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智永与《真草千字文》
文师华
智永(510—608),俗姓王,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王羲之第七世孙。王法极出身于累世书家,师从南朝梁代著名书法家萧子云。在萧子云的引荐下,王法极在京城建康剃度为僧,得法名智永,后住在会稽兰渚山下的永欣寺,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智永禅师”或“永禅师”。
在永欣寺,智永深居阁楼,除了参禅礼佛,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研习书法。在此期间,他用真草两种书体手书周兴嗣编次的《千字文》800多本,分送给浙东各寺庙,成为闻名遐迩的大书法家。智永书法“精熟过人”,在继承王氏家法的基础上,能够“逸于绳墨之外”,形成了平淡而清健的风格。
《千字文》原是周兴嗣(?—521)奉诏编缀的一篇命题文字,篇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载:梁武帝为了教王子们学习书法,命令殷铁石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摹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又命令周兴嗣把这一千个字变成韵文。周兴嗣一夜之间就编好了。“须发皆白,而赏锡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千字文》用无一重复的一千个单字,条理贯通、叙事有序地吟咏了关于天文、地理、博物、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包罗万象的诸方面知识,且结构严简,文采飞扬,对仗工整,协韵流畅,令人叹服称绝。《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到清代《千字文》已成为流传*广、*久的蒙学课本,几乎长幼咸知,以致文书编卷都采用天、地、玄、黄……来排列分类。
关于《千字文》流传的情况,当代书法大师启功撰写了《说》一文,认为“智永写本的周兴嗣《千字文》应是这篇文字今存的*早本子”,日本人小川为次郎用巨资购得并珍藏的《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为智永书法真迹。
《真草千字文》采用真草两体隔行排列、以楷书对释草书的方式,这是智永的创造,既便于学书者释读草字,又能让人同时欣赏他两种体势的书法,可谓一举两得。此帖中的草书,完全得笔于乃祖王羲之,并师承了草字法规。但此帖每格一字,每字独立,写起来循规蹈矩,而不似乃祖王羲之那样“笔墨飞舞”、字字相连呼应。智永继承了王羲之的笔法,但每个字中又都有一两笔特别加重笔力,更显示出智永作书时的神情专注、神力内敛,重笔之处也显得圆润合拍,健肥适当。此帖中的真书(楷书)属于行楷,比正楷更轻快。智永行楷每字中也有一二重笔,因而字态更生动,更清劲秀雅,唐宋以后的书法大家也大多喜欢师承智永的楷字。《真草千字文》直接二王妙旨,而禅意更浓,神采超逸,充分展现出智永书法平淡而清健、高标出群、纤尘不染的风格。
智永的书法对初唐虞世南等人有很大影响。《千字文》问世之后,历代有许多书家争相临写,如唐代怀素、宋徽宗赵佶、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和文徵明、清代傅山和王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现代于右任在1927年前后潜心研究智永《草书千字文》,共收集《草书千字文》刻石拓本和墨迹本一百多种。智永书《真草千字文》,早在唐代已随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流传到东邻日本,对日本书道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解构产品设计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威廉·里德威尔和吉里·马纳克萨是美国著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二人的专著和设计作品经常被各大艺术团体和...
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峄山碑(新版) 本书特色 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 本书特色 全球风行的工作新观念只工作,不上班! 照片实在是太深奥了,在每天快速的步调中,还有我尚未表现出来的狂放中,老实说我时常想要却步,但也...
《5G改变世界》内容简介:2019年是5G全面商用的关键一年,全球5G产业的竞争如火如荼。在5G这条高速专用车道上,将涌现出怎样创新性
上海土山湾艺术 本书特色 此书通过对科学、出版、书画、雕塑、雕刻等文化艺术的介绍,将创造了土山湾文化的群体详细地呈现。上海土山湾艺术 内容简介 此书通过对科学、...
因为曾是土司神秘的别馆离宫,又是一场著名战事的主战场,海龙囤无疑是播州杨氏遗留至今最负盛名的遗产。作为中国宋、元、明时期
赵佶瘦金书——临习技法精解 本书特色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
赵孟頫-欧颜柳赵启五体楷书习字帖 本书特色 本从书是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启功五位在书法史上有特殊影响的楷书作品中,按照一定的部首规律精心选编的楷书...
中国艺术史--舞蹈卷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的舞蹈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上下五千年,记录中华舞蹈发展轨迹的文字和图像,连绵不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 本书...
《从零开始做亚马逊跨境电商》内容简介:如何入驻平台?怎样使用的后台功能?如何在平台选择商品?怎样在平台打造?这些问题的都可
高名潞,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及建筑史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Inside Ou...
(线装藏书馆)三希堂法帖(图文本全四卷) 本书特色 法帖至宝 神韵超天 逞江左风华龙跳天门 虎卧凤岗现神乎技艺清乾隆帝获晋代王羲之《快雪时睛帖》、王献之《中秋帖...
描摹经典作品背后的成败起伏回忆光影旅途中的坚守与梦想..................※编辑推荐※本书是彭小莲导演的最新电影文集,以创作
陆柬之 文赋 本书特色 “原作坊·中国书法”丛书,精选历代书法名帖,有“天下三大行书”、有“颠张醉素”、有“苏黄米蔡”宋四家、有儒雅文士王珣、陆柬之、赵孟頫的传...
俞振飞艺术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俞振飞论述戏曲艺术的文集。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一、关于其六十余年演剧生活的记述;二、谈在《太白醉写...
本书详细讲述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砖雕石刻艺术。共分七个部分:屋顶砖瓦装饰,砖墙上的装饰,砖栏杆与影壁,石柱础与门枕石,基座、
《梦见夏加尔:浪漫的狂想》内容简介:夏加尔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在他的画里,提琴手和母牛都在故乡犹太小镇的天空中飞翔。本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发展,至今依然光彩照人,主要就在于它兼具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功能。即使在硬笔书写及电脑使用十分普及的...
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 内容简介 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 目录 “MIRROR”丛书序言前言序论戏剧与文化戏剧与瘟疫演出与形而上学炼金术的戏剧论巴厘戏剧东方戏剧...
2010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张继 本书特色 《2010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张继》入选者大多为近年来活跃在书法创作一线的具有深厚创作实力和广泛影响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