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系列·战争与和平的狂想:俄罗斯帝国(公元862-1917)》讲述了公元862年-1917年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俄罗斯的发展历程,以及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军事等状况。从偏居一隅的基辅罗斯如何发展到横跨欧亚的沙俄帝国?而帝国的大厦又如何在世纪之初轰然倒塌?书中生动描述了俄帝国的强势崛起、发展和衰落过程,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供大家去探寻俄帝国发展的波澜壮阔,共同感受其中的绚烂和伟大。
全新解读俄罗斯帝国的兴起和覆灭!
北极熊怒吼,造就雄踞欧亚的战争史诗杰作!
今日俄罗斯地缘政治,复兴还是灭亡?
从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帝国,其历史**页却是由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揭开的;沙皇伊凡四世被称为“雷帝”,不仅因为他出生时发生的奇特天象,还因为他的残暴统治,他甚至用权杖打死了太子,而不得不把传位给智障的皇子;女皇叶卡捷琳娜认为,在对情人的选择上,自己只会对英俊的脸蛋“忠贞”;47岁的沙皇业历山大一世在疗养地突然“驾崩”,也许这只是他向往已久的隐居生活的一场骗局!
韩斯年,资深杂志编辑,文学爱好者,文字底蕴颇丰,创作无数,胸怀广博更心系天下,深怀悲悯之心,已出版文学、社科类作品多部,尤以文史哲和艺术类作品见长,文风简练,清新自如,内容深厚,知识性强,深受读者喜爱。
说文卷-待兔轩文存 本书特色著名学者李零的有关古文字研究,重要的论文差不多收集于此书中了,主要分为文字考释、西周甲骨、商周铜器、东周铜器、简帛和战国文字等几个部...
日本黄室-百代家国 本书特色 孙伟珍所著的《百代家国(日本皇室)》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
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 内容简介 近年来后现代史学在中国颇受重视,西方相关作品之译作也受到知识分子欢迎,不过以后现代史学的问题意识来研究当代中...
老兵讲述:9:浴血奋战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老兵讲述(9)》收录了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些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这些文章均为其所亲历抗战...
20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本历史卷是对20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研究状况的回顾,...
隋唐五代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简介全书对隋唐五代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盛况作了详尽的阐述,并以较多篇幅...
《我纷纷的情欲》内容简介:“尤其静夜,我的情欲大,纷纷飘下……”木心诗集《我纷纷的情欲》,依据木心晚年定稿,第一辑收入《我
1942河南大饥荒 内容简介 谨以此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书编者挖掘、抢救、整理和汇集了有关1942年河南大灾的材料,并配以生动的照片,真实还原了那段惊...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内容简介:她们是动荡时代中锋利的冷刃, 她们也是柔软的猫科动物,浪漫、骄傲、独来独往。自由意志的形象代
走向辉煌(典藏本)--(精装)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处于一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之中,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
史海帆影-宋城怀古-(续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端州历史文化丛书”的一种,《宋城怀古》系列的第四部。作者以纪实的写法,以端州弥足...
话说中国 集权与裂变(下)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
《再思考:一部令人惊奇的创新进化史》内容简介:本书讲述的是那些被忽视了千百年的旧创意,如何在今天卷土重来,走到前沿研究的风
《精彩江苏·画派系列:董巨画派》内容简介:“董巨画派”是生活在五代宋初的两位画家董源、巨然所创立的一个山水画派,以描绘江南
新疆图志-(全三册) 本书特色 《新疆图志(上中下)(精)》是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后**部全省通志,由王樹枬、曾少鲁总纂,朱玉麒整理,成书于宣统三年冬。共116卷,...
本书将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历史大致归于两种政府理论的斗争史,即原初权力在社会中的自下而上论,和源于超越神灵的自上而下论。厄尔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本书特色 ◎世界警察、山姆大叔,绅士风度与流氓风格的奇妙碰撞◎讲述世界头号强国的发展历程◎史料新颖、容量大,一本书让你彻底读懂美国史你知...
19世纪俄国人笔下的广州 内容简介 本译著收录了19世纪各个时期访问广州的俄国人留下的航海记、见闻录和旅行记,包括世纪初俄国首次环球航行船只希望号和涅瓦号与广州...
盛世余晖:拜占廷文明探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失落的文明系列之一。探寻了拜占廷文明的秘密。本书突出了文明失落而又寻找回来的主题,书中有不少就像传奇故事那样引人入胜;...
近代新疆史事述论 本书特色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人才,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