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全书分为八篇,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实际上,《战争论》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地位。克劳塞维茨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系统总结战争经验,在战争的必然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有精辟论述,其内容、思想对当今的战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
规律推断
★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
手段的继续
★ 消灭敌人军队的企图是
战争的长矛
★ 战争理论不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
一种考察
★ 运用战争史例的两条原则:
一是必须详举史例,二是尽量选择*近的史例
★ 精神要素
是战争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 民众战是战争发酵过程的
扩大和加强
★ 进攻和防御
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
★ 战略上重要又简单的准则是
集中兵力
交战双方之所以能发生冲突,肯定是存在一个敌对因素使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的。如果交战双方没有放下武器、握手言和的话,就说明这个敌对因素依然是存在的。要使这个敌对因素的作用暂时中止的话,只能等交战双方的每一方都暂停行动以等待有利时机的时候。稍作思考一下,似乎这种等待有利战机的时机只能被交战双方中的一方所把握,另一方的意图则与之相反。如果一方的处境是等待时机的话,那么另一方的处境就应该是快速地行动。
另外就算双方力量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时,军事行动的间歇也不会出现,因为那个抱有积极目的的一方不一定会积极地采取攻势。
但还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存在,如果处于均势的双方中,有一方的目的是积极的,但是他们可用于进攻的力量却不多,也就是说双方的力量与动机之积还是一样的,那么在这种均势局面不被打破的情况下,双方一定会选择停战讲和。如果这种局面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只对一方有利,那么另一方必然会拼死相博。由此可见,双方的势均力敌并不能致使军事行动出现间歇。归根到底,间歇还是源于等待有利时机的意图。
如果在一场战争中,交战两国中有一个国家抱着占领对方国土以增加和谈的筹码的积极目的的话,那么,当它实现了对对方某一国土的占领时便达到了它既定的政治目的,而军事行动也就没有继续的必要。而另一个国家恰好也接受这种结果的话,握手言和就是双方共同的选择了,否则军事行动还是会继续的。但是丧失国土的一方如果认为再给他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把对方打垮,那么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推迟行动的时间以做更多的准备。但从理论上讲,这时进攻的一方应该珍惜时间立即发动猛攻让对方没时间去准备反击。当然,这种假设的前提是,双方都能做到知己知彼。十四、军事行动再次出现了连续性,一切又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
如果军事行动的连续性再次出现的话,那么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趋向极端。因为这种连续性能挑拨出双方更为激动的情绪,使战争变得更加的惨烈,不但如此,这种连续性还会导致行动衔接得更为紧密,加深彼此之间的因果联系。于是,每一次行动都会变得更加重要并且极具危险性。
……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的一流人物,在军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人士。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毕业于柏林军官学校。曾因不满普鲁士国王同拿破仑一世结盟,转到俄军任职。后回归普军,参加过利尼会战。1818年5月起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任期12年,其间晋升陆军少将。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军参谋长,同年11月卒于布雷斯劳。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于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为战史著作。
《大国产业链》内容简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
美日同盟关系走向 本书特色 《美日同盟关系走向》的主要内容有:新世纪调整变化中的同盟关系美日同盟构筑下的美国战略及国家利益被美日同盟困扰的日本战略与国家利益新世...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 本书特色 由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耀邦同志之子胡德平撰写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朱镕基讲话实录》选入的是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至2009年...
孟德斯鸠论中国 本书特色 《孟德斯鸠论中国》是孟德斯鸠有关中国的论述首次在国内出版,相信会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此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预期会有良好的经济效...
对垒-解放战争著名战役 本书特色 解放战争不仅是20世纪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争,也是深刻影响“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历史事件。其中有很多经典战役都成为世界战役学研究...
观念启迪未来-从南山博士论坛看深圳经验 本书特色 《观念启迪未来:从南山博士论坛看深圳经验》:深圳,一座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年轻城市,一扇展示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
《智能家居设计:树莓派上的Python实现》内容简介:本教材抛弃传统的面面俱到的做法,简单介绍Python及库的安装后,马上利用开源软
「金三角」中的「三角」本來是指緬甸、泰國、寮國三國的交界之處,但因為盛產於緬北高山地區的罌粟,製造成高價的鴉片、海洛因等
政治与人-先秦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 本书特色 《政治与人:先秦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是郝长墀的一本关于先秦政治哲学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当下学术界所认为的政治哲...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军事科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部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牲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工具...
中国高端访问(拾)亲历神秘外交背后的16人 内容简介 杨洁篪:中国在世界面前的新“名片”**次亮相尽显儒雅与真挚上海滩的学徒工步入外交领域的**个脚印每一次升迁...
民主的呐喊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同时,其中的观点和思想对我们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问题与矛盾,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民主的呐...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基层政府职能建设》内容简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本书特色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10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情感地缘政治学-恐惧.羞辱与希望的文化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 内容简介 《情感地缘政治学:恐惧、羞辱与希望的文化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是**本剖析全球化给世界不同地区...
党员领导干部 十六堂经济学课 本书特色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权威读本!本书共分十六讲,主要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经济学导论...
崛起的前夜-自满的年代-美国崛起三部曲1 本书特色 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应只是gdp的增长,20世纪初,美国陶醉于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下的大繁荣,没有解决日益扩大的社...
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 本书特色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 内容简介 简介《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
协商共和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 内容简介 政坛上的纵横捭阖,其复杂激烈不亚于战场上的生死拼杀。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由首届政协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