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讲骑士与骑士制度(修订版)》是一本青少年读物,内容从罗兰到兰斯洛特,其中还有贝阿德和亚瑟王,作者讲述这些骑士的理想和功绩,骑士、领主和贵妇人的日常生活和传奇故事,为我们生动地重现了令人着迷不已的骑士世界。在了解趣味十足的骑士制度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勇敢、忠诚于成长的含义。
比武、十字军东征、圆桌和爱情……骑十的世界总是令人着迷不已,令人分不清虚构和历史的界限。从罗兰到兰斯洛特,其中还有贝阿德和亚瑟王,作者让这些伟大的骑士生动地重现在我们而前。让我们听他讲述骑士的理想和功绩,骑士、领主和贵妇人的甘常生活和传奇故事。
骑士,骑兵为什么叫骑士,不叫骑兵?不是一回事吗?这两个词确实都跟马有关系,*早的时候,它们的意思没有区别,后来,“骑兵”跟“骑士”的不同之处在于,“骑兵”指军事编制上的兵种,他们骑着马作战,要配合步兵和炮兵。从很早以前一直到20世纪中叶都存在着骑兵和骑兵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1939年.波兰骑兵仍在拼死抵抗德国入侵者,老电影里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其实,现代军队里还有骑兵编制……不过看不到马,也看不到骑兵了,取而代之的是坦克或者装甲车。战争史学家还认为进攻型坦克和中世纪骑兵有着共同的特点呢。既然是一回事,为什么要用两个词呢?“骑兵”的含义表现在技术方面,要会骑马,是指军队里懂得骑马作战的人。因此,所有人,或者说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骑兵,但并不是所有骑兵都能成为骑士。要得到晋封才能成为骑士。完全正确,我们以后再讲晋封是怎么回事。除了骑兵的军事品质,骑士还要有别的品质,“道德”的品质。我们回到词源上去:“骑士”和“骑士制度”都来自拉丁语,骑士制度在中世纪建立起来的时候,这些拉丁词还是很常用的。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动词,意思是“效力”,即效力国家,瞧,骑士不但是武士,还是公职人员。在“骑士”的拉丁语当中,效力的概念一直都有,很长时间里都指效力领主。自然而然地“骑十”保留了这样的意义:效力领主,效力国王,效力上帝,甚至效力贵妇人(成为效力她的骑士,这种说法流传到了今天)。简而言之,骑士为崇高的事业,为正义和善举而战。回到你们刚才说的“解救公主”,也就是说,骑士解救那些身处弱势,遭遇威胁和攻击,或者被囚禁的人。不过,骑士的战斗并非不择手段,面对对手,他必须遵守规则和价值观,他的行为方式是…………骑士的!对!骑十的方式就是带有“荣誉”的方式。荣誉位于骑士理想的中心位置。这样,骑士就不能是坏蛋了,他们都是好人吗?你这样想吗?那也过于简单了。有些人品行不好,凶恶暴戾,而且背信弃义。傲慢自大对于骑士是一种罪恶。所幸还有人虽然不是骑士,但知道按照骑十的方式行事。怎么样,明白了吗?骑士,不仅仅是骑兵,更要有道德,要有以荣誉为基础的全部价值观,要有勇气,要有正气。这样的理想,有时是可以实现的。骑士这个词既然是从拉丁语翻译来的,那么罗马就有骑士了?是的。罗马有骑士阶层,属于司法和社会阶层,就列在参议院之后。但罗马骑士的首要任务是效力国家,所以,*好把中世纪的骑士制度跟骑兵部队的迅速发展联系在一起。公元5世纪,野蛮人的入侵推翻了罗马帝国。你们听说过野蛮人吗?那些属于别的文明的人都被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称作“野蛮人”。5世纪的野蛮人是移居到高卢、意大利、西班牙的日耳曼部落,即哥特人、汪达尔人和法兰克人。这些人是骑兵,他们的首领、首领的忠实追随者和武士都是骑士,他们已经在执行授剑仪式了,后来的骑士晋封仪式跟这个授剑仪式相似。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就是骑士制度存在于古代日耳曼部落的证据。要知道在罗马也发现了类似的仪式,即为新兵举行授带仪式,那是一种宽大的布条或鞣革,穿起来像坎肩,可以用来扛剑。我们还一直以为骑士制度是在中世纪,在领主和城堡的时代才产生的。我同意你们的看法,但要注意,中世纪从日耳曼入侵开始,经历了漫长的一千年。你们脑子里认为的骑士制度的确是在领主和城堡时代得以充分建立的。要知道事物总不能无中生有,所以应该再往回寻找源头,即便找不到骑士制度本身的源头,至少也要找到跟其相关的某些因素。让我们随着时间推进。在日耳曼部落到来的三四个世纪之后,大约在公元800年,骑兵成了查理曼帝国(加洛林王朝)内的主要兵力。当时,所有拥有一定财富的自由人都必须服兵役,必须响应皇帝的召唤,他们戎装策马,赶来集结。有的人比别人更富有更强大,居所和宫殿漂亮豪华,但还没修筑防御T事,所以不能算是城堡。他们有很多忠实的追随者和仆人,这些人有时也骑着马为主人效力。不打“皇帝号召的战争”时,他们就出发取乐,践踏附近那些并不一定与皇帝为敌的领地。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抢夺土地,只是找乐子捣乱而已,但这就是骑士制度的苗头了。那么,骑士制度什么时候才算真正建立起来呢?又过了两个世纪,即公元1000年之后,骑着马用长矛作战的新方式出现并流行,新的社会和政治关系开始交织起来,骑士的角色更重要,威望更高,你们认识的骑士制度在这个时候才产生。骑士,就是一个人,一匹马,再加上兵器。……
林泉喜,生于70年代中,福建长乐人,现居昆明。阿兰德缪杰(AlainDemurger,1939~),法国史学家,以研究十字军东征史和军事宗教团史而出名,发表了许多著作和论文,其中有《基督骑士》(2002)、《中世纪的东征和十字军》(2006)、《圣殿骑士》(2007)等等。
《电动车辆能量转换与回收技术(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论述了电动车辆能量转换与回收技术,是电动车辆领域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共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 本书特色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 大宪章 之路》是一部讲述金雀花王朝第4位君主——“坏国王”约翰的传记,真实还原了其统治下的...
《区块链社区运营与生态建设》内容简介:本书共包括8章: 第1章属于区块链基础知识,基于我对区块链行业的理解,挑选出了10个运营人
三国 1 大乱之兆 本书特色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美语新诠2:谋杀英文》内容简介:本书为《美语新诠》下辑。乔志高累积在美国数十年“听”美语的经验,将地道有趣的习语、俚语、谚
《飞虎队》内容简介:这是一段扣人心弦的冒险历程,这是一个充满勇气和胆量的故事,这是一部经过全面修订和更新的关于飞虎队的权威
史记斠证(全五册) 本书特色 王叔岷先生,号慕庐,一九一四年生,四川简阳人。幼习诗书,及长,喜读庄子、史记\陶渊明集,兼习古琴。一九三五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史记(超值全彩珍藏版) 本书特色 《史记》是我国古代**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全书共130篇,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
僰国图志:僰人岩画图形与应用性创作研究成果汇编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宜宾本土文化图形研究与应用”团队的“僰国图志”课题组对现阶段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展示。成果包含僰...
草根皇帝朱元璋 本书特色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历史记录富有传奇色彩也拥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等诸多辣腕功过...
《陶庵梦忆(精)》内容简介:汉学家史景迁说:“明朝灭亡时,张岱四十八岁,尔后他得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他活得多姿多彩的辉
《从石器时代到太空时代:彩图版人类简史》内容简介:人类的历史,在国家博弈和王朝兴衰之外,更有技术和生活的变迁:农耕、驯化、
夺权野兽朱棣3(大结局) 本书特色 翻开《夺权野兽朱棣3》,您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上*高超、*曲折、也*常见的夺权大战!在中国公务员群体中广泛流传的读客“公务员读...
制造汉武帝-[增订本] 本书特色 《制造汉武帝》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发生重大转向的史学定论,提出质疑。从史源学研究和新史学的思路出发,论述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对汉...
简明日本史 本书特色 《简明日本史》分为上下两卷,共二十四篇。*篇至第六篇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地位、民族的由来以及社会之演变等内容。第七篇至第二十四篇分述日本从幕府...
通俗阅读-路易十四时代 本书特色 《经典通读》是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
桥滩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描写民国抗战时期盐业重镇五通桥的历史随笔集。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盐业主产区,五通桥对抗战时期中国的盐业经济、化工科技等做出了巨大的贡...
黎族三峒调查 内容简介 《黎族三峒调查》是海南省黎族学会“中国黎学文库”丛书之一,是日本著名人类学学者冈田谦和尾高邦雄在对现属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原重合盆地的...
文化视域中的宋代文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省151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和浙江省社联项目的结题成果。本书主...
「三民主義力行社」在中國現代史上有其不可磨滅的地位:它是民國二十年代,強化國家各種組織準備對日抗戰,走向三民主義建設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