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山雨欲来 —— 密布的烟云 ; 尴尬处境 —— 不得已的斡旋 ; 战端初起 —— 各有如意算盘 ; “德鲁日巴” —— 并非一个国家的战争 ; 全球同盟 —— 名正言顺的“世界”大战等。
1995年,一部《燃烧的太阳》石破天惊,让读者首次看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用血肉和生命昭示出的一个大义凛然的民族形象。2005年,《燃烧的太阳》重新修订,以《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隆重面市,成为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该书上市后几度名列全国社科畅销书榜单前列,再版达二十余次,发行二十余万册。经过十余年的精心策划,团结出版社又陆续出版了九部《国殇》,《国殇》书系成为团结出版社的著名品牌图书。十部《国殇》完整展示了中华民族悲壮惨烈的抗战全景,体现了中华儿女威武不屈、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国殇(第九部):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比如当时中国的不少报刊上说“牙山大胜”,中国军队在朝鲜牙山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其实是一条假新闻。对这一条新闻,英国的路透社没有经过核实,直接就转发了。结果沦为英国媒体行内的一大丑闻,路透社的公众信用也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假新闻多了,对中国的外在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后来当“旅顺大屠杀”的报道出来时,很多外国人根本就不相信,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假话太多了。甲午战后李鸿章访问欧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自豪地说,我们中国也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只讲部分真事。在甲午战争的过程中,很多日本外交官纷纷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比如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专门组织在美国的日本外交人员和学者写稿,解释日本为什么要这么干;日本代表了文明进步;中国太落后,需要帮助;中国有潜在的威胁;等等,这些文章影响了美国舆论,效果很明显。但在甲午战争期间,西方的《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却没有一篇中国官方或者个人主动提供给美国公众阅读的资料。甲午战争期间出现了两次大的公关事件,一次是“高升号事件”,一次是“旅顺大屠杀”,日本都成功进行了危机公关,扭转了局势。“高升号”是战前中国政府往朝鲜增兵时,从英国怡和洋行租借的一艘商船。1894年7月25日,毫无武装的“高升号”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高升号”上的中国陆军拒绝投降。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吉野舰,先是犹豫要不要打,毕竟“高升号”是英国船,还飘着英国国旗,不少船员也是英国人。*后,东乡还是下令击毁“高升号”,导致当时中国*精锐的一支陆军部队在海上全军覆没。这个事件发生后,李鸿章认为日本就此得罪了英国,中国将获得一个非常大的同盟者。英国当时确实和中国有频繁的往来,又是中国*大的贸易伙伴,中英贸易额占到中国进出口额的70%以上。“高升号事件”后,英国舆论确实一片哗然,军方也要求政府对日本进行军事报复。日本政府非常恐慌,首相伊藤博文得到消息后,把海军部的人叫来痛骂了一顿,但他们也马上启动了紧急公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下令外交部的法制局做好应对,这个法制局是专门研究国际法的,当时中国政府的机构序列里却没有这样的设置。在随后英国政府的两次海事听证会上,日本法制局灵活运用国际法,结果占尽了上风。同时,日本政府命令驻英德公使青木周藏做好公关应对。一是装傻,绝不公布这条船是英国船;二是明确向英国表态,如果查清楚责任在日本海军,日本绝对承担所有的责任,态度看上去非常诚恳。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堂堂的日本内阁竟然开会讨论如何行贿。日本外交部指示驻英公使青木,向路透社等英国媒体前后行贿了1600英镑左右,根据当时的物价指数,这相当于现在的320万元人民币。日本经过大量公关,还搞定了英国多名国际法专家,让他们在《泰晤士报》上刊文,为日本辩护。可以说在英国做出*后结论前,日本的媒体攻势已全面展开,在舆论上已经取胜了。1894年9月,中日海军发生“大东沟海战”,邓世昌就在这场战役中牺牲,这是人类历史上**次铁甲舰队的大决战。当年11月,英国法院*后裁定,“高升号事件”中日本没有过错,反而要中国政府赔偿英国怡和洋行和英国人民所有的损失。这个扭曲事实的“高升号事件”判决,也是司法界的一大丑闻,至今还是西方国际法的经典反面案例。第二次危机是“旅顺大屠杀”。日军于1894年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多达2万人,只有掩埋尸体的36个中国人幸免于难。这个消息被一个美国记者克里曼在《纽约世界报》上报道了出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很多细节都是他当年记录下来的。日本政府紧急采取对策。首先指责记者的报道是失实的,其次请美国驻日本的公使到中国去现场调查。日本的媒体也开始动员一批西方传媒的从业者,说这个屠杀即便真的发生了,也是对中国军队残害日本战俘的一种报复。当时日本的传媒也大力将自己描绘成仁义之师,同时宣传清军如何残暴,日军所处决的不是俘虏或平民,而是罪犯。*后美国公使在提交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认为记者的报道虽然真实,但是“态度过于极端”。为了挽回公众形象,日本还演了两出“样板戏”:一是在占领威海卫后,给中国的战俘们提供医疗服务,然后释放了他们,全程都在所有随军记者的见证之下。二是把自杀身亡的北洋舰队司令官丁汝昌的灵柩礼送回中国。这两件事都做得非常漂亮。甚至被英国国际法专家认为是日本走入“文明国家”的标志之一。……
方明,男,湖北黄冈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附中。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 除工作中的编辑业务外,近年有《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萃》、《我们的家园湖北》、《中国近代史话》、《百年通俗演义——艰难探索》、《壮怀激越古荆州》、《湖北雀情概览》、《中国海空军抗战纪实》、《黄埔将领恩怨录》、《殊战——抗战时期军统的秘密行动》等十余部著述出版,并发表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共约三百余万字。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 美国的制度第一章 美国政府的基础什么是政治?对政府的需要谁在统治?政治权力的源泉直接民主的典范直接民主的
基于层次任务网络规划的应急响应决策理论与方法 本书特色 应急响应决策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组织根 据当前应急态势识别应急任务目标,制订应急行动方 案,并快速地...
死亡之星-党卫军第3髑髅师战史 本书特色 全书通过近20万字、300余张战场写真照片以及资料图片,选取诸多经典战例,完整地讲述德国武装党卫军第3“髑髅”装甲师从...
馬克斯.韋伯,社會學的奠基人、百科全書式的博學者談投身政治的條件與特質從政者要具備三種關鍵性特質:熱情、責任感、洞察力。面對道德難題並承擔後果、避免空談,虛榮心...
权力与责任:构建跨国威胁时代的国际秩序(精装) 本书特色 21世纪是一个充满跨国威胁的世纪——经济动荡、气候变化、核扩散、冲突、贫穷、恐怖主义、疾病,不一而足。...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一次尝试。套用当今学术界的流行说法,本书也呆以算是“经济学帝...
《我的政治生活》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九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心血之作,作者回顾了2007—2012年间担任法国总统期
一部浓缩西方思想传统的精华之作一幅穿越两千年历史的自由主义发展简图明晰的结构与故事般的叙事风格,政治思想史入门佳作「内容简介」:过去虽然无法绝对决定未来,但却能...
反恐系列--帝国反恐用鲜血换石油的帝国战略 本书特色 是不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对一些美国人来说,反恐不仅仅是保障美国安全,也不仅仅是报复恐怖分子。也许,在...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精装版) 本书特色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九三九年七月在延安马列学院的讲演)是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九篇,内容包括共产...
经典轰炸机-火力 本书特色 西风编著的《火力经典轰炸机》详述了从1915年到现代轰炸机的研制发展简史,探究了世界上著名轰炸机的发展背景及服役记录,以极其权威及详...
皇权祸国-皇帝是个什么玩意儿 本书特色 当今中国,皇帝制度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然而,皇帝思想、皇帝作风依旧盛行不衰,人们依然痴迷于重权高位,陶醉于特权享受……千...
闲来笔潭 本书特色 《闲来笔潭》是作者(吴官正)离开领导岗位后,忆及人民的养育之恩、党的教育培养、政府的关怀扶助,所写的一些短篇,共分为五部分:《岁月难忘》是作...
国家的神话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恩斯特·卡西尔*后一部著述。本书论述了人与政治的关系。作者在人类意识中神话情结的基础上,对政治学的国家理论进行了历史的...
第一部分冷兵器时代第01章矛、弓、弩、剑、盾和古代战车(公元前2000-前500年)第02章方阵和长矛(公元前500-前200年)第03章短剑、重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 内容简介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分为上下篇两个部分。上篇是电子政府的理论框架,分为五章:“第1章 电子政府提出的背景及动因&rd...
赫尔墨斯的口误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形而上学批判”、“走向一种话语政治”、“在知识与信仰之间”、“诗学中的交往实践”四个专辑,收录了哈贝马斯、巴尔塔萨、罗曼·茵...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作为国内外**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
铁流东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纪实(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 本书特色 “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是一套全面、真实地记述中国人民抗战的史诗性的作品!铁流东进八路军一一五...
第一卷内容涵盖从古希腊到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第一章提供了西方政治思想开端处的宏大背景;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聚焦于柏拉图的统一城邦、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