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是一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临床实用价值的中医学术著作。撰写人彭坚是湖南著名的医史文化学者、中医临床名家。作者出生于名中医世家,当过中医学徒,具有研究生学历,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学术研究30余年,将其大半生心血熔铸一炉,撰成本书。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学术篇,主要从东西方文化、哲学、历史、科学史、医学史的角度,对中医的科学道理、中医的优势所在、学好中医的诀窍、中医问题的症结、中医改革的方向、中西医结合的前景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探讨。下卷为临床篇,对中医具有治疗优势的各种慢性疼痛、慢性炎症、病毒性疾病、增生性疾病、恶性肿瘤、妇科内分泌失调与功能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七大类30多种病症,系统介绍了自己的诊疗经验和用方心得、治疗心得、用药心得。病案真实,体会独特,有画龙点睛之妙。本书用**人称写成,以作者的心路历程和读书临床所获为主要线索展开。视野广阔,学识丰富,文笔优美,细节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不仅为希望全面了解中医的众多读者铺设了一条入门之径,而且为广大中医院校的师生、中西医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厚重详实、见解独到、回味无穷的临床读物。 《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出版六年多以来,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此次的增订本,在原书的基础上,更新和增加了论文10余篇,共计14篇,增加医案50余则、书评3篇、方剂索引 1卷,篇幅由原来的60万字扩充到80余万字,极大地丰富了原书学术篇和临床篇的内容。
《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作者彭坚是湖南省著名的医史文化学者、中医临床名家。出生于名中医世家,当过中医学徒,具有研究生学历,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学术研究30余年,将其大半生心血熔铸一炉,撰成本书。全书共分学术篇和临床篇两卷。视野广阔,学识丰富,文笔优美,细节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不仅适合希望全面了解中医的众多读者阅读,而且也适合广大中医院校的师生和中西医临床医生使用。
上卷学术篇导论**篇一个铁杆中医的心路历程一、我的学徒生涯1.家学渊源2.入门之阶3.*后一课二、史峰回眸1.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2.中西医学的分道扬镳三、中医的科学方法1.叩问中医2.方法之谜3.《伤寒论》与信息方法4.辨证论治的本质5.复杂科学6.《黄帝内经》与模型方法四、中医的优势领域1.治疗方法的优势2.文献资源的优势3.医学模式的优势4.养生保健的优势5.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五、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1.成才的诀窍2.读书的诀窍3.临证的诀窍六、东西方文化冲撞激荡下的中医1.百年风云2.症结何在3.凤凰涅槃第二篇与英国中医师学会主席马伯英教授的对话一、欧洲中医面临的严峻形势二、英国限制使用的中医中药三、关于中医本质问题的探讨第三篇从中医临床角度解读阴阳五行学说一、阴阳学说的产生二、阴阳学说的运用三、五行学说的产生四、五行学说的临床运用五、简短的结语第四篇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驳《告别中医中药》一、不对等的比较和有意欺瞒二、中西医学发展的历史真相三、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优势四、中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第五篇关于中医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一、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二、开设中国古代医学文化课三、调整和重组西医学课程四、加强对中药的感性认识五、利用视频跟随名医见习六、调动校外资源带教学生七、鼓励中青年教师上临床第六篇当代中医的反思一、命运与症结二、中医科研的反思三、中医教育的反思四、中医临床的反思第七篇中医抗击流感的思维模式和防治方法一、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的困惑二、张仲景是抗击流感**人三、伤寒病即流感的几点证明四、中医防治流感的科学方法第八篇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一条捷径一、从读《伤寒》入手,走进中医之门二、学会识证用方,即可临床看病三、回归六经辨证,掌握三分思维四、强调方证对应,经方时方并举第九篇疼痛辨治的经方思路一、头痛二、咽喉疼痛三、肩颈手臂疼痛四、胸痹心痛五、胸胁疼痛六、心下痛七、腹痛八、腰腿疼痛九、周身疼痛第十篇经方组合临床运用举隅一、经方合经方二、经方合时方三、经方配时方四、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第十一篇巴马采访六题——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纪录片《中医》采访题目一、生平印象*深的几个病例二、方法论是中医*大的优势三、革命性转折点不属于中医四、中医的发展方式是滚雪球五、人体解剖被中医学所扬弃六、从文化史的角度解读医字第十二篇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活化石——2009年6月,上海《名家课堂》讲座稿一、引言1.中医的唯一性2.中医的异端性3.中医的生命力二、中医与西医的区别1.基本理论不同:静态研究—活体考察2.诊断方法不同:仪器—四诊3.治疗观念不同:对抗补充—扶正祛邪,调节平衡4.药物来源不同:化学合成药—天然药物5.文化背景不同:西方近代征服文化—中国古代和谐文化6.科学方法不同:还原论—信息方法7.哲学基础不同:原子论—元气论、阴阳五行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1.西医的优势2.西医的不足3.中医的优势4.中医的不足四、中西医结合的未来方向1.从文化的角度来看2.从现实的角度来看3.从科学史的角度看4.道路曲折的原因第十三篇我是铁杆中医:兼谈中医养生心得——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讲演一、中医治病的科学道理1.望闻问切:收集疾病信息的主要手段2.阴阳五行:认识生命规律的哲学思维3.六经辨证:对付复杂疾病的重要方法4.扶正祛邪与调节平衡:治病的总原则5.治未病:传统文化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二、中医养生与现代生活1.进入慢病时代的21世纪2.《黄帝内经》的养生学思想3.古今可益寿延年的方药举隅第十四篇中医看过来:小儿感冒发烧咳嗽——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健康之路》下卷临床篇**类慢性疼痛一、头痛二、颈肩疼痛三、肩臂手指疼痛四、心胸疼痛五、胸胁疼痛六、腹痛七、腰腿疼痛八、肢体疼痛九、痛经第二类慢性炎症一、慢性鼻炎二、慢性咽喉炎三、慢性扁桃体炎四、慢性支气管炎五、慢性口腔炎六、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七、慢性胃炎八、慢性结肠炎九、慢性妇科炎症第三类病毒性疾病一、感冒与流感二、慢性病毒性肝炎第四类增生性疾病一、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二、乳腺增生三、前列腺增生第五类恶性肿瘤一、克服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二、升高血象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三、缩小肿块与防止癌症复发扩散四、减轻癌性疼痛五、癌症患者的食物禁忌第六类妇科内分泌失调及功能性疾病一、不规则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排卵期出血二、月经周期紊乱三、闭经四、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五、围绝经期综合征六、不孕症第七类老年性疾病一、古代延年益寿之法二、冠心病三、中风四、中老年糖尿病五、老年脑病六、其他老年性疾病皮肤瘙痒手足麻木腿脚无力夜尿频数大便秘结参考文献后记书评三则一、大道不孤,德必有邻二、时代呼唤铁杆中医三、才怀隋和,德润苍生方剂索引
彭坚,1948年8月生。湖南省长沙市人、,祖籍湖南岳阳县。出生于中医世家,1971~1976年跟随伯父彭崇让先生(1902一1978,原湘雅医学院中医顾问,教授,1959级西医学习中医班导师)学徒,1979年考取湖南中医学院医学史硕士研究生,师从周贻谋教授。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委员,政协湖南省第九届常委。 邮箱:perNws@126.com
本书倾向一种叙事风格,通过对媒体上的新闻事件、公共讨论等的记录以及文献的研究,对“创伤”进行一项人类学的考察。研究首先设定了一个不同于一般认识的假设:即“受害”...
职场通识系列,由颉腾文化策划出版。美国上百所名校传授给年轻人的交际指南,46年、15版的荣耀、层累、积淀和薄发。人际、沟通、表达三部曲,人文素养修炼——你的人生...
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短期大学,曾担任医院营养师,之后成为独立料理研究家,制作的简单且营养均衡的料理十分受欢迎。著有《30分钟3道菜!210种预处理低糖小菜》《一起...
精彩摘录在这个国家,忧国忧民,国家不乐意,人民不在意。——引自第187页
释印顺(1906—2005),当代佛学泰斗,博通三藏,一生游心法海,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佛学著作四十余种,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
刘军宁,1961年生,安徽人。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年轻一代政治...
《无穷的开始》是一次大胆的、包罗万象的智力探险。戴维·多伊奇探索那些使我们理解现实世界怎样运转的重大问题。《真实世界的脉络》描述了我们当前知识中最深刻的4条支线...
中医学方法论:兼作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把医学放回到它赖以诞生、赖以生存的人文背景中,试图作出些全景式的考察。从另一角度而言,这对于今天医学院校中普遍...
楚辞超全译本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结晶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伟大诗篇继《诗经》后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编辑推荐☆楚辞的文学地位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
徐大椿洄溪医案-第二辑-[附医学源流论] 内容简介 徐大椿(1693-1772),又名徐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清代著名中医学家。徐大椿在学术上主张寻本溯源,从源...
作品目录丙(乙)、精神第六章 精神一、真实的精神,伦理(a)伦理世界,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男人和女人〔Ⅰ.民族的家庭,白日的法律和
李连杰、王菲、刘德华、金城武等各界知名人士联袂倾情推荐畅销全球1200万册的《与神对话》系列终结篇关于生命意义与生死问题的终极拷问回家的路有很多条,没有哪一条更...
常见病单味中药新用 本书特色 《常见病单味中药新用》结合临床实践,按常见病分章编排,详细介绍了每种疾病的症状体征,重点阐述了单味中药的传统应用及现代新用。《常见...
水俣病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因1956年发生于日本熊本水俣市而得名。作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负面遗产,水俣事件戳破了为了经济成长而忽视社会福祉的时代...
戴夫·希基(Dave Hickey 1939- ),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批评家、文化批评家之一,因其特立独行和直言不讳,被戏称为“艺术批评界的坏小子”“艺术批评界...
徐立冰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移动通信专业。2007年加入思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先后参与了国家电网公司、国内顶尖互联网企业、大型电器零售连锁企业的全国广域网和数据...
作者:伏瀬上班族。在「成為小說家吧(小説家になろう)」投稿《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之後以同名作品正式出道為作家。插畫:みっつばー日本插畫家。pixiv ...
作品目录楔子1234567891011121314154617181920· · · · · ·
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本书特色 朱庆文主编的《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编者首先介绍了膏药制备的步骤和真人操作演示图片,并在介绍膏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收录了大量临床效果...
刘墉,著名作家、画家。籍贯北京,生于台北,现居美国。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已出版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文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