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吃货哲学
◆最完整收录汪曾祺先生谈吃的散文集,首次录入汪曾祺的画作、书法作品。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唯一一位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字里行间充满了“生之喜悦”。
◆汪是一文狐,修炼老成精。——贾平凹
◆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内容简介——
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近的人,他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本书是最全的一本汪曾祺谈吃的美文集,收入的汪曾祺书画和汪曾祺细腻冲淡的美文相得益彰,借汪曾祺美文以成美书,以飨读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人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建国后先后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
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40余部。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豌豆
——引自第5页
绿豆
——引自第5页
《小学生必背常考古诗词(六年级)》内容简介:丛书收入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要求背诵学习的古诗词及经典的拓展阅读诗词,以年级
本书全面介绍Kafka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技巧。内容包括如何安装和配置Kafka、如何使用Kafka API、Kafka的设计原则和可靠性保证,以及Kafka的一些...
《学校》写“十月革命”前,孩子们在学校读书,淘气孩子的顽皮,故乡的风景描写,孩子对父亲的热爱,以及在新时代变革前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描写,太好了!偶每天上班前读几页...
The long-awaited, eagerly anticipated, arguably over-hyped Harry Potter and the ...
你是否觉得自己不擅长缝纽扣,甚至觉得穿针引线都是件很麻烦的事?其实只要掌握其中的小窍门,这些针线活对于你来说都再简单不过了。正要出门时发现裙子的下摆开线了,新买...
精彩摘录在媒体传递的各种信息中,会悄悄地包含煽动不安心理的因素。在信息轰炸下进行洗脑,增加我们的不安与焦虑,驱使我们购买
"No one has done so much as Mr. Eliade to inform literature students in the West...
萧统,南朝梁太子,谥号昭明太子。
当下英语世界最权威一卷本十字军史著作融最新史料、双重视角、荡气回肠的史诗叙事为一体廓清中世纪持续200年的东西方大战所笼罩的重重迷雾◎ 编辑推荐☆当下英语世界最...
火车大博览-图说火车发展史 本书特色 19世纪初,早的实用蒸汽机车和早的铁路的出现在英国。1804年,理查德特里维希克(Richard Trevithick)展...
中国针灸妇产科治疗学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论述了32种妇产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施治原则、选穴处方、施术手法、其它针炙法、历代成方选摘、预后及调养。对每个穴位...
本書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考釋先秦漢語疑難詞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之階段性成果。先秦古籍中 存在許多古今聚訟紛紜見仁見智 的疑難詞句,«論語...
☆知名演员郝蕾、推理作家紫金陈、悬疑作家蜘蛛强力推荐!!!鬼叔的“鬼”有时候是诡异的“鬼”,更多时候是鬼才的“鬼”。很喜欢他写故事的理念,在他的故事里总能找到新...
燃燒對藝術理想的熱情與承諾一本探索表演內涵的經典之作烏塔.哈根是二十世紀美國最受尊敬的舞台劇演員之一,她在紐約的HB Studio教授表演超過五十年,曾三次獲頒...
作者简介汉斯- 蒂斯• 雷曼(Hans-Thies Lehmann),从1988年开始担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剧场艺术学教授、系主任。曾在巴黎、维也纳、阿姆斯特丹、...
精彩摘录穆查赫尔校长给我们讲了一名女学生的故事。这个女孩是学校里最用功的学生,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给穷人们治病,为此她
我们只认为自己需要上帝,但是上帝也经常需要我们。我在那个时候就是觉得,他需要有人帮他一把。如果耶稣使用过这个杯子的话,它就肯定存在。如果已经不知下落,肯定是一群...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人际关系学》内容简介:人际关系学中闪烁着人生的大智慧,蕴藏着做人做事的哲理。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李中清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访问讲席教授。著有《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
对于亲身经历诺曼底登陆的人来说,1944年6月6日的清晨令人终身难忘。在此之前,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曚昽灰暗的晨光里,庞大的盟军舰队以庄严雄伟、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