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如一的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无一不充斥在文物艺术研究的方方面面。虽然未能继续文学创作,但对生命的热情却一直贯穿在文物研究当中。
正如他自己写到的一样:“俗说凤凰不死,死后又还会再生。这传说极有意思。凡是深深活在人民情感中的东西,它的历史虽久,当然还会从更新的时代,和千万人民艺术创造热情重新结合,得到不朽和永生。 ”
1949年,沈从文离开文坛,痴迷于文物研究三十余年,后有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问世。尽管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属于两个性质与特征完全不同的文化领域,但沈从文却一直延续着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如一的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本书就收录了沈从文的部分文学评论与文化研究短文,见解独到,考证严密,行文一如散文般优美且独具性灵。
甲辰闲话一我预备在我活着的日子里,写下几个小说,从三十岁起始到五十岁止,这二十年内条件许可当把它继续完成,我将用下述各样名字,作为我每个作品的题名。一、黄河,写黄河两岸北方民族与这一条肮脏肥沃河流所影响到的一切。二、长江,写长江中部以及上下游的革命纠纷。三、长城,写边地。四、上海,写工人与市侩对立的生活。五、北京,以北京为背景的历史的社会的综集。六、父亲,纪念我伟大有抱负的爸爸。七、母亲,纪念我饱经忧患的妈妈。八、我,记述我从小到大的一切。九、她,写一切在我生活中对我有过深刻影响的女人。十、故乡,故乡的民族性与风俗及特殊组织。十一、朋友,我的债主和我的朋友,如何使我生活(这是我*不应该忘却的一本书)。但是,看看这一篇生活的账目,使我有点忧郁起来了。我已经写了许多文章,还要写那么些文章,我到后是不是死在路边还得请朋友去赊一具棺材?同时我在什么时候死去,是不是将因为饥饿或同饥饿差不多的原因?我曾答应过一个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学医的朋友,在我死后把尸身赠给他,许可意随他处置,我是不是到那时还能好好地躺在北京一个公寓里或协和的地下室咽那*后的一口气?想到这些,我又觉得我*相宜的去处,倒是另外一个事业了。我*欢喜两件事情,一种是属于“文”的,就是令我坐在北京琉璃厂的一个刻字铺里,手指头笼上一个皮套,用刀按在硬木上刻宋体字,因为我的手法较敏捷活泼,常常受掌柜的奖励,同时我又眼见到另一个同伴,脸上肮脏,把舌子常常掉在嘴角上,也在那里刻字。我常常被奖励,这小子却常常得到掌柜大而多毛的巴掌。还有我们做手艺是在有白白的太阳的窗下做的。我仿佛觉得那些地方是我*相宜的地方,同时是我*适当的事业。另外我还想到一种属于“武”的生活。上海民国路有些小弄子里,有些旧式的铜匠铺,常常有几个全个身上脸上黑黢黢的小子,嘴唇皮极厚,眼睛极小,抿着嘴巴,翻动白眼,伸出瘦瘦的胳膊,蹲身在鹤嘴口旁捶打铜片,或者拿着铜杆,站立在镀镍的转轮边。一条长长的污浊的皮带,从屋梁上搭下来,带着钢轮飞动,各处是混杂的声音,各处是火花。这些地方也一定能做我灵魂的住宅。如今这两种生活都只能增加我的羡慕,他们的从容,在我印象中,正如许多美丽女子的影子在许多年轻多情的男子的头脑中,保留着不能消失,同时这印象却苦恼到灵魂。我的文章,是羡慕这些平凡,为人生百事所动摇,为小到这类职业也非常的倾心才写出的。记得在上海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给了我一个信,说是十分欢喜我也同情我作品,要约我见一次面。我自然得答应,把回信寄去,不久这个朋友就来了。来时出我意外的,还带了他一个风致楚楚的太太来。我的住处楼下是一个馆子,自然在方便中我就请他们喝汤吃菜。(这太太的美貌年轻,想起来很有点使我生气。)两夫妇即刻同我那么熟悉,我还不大明白这个理由,便是我文章促成了这友谊。到后他们要我带他们到一个*有趣的地方去玩,我记起了爱多亚路萨坡赛路口一个铜作铺的皮带同转轮同那一群脏人了,就带着这年轻夫妇到那里去,站到门外看了半天。第二天,这朋友夫妇以为我“古怪有趣”,又来我住处。这一次我可被他们拉到另外一个好地方吃喝去了。回家时,我红着脸说,我不习惯那个派头,我不习惯在许多体面男人女人面前散步或吃喝。他们更以为我“古怪有趣”。我们的友谊,到现在还保持得很好,上面那些话,这朋友见到,他是不会生气的。不过我的兴味同社会上层的人就距离得那么远,我的忧郁,什么人会知道?……
有人说沈从文不写小说,太可惜!我以为他如不写文物考古方面,那才可惜!
—张充和
沈从文 1902-1988
湖南凤凰县人,20世纪最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虎雏》《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晚年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风雨茅庐-郁达夫回忆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的梦,我的青春;十年的留学生活;创作生活的回顾;南行杂记;燃烧的倾诉等。风雨茅庐-郁达夫回忆录风雨茅庐-郁...
(新实力)中国当代散文名家书系-看见即热爱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 ...
《远行译丛:夜航西飞》内容简介:本书是由三十年非洲岁月片段串联起来的回忆,讲述传奇女性柏瑞尔·马卡姆从童年到一九三六年的人
唐吉诃德 本书特色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
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 本书特色 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学问与为人堪称知识分子的典...
改变思想(精装) 本书特色 为什么卡夫卡总是喜欢在凌晨3点写作?英国杰出女作家乔治艾洛特的人生经历,如何影响她后来的写作风格?其中剖析的角色包含:奥巴马、凯瑟琳...
《昨日的世界》内容简介:《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是茨威格在临终
《给孩子的写作课》内容简介:北京四中、人大附中语文名师推荐! 汉语大师叶圣陶令孩子受用一生的写作技巧! 著名教育家、作家,并
我见青山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陈尚君先生十年来撰写的序文及其业师朱东润著作的整理后记。序文分为上下二编,上编为友人嘱撰,下编应及门诸君命题,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
1889年,白朗宁在威尼斯逝世前不久,把一个镶嵌细工的木盒交托给他的儿子,里面珍藏着他和妻子间的全部书信。1898年,两位诗人间
驴车上的龟兹 内容简介 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飘忽,一阵风一样没有着落.也许为弥补那次行旅的急促,梦中我又沿那条长路走过无数次.刘亮程以一个乡村哲人的眼光,带你步入...
纳兰词全译 本书特色 纳兰性德主要成就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集》和《饮水集》两册,后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
曼髯三论 本书特色 郑曼青以诗、书、画、拳、医五绝闻名于世,《曼髯三论》正是其对自己六十年有关诗、书、画创作之心得与总结。作者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全面具体地阐述...
《素描入门教程:人物头像》内容简介:对于素描初学者来说,人头疼的素描题材非人物莫属,而人物素描中难画的就是人物头像。五官的
《合伙创业:合作机制+股份分配+风险规避》内容简介:在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下,单打独斗的创业风险高,且成功率低。而合伙创业则
将爱:大文豪的情与爱 本书特色 《将爱:大文豪的情与爱 》作者以清新温婉的文风见长,在字里行间品味文字背后属于文学大师们自己的风花雪月。书中辑录了二十篇...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内容简介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走到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个集子,由杨绛女士编定。本书...
林徽因的信 本书特色 《林徽因的信》呈现了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友人胡适、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费正清夫妇,爱人梁思成等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特别着力于...
合唱 本书特色 夭折《独唱团》头牌小说作者,韩寒“one/一个”群体中的代表性纯粹小说家——老王子作品集。12个长长短短的故事,12种光怪陆离的青春。老王子虚构...
海底两万里-全译本 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却被那“怪物”俘获。而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