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风格和命运的“民国女性范”文学史上的失踪者,被遗忘的一代女词人,民国爱情的又一传奇.在那个时代,我们不仅仅只有林徽因,我们还有沈祖棻。那一代知识分子“南渡北归”、“西迁东还”式命运的又一个“个体样本”【名家评点沈祖棻】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棻品性纯淑端和,宓所见女士中**。――吴 宓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汪 东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遭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朱光潜鼙鼓声中喜遇君,硗硗头玉石巢孙,风流长忆涉江人。画殿虫蛇怀羽扇,琴台蔓草见罗裙,吟情应似锦江春。――刘永济锦水行吟春复春,词流又见步清真。重看四面阑干句,谁后滕王阁上人。剑器公孙付夕曛,随园往事不须云。东吴文学汪夫子,词律先传沈祖棻。――章士钊昔日赵李今程沈,总与吴兴结胜缘。我共寄庵同一笑,此中缘法自关天。――沈尹默屯溪往事鹃能话。素黛愁难画。几人过路看新婚,垂老客,无家者。娃乡归梦今无价。梦斗茶打马。何如写集住西湖,千卷在,万梅下。――夏承焘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本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本系统论述和研究沈祖棻的生平、作品、学术成就的作品。
沈祖棻:中国文学史天空的一颗亮星
■书评人 岑岚 (文汇读书周报)
沈祖棻这个名字,是中国文学史的天空上闪烁的群星中光辉耀眼的一颗,可大多数人却因为长久地被引导着只看往一个方向而忽略了她的灿烂光华。
沈祖棻(1909-1977)是一位诗人、作家、学者、教授,她的经历是那么曲折艰难,那么让人感慨惋惜!溪流出版社最新出版了章子仲先生的《北斗七星——沈祖棻的文学生涯》,该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第一本系统论述和研究沈祖棻的生平、作品、学术成就和教学成果的专著。
今年已81岁高龄的章子仲先生1923年8月27日生于武汉,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在抗日战争后期受业于被誉为“昔日赵李今程沈”的沈祖棻和程千帆夫妇,现为湖北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章子仲先生既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为基础,又具与年轻一代融会相通的灵犀。此书虽是学术专著,文笔却如文学作品般优美。他用诗的语言,文的深刻,字里行间滚动的激情,还有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引领读者飞上九霄,去欣赏沈祖棻的熠熠星光。
沈祖棻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一辈即精于书法,与近代名士吴昌硕、朱孝臧常有往来。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除学习一般的国语、英语、算术等课程外,还学过山水国画、西洋画和苏州的刺绣,小小年纪就能在家庭的赏月联句时吟成五言排律。她上的是名牌大学——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南京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又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是当时有名的才女,也是中国大学早期培养的少数女研究生中的一位。她的老师们是国学大师的阵容,几乎每一位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和知名教授,而他们的名字在被厚尘掩没了多年后现在也一个个地重现了原有的光辉。他们是:黄侃(季刚)、汪东(旭初)、吴梅(矍安)、汪国垣(辟疆)、胡光炜(小石)、胡俊(翔冬)、商承祚(锡永)、刘国钧(衡如)、刘继宣等。
沈祖棻的作品不是没有创新,没有影响,曾经得到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和读者的热爱。
还是个中学生时,她就发表过小说、散文,还得过奖。她写历史小说、新诗,是“青年作家脱颖而出,生气勃勃地登上文坛”的一个。她的历史小说《辩才禅师》与老舍的名篇《月牙儿》等同列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年-1937年第五集中,她的新诗集《微波辞》也于1940年在重庆出版,其中的一些篇章还被谱成歌曲传唱。
她更以词人闻名。当学生时填的一首《浣溪沙》,因其中显现出忧国情怀和杰出才华,受到大师们的称赏,因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而被人称为“沈斜阳”。在抗日战争的鼙鼓声中揭开扉页的四百首《涉江词》更是现代词作的精品,从形式的运用发展到内容的广泛深刻无不创新,再加上她与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几乎相同的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境遇,从而被方家视为“当代李清照”!
晚年的她在古体诗歌创作上又独树一帜,历经磨难的“涉江人”又蘸着最后的心血写作了《涉江诗》。
沈祖棻是作家、诗人,也是学者、教授。她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多少学生痴迷于她的讲课,多少年后回忆起来也难以忘怀。她的论文、专著,不仅以知人论世的方法,介绍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潮流,更有发前人所未发的细致分析。她也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高手。读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过去不懂古诗词的人会被轻松地领进门,本来就爱诗词者的领悟力会更上一层楼。如今,甚至中学课本里也收入了她赏析古诗词的篇章。
沈祖棻的诗词与其它作品,她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都应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中华文化的遗产精华。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好像对此视而不见,忽略而不谈。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过去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专写言情作品的作家,甚至汉奸文人的作品都一阵阵地翻出来热闹了一番,而充满忧国忧民之情怀,又具有高度艺术欣赏价值的沈祖棻的作品在文学史的研究中仍然遭受某种冷遇,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难道她的作品以古体形式为主是一个正当理由吗?难道她已离开人世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吗?而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论调更是没有道理。近年来,沈祖棻的作品单行本、选集和她的《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等其它著作一出再出,一印再印,有的印数达到几十万册,充分证明了她的读者群的广泛和作品的魅力。
沈祖棻作品、学问和人格的光华将永远存在,昔日忽略了的,今日应受到瞩目。当我们抬头仰望中国文学史的天空时,顺着北斗七星永远指向的中华文化精华,你将很容易找到沈祖棻——那明亮诸星中的一颗!
章子仲,祖籍湖南长沙,1923年夏历癸亥年8月27日生于武汉。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受教于沈祖棻和程千帆。曾在汉口某中学执教,后入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执教。退休之后,旅美十年,九十年代回国。著有《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南史自述》等。
(精)老照片·壹-珍藏版 本书特色 《老照片》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照片有的清晰度,一幅或若干幅照片介绍某个事件、某...
党史上的凡人小事 本书特色 史鉴主编的《党史上的凡人小事》人物和故事的选取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就故事讲故事,而是力求使“小人物”与“大历史”产生某种呼应。...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内容简介:《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是“头号中国通”、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
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36位名人 本书特色 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是有一些关键性人物,他们或是睿智深邃,充满智慧之光的思想圣哲;或...
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 内容简介 蟠龙铁棒,平定山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权,儿女情长;烛影斧声,湮灭英魂他依靠超群的武艺和出众的胆略建立大宋王朝。他有顾瞻...
最是高处不胜寒-黄朴民解读历史人物 本书特色 黄朴民编著的《*是高处不胜寒》内容介绍: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对自己在解读历史人物方面的工作之意义,也就不敢抱...
《容忍与自由》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19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主题契合当代青年人的诸多困惑:如何看待理想、安身立命;如何学习、
一代商圣胡雪岩 本书特色 目前.市场上关于发财的、升官的、投机取巧的书籍满目皆是,什么怎样做个人老板啦,怎样做大生意成功啦……要说起做生意成功的,不能不提到清末...
看花已是满眼泪-历史时光中的悲情才女 本书特色 翻开厚重的历史,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群才女:她们或向塞外的胡笳声中走去,或从浓烟滚滚的战场走来,或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中...
里芬施塔尔加忆录 本书特色 《里芬施塔尔回忆录》:“我只是个艺术家,不太关心现实,只想留住过去的所有美好。”她拒不道歉。因此,大家也拒不原谅她。我们常以为,真、...
奥黛丽·赫本在家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奥黛丽·赫本的小儿子卢卡·多蒂执笔写就的赫本回忆录与家庭食谱。一天卢卡在家中偶然发现了母亲的食谱,上面还留有她的笔记。随着...
张国焘传 目录 一 故乡时光家世乱世求学中学时代二 燕京问题北大学子在五四运动中学业与学运之间三 建党前后为建党而奔走中共一大主持人在中央局从二大到三大四 在大...
杨澜访谈录2007(2) 内容简介 记录精英的文字,倾听时代的声音——可珍藏一世的访谈。 《杨澜流谈录》2007 Ⅱ,功力*高的“帮主”金庸;斗志昂扬的女人和演...
本书是国内著名学者、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刘泽华先生的回忆录,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谈的是自己八十年的人生经历:从出生写起,
《理性之外:偏差与修正》内容简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20余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更曾一举跃升20万亿元以上。基金正日益成为个
《名家名篇里的写作密码》内容简介:读了那么多书,孩子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那是因为没读出书中的写作门道。特级教师张祖庆以学
据日本集英社,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十四次印刷本译出。-本书是日本著名的电影演员和歌星山口百惠的自叙传,在日本是一本畅销
第一夫人:从玛撒·华盛顿到劳拉·布什 内容简介 这部按时间顺序编写的人物传略回顾了美国**夫人的青少年时代及所受的教育,她的家庭生活,她任**夫人的年月,以及她...
记丁玲续集 本书特色 《记丁玲续集(精)》沈从文所著,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真诚地记录了丁玲女士在胡也频遇难前后她的一系列较为真实的生活与创作及工作的情形...
高门巨族的兰花-凌叔华的一生 本书特色 她是文坛上别树一帜的女性作家,她是生活中多不如意的名门闺秀;她多彩的生活、精致的作品,带给后人无尽的回味与思索……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