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先生的著作。作者以其锐利的目光甄别出史书和后人的粉饰,描述了孔子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思想家,不断追求理想,在挫折和漂泊中所度过的一生。
作者一反过去把孔子作为大圣简单描述的做法,力图从孔子的身世及一生言行中揭开事实真相,挖掘沉淀在意识层深处的东西,塑造了一个更接近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孔子。
书稿共分“东西南北之人”、“儒之源流”、“孔子的立场”、“儒教的批判者”和“关于《论语》”五章。围绕以下主题展开:孔子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儒教是如何产生的;孔子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是怎样的;儒教与诸子百家的同异;《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孔子传》中译本大陆首次出版。
◆白川静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一生研究汉学,非常有建树,在业内影响极大。这本《孔子传》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不同视角看孔子。他把孔子当作像接受神谕的苏格拉底一样的伟大圣者。他在后记中写道:“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
◆这里描绘出来的孔子是一个生活在神奇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人物。那是一个既非被伦理道德权威化的绝对圣人式的孔子,也非对人的善意充满信赖的孔子。以历史的真实性来说,是一个更接近真实并显得更有血有肉的孔子。
——加地伸行
◆每一位对自己负责的高中生、对孩子负责的高中生家长、对学生负责的高三年级班主任不可不读的书。"
本书虽名为“孔子传”,书稿实为一部《孔子评传》,在掌握和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抛弃前人撰述孔子传记的一贯思路,提出了鲜明的个人观点:
关于孔子的身世:作者认为《史记》等史书关于孔子世系的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孔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无名巫女的儿子(巫女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小的女儿,为祭祀而留在家中不允许出嫁),是个连父亲名字都不知道的私生子,在下层巫师社会里生活长大。
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一生都在做“梦”,总是梦见周公并与周公交谈。“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文是孔子认为理想的周乐文化传统,孔子认为,回复斯文,树立斯文的传统,是上天交给他的使命。孔子一心想实现“为东周”的理想,为此要开辟圣人之路。但他是一个革命者,而不是革命家,终究失败而去国流亡十四年。正因如此,政治上的失败促成了其思想上的伟大成功。孔子逐渐对政治上的成功不抱希望,转而意识到一种历史使命感。作者认为孔子师徒的亡命生涯,为其提供了一个深刻思索命运、天命、人性问题的机会,这一过程,就像与使徒们彷徨不定的拿撒勒人基督一样,可惜的是,西方产生了《圣经》,而孔子师徒的亡命过程却没有留下详细记录。
关于阳虎:作者把孔子与阳虎作为一对相互影响至深的对立关系来描述,认为阳虎正是孔子自身的一个倒影,孔子通过这个反面形象来深刻思考自己。与孔子一样,阳虎也是一个以师儒起家、为时政改革而奋起、广招门徒,向贵族政治挑战的人物。二者之间有着理不断的缘分,既是对手又同是反体制者,阳虎拥有极强的政治手段,而孔子却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孔子流亡的原因正是应为阳虎专制,而此后十几年的流亡生活中也时时有阳虎这个精神幻影存在。是幻影,也是救星,正因为这个幻影的存在,孔子才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关于儒之源流:作者通过自己的解释来探求儒之源流,认为儒的源流既包含古典学的传统,还发源于遥远过去的传承。除了古典典籍之外,儒的源流与以原始信仰为核心的巫史之学密不可分,儒家正是从孔子所生活的巫祝社会产生的。构成孔子和儒家的核心的东西,被称为“仁”、“天命”、“德”。儒教包含了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一切,并在此之上创立,此后在两千多年里成为国家的传统,孔子的不朽之处,正是树立了这个传统。此外,作者还否定了郭沫若提出的孔子是奴隶解放运动的领导者的这一观点。
作者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学术研究价值。该书*早于1991年2月在日本中央公论社出版后,影响很大,后于2003、2011年重版,研究孔子的许多传记和著作都曾引用该书内容,如史景迁夫人金安平所著《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即重点参考此书。该书一直未有中文译本,此次为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
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阅读过程中渐渐感悟到,这两本书其实都是为败北者而写就的。
——白川静
以孔子的时代与现时代作一比较来考虑,人类究竟有了多大的进步呢?确切地说,恶智在迈进,而杀戮和破坏也变得更巧妙,更规模化了。我就是想通过著述《孔子传》来用自己的方式写出对现代的忧心。
——白川静
白川静(1910-2006)
日本最著名的汉字、甲骨文研究家、汉文学家。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被誉为日本的郭沫若,曾再三荣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功劳奖和文化勋章。一生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著作等身。著有《汉字:产生和背景》、《诗经:中国的古代歌谣》、《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甲骨文的世界:古代殷王朝的构造》、《中国的神话》、《汉字百话》、《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民俗》、《人名字解》、《字統》、《字訓》、《字通》等,其中《汉字百话》已有中文译本。
《读者说》内容简介:三十年前,一颗文化种子埋入土壤,从春生夏长到秋收冬藏。我们与书为伴,阅读,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让我们回
民国人物在台湾 本书特色 本书以讲述了国民党高层人物在败退台湾以后的人生际遇。作者以纪实手法,详细地描述了阎锡山、陈诚、白崇禧、何应钦、胡宗南、吴稚晖、于右任、...
康熙 本书特色 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他是大清入关后**位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子,后被封为皇太子,继而即位为大清之君。康熙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岁丧母,在其祖...
十大元帅-红色将帅(共十册)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叶剑英元帅的一生。内容包括风华少年、剪辫子、进入云南讲武堂、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在中央苏区、万里长征、总导演...
《再苦也要笑一笑》内容简介:追求快乐是每个人的天性,但经历苦难也是人生的必然。人是哭着而不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或许就注
思想也有其地理:如同一个法国人不管前往何处,他在国处每走一步,不是接近就是远离法国,任何精神运作也使我们不是接近就是远离
郭沫若评说九十年 本书特色 《郭沫若评说九十年》:博采史料多元声音学界风云人文情怀郭沫若评说九十年 内容简介 郭沫若丰富而曲折的一生总能投射出这个时代*激越*活...
皇帝 本书特色 核心卖点解剖独裁政权的*佳标本从夺权到倾覆,从“雄狮之主”到“狱中废帝”,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 堕入“政变”循环的一生 作者雷沙德·卡...
钱学森说——一位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自白 本书特色 钱学森是我们著名的科学家,航天事业奠基人。他的一生致于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建设,留下来许多精句与名言,后人可以通过...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本书特色 雅子妃的美丽与哀愁,日本皇室不愿公开的秘密。著名历史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推荐,留日作家陈希我长文导读。台弯金石堂、博客来、...
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
大开本--何应钦大传 本书特色 何应钦作为蒋介石的高级军事助手,在东征、北伐,四一二政变、军阀内战、抗日战争中辅佐蒋的国民政府军队进行作战,后勤等;到台湾后失去...
鲁迅文化史 内容简介 回顾文学家鲁迅从1906年到2006年的文化史,类似于对鲁迅进行考古挖掘,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是如何成为具有众多象征含义的文化符号“鲁迅”的...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Ⅱ 本书特色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历来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库中的瑰宝,是一部融历史。文学和人生哲学于一炉的鸿篇巨制。古代希腊、罗马许多历史人物的形...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也是一曲悲怆的挽歌,这是一个天才物理学家命运的纪实,这也是我国一代知识分子所经历的风霜刀剑、血泪坎
达利(Dali,Salvador),西班牙画,作品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20年代末期,受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意象著作的影响,并与巴黎超现实
走出黑暗-白金纪念典藏版 本书特色 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这...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对决大西洋(图文版)》内容简介:浩瀚的大西洋,暗流涌动,因为“狼群”在行动。德国的潜艇群在二战中有
舒新城自述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舒新城自述》表白舒新城先生自己关于教育的生活外,冀供给读者以三十五年间的一部分教育真实史料,故一切以率真为主。《二...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本书特色 本书是二百万字的的著作,是迄今国内*大的一部佛教人名辞典。著者震华法师生前曾任上海玉佛寺住持,并于四十年代创办上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