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社会学大家费孝通助手张冠生、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者赵园专文导读,直面身边正在消逝的乡土社会当故乡还是故乡的时候,坛坛罐罐“老物件”自己是会说话的,会表达的,它一定有它自己的生命事件和附在它身上的故事。★ 那些我们曾经使用过的老物件,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旧日生活从2001到2004年,作者涉足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拍摄了1200多幅图片。“砖墙斑驳,瓦片层层,这让我想到简单的生活,我对‘简单’情有独钟。”★ 对于平民历史*朴素的叙述,对于百姓故事*温情的讲述作者将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生活用品”摄入镜头,有犁、耙、锄镐,以及石磨、碾子、袜板;还有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这些细节、局部的片段,令人有“穿过尘灰、穿过光阴而进入历史的感觉”。★ 24个专题,420幅图片,集中展示*富诗意的民俗学图本从“燕郊山村”、“中州古镇”,到“阿坝藏居”、“三晋高墙”,从“驭牛饲马”、“凿井而饮”,到“学闲游戏”、“木轮远行”,读者可透过具体的物的历史,切实感受到生活的质地。
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之《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乡土社会学大家费孝通说:“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学者张冠生(费孝通助手)说:“曾经,它们仅是浩瀚中的一滴……如今,可怜巴巴一片,却成文化标志。”沈继光说:“老物件的记录收集,对普通人来讲,是贴近的、亲切的、虔敬的、温厚的,是对人性的抚摸和吟唱。”“给普通平凡的事物,增加意义,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从2001到2004年,沈继光涉足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生活用品”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等等,“劳动工具”犁、耙、锄、镐、石磨、碾子等等,拍摄了1200多幅图片。本书选取其中420多幅老物件照片和13万字的图片说明及随笔感言,以此记录一种不能复现的生存形态、生活方式。全书24个专题,从“燕郊山村”、“中州古镇”,到“阿坝藏居”、“三晋高墙”,从“驭牛饲马”、“凿井而饮”,到“学闲游戏”、“木轮远行”,“收复人类的生活,成为人类的遗产”,读者可透过具体的物的历史,切实感受到生活的质地。
【赵园】我不知道近些年来对“物质细节”的兴趣,在多大程度上得之于布罗代尔其“年鉴学派”史学的启示,但我知道沈继光的拍摄老北京,尤其胡同生活的物质细节这使他的作品与以老北京为主题的其他作品见出了区别尚在布罗代尔风行于我们这里之前。沈继光基于他个人的经验与思考,呼应了一种历史哲学与文化风尚。【张冠生】继光兄的“三千”,是小千、中千还是大千,或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出了物语,听得分明、清晰、入神、陶醉,从皇城之狭到乡野之阔,从黄钟大音到纤毫游丝。一人心力,对抗漫天毁弃。大德如梁思成,平民有沈继光。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羊房胡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1987年举办个人画展。参加日本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家油画展”。1992年应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之邀,举办“胡同之没”黑白摄影展。1997年举办“家园沈继光 邢国珍油画展”。2002年《旧京残片沈继光摄影作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继光摄影插图本《老舍的北京》、《城南旧事》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在北京大学举办《残片古城》摄影展。2005年《老物件复活平民的历史》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为作家史铁生《过去的事》、《活着的事》、《写作的事》配摄影作品。20092012年在三味书屋先后举办个人艺术展:《走不上的地平线我与油画》回顾展,《心在天壤间》摄影作品展,《借草逃往诗意的栖居地》设计作品展,《赴滇七日谈》图文展。2013年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生命托付的老镜头,精选而成《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高萍,1965年生于北京西松树胡同。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2001年举办《走进玻璃幕墙》个人摄影展。
两周礼器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礼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但因相关文献古奥费解,难以研究著称。本书综合古文献、古文字与田野考古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先秦时代(主...
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清后期外务省档案与晚清史的研究,内容包括: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慈禧首次盛宴洋人纪实,戊戌维新前后...
《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初版于1967年,一出版就在史学界引发了经久不息的关注,影响巨大。“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
《唐诗三百首》内容简介:本书是清蘅塘退士编选的一部普及读物,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历来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
西藏史话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和一个个故事来述说西藏史实的书,阐释了西藏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该书由6位藏学专家共同撰写,内容可靠性很强。书本还配...
巴蜀文化丛书:人文成都 本书特色 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全面解读古老巴蜀的历史密码,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巴蜀文化丛书:人文成都 内容简...
《明末农民战争史》是顾诚先生的第一部专著。顾诚从1977年开始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事,1982年冬写成《明末农民战争史》,1984年出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爆发直至结束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但以宏阔的视角描述了发生在陆地、海上和空中的完整故事
★“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希特勒★最权威、最受人尊敬的希特勒传记作者,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细节描写详尽惊人。
历史的另一张脸:Ⅰ 本书特色 草根论坛,坛坛都是好酒,力争与事实死磕,深挖被掩埋真相。不惧权威,平民化个性解读让历史大变脸。历史的另一张脸:Ⅰ 内容简介 本书内...
《途客圈创业记:不疯魔,不成活》内容简介:《途客圈创业记:不疯魔,不成活》记载了“途客圈”真实、细腻的创业历程。一群人,因
摩登中华:从帝国到民国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为上海书评、腾讯大家、网易历史撰写的一系列历史随笔的合集,讨论清末民初到1949年之前的中国转型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大唐霸业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了大唐开国的军事与政治。从李家创业,骑马打天下,到建立盛世基业;从“富二代”成长为军事家,而且是全胜将军,在巨大的困难险阻面前,李世...
从少壮军人崛起、国民政府成立到首都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这座城市巨大的创痛――日军入侵,也有胜利还都的热烈场面,有三十年代运
北京的洋市民-欧美人士与民国北京 内容简介 《北京的洋市民 欧美人士与民国北京/民国北京史研究丛书》依据一手的原始档案、中外报刊、欧美侨民回忆录等史料,从社会文...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丝绸之路首倡者——李希霍芬的中国旅行日记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68年至1872年间对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
中国与十七世纪危机-清史译丛-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 本专辑“中国与17世纪危机”,选译的是与中国研究(但不限于中国)有关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组。董建中编著的《清...
《荷马史诗·奥德赛》内容简介:本书是以特洛亚战争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史诗”中唯一一部传世的“返乡史诗”。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用
苏联与中国抗日战争史话:1937-1945 本书特色 《苏联与中国抗日战争史话》是一部全面讲述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苏关系的通俗读物,时限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
老佛爷不高兴 本书特色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