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语丝(增订本)》是作者英国剑桥游后的文字纪录。这里收集的几篇东西,除了是关于剑桥的,就是与剑桥有关的牛津、海德堡以及与剑桥有血浓于水的关系的美国麻省的剑桥。《剑桥语丝(增订本)》文字轻松,不严肃。像是游记或小品文之类的。
在英国剑桥大学巍巍建筑、无数尖塔的楼阁里,孕育的不是开辟新纪元的学者,便是知识界中重要的大人物。他们都出自剑桥,在这里留下足迹,书写一段故事与传奇。作为访学的文化人,《剑桥语丝(增订本)》作者金耀基由剑桥两岸的中古学院谈起,对剑桥大学里学院的传奇故事,学术制度及其迷人的景致做了充满诗意的描述。
在英国剑桥大学巍巍建筑、无数尖塔的楼阁里,孕育的不是开辟新纪元的学者,便是知识界中重要的大人物。他们都出自剑桥,在这里留下足迹,书写一段故事与传奇。作为访学的文化人,《剑桥语丝(增订本)》作者金耀基由剑桥两岸的中古学院谈起,对剑桥大学里学院的传奇故事,学术制度及其迷人的景致做了充满诗意的描述。
金耀基,1935年生,原籍浙江省天台县。台湾大学法学士、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台北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主要著作有《从传统到现代》(1966)、《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1977)、Social life and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1981)、《大学之理念》(1983)、《中国民主之困局与发展》(1984)及《中国社会与文化》(1992)等。
很难简单概括《平面国》这本书。它可以是:首次解释"维度"概念的科普读物、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煞有介事的数学童话、剑走偏锋的精神启蒙、辛辣讽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
失落的文明 本书特色 在几百万年里,人类先祖们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与共存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可是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5000年,更多的文明与历史...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 内容简介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蒙学读物里*著名,*典型的一种,且居于简称为“三百千”的《三...
欧洲近代生活:家与人 内容简介 《欧洲近代生活》(三卷本)从文化的角度概述16-18世纪欧洲人的日常生活。《家与人》的阐述城乡居民在居住范围内的生活:出生和童年...
大学语文 内容简介 21世纪的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有新世纪的时代特色。随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趋向纵深和世界多元文化新格局的形成,汉语文化将逐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多元...
中国汉字源流 本书特色 汉字突破了古今几千年、纵横数千里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发挥其超时空的书写和识读功能,完整地记载与传承中国文化。汉字作为汉语好的记录工具、中...
鞋的时尚史 本书特色 本书带您进入鉴赏制鞋史上60例*具标志性鞋靴款式的迷人之旅,展现*受人尊崇的设计师们的宏才大略和他们*受欢迎的作品。从莫德·弗里宗(mau...
梁启超-国学要籍研读法四种 本书特色 本书为梁启超研究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方法的总结之作,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国学典籍的历史,尤其注重哲学与经学...
读库-1005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
清末中国人使用的日语教材-一项语言学史考察 内容简介 从1895年到清朝灭亡短短十余年间,中日两地共出版日语教材近百种。著者利用赴日访学机会,搜集了大量原...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的论文集,共收论文19篇。除了《虚词研究浅论》一文外,都是研究具体虚词的。作者对所研究的虚词的语...
生於津門,現居武漢。喜歡平靜簡單的生活,愛讀書,愛幻想,相信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存在。文風輕鬆詼諧,能駕馭多種題材,願把充滿歡樂的故事與讀者共享,博君一笑。
随书随笔-(外五种) 本书特色 《刘师培国学讲论丛书:读书随笔(外五种)》内容包括《读书随笔》、《读书续笔》、《左盦题跋》、《读道藏记》、《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
北平风俗类征-(上下册) 本书特色 1、本书是关于旧京风俗的集大成者。2、问世七十余年来**次校点重出。3、装帧精美,封面有名家题字、篆刻,极具收藏价值。北平风...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海外潮人 本书特色 《海外潮人》介绍了海外潮人的移民历程、经济开拓与发展、对祖国故乡的贡献以及海外潮人社会的形成与变化等内容。全书通俗易懂,文...
书与书话 本书特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书店、校园、文学会、集社、地摊,放眼望去,必能发现一本书——《挪威的森林》,那个*令人崇拜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还有浸润...
姑苏食话 本书特色 江南兴胜,吴郡繁华。土沃田腴,山温水暖。苏州更是自古富庶繁华,环境美好,有“人家天堂”之誉。自然物产丰饶,加之苏州民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形成...
发现李庄 本书特色 长江**镇,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的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举世瞩目的人文学术重镇,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林徽因、...
《构成物质的元素从哪里来》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
文字作者:余秋雨(1946年―),浙江余姚(今慈溪)人,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旅行作家。自八十年代开始,对中华文明和世界各主要文明进行大规模的亲身考察,所著《文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