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权治理烟毒问题研究:以1937-1949年华北乡村为中心》以整体史的怀抱,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复杂的时代背景,分析华北乡村的烟毒状况,考察各战略区政府十分曲折的禁毒活动,此项治理活动,被认为既是服务于战争,又是社会革命所必须进行的艰巨工作。在论述烟毒的种贩售吸状况时,既注意总结战争条件下的时空特色,又兼顾华北乡村的传统因素。注意烟毒走私蔓延与各根据地反毒化斗争之间的互动。更主要的是作者从治理烟毒的视角,揭示中共革命政权与乡村社会、普通民众之间的互动,说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政府动员民众参与戒烟肃毒的活动。
肖红松编著的《中共政权治理烟毒问题研究--以1937-1949年华北乡村为中心》架构逻辑简明,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向读者交代了华北根据地、解放区烟毒泛滥的源流、实态及其危害影响,这部分可称为“烟毒篇”;第二部分是“治理篇”,论述了华北根据地、解放区的治理机构与政策法规,进而勾勒了各根据地的治理历程。作者以整体史的怀抱,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复杂的时代背景,分析华北乡村的烟毒状况,考察各战略区政府十分曲折的禁毒活动,此项治理活动,被认为既是服务于战争,又是社会革命所必须进行的艰巨工作。在论述烟毒的种贩售吸状况时,既注意总结战争条件下的时空特色,又兼顾华北乡村的传统因素。注意烟毒走私蔓延与各根据地反毒化斗争之间的互动。更主要的是作者从治理烟毒的视角,揭示中共革命政权与乡村社会、普通民众之间的互动,说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政府动员民众参与戒烟肃毒的活动。
一般而言,烟毒泛滥指烟毒的生产、贮藏、贩运、销售和吸食等问题达到相当普遍且严重的态势。根据中共禁烟禁毒法律之规定,涉烟毒犯罪包括私种、制造、私存、私贩、私售和吸食烟毒等。罂粟种植是传统烟毒之根源。华北地区种植罂粟应追溯到鸦片战争前后,到20世纪初成为中国第二大罂粟主产区,清末民初的禁烟运动使罂粟种植得到有效遏制,但在随之而至的军阀割据时期烟毒再次泛滥,罂粟种植面积、产量达到了第二个高峰。应该说近代经济困顿下的利益驱动,无论是各级政府的借烟生利政策还是普通民众的冒险取利行为,都是助推罂粟种植乃至烟毒泛滥的恒常因素。①当然日本为服务罪恶的侵华战争而诱迫民众种植罂粟是战时烟毒泛滥的罪魁祸首。上述所及日伪政权强迫沦陷区民众广泛种植罂粟,这对与沦陷区交错毗邻的游击区、根据地民众有相当影响,甚至战争期间敌我双方激烈争夺,沦陷区、游击区、根据地区域变化频繁,中共新收复地区内私种罂粟的案件时有发生。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内仍有极少数民众偷种罂粟,主要集中在热河、山西北部、河北东部等地区。这其中既有日伪强迫民众种植的因素,也有近代中国鸦片种植的惯性因素。中共政权一贯严禁私种,但因战争、干部等因素所造成的查禁不力,加之民众私利观念作祟,根据地解放区私种现象难以彻底禁绝。实际上,在各种涉烟毒案件中,私种罂粟案件数量要远少于烟毒走私贩售和吸食案件数量。一则罂粟生长周期长,不易掩藏;二则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对辖区内私种活动进行严厉打击,并且动员各级机关、团体、群众积极检举。故笔者拟在第六章“禁种罂粟”一节中合并论述私种情形,借以更生动地展示民间私种与中共禁种之间的博弈互动,本部分则主要论述烟毒的贩运与吸食实态。一、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烟毒贩售烟毒的走私贩售是烟毒生产和吸食的中间环节,烟毒蔓延扩散与此密切相关。既然是走私,特别是战争状态下的走私,其真相难以确知。笔者勉为其难,依据多种资料,粗略勾勒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烟毒走私路径网络、走私者身份、走私动机及方式等,借此反映根据地解放区烟毒泛滥的严重状况。(一)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烟毒贩售日本侵占华北地区后实行鸦片统制政策,专门成立伪禁烟总局、土药业公会、土药业总公会等机构具体负责其事,控制鸦片的生产、征购、运输和配售各环节,从中征缴税费,牟取暴利。也就是说在沦陷区部分鸦片纳税合法运销,还有部分鸦片属于偷运走私。走私贩运者中既有日本军警宪特、日韩浪人流氓,也有伪政权官员、汉奸奸商上下勾串,大肆进行烟毒走私贩运活动。特别是日本占据热河、蒙疆之后,在热河、蒙疆与华北地区之间形成了合法输入与非法走私并存的鸦片贩运巨流。这些鸦片输入华北后,在北平、天津、太原、石门(今石家庄)、济南、青岛等城市加工成烟膏或其他烈性毒品,再逐级销往周边的城镇乡村。根据地烟毒走私实际上是与沦陷区烟毒走私勾连纠结的。日本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进攻、经济封锁的同时.有意怂恿汉奸特务、奸商及吸毒者走私烟毒,借以套取根据地物资、货币,或者以烟毒为诱饵刺探各种情报,腐蚀拉拢民族败类,扰乱破坏根据地社会秩序。也有贪利的烟商或一般商人乘机从沦陷区城镇据点购买烟毒,夹带进入根据地,暗中销售。还有为生活所迫的贫苦农民利用机缘冒险走私,或者为挣几个工钱受雇走私。参与烟毒走私的群体无疑是庞大的,涉及社会各阶层,尽管中共严令根据地内禁止私运私售烟毒,但这类案件却层出不穷。……
肖红松(1971-),汉族,河北安平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曾出版专著《近代河北烟毒与治理研究》,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荣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经济史、华北区域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现代城市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突出重点,力求全面、系统的阐述城市管理的有效职能。全书介绍了城市和城市管理的基本知识,重点论述了城市人口、社会治安、失业贫困等城市社...
万钧雷霆-P-47战机全史 本书特色 p-47“雷霆”战机为二战时美国生产的三大主力战机之一,1942年5月正式批量生产,年底即投入欧洲战场。p-47战...
《处处有音乐》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乐评人、资深乐迷辛丰年于1999—2005年间谈论音乐的随笔结集,此次在原版基础上增补《中乐寻踪
《自主学习力》内容简介:什么是自主学习? 孩子自己确定学习任务 决定学习进程并完成任务。这个任务,不是老师设置的,而是孩子给
《听林清玄讲禅意》内容简介: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
中国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5 本书特色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编委会编写的这本《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
本书是一部全面描述近现代日本陆军发展历史的书籍。它全面追溯了日本陆军的起源、发展,作为实现日本的地区和全球野心的机器的影
神秘的第三只手 本书特色 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情报评估办公室主任谢尔曼?肯特认为,情报工作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在他看来,情报是一种对决策有用的知识,情报也是从事这...
问鼎中原-大清八旗军关内战史 本书特色 1644年,乘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之际,清摄政王多尔滚利用明内乱策反明将吴三桂;在吴军与李自成农民军于山海关大战的...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与第三条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 **部分(**章至第三章)主要是从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来探讨与“第三条道路”相关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
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一卷(上下) 本书特色 上卷主要涉及1948年冬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的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决策者对蒋介石集团绝望,...
中国政治制度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突破了传统研究观念与模式,开创了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新体系★ 本书综合政治学、历史学、法学、民族学等...
《分裂的美国》内容简介:人文主义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整合了西方社会,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身份认同政治开始崛起,对人文主义发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精装本) 本书特色 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资料汇编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内容简介:☆华语文学现象级新人作品,老派少女的“家居吃饭史”。重履三代交织的本土饮食购物路线,追寻与妈
政府论两篇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系列之一。洛克是英国“光荣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主要的政治思想家,在辉格党反对查理二世高潮之际,他写作的这本书,...
回眸中美关系演变的关键时刻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司徒雷登滞留南京与黄华的接触、待续15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关系的突破性发展、抓住时机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等...
野战团-从西西里海滩到达豪集中营500天征战 本书特色 《野战团》将二战美军步兵的作战过程栩栩如生而又扣人心弦地记录下来。该书记录了1943年7月10日盟军在西...
国家构建与后发展 内容简介 戴维瓦尔德纳的《国家构建与后发展》是历史制度主义的经典著作。该书探讨了在后发展的地区,为什么国家构建有时候促进经济发展,而有时候却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