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风格和命运的“民国女性范”文学史上的失踪者,被遗忘的一代女词人,民国爱情的又一传奇.在那个时代,我们不仅仅只有林徽因,我们还有沈祖棻。那一代知识分子“南渡北归”、“西迁东还”式命运的又一个“个体样本”【名家评点沈祖棻】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棻品性纯淑端和,宓所见女士中**。――吴 宓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汪 东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遭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朱光潜鼙鼓声中喜遇君,硗硗头玉石巢孙,风流长忆涉江人。画殿虫蛇怀羽扇,琴台蔓草见罗裙,吟情应似锦江春。――刘永济锦水行吟春复春,词流又见步清真。重看四面阑干句,谁后滕王阁上人。剑器公孙付夕曛,随园往事不须云。东吴文学汪夫子,词律先传沈祖棻。――章士钊昔日赵李今程沈,总与吴兴结胜缘。我共寄庵同一笑,此中缘法自关天。――沈尹默屯溪往事鹃能话。素黛愁难画。几人过路看新婚,垂老客,无家者。娃乡归梦今无价。梦斗茶打马。何如写集住西湖,千卷在,万梅下。――夏承焘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本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本系统论述和研究沈祖棻的生平、作品、学术成就的作品。
沈祖棻:中国文学史天空的一颗亮星
■书评人 岑岚 (文汇读书周报)
沈祖棻这个名字,是中国文学史的天空上闪烁的群星中光辉耀眼的一颗,可大多数人却因为长久地被引导着只看往一个方向而忽略了她的灿烂光华。
沈祖棻(1909-1977)是一位诗人、作家、学者、教授,她的经历是那么曲折艰难,那么让人感慨惋惜!溪流出版社最新出版了章子仲先生的《北斗七星——沈祖棻的文学生涯》,该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第一本系统论述和研究沈祖棻的生平、作品、学术成就和教学成果的专著。
今年已81岁高龄的章子仲先生1923年8月27日生于武汉,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在抗日战争后期受业于被誉为“昔日赵李今程沈”的沈祖棻和程千帆夫妇,现为湖北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章子仲先生既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为基础,又具与年轻一代融会相通的灵犀。此书虽是学术专著,文笔却如文学作品般优美。他用诗的语言,文的深刻,字里行间滚动的激情,还有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引领读者飞上九霄,去欣赏沈祖棻的熠熠星光。
沈祖棻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一辈即精于书法,与近代名士吴昌硕、朱孝臧常有往来。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除学习一般的国语、英语、算术等课程外,还学过山水国画、西洋画和苏州的刺绣,小小年纪就能在家庭的赏月联句时吟成五言排律。她上的是名牌大学——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又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是当时有名的才女,也是中国大学早期培养的少数女研究生中的一位。她的老师们是国学大师的阵容,几乎每一位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和知名教授,而他们的名字在被厚尘掩没了多年后现在也一个个地重现了原有的光辉。他们是:黄侃(季刚)、汪东(旭初)、吴梅(矍安)、汪国垣(辟疆)、胡光炜(小石)、胡俊(翔冬)、商承祚(锡永)、刘国钧(衡如)、刘继宣等。
沈祖棻的作品不是没有创新,没有影响,曾经得到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和读者的热爱。
还是个中学生时,她就发表过小说、散文,还得过奖。她写历史小说、新诗,是“青年作家脱颖而出,生气勃勃地登上文坛”的一个。她的历史小说《辩才禅师》与老舍的名篇《月牙儿》等同列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年-1937年第五集中,她的新诗集《微波辞》也于1940年在重庆出版,其中的一些篇章还被谱成歌曲传唱。
她更以词人闻名。当学生时填的一首《浣溪沙》,因其中显现出忧国情怀和杰出才华,受到大师们的称赏,因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而被人称为“沈斜阳”。在抗日战争的鼙鼓声中揭开扉页的四百首《涉江词》更是现代词作的精品,从形式的运用发展到内容的广泛深刻无不创新,再加上她与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几乎相同的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境遇,从而被方家视为“当代李清照”!
晚年的她在古体诗歌创作上又独树一帜,历经磨难的“涉江人”又蘸着最后的心血写作了《涉江诗》。
沈祖棻是作家、诗人,也是学者、教授。她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多少学生痴迷于她的讲课,多少年后回忆起来也难以忘怀。她的论文、专著,不仅以知人论世的方法,介绍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潮流,更有发前人所未发的细致分析。她也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高手。读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过去不懂古诗词的人会被轻松地领进门,本来就爱诗词者的领悟力会更上一层楼。如今,甚至中学课本里也收入了她赏析古诗词的篇章。
沈祖棻的诗词与其它作品,她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都应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中华文化的遗产精华。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好像对此视而不见,忽略而不谈。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过去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专写言情作品的作家,甚至汉奸文人的作品都一阵阵地翻出来热闹了一番,而充满忧国忧民之情怀,又具有高度艺术欣赏价值的沈祖棻的作品在文学史的研究中仍然遭受某种冷遇,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难道她的作品以古体形式为主是一个正当理由吗?难道她已离开人世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吗?而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论调更是没有道理。近年来,沈祖棻的作品单行本、选集和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等其它著作一出再出,一印再印,有的印数达到几十万册,充分证明了她的读者群的广泛和作品的魅力。
沈祖棻作品、学问和人格的光华将永远存在,昔日忽略了的,今日应受到瞩目。当我们抬头仰望中国文学史的天空时,顺着北斗七星永远指向的中华文化精华,你将很容易找到沈祖棻——那明亮诸星中的一颗!
章子仲,祖籍湖南长沙,1923年夏历癸亥年8月27日生于武汉。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受教于沈祖棻和程千帆。曾在汉口某中学执教,后入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执教。退休之后,旅美十年,九十年代回国。著有《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南史自述》等。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 本书特色 我们*近每天都能看到,各国人民仍然老老实实地把他们的孩子和前途放心地托付给可疑的、往往充满罪恶的政治游戏;而在政治游戏...
大清皇帝秘史-修订版 本书特色 大清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又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煌,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会说...
细说光武帝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首创的“细说体”写法,以及“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的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家世、性格、用人之道;演绎了太...
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 本书特色 《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一本*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赵家三郎还原真实的历史形象,追寻大师的思想轨迹!...
《毛泽东传(中文版)》内容写到儒门少年、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主义”纷争、共产国际接管、马日事变前后、挣脱枪林弹雨——从井
图说历代名将 1 内容简介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他们犹如夜空中璀璨夺目的繁星,交相辉映。岁月的流逝,却抹不...
小崔说事 本书特色 2003年7月,伴随着新闻频道的正式开播,周末晚间又诞生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新节目——《小崔说事》。《小崔说事》的基本宗旨是“以旧鉴今”,它...
杨虎城大传 本书特色 杨虎城曾和张学良一起以大无畏的勇气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因此被蒋介石囚禁了12年。1949年9月,杨虎城在重庆被秘密杀害,同时遭...
思想的光辉(纵横精华·第一辑) 本书特色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字之所以能做到撼动人心,源于写作者思想中蕴藏的精神力量。不论是骂帝斥袁之章太炎,淡泊勤奋之周...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 本书特色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是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对量子物理学的贡献而闻名于世。他*著名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猫...
《苍炎2:飞翔篇》内容简介:本书是羽生结弦《苍炎》的续篇,《苍炎》出版的当时,羽生结弦刚刚在世界花样滑冰界崭露头角,在书中谈
《师友自相依》内容简介:本书为“问学”丛书之一种,是故宫博物院王素先生的学术散文集。书稿由十四篇文章组成,其中正文十三篇,
《中国女性文化(第二十一辑)》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女性文化》第21辑,主要从女性文学在场研究、女性精神与自然生态、新作名篇
我的前一百年 本书特色 《我的前一百年》是一部涵盖开国将军、老一辈革命家曾思玉一生颇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传记著作。这部著作以朴实无华的笔调叙述了曾思玉经历过的土...
周恩来 本书特色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作者在描述周恩来生平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以及他的为人处世,对他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
《钢琴基础必修教程(第一册)》内容简介:本书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青年教师倾情呈现,全套教材共六册,每册十二课,内容编排从入门
西洋美术家画廊14--德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西洋美术家德加作品的书。德加出生于富有的家庭,但后来他不得不为了偿还父亲留下的债务卖掉了自己的房屋和很多财产...
《挣脱母爱的束缚》内容简介:正视问题,是修复的开始。有的妈妈不重视孩子的需求,控制欲强,一直在干涉孩子的生活; 有的妈妈与孩
找灵魂--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 本书特色 我在再一次披阅旧日卷宗时,从文学写作的追求与失落入手,却发现了一个整个人格扭曲蜕变以至丧失良知的轨迹,这...
20世纪哲学史上的几大“倒霉孩子”之——罗素传No.1罗素师父太强,做徒弟的就压力大。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是用在罗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