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先生的著作。作者以其锐利的目光甄别出史书和后人的粉饰,描述了孔子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思想家,不断追求理想,在挫折和漂泊中所度过的一生。
作者一反过去把孔子作为大圣简单描述的做法,力图从孔子的身世及一生言行中揭开事实真相,挖掘沉淀在意识层深处的东西,塑造了一个更接近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孔子。
书稿共分“东西南北之人”、“儒之源流”、“孔子的立场”、“儒教的批判者”和“关于《论语》”五章。围绕以下主题展开:孔子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儒教是如何产生的;孔子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是怎样的;儒教与诸子百家的同异;《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孔子传》中译本大陆首次出版。
◆白川静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一生研究汉学,非常有建树,在业内影响极大。这本《孔子传》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不同视角看孔子。他把孔子当作像接受神谕的苏格拉底一样的伟大圣者。他在后记中写道:“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
◆这里描绘出来的孔子是一个生活在神奇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人物。那是一个既非被伦理道德权威化的绝对圣人式的孔子,也非对人的善意充满信赖的孔子。以历史的真实性来说,是一个更接近真实并显得更有血有肉的孔子。
——加地伸行
◆每一位对自己负责的高中生、对孩子负责的高中生家长、对学生负责的高三年级班主任不可不读的书。"
本书虽名为“孔子传”,书稿实为一部《孔子评传》,在掌握和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抛弃前人撰述孔子传记的一贯思路,提出了鲜明的个人观点:
关于孔子的身世:作者认为《史记》等史书关于孔子世系的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孔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无名巫女的儿子(巫女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小的女儿,为祭祀而留在家中不允许出嫁),是个连父亲名字都不知道的私生子,在下层巫师社会里生活长大。
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一生都在做“梦”,总是梦见周公并与周公交谈。“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文是孔子认为理想的周乐文化传统,孔子认为,回复斯文,树立斯文的传统,是上天交给他的使命。孔子一心想实现“为东周”的理想,为此要开辟圣人之路。但他是一个革命者,而不是革命家,终究失败而去国流亡十四年。正因如此,政治上的失败促成了其思想上的伟大成功。孔子逐渐对政治上的成功不抱希望,转而意识到一种历史使命感。作者认为孔子师徒的亡命生涯,为其提供了一个深刻思索命运、天命、人性问题的机会,这一过程,就像与使徒们彷徨不定的拿撒勒人基督一样,可惜的是,西方产生了《圣经》,而孔子师徒的亡命过程却没有留下详细记录。
关于阳虎:作者把孔子与阳虎作为一对相互影响至深的对立关系来描述,认为阳虎正是孔子自身的一个倒影,孔子通过这个反面形象来深刻思考自己。与孔子一样,阳虎也是一个以师儒起家、为时政改革而奋起、广招门徒,向贵族政治挑战的人物。二者之间有着理不断的缘分,既是对手又同是反体制者,阳虎拥有极强的政治手段,而孔子却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孔子流亡的原因正是应为阳虎专制,而此后十几年的流亡生活中也时时有阳虎这个精神幻影存在。是幻影,也是救星,正因为这个幻影的存在,孔子才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关于儒之源流:作者通过自己的解释来探求儒之源流,认为儒的源流既包含古典学的传统,还发源于遥远过去的传承。除了古典典籍之外,儒的源流与以原始信仰为核心的巫史之学密不可分,儒家正是从孔子所生活的巫祝社会产生的。构成孔子和儒家的核心的东西,被称为“仁”、“天命”、“德”。儒教包含了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一切,并在此之上创立,此后在两千多年里成为国家的传统,孔子的不朽之处,正是树立了这个传统。此外,作者还否定了郭沫若提出的孔子是奴隶解放运动的领导者的这一观点。
作者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学术研究价值。该书*早于1991年2月在日本中央公论社出版后,影响很大,后于2003、2011年重版,研究孔子的许多传记和著作都曾引用该书内容,如史景迁夫人金安平所著《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哲人》即重点参考此书。该书一直未有中文译本,此次为首次在大陆翻译出版。
在我的书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放着一本《论语》和一本《圣经》。阅读过程中渐渐感悟到,这两本书其实都是为败北者而写就的。
——白川静
以孔子的时代与现时代作一比较来考虑,人类究竟有了多大的进步呢?确切地说,恶智在迈进,而杀戮和破坏也变得更巧妙,更规模化了。我就是想通过著述《孔子传》来用自己的方式写出对现代的忧心。
——白川静
白川静(1910-2006)
日本最著名的汉字、甲骨文研究家、汉文学家。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被誉为日本的郭沫若,曾再三荣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功劳奖和文化勋章。一生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著作等身。著有《汉字:产生和背景》、《诗经:中国的古代歌谣》、《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甲骨文的世界:古代殷王朝的构造》、《中国的神话》、《汉字百话》、《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民俗》、《人名字解》、《字統》、《字訓》、《字通》等,其中《汉字百话》已有中文译本。
魔戒的锻造者-托尔金传 本书特色 本书从托尔金的校园时代,牛津和新生活的开始写起,从他的工作和影响力,战争的阴影,文学及其他,创造神话,重塑英雄,为出版而奋斗,...
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 本书特色 《左宗棠》是一本在理念和内容上具有突破性的传记小说。*故事、*好读的励志书。《左宗棠》是一本草根和官员,乃至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应...
蒋介石与戴笠 内容简介 1946年3月,当“中国秘密警察首脑”、“中国的希姆莱”、“中外闻名的老牌特务头子”戴笠死讯传来时,蒋介石为之“心伤天丧、五内具煎”而痛...
王尔德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FingalO’Flaher
酒旗风暖少年狂-陈独秀与近代学人 本书特色 陈独秀为一代奇杰之士,其平生风义,在与苏曼殊、蔡元培、胡适、鲁迅、傅斯年、章士钊、台静农以及《新青年》的众多作者、读...
大明首辅张居正 本书特色 不朽的功业 悲剧的性格 明朝**名臣张居正出身寒门,历经科考,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迁任内阁次辅、吏...
金石为开-金岳霖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的艺术人生 内容简介 金岳霖的人生艺术和欧阳中石的艺术人生》金岳霖是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的人生道路是早年清华,然后到美、英...
《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内容简介:本书根据陈丹青同名画展编成,收录了他归国十年的代表性画作,以及谈论“写生”与
胡耀邦在历史转折关头(1975-1982) 本书特色 胡耀邦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有着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献身精神,他有着密...
《朱元璋传》内容简介: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
1976年入选北京青年队1977年入选北京女排1978年入选中国女排,为主力队员、主攻手1979年获亚洲锦标赛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19
吕颐浩年谱 目录 前 言 凡 例 吕颐浩家世及年谱 附录一:吕忠穆公遗事附录二:吕颐浩资料选辑附录三:吕颐浩著述的历代著录参考文献 后 记吕颐浩年谱 作者...
乱世之鞭: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30个人 内容简介 乱世之鞭: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30个人 目录 寒浞:大英雄是怎样变成人肉酱的易牙:把儿子端到餐桌上下饭巫臣:横...
库里传 本书特色 《库里传》由勇士队随队记者、旧金山湾区新闻集团体育专栏作家马库斯·汤普森二世执笔。作为一名勇士队铁粉,他对这支球队跟队报道了十二...
邮票上的毛泽东 本书特色 在各国所发行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人物的邮票中,毛泽东邮票的数量和质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令人瞩目,中外集邮者、集邮家,已经有许多人专门以“毛泽...
《浮光》内容简介:台湾知名作家吴明益摄影散文著作,以摄影史和摄影史上的关键人物为脉络,书写通过摄影之眼捕捉的自然之美,以及
关公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
梅兰芳的梅风兰韵 本书特色 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扶夫斯基以“伟大”评梅氏:“梅兰芳博士以他那无比优美的姿态开启一扁看不见的门,或者突然转身面对他那看不见的对手,...
宋庆龄画传:1893~1981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41章,记录了宋庆龄的一生,其内容包括:宋庆龄不姓宋?这得从她传奇之父说起;名门名媛、明代大教育家徐光启后裔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蒙哥马利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蒙哥马利是二战时期英国杰出的军事领导人。征战阿拉曼大败“非洲军团”,扭转北非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