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主张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同样享有良好的物质和文化权利。
西方赢得世界并非靠观念、价值观或宗教的优越性,而是靠有组织的暴力。西方人常常忘却这一事实,而非西方人却从来都不会忘记。
洗脑指的是使人用别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样一来,人就会疏远自己的文化﹑语言和土地。
种族清除不仅包括人的毁灭,也包括知识的毁灭和历史的毁灭。
当西方人观察非西方世界时,他们所观测到的与其说是那里的现实情况或非西方民族的真实感受或真实看法,倒不如说是他们自身的镜像,是他们自己的假设。
后殖民主义研究的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已经被斗争所改变的世界和一个实践者想要进一步改变的世界。
很多人不喜欢“后殖民”这个词,现在你可能开始意识到了这是为什么。它扰乱了世界的秩序。它使特权和权势受到了威胁。它拒绝承认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它那激进的日程表在为全球的人们呼唤着平等和幸福。
人变成了客体,被人指点、被人取笑,而这还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情况。同时存在的情况是,处于这种情况当中的人内化了这一观点,将他们自己视为与众不同的低人一等的“他者”。
现代政权的功能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对边界实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又宽容甚至暗地里鼓励劳工非法移民——这些劳工是没有权利可言的。
后殖民主义不仅断言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应该享有资源和物质福祉,而且断言它们的文化——正在介入和改变西方社会的文化有巨大的活力。
殖民主义者通常讲,是他们把我们带进了历史。今天我们要表明的是事情并非如此,是他们使我们离开了历史,我们的历史,让我们跟着他们,在他们的后面,走向他们的历史的前进方向。阿米尔卡·卡布拉尔,《回到源头》(1973)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各国政府就把这种永远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群视为严重的威胁,认为需要对其严加干涉,使其稳定下来,才能对其加以控制。
一些西方后现代主义者曾试图把流浪和移民描述为文化身份最具生产价值的形式,与认为身份源自身体对家庭和土地的附属的观点相反,它强调了身份的创造性作用。
民族主义具有两面性:独立前是好的,独立后则变坏了。
后殖民理论思潮和后殖民地文化
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的再度兴起与全球化/本土化、民族/文化身份以及流散写作/批评等问题的讨论密切相关
莫迪森不允许我们错误地认为在特权阶层和可怜的穷人之间存在的差别仅仅涉及受难与剥削的问题。还有其他种类的财富和损失。还有思考世界的其他方式。人性的,而非物质性的方式。
在很多方面,万隆会议标志着后殖民主义首次成为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政治哲学体系。
我抱着试图在事物中找到意义的信念,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精神世界充满着找到世界本原的愿望,后来我发现我只是他类客体中的一个客体。
这些就是后殖民斗争,通常都涉及土地占用的后果。土地占用问题是殖民强国最平常但却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游牧者在土地上游牧,与土地关联紧密,但从不把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变成财产或占有关系。这是一种相当神圣的祖传的关系。
反殖民斗争反对的是殖民统治,其政治目标是要争得国家主权;而后殖民斗争反对的是后殖民政权,反对的是推行新殖民主义的西方国家的利益
后殖民主义认为最有成效的思维方式是那些在消除权力等级的建设性对话中,跨越学科和文化,自由地相互影响的思维方式。
它的主要理论基石是福柯和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的解构和“非中心化”思维模式
人类学理论不断地把殖民地的民族描绘成低等的、幼稚的和软弱的民族,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尽管数千年以来他们在此方面已经做得很好),需要西方父亲般的为维护其利益对其加以管理(现在认为他们需要的是“发展”)。
圈地运动
后殖民女权主义从来没有作为后殖民主义的单独实体而行事,而是直接引起了后殖民政治活动形式和力量的变化
后殖民女权主义突出强调的是,女性仍在努力同殖民残余作斗争,而殖民残余本身在制度、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就带有强烈的父权制色彩。
门外汉—白宫内外的巴拉克.奥巴马 本书特色 1)《门外汉》——超级畅销,重磅好书纽约时报、亚马逊畅销榜双料冠军,纽约时报畅销榜非小说类**名,长期盘踞亚马逊畅销...
2012-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本书特色 王缉思主编的《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内容介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给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揭秘中国-I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别样的行业,别样的社会,别样的中国!“裁员顾问、金牌牵犬师、八宝山入殓师、五毛党、私人飞机顾问”,朋友侃侃而谈,你是否满头雾水...
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最新升级图文版 本书特色 首次揭秘,独家披露,《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新升级图文版。作者亲自翻阅秘密档案、零...
人文译丛:塑造安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身份认同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并未老调重弹地再次分析国际关系的有关问题,而是主要讨论国际政治中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 本书特色 《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是德国已故著名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的著作,从十七世纪初的“世界剧场”时代诞生的莎士比亚...
政治思考 本书特色 透视习以为常的基本政治问题检视生活处境,反省生活方式苏格拉底宣言在当今世界的典范廷德写了苏格拉底应该写的书。他的《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
1975年全面整顿-读.党史-第22辑 本书特色 劭琂编著的《读党史》是我社自主策划的一套小丛书,主要通过摘录已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党史文章或图书,在相对短小的篇...
AH 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本书特色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是美国陆军现役主力武装直升机,该机现已被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它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内容简介:2011年春天,北非和中东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示威,引发了一些列国家政权的倒台,被国际舆
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中的《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分册。全书共分九章,其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
中华文化与祖国和平统一 内容简介 海峡两岸文化自近代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两岸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差异。究其历史渊源,有中国近代文化观的分歧,也有中国现代史...
大国与将军:从马歇尔到彼得雷乌斯,美国军事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特色 两届普利策奖获者、《纽约时报》榜首畅销书Fiasco作者*新力作;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美...
政党与立法问题研究-借鉴与超越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政党与立法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有所超越、有的放矢地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的理论与实践为重心展...
《考古的故事》内容简介:1922年冬天,霍华德·卡特成为第—个窥见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陵墓的人,他眯起眼睛,凑在他打开的小洞上,借
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 内容简介 普罗柯比所著的《战记》共分8卷,作者用大量的笔墨生动、翔实地记载了查士丁尼时代的波斯战争、汪达尔战争、哥特...
永远的丰碑 本书特色 历史与文化的厚重,积淀成一个民族的性格,定型成民族的丰碑。 血染的忠诚、如歌的丰碑,是在阴冷潮湿的牢笼里低回,把牢底穿透的囚歌;是扬子江畔...
鲜为人知的谍海内幕,直击世界顶级间谍的风云谍战现场! 起自远古圣经时代,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一部简洁生动的间谍史!
海南建省 内容简介 海南建省,是海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的一件大事。该书以纪实手法,从清末张之洞力倡海南设省始,全景式再现了海南建...
《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内容简介: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中华帝国和蒙古帝国,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曾经弱小的英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