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神奇*灵异的地球纬度线。
北纬30°是大自然的造化所缔造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所留下的一笔丰富的遗产。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弄清楚,在本次文明之前,地球上还存在过多少个超级文明,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等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也没有研究清楚在地球的地壳之下、在大海的*深处,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但是毫无疑问,这条神奇纬线上的所有奇迹,都是现代人类的伟大财富。
《神秘北纬30度》从历史、神秘的死亡地带和自然奇观三个角度出发,收集大量的历史、传说、逸事等资料,试图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全方位解读北纬30°上所发生的奇闻异事,虽说不能彻底解答所有的难解之谜,但是至少可以让所有读者了解,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上,存在这些鬼神莫测的谜,以及那些令人窒息的美。
人类*后的精神家园——挪亚方舟挪亚方舟是《圣经?创世记》里面的一个故事,它和中国的神话故事性质基本相同,大多是不可信的。可是由于近年来《圣经》中记载的好几个故事被证实确有其事,于是人们也开始怀疑挪亚方舟是真实存在的,并开始了寻找方舟之旅。传说中的方舟挪亚方舟虽然源自神话故事,但由于西方媒体、电影以及书籍的影响力,挪亚方舟的救世观念已经深入到全世界人民的心里。真作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亦真,不管它是否真实存在,既然全世界都认为它能救世,那么就必须去正视和关注它。《圣经》里的很多故事已被广为传播,其中*引人入胜的就是挪亚打造方舟,然后拯救人和飞禽走兽躲过劫难。话说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触怒上帝,被赶出了伊甸园。两人于是在人间繁衍子孙,生了很多的子女,这些子女们长大后,都自力更生,各自去过各自的生活,久而久之,他们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整个地球。然而人越多,这世界就越复杂,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下又把上帝惹怒了,他甚至后悔自己创造了人类,于是他要将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灵全部消灭。在所有人中,只有挪亚得到上帝垂青,上帝认为他严守本分,从没犯过错,其三个儿子在他的教育下,也并没有随波逐流,败坏道德。于是上帝就告诉他,地球将有一场大洪水,所有人类都会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念你一家心地善良,快去建造一艘方舟,可作逃生之用。事关生死,挪亚当然不敢怠慢,于是就日夜赶工,花了120年时间,打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据记载,方舟是用歌斐木做的,长300肘(1肘相当于0.44米),宽50肘,高30肘,分上中下三层。它的造型按照《圣经》上说,是方形的,像箱子一样,排量相当于4.3万吨的船只。方舟上面乘坐的除了挪亚及其妻子、三个儿子和儿媳之外,还有上帝特许的七对纯洁畜类、一对不纯洁的畜类,以及七对飞鸟。一切就绪之后,海底的泉眼和天上的水闸尽数裂开,天地变色,电闪雷鸣,巨大的水柱从天上地下喷射而出,人世间变成一片汪洋,凡是靠肺呼吸的生物顷刻间灰飞烟灭。方舟载着人类的希望,在风雨之中航行,40天后大雨停止了,挪亚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到处都是水,没有陆地,他们只能向前继续航行,等待大水消退。220天后,方舟到了亚拉腊山(又称亚拉拉特山、阿勒山,坐落于土耳其厄德尔省的东北边界附近)附近,由于这座山海拔有5000多米,挪亚决定在此停下。又40天后,洪水渐渐退去,亚拉腊山终于露出了山头,挪亚操控方舟,在这座山上停泊。在山上停留了40天后,挪亚放出一只乌鸦,叫它去查看地面的洪水有没有退去,不承想这只乌鸦出去后,就再也没有飞回来。挪亚只好再次把鸽子放出去,没去多时,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还衔了根橄榄枝,挪亚看到后知道地面上的洪水已经退了,便放出方舟里的人畜,回到地面,重建家园。这时候,上帝来警示他们说,这次的灾难是个警告,你们要好生地繁衍生息,不能再生恶念了。这就是《圣经?创世记》里关于挪亚方舟的传说,如果《圣经》的传说真有其事,那么方舟就应该在亚拉腊山。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即便其真的存在,与事实也会有所偏离。以号称史实题材的影视剧为例,尽管它们声称与历史相符,但是偏差之处也不胜枚举。事实上神话传说比影视剧更加不靠谱,但依然有众多方舟迷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寻找传说中的挪亚方舟。 探寻方舟之谜人们*早“见到”方舟照片是在1919年,那张照片是俄国飞行员罗斯科维斯基拍摄的,在照片中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嵌在冰川里面的暗色斑点,很小很模糊,支持挪亚方舟理论的人表示,那就是挪亚方舟。实际上,这种莫名其妙的说法是相当迷信的,其性质跟在夜色中见到一个影子就说看到了鬼一样恶劣。在2000年的时候,香港的基督教学术演讲者梁燕城在经过一系列考证后,对外发表声明说,他断定方舟就在阿勒山的山脚下。后来中国香港和土耳其专门成立了探险队,经过几度探索,到了2006年,在山上发现了一块木头,这块木头随即被送往香港做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为木化石结构,很有可能是挪亚方舟的残骸。到了2010年,该探险队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土耳其阿勒山附近找到了挪亚方舟的船身残骸,经检测后发现,这些残骸的年代可以追溯至4800年前,与《圣经》中记载的时间基本相符。这支探险队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传说中的挪亚方舟挖了出来,但是这个花了十年的探索结果真的可信吗?他们所说的阿勒山是亚拉腊山的别称,确实与传说一样,可是按此说法,在4800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洪水,人类是被挪亚方舟拯救的,那么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怎么没有湮灭?很显然,探索如果被神话传说的情节牵着鼻子走,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可笑的事情,科学的研究只能依据科学数据才可以令大众信服。为此,在查看了大量的资料后,我们发现了一项较为可信的研究报告。据该研究报告称,我们的地球在8740年到8160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大洪水,原因是北美劳伦太德冰盖融化,使海平面迅速上升,导致当时还是一个淡水湖的黑海被海水淹没,造成生活在黑海一带的居民大范围迁徙。据说当时迁徙的人口有14.5万之多,洪水*严重的时候有7.2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被淹没,有科学家指出,这一事件代代相传,而且是口口相传,越传越神,到后来就被说成了是世界末日,这可能就是挪亚方舟拯救人类传说的起源。这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民间传说,都有一个共性,即口头相传,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相传,一代又一代的人便会根据时代的需求改编创新,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或听到的传说,与母本往往相差甚远,以至于要追本溯源也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弄清楚,挪亚方舟的传说大概也是如此。那么说了这么多,挪亚方舟是否真的存在呢?在有据可查的资料里面,我们发现在1829年,一个叫弗里德里希?帕罗特的德国医生,是首次登上亚拉腊山去探险的人,他并没有在那里发现挪亚方舟的踪迹。但是,他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中发现了一个十字架,这个十字架在当地十分神圣,据说是用挪亚方舟的木头制作的。可惜的是,那个十字架毁于1840年亚拉腊山的一次火山爆发,再也无从证实它是否真的是方舟的木料制作的。法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约翰?佛尔兰?那扑拿曾三次登上亚拉腊山,前两次都毫无结果,*后一次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发现了线索。那是1955年的夏天,父子俩在冰河里发现了一截木头,挖出来后两人兴奋不已,认为可能是方舟上的木块。后来这一截木头分别被送往巴黎大学,法兰西研究院,西班牙、埃及等的*高学府和考古机构鉴定,专家们用碳-14及一些先进的设备测定后表示,这是一块歌斐木,距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木头上面有凹凸的楔齿,应该是大型建筑物上面的,有可能是挪亚方舟的一部分。不过也有专家反驳这一观点。既然在山上找不到方舟,是否有可能在海里?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亚拉腊山面向黑海,有科学家推论,地球的*近一次冰河时期大约是在1.2万年前,那时候的黑海只是个淡水湖,与地中海隔着一个博斯普鲁斯海峡,两者互不相通。随着冰雪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断升高,地中海与黑海的落差越来越大,*后导致博斯普鲁斯海峡垮掉,海水疾速灌入黑海。如果海水暴涨,原本泊在山上的方舟很有可能沉入海底。今天的黑海与地中海是相通的,这也造成了黑海是个双层海的奇观,即上层是淡水下层为海水,而黑海的下层虽与地中海相通,但这个区域与一般的海洋不同,它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是一个特殊的无氧区。如果挪亚方舟沉入黑海的海底,*终落在无氧区,理论上不会腐化,也就是说,如果挪亚方舟真的存在,并且真的在黑海,它至今很可能依然完整。这个说法被著名的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得悉后,他十分兴奋,决定组成一支探险队,深入黑海海底去一探虚实。罗伯特?巴拉德因在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而闻名于世,后来他还发现了沉没的战舰“俾斯麦”号以及消失在太平洋的美国潜艇,被认为是20世纪*伟大的海底探险家。毫无疑问,巴拉德在海底探险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果然在一周之后,他们就有了重大发现,在海平面300英尺(1英尺=0.3048米)以下的地方,发现了一块长方形地基,规模很大。巴拉德说,这个地基在被洪水吞噬之前,很可能是个建筑作坊,相当于现在的船厂。发现了地基之后,探险队继续深入探索,随后在海底发现了一些木质横梁和石器散落在淤泥里,后经测定,这些东西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尽管如此,巴拉德还是没有直接将此与挪亚方舟联系起来,他认为,目前发现的这些东西,远远不足以证明就是方舟上的,但是他还会继续探索下去,即便这些东西与方舟毫无瓜葛,也有可能是其他重要的历史资源。我们不得不说,巴拉德的探索态度是严谨而科学的,他并不是挪亚方舟真实存在观点的支持者,但是他支持史前曾发生过大洪水,他相信,在海底深藏的、不为人知的历史,还有很多很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尚且发生过印尼海啸、卡特里娜飓风,摧毁了大量的房屋和农田,那么在几千年前我们不知道的那个历史领域,肯定也发生过类似的灾难,这是毋庸置疑的。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挪亚方舟,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也许在如罗伯特?巴拉德这样优秀而严谨的探险家的不断努力下,挪亚方舟会浮出水面。但说到底,挪亚方舟究竟是否存在,真的没有必要刻意去深究。
现代汉语 本书特色 这本《现代汉语》由陆俭明主编,专为普通高校中文院系、外语院系、新闻传媒院系以及对外汉语院系各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所编写,编写原则有三:**...
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1878—1966),英国军事理论家、装甲兵理论创始人之一、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生出版了大量军事著作,其...
声律启蒙 本书特色 文学名著有着永恒的魅力,中国古典名著更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孩子尽早阅读这些名著,让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对促...
山东思想文化史 本书特色 从秦汉开始,山东地区的思想文化就是作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存在和发展,同时又具有同其他地方不同的地域特点,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主流思想文化的丰...
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和中国的思想战 本书特色思想史研究专家汪晖教授编著的这本《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和中国的思想战)》是有关“一战与中国”这一思想史议题的专题...
我的路 本书特色 季羡林《留德日记》独家首次曝光。名校经历·出国留学·回国就业。全景展现季羡林一生的奋斗。季老之子季承独家授权·纪念版。我的路 内容简介 《我的...
孝道智慧 本书特色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作为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一直以来被人们所传承和颂扬,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本书特色 本书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
《近思录(精)》内容简介:《近思录》是由南宋著名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分类选辑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编辑而
《微信小程序运营》内容简介:本书从创意设计、渠道布局、用户运营、营销转化4个角度出发,用12章内容、161个知识点及几百张图片,
长江音乐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长江流域的音乐特点及其与文化生态环境的某些内在关联,以期能有助于深刻完整地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整体格局和特点。长江音乐文化 目...
心理语言学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体(概述部分)正是按照上述四个领域而编排,共分为五章:**章是导言,总体介绍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描述从**声啼哭到孩童式创造...
事务文书写作 目录 **章事务文书概述**节事务文书的含义一、事务的含义二、文书的含义三、事务文书的含义第二节事务文书的特点一、事务文书的实用性二、事务文书的科...
国学经典速读 本书特色 诸子百家之著述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文字艰深,阅读起来费时费力。为了让读者朋友在短时间内领略诸子百家的智慧,掌握其精髓:也为了传承经典,...
思考、觀察臺灣自然書寫必然通過的一條路徑……..什麼是臺灣現代自然書寫?何以經過書寫者以本土意識與地域化的基因鍊鎖,生出此地的書寫「特有種」?與西方自然寫作有何...
比萨-吃的全球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描述了过去两百年间比萨经历的种种演变。这种那不勒斯地区穷人吃的下等食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观光及移民潮而扩散至意大利其...
知音文創知音文創產業創立於1976年,是國際知名的卡片、貼紙、文具、禮品公司。擁有多元化的產品且風格溫暖,主導卡片、貼紙、文具、禮品市場流行,與世界各大知名通路...
无双毕竟是家山-传说之外的老北京 本书特色 毛泽东为何要去烟袋斜街?是旧地重游,还是慕名而往?翠花街5号,真是京城唯一留存的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巢?京剧女皇...
语言历史论丛-(第一辑) 目录 唐石经《诗经》中的文字校订本帛书《要》笺注两周金文韵读和《诗经》韵部之比较“炎帝神农”说辨伪释“衡”《说文》与《释名》形训和声训...
《明朝大历史》内容简介:《明朝大历史》内容简介::群雄PK,谁堪问鼎天下?“靖难之役”、“夺门之变”、“议礼之争”,内忧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