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转折点来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日本帝国在瓜岛的战争中遇到巨大困难。在那里,日本和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争。”——日本天皇裕仁“自从中途岛和瓜达卡纳尔岛两次海战失利以后,总的战局对帝国不利。”——日本首相东条英机
瓜达卡纳乐岛位于南太平洋,是所罗门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1942后8月,美军与日军为夺取这个小岛,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血战。较量一直持续的1943年2月,以日军的全面溃退结束。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军事史学家称瓜岛战役是“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美、日海陆空三军一场血与火的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当“星条旗”在充满血腥味的岛上飘扬,昭示着美国从此拉开了太平洋战略反攻的帷幕。二战中*大的遭遇性战役。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上**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具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被比作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其血腥和惨烈令人咋舌。那血流成河尸臭冲天的“血岭”,那归纳精准的死亡期限表,那忍吃同伴的无奈哀痛,那木乃伊一般的日军“女兵”……为什么纯洁无邪充满原始风情的处女地,会成为“死亡之岛、饥饿之岛“?为什么日本要孤注一掷、背水一战?《喋血瓜岛:二占经典战役全记录》将再现那一场“屠宰场”式大战的始末。
细菌战-生化武器的黑暗世界 内容简介 您想了解什么是细菌武器吗?您想知道研制、开发细菌武器幕后的故事吗?……由《纽约时报》等3位资深记者,即本书的作者经长时间调...
《武训传》批判事件研究:从历史语境的角度 本书特色 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人,他的特殊事迹是“行乞办学”。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剧本《武训传》对他所做的事赋予了浓厚的...
干部选学大讲堂-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选编-第5辑 本书特色 《干部选学大讲堂: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选编(第5辑)》是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
情报搜集技术-(最新中文译本) 本书特色 情报搜集是情报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情报分析的前提与基础。它分为人力搜集、技术搜集和开源情报搜集三类。《情报搜集技术》...
盛衰之变 内容简介 (1)和亲联姻和亲主要是指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通过联姻缔结友好关系的政策,是进行政治或军事结盟的一种手段。汉唐清封建...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元首 本书特色 15桩轰动天下的元首行刺案,15个惊心动魄的谋杀故事。旨尼迪、萨达特、拉宾、朴正熙、英·甘地母子、贝·布托……这些曾各国政...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 本书特色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精)》编著者乔石。该书分上下两集。上集( 1985年9月至1992年12月)主要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 本书特色 张千凡编著的《为了人的尊严——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批判与重构》阐发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内在精髓,批判了儒家政治传统的...
中国干部教育(1927-1949) 本书特色 《领导教育学》丛书由中国惟一干部培训创新示范基地、拥有中国**个领导教育学专业博士点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组织编写。丛...
二战经典战役纪实-贰-(全9册) 本书特色 《二战经典战役纪实(二)(套装)》包括《梦断马奇诺》《鹰击不列颠》《血战阿拉曼》《决胜斯大林格勒》《决战库...
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中-[全本] 本书特色 1、本书作者俞天任,20世纪90年代到日本至今的近二十年间,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有深入的研究...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内容简介 翻开历史的篇章,人们会看到,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变法。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志士仁人,站...
中国民族概论 内容简介 该书主编宋蜀华教授是中国民族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副主编陈克进教授是本中心兼职教授。主要撰...
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纲要 内容简介 《纲要》对邓小平同志人口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和特点做了比较翔实的介绍,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作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美帝国的形成-从美西战争道伊拉克战争-(第三版) 本书特色 自然讨厌真空,历史讨厌霸权。而当今世界恰恰存在着一个史无前例的美国霸权,这个霸权如何形成,是靠和平还...
《科举史》内容简介: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
战士的荣耀:民族战争与现代良知:ethnic war and the modern conscience 本书特色 当今世界*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中日甲午战争的成果。书中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形成等问题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特别在战争的起因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内容简介 影响与改变德、美、日、英、法等多国政界对中国政策的黄钟大吕之作。“一部十多年来*好的反映中国的著作!”——《德国财经时报》《日...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