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职称仅为讲师的刘道玉被中央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重点大学中*年轻的一位校长。刘道玉曾说:“我本不想做官,也就不怕丢官,那么,就不会为’保官’而前怕狼后怕虎了,也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了。”“我这个人*喜欢一个字,那就是’变’。有这个字,就有了创新的*大驱动力。”正是他的这种 “说话不留余地,办事不留后路”的个性,使他成为八十年代大学中的风流人物,也成就了武汉大学一度的辉煌。他首创并推行的一系列高教改革,如学分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转学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等,都为全国所瞩目,从而使武汉大学成为当时教育改革领域上的急先锋,甚至一度再现“北有北大、南有武大”的说法。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的校长路石就是以刘道玉为原型的。在十六年前,由于种种原因,锐意改革的刘道玉被突然免职,他像一个谜一样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本书是刘道玉在沉默了十六年后**次把自己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揭开了许多隐秘的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它将唤醒他们武大学子心中*美好的记忆,重回武大的黄金岁月,同时也是对弥漫在他们心中的“刘道玉情结”的*完满的注解。作者毕生从事教育改革事业,他的许多改革措施和眼光具有前瞻性,他在书中保存了许多宝贵经验与思索,如大学价值取向、高等教育模式、大学校长遴选等等,对于问题重重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道玉教育基金会简介:
刘道玉教授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在他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担任高等教育领导工作长达24年,他执著地研究教育改革的理论、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并始终关注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部分校友的支持下,他于1994年创建了武汉路石教育改革基金会。2004年基金会根据国务院新颁发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进行重新登记时,经批准将该基金会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刘道玉教育基金会。
基金会的宗旨:积极开发教育公益事业,推动创造教育的实施与普及,奖励富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推广研究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
基金会的人文精神:为教育改革铺路,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铺路,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铺路!
中国的教育公益事业需要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和帮助,基金会竭诚希望用我们的爱心为教育事业共尽绵薄之力。
自序在古今中外的文献中,叙述那些“远去的事”的传记,是拥有相当数量的一类典籍,它们是传承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记是兼有文学和历史特点的作品,就人与事的生动描写来说,无疑是指文学;论事实真相的记述,那当属历史。这正如俄罗斯作家赫尔岑所说,回忆录是要“通过一个偶然进入历史道路的人来反映历史”。 传记是人们比较喜爱阅读的一类书籍,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长知识和立志成才的广大青少年——他们希望从中受到启迪,寻求、借鉴和获得前进的动力。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从一个人所喜爱阅读的书,便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人的性格。一般来说,爱读传记的人,好奇心特别强;怀有远大的理想,富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重视人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 我很喜欢阅读各类传记,而且读过国内外的许多名人的传记。在我已阅读过的传记中,我比较喜欢的有两本:一本是美国人哈格写的《鲍林》,另一本是英国传记作家克拉克写的《罗素传》。前者传主是著名的化学家,两度诺贝尔奖获得者,20世纪科学怪杰,揭示物质奥秘的巨擘,百折不挠的和平战士;后者传主是著名的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方文化巨匠,被誉为现代的亚里士多德。这两本传记其传主形象都能活生生地立体地呈现于我的脑际,我既为他们非凡的成就所折服,同时又为他们坎坷的经历和不幸的遭遇而扼腕叹息。 在一般人看来,作传似乎只是名人们的事。这是无疑的,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企业家们来说,为他们立传确有必要。但是,现在毕竟思想解放了,在文艺作品中,陆续出现了“百姓故事”、“庶民轶闻”和普通人的成功之道的记叙。这也是一类传记,虽然它们不像名人传记那样光彩熠熠,但也无不折射出传主的人生的光辉。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虽业未有成,但经历却倒有一些曲折。我早先从来没有写自传的打算,也许是人老了,总免不了回忆往事,“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同时,我想保持积极的心态,想找一点事做,练练手笔,防止大脑退化,于是就萌发了写这本自传的想法。 自传是人生经历的再现,做人要讲真话,写自传也必须秉笔写实,以“我手写我口”,否则就不具有历史的价值了。美国学者乔治·赫伯·米特,有一个*具影响力的观点,认为人的自身是由我相当于英语中的Me和自我用英语字母I表示这两部分表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由他的自身角色I——独立行为和扮演的角色Me——角色行为所组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表现出来的往往只是角色行为的我,而掩盖了真实的独立行为的我。我在着手写这本传记时,就确立了写作宗旨:要写一个完整的我,既写角色行为的我又要写独立行为的我,既写成功的我也要写失败的我,以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 我已属于老年队伍中的一员了,但我不想以长者自居,仍然想以一个曾是青年人朋友的身份,向他们敞开心扉,述说自己所经历的人生的酸甜苦辣,让一切关注我的人了解一个真实的刘道玉。如果你有机会读到这本书,我请求你以独立思考的态度对待它,因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永远需要培植和发扬的可贵的精神!
刘道玉,1933年11月生,湖北枣阳人。1977年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对恢复高考起了推动作用。1981年至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国内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校长。在任期间,他在武汉大学率先推行了学分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取消辅导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曾出版《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智力·创造力》等10多部著作。1985年获得法国总统密特朗颁发的最高荣誉勋章。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内容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是随着“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提出而兴起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
曾国藩传 本书特色 《曾国藩传》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
廖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廖燕的生平、交游及思想、廖燕诗歌综论、廖燕散文综论、廖燕文论研究等。廖燕研究 目录 廖燕研究的意义(代序)引言**章 廖燕...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南粤先贤:阮元 本书特色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本书特色《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正在热播电影的同名图书。影片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北影视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河北电影制片...
《条顿骑士团:一部军事史》内容简介:★继“地中海三部曲”之后的中世纪战争史诗力作 ★生动呈现条顿骑士团500年兴衰史 ★《金雀花
本书内容主要反映了孟小冬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生活和爱情。她与梅兰芳相遇,结婚四年后二人因一场血案和一段隐情不得不分开
李鸿章传 本书特色 “中 兴名臣,与兵事相 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 国家倚...
女人篇-男人篇-张星名人访谈录-全两册 本书特色 《张星名人访谈录:女人篇、男人篇(共2册)》是一部以人物专访为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张星既是记者又是作家,兼...
大隈重信传 本书特色 大隈重信曾经说过,政治就是我的人生。《大隈重信传》是“近代日本的设计师” 大隈重信的传记,也是行政学、政治学必读经典。作者为早稻田大学终身...
何止为诗痴.辛迪 本书特色 一代文人的命运 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深情的回忆 一套感人的书籍著名作家、表演艺术家黄宗英作序,百岁女作家罗洪题签东方出版中心倾情奉献“...
家国梦影 本书特色 《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萨沙·淑凌·魏兰德她本人追求真理的热诚、现代女性的意识和伦理认知,都在书中充分体现。家国梦影 目录 序 萨沙·淑...
大唐玄宗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玄宗的经历为主线,网及各色人等,罗织八方经纬,开合起落,挥洒自如地写出这个时代。大唐玄宗时代 目录 **编 横空出世**卷 玉...
唐文治自述 内容简介 唐文治(1865~1954)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字蔚芝,晚号茹经。1908年,弃官从教,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师”。他从事教育事业40多年,...
奥黛丽·赫本在家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奥黛丽·赫本的小儿子卢卡·多蒂执笔写就的赫本回忆录与家庭食谱。一天卢卡在家中偶然发现了母亲的食谱,上面还留有她的笔记。随着...
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集为《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记录国民党高官多舛命运,品评中国百年历史风云”的专著,着重交代了国民党高官的晚年生活.在涉猎的30多位国民党高官...
随遇而安(新版精装) 本书特色 这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
贝多芬画传 本书特色 本书使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许多图片为首次公开,从而更加深动、形象地再现了贝多芬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音乐天涯。本书揭示了18世纪末、19世纪...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内容简介:阿巴斯是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一生拍摄了22部电影,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