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读者不断发展变化的阅读需求,本次由岳麓书社推出的《二二十五史精华》(图文本),精选底本,详加校勘,除对岳麓版《二十五史精华》原文少数错漏之处进行修订之外,本着忠实于历史的原则,结合正史内容选配了大量富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名胜遗址、传世绘画、雕塑建筑、古钱图谱、玺印碑帖、历史地图、出土文物以及文物复原模型图版等,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以图辅文,以图证史,可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读者在轻松阅读本书的时候,既可以从全局上对中国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又能欣赏到大量难得一见的珍贵图片,从而加深对历史原典的理解。因此,该书兼具学术价值与普及意义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2开精装,岳麓书社出版
★ 本书是上海教育书店一九三七年出版、由王无咎题耑《二十五史精华》的再版。原书采用清乾隆钦定的二十四史,而加以魏源的《元史新编》。这次新版,保留了二十四史,抽去《元史新编》而代之以《清史稿》
★详尽记述了从上古的黄帝到清末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灾害变异等史实,不仅真实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广阔画卷,更可作为了解和研究我国历史的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本套书切口泛黄,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本书是一部旧籍,但又是经过重编重校的新版。
它的前身,是上海教育书店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由王无咎(守训)题耑的《二十五史精华》。王氏有序,落款是该年五月。大约出版不久即抗战军兴,因此原书流传不广。然而至今尚未有内容相似、编选更精的替代物,就使它还有重印的价值。
原书所谓二十五史,是取清乾隆钦定的二十四史,而加以魏源的《元史新编》。这次新版,保留了二十四史,抽去《元史新编》而代之以《清史稿》,仍为二十五史。虽然二十四史中的《元史》,由于明初成书仓卒,而有体例欠精,史实有误、译名不统一等缺点,因此后来出现了不止一种的改编或新撰之作,这是王氏在二十四史之外另加魏源元史的原因。但本书旨在提供一部纵观全史的读物,读者只泛览大要,不极钻细部,当不以某史有某些瑕疵为嫌。且平心而论,众多正史果何一能臻完美?虽以“史家绝唱”之《史记》,尚且不断有人非议,何况其余。因此,原来的二十四史既到《明史》为止,则于今日而举二十五史之目,自当补以*末王朝之《清史稿》,方为顺理成章。这样,就体例之善与内容之完而论,新版已大不同于原书了。
我国自古重史。传说黄帝已立史官,其后列朝、列国皆有史书。到西汉司马迁,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为一书,产生了我国**部通史著作:《史记》。到东汉班固,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又产生了我国**部断代史著作:《汉书》。这是我国正史的两大开山。晋时已两书并称,谓之“《史》、《汉》”。后来加《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在几个世纪的南北分裂中,正史完成者仅三数种。迄唐之兴,始补缺辑残,广修自晋至隋诸史,于是以《史记》、《汉书》、《后汉》、《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十三史。至宋又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号十七史。明世以十七史加宋、辽、金、元四史,为二十一史。至清乾隆四年,《明史》既成,诏増《旧唐书》、《旧五代史》,称二十四史。旧史种类繁多,而书目皆以正史为首,则因其体虽有缺陷,然论系统之条贯与资料之丰富,究为各类史书之本。究源竟委,自当以此为始。
但二十五史合计三千七百七十六卷,一般读者既难通读,且亦无需,于是而有取于一个法芜存菁的精华本了。原序于此有一段说:“纵览全史,凡叙帝王后妃则曰纪,录公侯臣民则日传,记礼、乐、兵、刑、天象、地理、河渠、舆服、食货之类则曰志,明载系统、列表记事则曰表。其间篇幅之富,独推列传;而除一般者外,复据史实,分门别类,有忠义、孝友、卓行、隐逸、游侠、儒林、文苑、道学、循吏、酷吏、伶官、宦者、滑稽、货殖、党锢、列女、奸臣、逆臣、外夷之类。今是编采撷英华,纲举扼要,于各家作风,原有体裁,悉保存不失,而曼妙之叙述,凄厉之悲剧,滑稽诡异之故事,尤多入选。此精华也,荷以全史目之,始无不可。按原书编选虽未尽当,但这一段对正史体裁及这个精华本的作用,却说得非常明白,这就不用再辞费了。
本书的编校出版,实因当前国人的读史热潮而发意,由老中青几代学者编者的合作而完成。前辈周谷城、蔡尚思、谭其骧、王蘧常、钱仲联诸先生惠予题耑、题词,使本书为之生色。原书所据版本非佳,误植尤多,统计不下万数,赖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各史标点本,得以据改,《元史》译名亦据以统一。以上皆当于此鸣谢。至于校读,则分别为:《史记》胡渐逵;《汉书》喻岳衡;《后汉书》梅季坤;《三国志》胡本昱;《晋书》夏剑铁;宋、南齐、梁、陈四《书》邓云生;《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何慎怡;《北史》、《隋书》朱悦;新、旧《唐书》胡遂;新、旧《五代史》胡渐達;《宋史》杨坚;辽、金、元三《史》包启新;《明史》潘运告、刘柯;《清史稿》朱子南。
大足石窟艺术 内容简介 伟大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对祖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人洋洋自得,靠吃祖先老本;有人则嗤之以鼻,眼中什么都是西方的好。而我以为...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The life of Greece 本书特色 《希腊的生活》记述了古希腊光辉灿烂而又动荡不安的生活,讲述希腊文明的起源、成长、成熟与衰...
民国人物传(第12卷) 内容简介 一九七二年八月,我们接受了编写《中华民国史》的任务,当即召开座谈会研究。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中国...
新编历史小丛书:仰韶文化 本书特色 《仰韶文化》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什么叫“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村落和建筑...
百家讲坛: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本书特色 吕不韦和李斯是战国末年社会大转型时期出现的两个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从一个商人和一个郡小吏,一跃而成为闪耀秦国政...
18世纪俄国的改革与贵族 本书特色 张宗华编著的《18世纪俄国的改革与贵族》从18世纪改革与贵族制度建立入手,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俄文书籍和档案,在**研究成果和详...
本书为“两宋烽烟录”书系之一。作者是两宋辽金元史研究领域中的后起之秀,凭借扎实的史料功底,以流畅生动的笔法,对公元十二世
本书所研究的是国家战略,做这种学问不仅需要丰富的历史、哲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它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两方面,尤其是后一
浴血的帝国: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本书特色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以及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他们身上发生的精彩动...
《冷战与革命》介绍了:冷战是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下半叶的重大历史事件。关于冷战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
历史不忍细看-黄文山读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福建散文家黄文山的历史感悟类作品的首次结集。作品以“细读历史”的立场,当代人的视角,从众多历史史料中提炼了与所写人...
HAPPY NEW YEAR2007=丁亥贺岁 本书特色 Among all festivals in the year, the Spring Festiva...
治国与治史-高端讲坛 本书特色 《治国与治史》为高端讲坛系列之一。《高端讲坛》系列简介: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和文化大国,中国的力量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中...
《生活中的音乐》内容简介: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充满着音乐,但我们真的了解音乐吗?声音大家族中美妙的音乐是什么样的?音乐对人们的
传习录 本书特色 ★精心译注,文白对照,精装珍藏,古为今用 无障碍阅读 精辟透彻。 ★阳明心学经典 儒家之作,全译全注、文白对照、精僻透彻讲解详评,通俗易懂,无...
胡适研究 本书特色 李敖是世界上*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他写过一百多本书,其中九十六本被查禁。自人类有史以来,写禁写之多,被查禁之广,居世界**。李敖一手包办、...
我所知道的段祺瑞-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整理近20篇有关段祺瑞的回忆文章,属于资料汇编性质的史料文集。段祺瑞于洪宪复辟失败、北洋军阀解体后成为...
乾隆皇帝在1736年到1795年间统治着中国,他位居典礼活动构成的网络中心。这些帝国礼仪旨在通过身体实践,以有形的方式呈现支撑帝
收录范围:包括孙中山执笔的各种著作,别人执笔经他同意署名的诗文函电,他主持制订的文件,据他口述写成的书文,别人当时记录的
长城以北-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特色 首次开放解说中国正面抗日全史。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经典读物,耐读、耐品,耐收藏。长城以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