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社会学大家费孝通助手张冠生、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者赵园专文导读,直面身边正在消逝的乡土社会当故乡还是故乡的时候,坛坛罐罐“老物件”自己是会说话的,会表达的,它一定有它自己的生命事件和附在它身上的故事。★ 那些我们曾经使用过的老物件,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旧日生活从2001到2004年,作者涉足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拍摄了1200多幅图片。“砖墙斑驳,瓦片层层,这让我想到简单的生活,我对‘简单’情有独钟。”★ 对于平民历史*朴素的叙述,对于百姓故事*温情的讲述作者将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生活用品”摄入镜头,有犁、耙、锄镐,以及石磨、碾子、袜板;还有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这些细节、局部的片段,令人有“穿过尘灰、穿过光阴而进入历史的感觉”。★ 24个专题,420幅图片,集中展示*富诗意的民俗学图本从“燕郊山村”、“中州古镇”,到“阿坝藏居”、“三晋高墙”,从“驭牛饲马”、“凿井而饮”,到“学闲游戏”、“木轮远行”,读者可透过具体的物的历史,切实感受到生活的质地。
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之《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乡土社会学大家费孝通说:“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学者张冠生(费孝通助手)说:“曾经,它们仅是浩瀚中的一滴……如今,可怜巴巴一片,却成文化标志。”沈继光说:“老物件的记录收集,对普通人来讲,是贴近的、亲切的、虔敬的、温厚的,是对人性的抚摸和吟唱。”“给普通平凡的事物,增加意义,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从2001到2004年,沈继光涉足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生活用品”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等等,“劳动工具”犁、耙、锄、镐、石磨、碾子等等,拍摄了1200多幅图片。本书选取其中420多幅老物件照片和13万字的图片说明及随笔感言,以此记录一种不能复现的生存形态、生活方式。全书24个专题,从“燕郊山村”、“中州古镇”,到“阿坝藏居”、“三晋高墙”,从“驭牛饲马”、“凿井而饮”,到“学闲游戏”、“木轮远行”,“收复人类的生活,成为人类的遗产”,读者可透过具体的物的历史,切实感受到生活的质地。
【赵园】我不知道近些年来对“物质细节”的兴趣,在多大程度上得之于布罗代尔其“年鉴学派”史学的启示,但我知道沈继光的拍摄老北京,尤其胡同生活的物质细节这使他的作品与以老北京为主题的其他作品见出了区别尚在布罗代尔风行于我们这里之前。沈继光基于他个人的经验与思考,呼应了一种历史哲学与文化风尚。【张冠生】继光兄的“三千”,是小千、中千还是大千,或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出了物语,听得分明、清晰、入神、陶醉,从皇城之狭到乡野之阔,从黄钟大音到纤毫游丝。一人心力,对抗漫天毁弃。大德如梁思成,平民有沈继光。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羊房胡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1987年举办个人画展。参加日本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家油画展”。1992年应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之邀,举办“胡同之没”黑白摄影展。1997年举办“家园沈继光 邢国珍油画展”。2002年《旧京残片沈继光摄影作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继光摄影插图本《老舍的北京》、《城南旧事》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在北京大学举办《残片古城》摄影展。2005年《老物件复活平民的历史》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为作家史铁生《过去的事》、《活着的事》、《写作的事》配摄影作品。20092012年在三味书屋先后举办个人艺术展:《走不上的地平线我与油画》回顾展,《心在天壤间》摄影作品展,《借草逃往诗意的栖居地》设计作品展,《赴滇七日谈》图文展。2013年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生命托付的老镜头,精选而成《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高萍,1965年生于北京西松树胡同。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2001年举办《走进玻璃幕墙》个人摄影展。
南诏王国传奇 本书特色 南诏是华夏儿女开拓云贵高原的早期成果之一,也是西南历史上*大的地方政权。作为一个曾在大唐和吐蕃两大强邻之间纵横捭阖,续写“后三国”神话的...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9:北宋·用钱买来的和平——南宋·远方的亲戚 本书特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9:北宋·用钱买来的和平-南宋·远方的亲戚》是一部合乎现代儿童需...
中国古代商号 本书特色 商号与商帮文化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商业文化精髓,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商帮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完美...
日本武士史 本书特色 一手持剑,一手扶犁,像灿烂的樱花,飘落在污秽的血泊中……世界史上*为独特的群体——日本武士形成、兴盛、没落*全史。 一个既忠贞又好叛,...
是谁玩了大明王朝-朱棣与明朝灭亡的十个玄机 本书特色 本书为首部系统披露大明第三个皇帝朱棣与二百多年后明朝灭亡间十大玄机的厚重之作。从朱棣出生开始,逐渐展开其与...
《金融前沿的20种思考》内容简介:本书由金融学家巴曙松教授带领团队潜心编撰,汇集“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金融前沿讲堂的演讲
历史的慰藉 本书特色 本书为杜君立先生之历史文集,共收录中短篇历史随笔二十八篇.这些文章多以专题史形式,揭示了历史中的普通个体所面对的自由、权力和生存问题;由古...
历史讲稿-西学源流 内容简介 本书是雅各布·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间在巴塞尔大学教授历史课程时的讲稿,*初的德文本由埃米尔·迪尔整理,以《历史段章》为题...
山东地名故事 本书特色 山东地名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迄今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几代地名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在□□次全国地名普查、补查、资料更新...
《野人山转战记:一位远征军幸存老兵的战地日记》讲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二十二师入缅甸同日军作战的一段历史。远征军大撤退时,因
北京古戏楼 本书特色本书收录了北京历史上的62个古戏楼,介绍了北京地区现存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古戏楼的历史、建筑形制并配有百余幅图片。北京的古戏楼是上至皇帝,下...
(精)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七编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中琉历史关系源远流长,从隋朝开始至清朝初年交往不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这些档...
大宋的人 大宋的事(北宋卷) 本书特色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
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本书特色 帝国是自己把自己杀死的。帝国制度被废除后,我们民族并没有立即走向共和,而是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1934-1941) 内容简介 《柏林日记》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后者有大段内容直接引自前者。如果没有《柏林日记》,就没有...
开国大事件 本书特色 ★真实讲述鲜为人知的新中国建国故事 ★倾情纪念功勋卓著的共和国风云人物★生动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告诉你历史书上没有的精彩历史。开国大事件 ...
中国工人运动图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1印★ 一部歌颂我国工人阶级光辉战斗历程的学术著作★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剧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制。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
《说战国(五):四大宗师》内容简介:战国,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年代,却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年代。如果墨子、
最真实的汉朝 本书特色 巍巍四百年,金戈铁马在此驻足;茫茫人心在此怅惘;时代发展在此定格……无论生命的烈火,还是自然的造化,都因大汉王朝而轻轻叹惋。*真实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