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山雨欲来 —— 密布的烟云 ; 尴尬处境 —— 不得已的斡旋 ; 战端初起 —— 各有如意算盘 ; “德鲁日巴” —— 并非一个国家的战争 ; 全球同盟 —— 名正言顺的“世界”大战等。
1995年,一部《燃烧的太阳》石破天惊,让读者首次看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用血肉和生命昭示出的一个大义凛然的民族形象。2005年,《燃烧的太阳》重新修订,以《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隆重面市,成为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该书上市后几度名列全国社科畅销书榜单前列,再版达二十余次,发行二十余万册。经过十余年的精心策划,团结出版社又陆续出版了九部《国殇》,《国殇》书系成为团结出版社的著名品牌图书。十部《国殇》完整展示了中华民族悲壮惨烈的抗战全景,体现了中华儿女威武不屈、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国殇(第九部):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比如当时中国的不少报刊上说“牙山大胜”,中国军队在朝鲜牙山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其实是一条假新闻。对这一条新闻,英国的路透社没有经过核实,直接就转发了。结果沦为英国媒体行内的一大丑闻,路透社的公众信用也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假新闻多了,对中国的外在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后来当“旅顺大屠杀”的报道出来时,很多外国人根本就不相信,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假话太多了。甲午战后李鸿章访问欧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自豪地说,我们中国也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只讲部分真事。在甲午战争的过程中,很多日本外交官纷纷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比如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专门组织在美国的日本外交人员和学者写稿,解释日本为什么要这么干;日本代表了文明进步;中国太落后,需要帮助;中国有潜在的威胁;等等,这些文章影响了美国舆论,效果很明显。但在甲午战争期间,西方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却没有一篇中国官方或者个人主动提供给美国公众阅读的资料。甲午战争期间出现了两次大的公关事件,一次是“高升号事件”,一次是“旅顺大屠杀”,日本都成功进行了危机公关,扭转了局势。“高升号”是战前中国政府往朝鲜增兵时,从英国怡和洋行租借的一艘商船。1894年7月25日,毫无武装的“高升号”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高升号”上的中国陆军拒绝投降。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吉野舰,先是犹豫要不要打,毕竟“高升号”是英国船,还飘着英国国旗,不少船员也是英国人。*后,东乡还是下令击毁“高升号”,导致当时中国*精锐的一支陆军部队在海上全军覆没。这个事件发生后,李鸿章认为日本就此得罪了英国,中国将获得一个非常大的同盟者。英国当时确实和中国有频繁的往来,又是中国*大的贸易伙伴,中英贸易额占到中国进出口额的70%以上。“高升号事件”后,英国舆论确实一片哗然,军方也要求政府对日本进行军事报复。日本政府非常恐慌,首相伊藤博文得到消息后,把海军部的人叫来痛骂了一顿,但他们也马上启动了紧急公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下令外交部的法制局做好应对,这个法制局是专门研究国际法的,当时中国政府的机构序列里却没有这样的设置。在随后英国政府的两次海事听证会上,日本法制局灵活运用国际法,结果占尽了上风。同时,日本政府命令驻英德公使青木周藏做好公关应对。一是装傻,绝不公布这条船是英国船;二是明确向英国表态,如果查清楚责任在日本海军,日本绝对承担所有的责任,态度看上去非常诚恳。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堂堂的日本内阁竟然开会讨论如何行贿。日本外交部指示驻英公使青木,向路透社等英国媒体前后行贿了1600英镑左右,根据当时的物价指数,这相当于现在的320万元人民币。日本经过大量公关,还搞定了英国多名国际法专家,让他们在《泰晤士报》上刊文,为日本辩护。可以说在英国做出*后结论前,日本的媒体攻势已全面展开,在舆论上已经取胜了。1894年9月,中日海军发生“大东沟海战”,邓世昌就在这场战役中牺牲,这是人类历史上**次铁甲舰队的大决战。当年11月,英国法院*后裁定,“高升号事件”中日本没有过错,反而要中国政府赔偿英国怡和洋行和英国人民所有的损失。这个扭曲事实的“高升号事件”判决,也是司法界的一大丑闻,至今还是西方国际法的经典反面案例。第二次危机是“旅顺大屠杀”。日军于1894年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多达2万人,只有掩埋尸体的36个中国人幸免于难。这个消息被一个美国记者克里曼在《纽约世界报》上报道了出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很多细节都是他当年记录下来的。日本政府紧急采取对策。首先指责记者的报道是失实的,其次请美国驻日本的公使到中国去现场调查。日本的媒体也开始动员一批西方传媒的从业者,说这个屠杀即便真的发生了,也是对中国军队残害日本战俘的一种报复。当时日本的传媒也大力将自己描绘成仁义之师,同时宣传清军如何残暴,日军所处决的不是俘虏或平民,而是罪犯。*后美国公使在提交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认为记者的报道虽然真实,但是“态度过于极端”。为了挽回公众形象,日本还演了两出“样板戏”:一是在占领威海卫后,给中国的战俘们提供医疗服务,然后释放了他们,全程都在所有随军记者的见证之下。二是把自杀身亡的北洋舰队司令官丁汝昌的灵柩礼送回中国。这两件事都做得非常漂亮。甚至被英国国际法专家认为是日本走入“文明国家”的标志之一。……
方明,男,湖北黄冈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附中。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 除工作中的编辑业务外,近年有《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萃》、《我们的家园湖北》、《中国近代史话》、《百年通俗演义——艰难探索》、《壮怀激越古荆州》、《湖北雀情概览》、《中国海空军抗战纪实》、《黄埔将领恩怨录》、《殊战——抗战时期军统的秘密行动》等十余部著述出版,并发表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共约三百余万字。
从政提醒-领导干部值得深思的8个问题 本书特色 《从政提醒--领导干部值得深思的8个问题》由陈秀梅编著,本书一方面,就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从政方面出现的模糊认...
另一个国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考察了德国人变化中的民族观,讨论了它们同纳粹时代的关系,也清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治思想的广泛发展——同时...
纳粹德国最后一站-镜头里的柏林之战 本书特色 1945年5月,苏军率先攻入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这场给德国人带来深重灾难的柏林战役结束后,整个城市找不到...
被遗忘的士兵: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名普通德国士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讲述作者在1942年至1945年德国与苏联惨烈战争中的真实个...
《LabVIEW 2018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内容简介:本书中心明确,结构紧凑,思路清晰,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La
白宫的盛衰消长-克林顿在白宫 内容简介 未来的历史学家只能根据一份备忘录、一封信或者当事人对当时事件的回忆才能将所发生的一切联系起来。而我在本书中的记录要比他们...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本书特色 先秦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谓五家为《孙子》注疏可也。——《武备志》卷一《兵诀评》序...
T-34坦克大揭秘 本书特色 t-34坦克是苏联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的坦克之一,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设计...
《中世纪探骊》内容简介:本书以新中世纪学开篇,在后现代学术语境中,透过历时性话语解析的镜像,追踪欧洲中世纪历史相对冷僻的诸
《大西洋的跨越:进步时代的社会政治》内容简介:《大西洋的跨越》着眼于大西洋两岸在社会政策方面的相互联系、交流和竞争,讲述在
英国驱逐舰全史:1919-2014:1919-2014 本书特色 今天的英国皇家海军乃是欧洲*大和世界上*先进的海军之一,更是大多数现代海军力量的先驱。在漫长的...
《交易员的自我修养:中国顶级交易员访谈实录(曾宪锋)》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顶级交易员访谈丛书”之一,丛书致力于通过十数年
海洋文库日俄海战1904-1905:第2太平洋舰队的末路 本书特色 《日俄海战》是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的作品,创作于1910&mda...
《中国历代战争史13:元》讲述蒙古崛起、铁木真称汗、蒙古扩张和元朝建立、统一中国时期的战事。起于蒙古崛起前东亚高原之一般形势
政治哲学-耶鲁大学公开课 本书特色短小精悍,内容丰富 《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一书重点选取了十位左右的政治哲人及其经典著作进行讲解,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基本...
《世界现役制导武器全解析(下篇)》内容简介: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的武器。
谁在误读中国-央视名嘴杨锐纵论天下 本书特色 谁在误读中国,或许我们误读了世界,我们是否在误读自己,但愿人们没有误读杨锐。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谁在误读中国谁在...
《不可思议的海豚》内容简介: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的水生哺乳动物,它们友善而擅于嬉闹,深受人类喜爱。本书针对青少年读者设计,图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 本书特色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是巴枯宁的主要著作,是他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他是从无政府主义立场来反对当时马克思的**国际组织。这部著作...
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上下 本书特色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弃我昔时笔,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