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是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开篇**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随便拿人开心”,而是在其中寄予了“一番惩劝之意”。这种“惩劝”批判了当时把“从前的礼教纪纲、廉耻道德,全都变得一点影子没有了”,同时又对晚清政治的腐败进行了深刻剖析,对王朝覆亡的教训进行了历史的清算。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自1920年开始在天津《益世报》的副刊《益智粽》上发表,直至1932年登竣,长达12年。该书以晚清至民国军阀时期政治轶事为经,民间风俗人情为纬,纵横穿插文笔生花,全书一百○一回,约二百余万言。卷帙浩繁广远深博,被视为以现代历史故事编写演义小说罕见之作。
天津《益世报》曾为陆续出刊单行本,并于1936年以新版分印十一册成套刊行于世,在当年新闻界、出版界均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其文思酝酿成熟,即开始执笔成文,书中事均属实,只有文采加工虚中有实,正与正史遥相呼应;真名假名各有意在,读者思忖自有心得,此即“演义”命名之根由也。
全书以小说的形式触及到晚清所谓“庇护制网络结构”与王朝衰败之间的关系。正如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清代中国政治行为的特殊型式即庇护制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导致清末官场招权纳贿、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和政治腐化的根源。《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反思了庇护制网络结构不断超出可控范围使政治体制沦为“私利”工具的这一历史现象。这也使得《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本书以翔实的笔法描述了晚清衰败腐朽的政治,从官场的角度刻画了权力大厦将倾时,世人的行为和心态,深刻揭示了清王朝覆灭的必然缘由。清朝末年,不断加剧的内忧外困使其处在风云飘摇、政权随时面临崩溃的绝境,即便如此,*高统治者却仍在搜刮民脂民膏、贪财纳贿、鬻官卖爵,挥霍透支着政治信用,视国家公器为穷奢极欲之私有财产。作者从叙事者的角度展现了慈禧太后贪婪、自私的人物个性,虽多有夸张之语,但入木三分、形肖毕现,活脱脱地呈现出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流风所及,上行下效,官场和职位在晚清成为谋求个人财富的捷径,“油水”丰厚的官职更是候补官员们钻营的目标。上下官员如是贪鄙,政纲如此颓败,清王朝焉能不败。压垮清政府的*后一根“稻草”,是被称为“赛和峤”的两湖总督瑞澂,古人说“和峤有钱癖”,而他自称为“和峤重生”,闹得民怨鼎沸、军心动摇。结果直接导致武昌新军枪炮声的响起和清朝皇帝的逊位。
★ 16开平装,箱装,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 是民国作家董郁青(号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被视为以现代历史故事编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
★ 本书自1920-1932年在天津《益世报》副刊12年连载,曾陆续出刊单行本,并于1936年以新版分印十一册成套刊行于世,在当年新闻界、出版界均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 举凡晚清、民国军阀时期的宫廷、国会、外交、内政、帮派、社会各方面,无不言之有物,栩栩如列眼前,故每一书成则购者云集,被誉为当时之名作
★ 本书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 本书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反思,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
重刊序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由董公郁青所著,署名“濯缨子”,源于《楚辞•渔父篇》,以示愤世嫉俗清高自守之志。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自1920年开始在天津《益世报》的副刊《益智粽》上发表,直至1932年登竣,长达12年。该书以晚清至民国军阀时期政治轶事为经,民间风俗人情为纬,纵横穿插文笔生花,全书一百○一回,约二百余万言。卷帙浩繁广远深博,被视为以现代历史故事编写演义小说罕见之作。
《益世报》曾为陆续出刊单行本,并于1936年以新版分印十一册成套刊行于世,在当年新闻界、出版界均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天津《益世报》是以天主教徒为主,在雷鸣远神父推动下,集资创办的日报,其办报以益世益民爱国护教为宗旨,于1915年10月10日双十节创刊号问世。创刊之初,刘浚卿先生、雷鸣远神父,深知濯缨子学识渊博,文笔朴茂,在当时新闻界名重一时,乃诚恳邀聘于报社撰文。
报刊发行不久,即逢1919年“五四”运动,在这一运动中,《益世报》以同情学生,谴责当时军阀官僚,受到社会上好评。1936年绥远百灵庙抗击日本侵略,《益世报》评论、报道以此为中心,广泛向社会宣传抗日思想,更配合以雷鸣远神父为主的救护队深入战场,向抗日官兵进行慰问鼓舞,并向社会募捐送往前线,此举深为天津新闻界所钦佩。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于7月28日侵占天津,报社被迫停刊。
濯缨子汉族人氏,祖籍浙江绍兴,幼年随曾祖父迁居北通州,晚清曾中举秀才,家居时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亦喜好诗词戏典。民国后迁寓北平市内,平素交游广泛,以诚挚待人、光明磊落为处世之本,对友能肝胆相照,论事则仗义执言,从来不屈服于权势之压迫,而为时人所称道。曾为《京华时报》执笔撰文,以犀利文笔针砭当时社会弊病为己任,故名声日上,友朋益广,举凡当时社会传闻,宫廷密事,政治风云,官场变幻,均循此渠道源源而来,为以后的《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成书,积累了大量素材。濯缨子自应聘进入《益世报》社后,严肃认真,事必亲躬。对副刊《益智粽》及《说苑》的组稿、审稿、发稿、编辑版面等,必不辞劳苦亲自安排妥帖,并曾为专栏《弦外之音》每日写一短文,评论当时政局风云、文坛争议、社会动态,其文章隽永辛辣,深中时弊,立论公允,颇得读者之同感。
会当此时,《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文思酝酿成熟,即开始执笔成文,书中事均属实,只有文采加工虚中有实,正与正史遥相呼应;真名假名各有意在,读者思忖自有心得,此即“演义”命名之根由也。
濯缨子当年每日秉笔直书一千余言,文不加点亦不增删,直发排版付印,举凡晚清、民国军阀时期的宫廷、国会、外交、内政、帮派、社会各方面,无不言之有物,栩栩如列眼前,故每一书成则购者云集,被誉为当时之名作。1935年《益世报》改组,濯缨子调任为报社编辑部总稽核,负责检查全报大样,当时曾在天津出版《沽上英雄谱》一书,又应山东出版社之约,先后执笔写成《明湖影》及《义侠薪胆录》等中篇演义小说,在当地出版界亦甚有影响。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益世报》被迫停刊后,濯缨子年高体弱,难与报社同迁内地,乃隐居家中,并在天津小修院教授国文,每日带领我去老西开教堂参与清晨弥撒(濯缨子曾听雷鸣远神父讲道,于一九一六年与另五人领洗入教;日后对我的圣召劝勉有加,影响甚大,于一九四○年我申请加入天津小修院)。濯缨子虽曾受日伪迫害拉拢,但洁身自好安贫若素,虽历生活之清苦,难磨胸中浩然正气,至此不再参与新闻界、出版界之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返回山东济南定居,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病逝于山东济南,寿享六十六岁。
缅怀濯缨子从事新闻工作数十年,遗留卷帙浩繁的小说和无数篇杂文、政论,长期担任天津《益世报》主任编辑,被誉为天津新闻界耆宿,赞称董老一生虚怀若谷,光明磊落,义无反顾,笔耕为民,亦足以告慰濯缨子于九泉矣。《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故该书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值此重刊之际,书此序言简介著者生平,希冀能对读者阅看此书小有助焉。
著者嫡孙 董立醇
董郁青,生卒年月不详,号濯缨子,北京通州人,祖籍浙江绍兴,满族,早年中过举人,后加入天主教,成为天主教徒。早年在北京交际广泛,对清末民初的宫廷掌故、社会状况及袁世凯执政国会议员活动较为熟悉。酷爱戏曲,对当时的戏曲梨园界甚为熟稔。中年后寓居天津,在天津新闻界工作了数十年,长期担任《益世报》副刊编辑,称得上天津新闻界耆宿,也被视为小说家.学识渊博,文笔朴茂,在当时新闻界名重一时,乃诚恳邀聘于报社撰文。
家居时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亦喜好诗词戏典。民国后迁寓北平市内,平素交游广泛,以诚挚待人、光明磊落为处世之本,对友能肝胆相照,论事则仗义执言,从来不屈服于权势之压迫,而为时人所称道。曾为《京华时报》执笔撰文,以犀利文笔针砭当时社会弊病为己任,故名声日上,友朋益广,举凡当时社会传闻,宫廷密事,政治风云,官场变幻,均循此渠道源源而来,为以后的《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成书,积累了大量素材。先祖父自应聘进入《益世报》社后,严肃认真,事必亲躬,对副刊《益智粽》及《说苑》的组稿、审稿、发稿、编辑版面等,必不辞劳苦亲自安排妥帖,并曾为专栏《弦外之音》每日写一短文,评论当时政局风云、文坛争议、社会动态,其文章隽永辛辣,深中时弊,立论公允,颇得读者之同感。
《内在精要(风光摄影四部曲)》内容简介:摄影师作为作品的创作者,其精神世界和对美的理解将直接决定画面的呈现方式和特点。所以
1908帝国往事 内容简介 2008年的一百年前,这片国土上曾上演怎样的悲喜往事?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次由宪法规定君主...
竺可桢的抗战年代-竺藏照片考述 本书特色 竺可桢一生阅历丰富,交际广泛,与重要历史人物、机构、事件的关联度高,这些跨时长久、存量丰富的“老照片”,也就具...
《新编中药成分学》内容简介:本书收集了大量苯丙素和鞣质类、苷类、黄酮类、挥发油和萜类、醌类、糖类、生物碱类中药成分资料,介
古罗马的日常生活-奇闻和秘史 本书特色 帝国鼎盛时期的古罗马城众生百态。关注“小人物”之历史写作的典范。真实考古发现与游记叙事形式的巧妙结合。身临其境又置身事外...
《危险的边疆》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在中国边疆史研究领域内由“重新发现”拉铁摩尔到新的“边疆范式”形成的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十年流亡记 本书特色 斯塔尔夫人,一位女作家,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女泰斗,在拿破仑时期,她一直是塔列朗的政治对手,歧视女性的拿破仑不欣赏博学的女人。 17...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一卷)》内容简介:“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精选反映建党百年光辉历程,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篇幅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八卷·二〇〇七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学术论文由“医疗社会史理论与方法”、“疾病与社会”、“医疗与社会”、“环境史”、“家庭宗族”、“社会保障...
本書藉由鐘錶、鐘樓與標準時間三個案例,探討1582-1949年間,西式計時儀器及時間觀念與中國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本書首先追溯明末
国史论衡(上下) 本书特色 ★《国史论衡-一部评论版的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国史论衡-先秦至隋唐编下册:两宋至明清★以直述形式为主,即以历代先后,自周...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
历史不是镜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透过当代审视古代的著作,作者通过《列子》《史记》《后汉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将真实的历史人物故事置于古今人性相通的...
文史资料选辑 第一五八辑 内容简介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文史资料选辑(第158辑)》以其鲜明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色,*详尽全面的叙述中国...
大宋的人 大宋的事(北宋卷) 本书特色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
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近现代史卷 本书特色 为庆祝四川大学成立120周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2006-2016年间学院教师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财务披露体裁的劝说维度(英文版)》内容简介:在今天的商务背景下,财务披露体裁的功能不仅在于交流财务信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
本书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论文集结而成,这些文章从各个侧面全面完整地
夭折的转型-侯宜杰读史随笔二集 本书特色 晚清中国正处于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其间发生的一切事件以及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关键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先进的,...
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