样子,她好像也是似是而非的。
我跟着保姆回到了新街口的一家大饭店,那时候,我们就住在这家大饭店里,这就是我的“家”。由于生母胡蝶跟这家大饭店的卞老板关系很好,我后来就被寄养在这个大饭店里。我只是朦胧地知道生母是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在我出生以后,她就一直很忙,经常是上海和南京两头跑,有时在上海的时间比在南京还要多。到了我该上小学的时候,生母又重新给我起了另外一个大名,叫胡友松。我一直不知道生父是谁,曾问过生母,她回答我说,你没有爸爸。
记得我是五岁就开始上学了,在南京的白鹭洲小学读的书。平时,在饭店里只有保姆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生活费靠着生母的接济,倒不觉得清贫,只是常年不能跟着亲生的母亲在一起生活,感到缺乏母爱的关怀。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妈妈已经逃难到大后方去了。那个平时我叫宋阿姨的保姆对我还很不错,她除了每天接送我上学、照顾我吃饭睡觉之外,就是给我讲故事,教我背唐诗、唱儿歌,算得上我*早的启蒙教师。
由于还小,我每天除了上学做作业,倒也衣食无忧。只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又有妈妈又有爸爸的,我心里总有说不出来的难受,所以,在没事的时候,就整天坐在饭店的大堂里盼着妈妈能够早点回来。虽然说,妈妈的模样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盼望妈妈的心情却是很迫切的。有一天,妈妈突然回来了,她把我抱过来,在我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又一口,然后,又让我唤她身后站着的那个一点也没有妈妈和蔼的女人叫“沈阿姨”。就是这个讨厌的沈阿姨替代了以前那个对我特别好的宋阿姨。
有一段时间,妈妈和那个我并不喜欢的沈阿姨住在大饭店里,整天在一起玩牌聊天。到了晚上,和我睡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才和我说说话。这段日子,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快乐,但同时也在心底盼着那个沈阿姨快些走,因为我不知怎么的很讨厌她。
不巧的是,这一年的夏天还没有过去,我就得了肺炎,而且浑身还长满了湿疹。我也没法上学了,整天待在饭店的“家”里,妈妈有时候陪着我,但大多数时间好像并不在我的身边,陪着我*多的依然是我*不喜欢、本能就敌视的沈阿姨。
我的这场病是时好时坏,一直拖到初冬也没有完全好透。我清楚地记得,在一天下午,妈妈从外面回来了,给我带来许多好吃的东西,还给我买来了一件翻毛皮上衣。我当然是很高兴。晚饭的时候,沈阿姨也过来陪着我们母女俩一块吃,我那时年龄小,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什么反常的迹象,我哪里知道这顿晚饭竟成了我和生母的*后一顿晚餐。在饭桌上,妈妈和沈阿姨都争着给我夹菜,这样反常的举动我当然是一丁点也看不出来,我反而还感觉自己是世界上*快乐的人了。我只记得妈妈对我说:“若梅,以后妈妈会很忙,没有时间照看你了,过两天你就跟沈阿姨去北平吧。以后你要记住你的小名叫若梅,大名叫胡友松,你没有爸爸,只有妈妈,以后沈阿姨就是你的妈妈。”我从记事起就经常独自一个人待在酒店里,当时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似乎并不感到十分的意外,只是心里极不情愿妈妈走。所以,还傻乎乎地问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看得出来,作出这样的决定,妈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她的心里有很多的难言之隐,我也看得出来她是非常难受的,我用眼睛盯着妈妈,妈妈不敢再抬头,她慌忙掩饰着自己的神态,可是,在她转头的时候,我还是看到她的眼泪落在了胸前的白旗袍上。
那天晚上,我和妈妈仍然像往常一样地睡在一张床上,说了很多话,我都记不清了,*后困得我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当我迷迷糊糊地醒来的时候,是沈阿姨在推我叫我起来,妈妈早已不见了,沈阿姨说妈妈天不亮就走了……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生母是要随着一家人到香港定居了。医生提出建议,说我得的这个病*好到北方去生活一段时间,因为北方的气候干燥,适宜休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军阀张宗昌在济南死了,他的姨太太沈文芝就跑到南京来当家庭教师,生母就委托她把我带到了北平。
后来,我又听说在1951年,生母胡蝶曾到北京来想接我到香港,只是这个可恶的养母提出许多条件,还非要找胡蝶要一笔钱,当时的政治气候对胡蝶很不利,胡蝶唯恐待的时间太久,事情有变,再说她手里没有那么多现钱去满足养母的要求,只好连我的面也没有见,就忍痛含泪地匆忙离开了北京。胡蝶临走前交给沈文芝一个装满首饰的手提箱,嘱咐她一定要供我上大学。可惜沈文芝挥霍成性,我中学毕业的时候,这个装满首饰的箱子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阴错阳差,就彻底改变了我整个人一生的命运。
没家的孩子
就这样,在1946年的初冬,我跟随沈阿姨来到了北平,她让我改口叫她妈妈。我已经记不清楚是在哪里的一家四合院内,我们安顿下来了。由于是冬天,北方时常刮着大风,感觉到很冷,和南京比起来,我一点也不喜欢北平。这大概也是我在南京住得太久的原因吧,当时我已经长到七八岁了呀。
刚到北平的时候,我感觉这个沈阿姨对我还可以,她老是逼着让我改口叫她“妈妈”。可是,还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所谓的“妈妈”就突然对我莫名其妙地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她每天打牌、赌钱,随后还渐渐染上了抽鸦片的恶习。我们的日子自然会越来越贫穷,由于整天缺吃少穿,一家人大眼瞪小眼地都指望着这个女人,她的脾气和性格也变得古怪起来,几乎是天天发脾气,动不动就拿我来出气。这样的日子是我长这么大以来从没有遇到过的,由于自己的年龄还太小,所以不能独立。
这种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我要不是因为年龄小,好多次真想一咬牙一跺脚离开这个不像家的“家”。在我倔犟的个性慢慢形成的同时,我也在寻找时机。于是,我改变了以前总是和她顶着干的做法,故意对她顺从一些,表面是屈从和改变了一些,这样,她以为我服了软,对我也变得温和一些,不像以往那样凶神恶煞,非打即骂。有时碰到打牌赢钱的时候,她也会把我拉到身旁说一些我有时听得懂有时又听不懂的话题来。渐渐地,我也就对这个姓沈的情况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原来这个名叫沈文芝的女人,是奉系军阀张宗昌*小的姨太太。沈氏自幼还练就了一身的好武功,并且在张宗昌发迹之前当旅长的时候就做了他的姨太太。
在1932年9月2日的下午,张宗昌在济南火车站被韩复榘派去的杀手给打死了。他的家人听到消息后,顿时感到不但失去了靠山,而且马上要大祸当头了,就各自管自己,纷纷逃命。可沈文芝却一反常态,她认为自己虽然是张宗昌的姨太太,但也是明媒正娶,所以,当张宗昌死亡的噩耗传来后,她并不像张宗昌的其他大老婆小老婆那样逃得无影无踪,反倒是在家中为死去的亡夫摆上灵牌,披麻戴孝地祭奠起张宗昌来。
后来,官兵们开始搜查张宗昌的房子,实际上是为了强占他的财产,沈文芝这才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武功,拼杀着跑出来,*后逃到南京,东躲西藏,一直隐姓埋名地靠给人接生来维持生活。过了几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沈文芝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生母胡蝶,她很会做事,很快就和胡蝶攀上了,两个人无话不谈,胡蝶把她当做知心朋友,我的出生情况自然也被这个姓沈的了解得清清楚楚。也许由于我是一个私生女,生母为此有诸多难言之隐,沈文芝千方百计地说服胡蝶同意收我做她女儿,这样无形中也替我生母解了围,因为我整天住在她朋友的饭店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就这样,生母经不起沈文芝的一番花言巧语,就把我送给了她,这样一来,生母似乎也从中得到了某种解脱,认为自己的亲骨肉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沈文芝带我到了北平以后,隔了好长时间,才告诉我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听了这些话之后,感到更加迷惑不解,那时我小小的年龄哪里能够懂得这么复杂的东西,有时候我会一个人悄悄地跑到离家不远处的什刹海,坐在水边,想着连自己都解答不了的疑惑。母亲为什么不告诉我父亲是谁?她跟着丈夫潘有声去了香港为什么不带我一起走?又为什么偏偏把我交给这个我从心底里恨得咬牙切齿的女人,让我跟着她整天受罪呢?我*后得出的一个答案就是我恨我的生母。过去发自内心的朦胧的爱,变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恨,恨她的自私,恨她的无情,恨她的冷酷无情。
人在顺境的时候,感到日子过得很快,也很快乐,但要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就感到很难受、很消沉。我那时感到在北平的日子可真难熬,简直与在南京的那阵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不容易熬过了两年。1948年的夏天就来到了。那个时候,国民党和共产党正在加紧打仗,北平的形势很紧张,傅作义将军一开始是奉命进行抵抗的,国民党军队在死守着北平城。白天听到远方的隆隆炮声倒不可怕,主要是到了晚上,就感到炮声特别的响,常常吓得我从梦中惊醒,虽然我已经九岁了,但还是个孩子呀!
……
刘澍,出生于西安。
曾出版《往事述说一银幕内外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艺海情侣百年婚恋》、《中国电影幕后往事》、《银海艺影——庞学勤、杨洗伉俪画传》等作品。
民国十大特务 本书特色 民国期间,政治混乱,国家动荡,各派势力争权夺利,各种政治力量激烈较量。刺探情报,收买潜伏,暗杀爆炸,破坏颠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卑...
《詹欣悦的黑白花之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用黑白线描的手法绘制四季花的绘画技法书,书中的内容包括画前准备、线条基础、花卉简
《文学与我们的世界》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2011年至2017年在中国各地发表的重要演讲。这些演讲分
暢銷歐美兩百多年的情色文學經典!全書不用任何一個禁忌或猥褻的字句,200年來最具文學魅力的經典文學。中文全譯本,首次完整呈現
歌迷小姐:邓丽君成名史(书+VCD) 内容简介 《歌迷小姐》曾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发行于香港。主角丁铛即由邓丽君出演,故事也基于邓丽君的演艺生涯,堪称邓丽君传奇一...
《柏拉图对话集》内容简介:《柏拉图对话集》选译了古希腊圣哲柏拉图的对话七篇,柏拉图的对话文笔生动、富有戏剧性,不仅是优美的
《荒村煞灵》内容简介: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编著的《荒村煞灵》讲述了炎炎夏日,瑞秋带着自己的侄儿、侄女来到乡间别墅避暑,没
华丽转身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文坛,叶永烈具备“双重身份”,既是纪实文学的主将,又是科普、科幻文学的“主力舰”。《华丽转身》是作者的长篇自传。作者从1951年11岁...
毛泽东读书记 本书特色 毛泽东说过:“我一生*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一生嗜书如命,手不释卷,是以书为伴的伟人...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三:1955~1959)》内容简介:兄弟间的殷勤存问,生命中的吉光片羽。一段亦师亦友的兄弟真情,一代知识分子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论-(上.中.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漓江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为著名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之三选本★ 主编刘硕良,著名出版家、编审...
一九0四-一九五0-任弼时年谱 本书特色 本书以纪年体的形式和翔实的档案、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记载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特别是再现了他...
《用年表读通中国近代史》内容简介:一、本书结合“大事年表”与“历史事件叙述”,兼顾工具性与趣味性,可查询,可阅读。二、全书
《所幸藏书房》内容简介:120幅温暖质朴的书房掠影 120次诚挚温馨的文学叙谈 窥他者书房一角,观自我内心世界。本书收录文人二十二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除了回忆父亲及其家人,同时也在适当的篇幅中叙述了父亲的老师等前辈、同代的好友、同人以及他的学生等后人。他们都...
康熙大帝(上下) 本书特色 康熙苦读史书,励精图治,逐渐不满辅政大臣的倒行逆施和自己的傀儡处境。在祖母太皇太后的教诲和辅佐下,康熙采取各种方式,同鳌拜展开了错综...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内容简介: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狂飙,始于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
最好的女子-II 本书特色 聪明的女人在八卦里看女人的天性,慈悲的女人在八卦里看女人的天命。最好的女子-II 内容简介 《*好的女子ⅱ》是黄佟佟畅销传记散文集《...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战争回忆录,原名《军人的天职...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GabrielGarcíaMárquez:ALife)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最优秀的马尔克斯传记,也是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的官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