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者,心上所现之相曰心相,此相非实有,但是意识上现似某种物相而执着为有,故云,种执着的心相。吾子所由致疑者,正以一向妄执有各个固定的物事耳……故此一棵捌相纯是一种执着的心相,元非离心实有,此事甚明。一棵树如是,余物可准知。
心相者,心上所现之相曰心相,此相非实有,但是意识上现似某种物相而执着为有,故云,种执着的心相。吾子所由致疑者,正以一向妄执有各个固定的物事耳……故此一棵捌相纯是一种执着的心相,元非离心实有,此事甚明。一棵树如是,余物可准知。
此理之退藏于密者名心,其显为众形名物,物不离心外在,阳明所知也;然心物究是浑然一体流行不息之二方面,不可只许有心之一方面而否认物之方面,则阳明似未注意及此也。若如我义,理固即心,而亦即物,是以心知之行于物也,而见斯理之澈内外、通心物,而无间焉。离心而言物,则此心何可寻物则耶?否认物而偏言理即心,则但冥心于无用之地,而万物之理不待推征而自著,是阳明后学所以见恶于晚明诸子也。知识论上理性经验二派,要皆佛氏所呵为边见。二十年前,吾授《新论》于北大,关于理之问题已略有所说,惜学者罕肯深究,余欲俟《量论》详斯义。世乱,而年力日衰,惮耗心力,颇思依黄艮庸度残年于南海,理乱不关,修短随化,以海上风光消人天隐憾。昨答朱君笺云:园吏逍遥,庶几肆志;宣圣坦荡,乐以忘忧。微斯人,无以发予之狂言。又有须提及者,阳明常言存天理、去人欲,其于天理下一存字,则天理非虚字眼可知也。孔子之仁、程朱之天理、象山之本心、阳明之良知,实是一物而异其名耳,《新论》之性智,亦此物也。此个根荄、千圣同寻到,但不无见仁见智、见浅见深之殊,则由各人人手工夫不同,此中有千言万语说不尽者,只可与知者共会,难为不知者谈也。阳明言天理,本即良知异名,说向深处,则万化之原、万物之本、吾生之真只是此个,无有多元,无有二本。阳明诗云“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通中外古今哲学家于此乾坤万有基各任知解去搏量构画,戏论纷纷,阳明却反己,指出一个独知,教人当下觌体承当,何等易简!何等亲切!独知之体是汝自身天君,今乃亡失自己而以好恶为天理,庄子衷心死,正为此辈。夫好恶者情也,好恶之情,未便是善是正,好恶之得其正而善者,固是天理发用,好恶之失正而不善者,则是顺躯壳起念之私情私欲,而其天理之心、即所谓独知者,早已剥丧无余矣。天理本不可剥丧,但蔽于后起之私而不得显发,便谓之剥丧。好恶如何得正而善?则须自反诸独知之地。阳明向初学点指良知面目,总日“知是知非是良知”或“知善知恶是良知”,今乃不肯反求此知而但欲于好恶上认取天理,则其好恶之发于不正不善者,将不复反诸独知之地,而悍然自欺以为天理,滔天罪恶无出拔期,可不怖畏哉!天理正须反己求之,切忌弄文墨当作一番话说,误己误人,深可哀痛。事物之理如何离开天理?天理者本心也。本心之发用,其显于人与人之交者而有伦理,其显于人与物之交者而有物则,伦理不容紊者固是天理,物则不可乱者其得曰非天理乎?以伦理言,孝之节文与慈之节文皆理也。而此理,一方应云即心,如事父时,一念之孝起,即此是理,即此是心;一方应云即物,父子物也,试设想无父而有孝之节文可言乎?无子而有慈之节文可言乎?故理亦即物。……
樗下读庄 本书特色 若从《庄子》中挑出一句话以概括全书,就是“吾丧我”。“吾丧我”即“逍遥游”,果能这样,是为“得道”。《庄子》的“道”指事物自然状态,乃本来如...
科学哲学与人生-方东美作品系列 本书特色 方东美所著的《科学哲学与人生(方东美作品系列)》在编校过程中,对与大陆现行用词、表达习惯、学术观点不尽一致之处,除极少...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蔡元培所著的《中国伦理学史》为《中国文化艺术名著》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近代**部伦理学史专著,是**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
本书从海德格尔基本著作中精选160余条语段,分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
我们如何思维 本书特色 1.100年前杜威及其作品一进入中国,便受到中国众多学者与青年的追捧和膜拜。2.新教育者约翰·杜威思维训练精髓之作,跨世纪中国青年学习名...
述卜筮星相学-润德堂丛书全编-1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清代易学家袁树珊先生的著作,共6册。包括袁氏父子对传统哲学、医学、史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对于国学研究有...
经学通论 本书特色 如今我國處於數百年難逢的歷史時期,修復我國已然破損的文明傳統,乃當下的世紀性學術使命。清代學術的輝煌傳世成就,顯見於整理國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国学经典书法 本书特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释怀善编著。金刚经属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般若部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由...
《周易》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对《周易》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变化之道,对立和谐之理,观物取象之旨,明于忧患之用等。《周易》选评 目录 编者的话导言阴阳变化之道...
欧洲评论-第1辑 本书特色 《欧洲评论(第1辑)》:欧洲的身份人类生存条件审美与政治历史与记忆欧洲评论-第1辑 内容简介 本刊以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为研究平台...
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 本书特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由王磊选编,从中选出有关道德问题的论述近200条,编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一书。此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
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其共有五十二篇,但根据晋代郭象的注本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十三篇,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
唐代美学史 本书特色 唐代美学史开山之作,一书囊括辉煌大唐的美学细节与全貌吴功正先生所著(唐代)美学史,颇具开拓之功,对传统研究确能注入新见。——傅璇琮 读《唐...
华严经译注 本书特色 高振农译注的《华严经译注》是一部发挥十方成佛思想的佛经。它提出的十方成佛和成佛必须经过种种十法阶次修行等理论,是该经的核心思想,这对后来大...
沉思录III 本书特色 《沉思录》是奠定西方政治和法律框架的巨著,其内容是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皇帝的人生感悟,介绍的是古罗马执政官的从政智慧,是现代人处世的生命哲...
逻辑与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是郭桥博士研究“逻辑与文化”问题的一部专著。西方逻辑传播是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东西文化交汇中的重要内容。本书运用历史的...
老子与道家 本书特色本书从各角度深刻解读了老子与道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子思想的行程过程,以及从庙堂到民间的过程中,道家文化的不断发扬光大。汉朝初年,统治者用黄老...
哲学的盛宴 本书特色 《哲学的盛宴》编著者罗伯特·艾伦。本书全面介绍了世界*富盛名的西方哲学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深入浅出式的智慧读...
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继承和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批判一切,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局限,以所谓“帕斯卡尔方法”,从两极观念...
伦理十讲(伦理的现实问题研究及方法讲演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曾钊新教授就人生、婚恋、读书、风气、科研、品格等问题,与在读博士生“对话”的记录。围绕着学问、学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