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选择严苛的“三名书库”。“名著、名译、名插画”三条标准,缺一不可。
名著:本书系所选作品均为是所公认的传世杰作;
名译:力求学界公推的*好汉语译本;
名插画:插画界*知名大师的经典名著插图全本收录。
世上*伟大的文图绝配,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传世名著加插画界*知名经典插图
《拉封丹寓言诗》总共12卷,计244篇。拉封丹寓言诗描写简单、可读性强,加之语句幽默风趣、鲜明生动,避免了传统寓言枯燥的弊病。下至7岁的法国王储,上至年过半百的平民百姓,人人皆可阅读他的作品。近现代法国人,有的一生可以没读过雨果、巴尔扎克,或其他文学大师的作品,但是无一例外,每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学过拉封丹的寓言诗,到了晚年大多还能背诵几篇。本书配19世纪*成功的插图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版画插图,图书的品质与市面上同类图书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对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来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让德拉封丹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
雅舍遗珠-精装纪念珍藏版 本书特色 《雅舍遗珠》将梁实秋先生以诸多笔名发表的作品汇编成册,这些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有草木动物,也有寂寞清福,都写得趣味盎然、清新...
上世纪中期,青年教师秦子岩为了爱人舒甄好回到家乡的大山里,一起从事中学教育。小说讲述在特殊年代的狂飙中,这对夫妇和一群毕业于一流高校的教师坚守爱的理念,进行了轰...
《一个孩子的诗园》写于1882年,1885年第一次出版。《一个孩子的诗园》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似乎不高,有些英国文学史著作,提到斯
废名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
“谋杀”的黄金时代:英国侦探俱乐部之谜 本书特色 ★侦探小说迷和研究者的心头之好,曾获2015年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本书特色 1、 **代“生活家”梁实秋趣味散文精华选,人间很可爱,且读梁实秋。 2、 央视极力推崇的文学大师,韩寒的写作模范,周国平、余光中、...
马不停蹄地错过 内容简介 一 将牵裳1 各自生活2 忘记的姿势3 花酿4 *是少年青涩时5 时间之葬6 超市不是哭泣的好地方7 岁月偷喝的8 隔世9 一米线外1...
画人画语 本书特色 韩羽其它作品:《读信札记》★ 16开平装,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韩羽是一位大家,身兼画家、评论家、漫画家、杂文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 这是一部...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巴金论稿》、《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
鲁迅与新时期文学 内容简介 本文概括新时期作家对鲁迅“承继式”、“文本式”、“消解式”三种解读方式;并重新梳理与界定鲁迅的“国民性”的概念;论述了文学功能由以鲁...
小说作者加夫里尔.特罗耶波尔斯基(1905年生)是苏联当代作家,过去的作品以写农村题材为主。《白比姆黑耳朵》的发表在苏联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后来被拍成电影。
王强,于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后,曾在短短七年间从国内电脑公司的底层员工飙升为IT行业外企在华机构高层管理者,堪称职场精英、商战高手。后曾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并涉...
云南游记-从东京湾到印度 本书特色 《云南游记——从东京湾到印度》对云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经济活动、建...
中国诗学-第二十五辑 内容简介 《中国诗学》第25辑收录《辑补校订25首》等文献学论文,《编年体例的阐释学价值》诗论论文,《中国中古早期诗歌中的互文性》等诗歌史...
妆粉记 本书特色 “雪肌英粉腻,更生香。”妆粉,是中国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在这本《妆粉记》中,孟晖书写了中国古代多种妆粉,与之相关的配方、文化风情、历史典故等...
王佐良,浙江上虞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讲师。1947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
品读经典系列:红楼梦诗词(精选) 本书特色 全民阅读时代,重温往日情怀,感悟经典风采。唯有精神财富,方能代代传承,国人长怀此道,经典铸就永恒。《红楼梦诗词(精选...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是非常丰富的。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她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但这些著作卓已失传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李清照著作,都是后人辑录重...
小说政治学 本书特色 本书从“现世性”角度来解读西方现代小说经典,重新审视文学经典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作者这些年来对“政治美学”问题的思考。本书基本观点可...
我想变成一本书 本书特色 与“采桑文丛”的已出诸种一样,内容定位仍为“既关注读书,又关注生活”。无论写香港报人周石、梁小中(《红梅谷》)、写诗人辛笛(《声音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