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唐人视阈下的六祖及其信仰圈的嬗变 ; 曹溪能大师碑发现及其相关问题 ; 试论无著《金刚经论》对《坛经》思想之影响等。
《六祖慧能研究(第三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编著者黄夏年。唐代禅宗六祖慧能,本是一介山野樵夫,出身寒微,目不识丁,与学识渊深、兼综内外教的唐代众多名僧大德相比,多少显得有些另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开创的南禅成为了中国禅宗的主脉,给中国佛教史和思想史以重大影响。钱穆先生曾说:“唐代之有禅宗,从上是佛学之革新,向后则成为宋代理学之开先,而惠能则为此一大转折中之关键人物。”学术界对慧能研究成果很多,但仍远未到题无剩义的程度,例如,慧能在唐代的接受史研究似乎仍有很大的空间,而这个问题是唐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神会,被视为孔门之颜回。慧能圆寂后,其影响力向北逐渐推移,并延及两京,信仰圈的扩大,实赖神会的北上弘传。神会以慧能派嫡传自居,居曹溪数载,后遍寻名迹。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敕配住南阳龙兴寺,向神秀系发起了挑战,攻击神秀系“师承是傍,法门是渐”①。神会在南阳驻锡近十年,大弘慧能的顿教法门,并开始对慧能得法受衣之事大加渲染。为了进一步确立慧能的六祖地位,神会于开元二十年(732)左右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当时“两京名播,海外知闻”的崇远法师进行了一场关于南北禅宗是非邪正的大辩论。辩论的记录后由其弟子独孤沛结集整理为《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在滑台大会上提出顿渐之分后,“南顿北渐”便成为“南能北秀”对立的标志符号,并由此造成了“顿渐门下,相见如仇雠”②的局面。天宝四载(745),神会受兵部侍郎宋鼎之邀,到洛阳传法,分判南、北二宗。此时,神秀的弟子、北宗大师普寂和义福都已先后去世。神会在北宗的主要基地洛阳建荷泽寺,并以此为道场,“为人说法,破清净禅,立如来禅(这里指慧能禅)”③。强调禅宗的正统是慧能,而非神秀。神会还于荷泽寺“崇树能(慧能)之真堂,兵部侍郎宋鼎为碑焉。会序宗脉,从如来下西域诸祖外,震旦凡六祖,尽图绘其影。太尉房璿作《六叶图序》”④。宋鼎所撰即《六祖能禅师碑》,今已不存。“于是曹溪了义,大播于洛阳,荷泽顿门,派流于天下”⑤。《宋高僧传·神会传》记载当时洛阳南宗、北宗两派势力之消长,“先是,两京之间皆宗神秀,若不谂之鱼鲔附沼龙也。从见会明心六祖之风,荡其渐修之道矣。南北二宗时始判焉,致普寂之门盈而后虚”。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除洛阳外,神会还在全国其他地区刻立宋鼎所撰《六祖能禅师碑》。以河北地区为例,据光绪《邢台县志》载,神会曾于天宝七载(748)与天宝十一载(752)在邢州开元寺先后刻立《能大师碑》《曹溪能大师碑》。其中后者,由蔡有邻书。①其实这两方碑碑文内容相同,均是由宋鼎所撰,不过是书丹者不同。这些慧能大师碑为南禅在河北传播的实物见证,既传播了南禅思想观念,也使禅宗从达摩到慧能的传承法系深入人心。面对神会的反击,北宗门下当然也不甘示弱,天宝十二载(753),由于神会经常聚徒讲学,被诬奏为“聚徒疑萌不利”②,*后被赶出了洛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神会颠沛流离,辗转于弋阳、武当、襄州和荆州等地,席不暇暖,处境之窘迫和艰难可见一斑。宗密称此皆北宗门下所为。③安史之乱中,朝廷财政困难,便在各大州府设戒坛度僧,收香水钱以筹军饷。神会被推出来主持此事,“所获财帛,顿支军费。代宗、郭子仪收复两京,会之济用,颇有力焉”④。由此神会受到了唐肃宗的重视,被召人宫内供养,并为之造禅宇于荷泽寺中,使其传承自成一系,世称“荷泽宗”。神会死后,敕赐祖堂额和塔额,并获真宗大师的谥号。特别是在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敕皇太子集诸禅师,楷定禅门宗旨,立神会禅师为第七祖。……
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 本书特色 《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作者指出,宗教远比在某个具体国家或文化中所遇到的宗教表象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希望,《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
周易 本书特色 1.本书由中国《易经》著名老专家郭彧先生担纲注译” 。2.作为原中华书局版《周易注释》的修订版,其注译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
思辨哲学新探 本书特色 《思辨哲学新探》是作者近年来关于黑格尔哲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综合。《思辨哲学新探》不拘泥于黑格尔整个体系的一般论述,而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眼光,...
哲学的魅力:思想探索的快乐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包括:哲学的解放——给哲学犯错误的机会;哲学的“爱智”——关于哲学的哲学探索;哲学的根基——本体论探索等。哲学...
毛泽东的思想历程 内容简介 该书是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历程为线索的,对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具体探索到晚年发生错误的认识根源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和...
老子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自秦以后形成“儒道互补”的格局。儒家传统与道家传统都源远流长,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而且继续影响着我们的...
多维的美学史:当代中国传统美学史著作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充实扩展而成的。全书对从1949年到2007年五十多年大陆传统美学史研究著作进行...
钱大昕小学研究 本书特色 李爱国所著的《钱大昕小学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章阐述钱大昕的生平及其著述,这是明其学术渊源,搜集材料的基础。第二章研究钱大昕的文字学...
国学殿堂丛书:国学大师说佛学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说佛学》: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
西方思想经典文库:末世论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西方思想经典文库第二辑。 本书是别尔嘉耶夫形而上学思想的系统表达,作者探讨了形而上学中*基本的观念和问题,在末世论背...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巴门尼德著名哲学诗篇的现存残篇文本及其新的英文译文。对于流传到我们手中的巴门尼德残篇的来龙去脉,以及有关巴门尼德生平与思...
论科学与艺术-袖珍经典 内容简介 《论科学与艺术》作者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
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中的一种,研究与介绍当代著名西方科学哲学家库恩思想的哲学论著。着重论述库恩思想的发端及其主要...
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第2版)》通过原始部落图腾、远古神话以及地理、气候、精神、生理等各种原因,多角度、多层次地探...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 本书特色 《斐多》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
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修订版) 本书特色 探寻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千年书院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承传载体,在道统传承、知识...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 本书特色 把思维的研究与神话的研究结合起来,这种尝试能使两者相映得彰。因为前综合思维离不开神话世界,神话世界也离不开前综合思维。神话是前综合...
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圆的方形化、文化的偶然性和扩展圆圈三章,对中西方的哲学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目录 致...
孟子精解-精装版 本书特色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
王引之《经义述闻》,三十二卷。是书初刊于嘉庆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乃其未完本;道光七年(公元一八二七年)重刻于京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