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通识》以先秦至清代古文为研究和论述的对象,力求勾画出中国古文发展的脉络和源流,探究古文的文本写作规律,兼及历代古文中名篇的阅读和鉴赏,同时为古文读者提供必要的入门参考书目。
《读古文通识》是文学通识系列之一,文学通识系列共五册,分别是《读词通识》、《读诗通识》、《读赋通识》、《读曲通识》、《读古文通识》。《读古文通识》古文是指文言文形式的文体,以少量文字承载大量信息的一种文体。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呈现形式,也是人们记录生活、思想、事记的主要方式。本书系统介绍了历代古文的创作脉络,中国文化脉络与古文的发展历程。作者也介绍了古文这种文体形式所蕴含的中华文化魅力,让那种精简不失文理、宏大不缀繁杂的文化思想呈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在欣赏、理解古文上有一个清晰的参考思路。
古文之名,因韩愈倡导散文复古而起。曾国藩谓:“古文者,韩退之氏厌弃魏晋六朝骈俪之文,而返之于六经两汉,从而名焉者也。”(《复许孝廉振祎书》)韩愈自谓:“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值得指出的是,古文虽然是唐人提出的文体概念,但古文之存在却早于唐代。在古典文学里,古文的含义包括两层:其一是和韵文对立的,指不押韵的文章;其二是和骈文对立的,指句法不整齐的文章。本章从先秦古文讲起,至清代古文结束,略述古文的发展源流。
**节先秦古文
先秦时代,是中国古文的发轫期。贯穿这一时段的古文有两条线索:一是西周以来的王官文化下移,形成先秦诸子学术空前繁盛的局面,转而孕育出异彩纷呈的先秦诸子古文,诸子的思想则为后世古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二是中国古代的史官文化在此期间蓬勃发展,《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史书均源于此,成为后世的历史散文写作的杰出范例。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文历来以儒家之文为正宗,故在下面关于先秦古文的阐述中,先论以六经之古文,后以先秦诸子、历史散文比次。
一、六经皆文——儒家元典与古文
民国学者刘师培说:“夫作文之法,因字成句,积句成章。”(《文说》)无字则无以成文,中国目前能够见到的*早文字,是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虽然它们都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古文,却大多极其短小,虽不乏也有叙事要素齐备、长篇巨制的例子(如《毛公鼎》),但数量并不多,恐怕难以反映古文发展初期的全貌。
在中国正统文学观念里,真正代表中国文学早期发展成就、可以为后世所取法的文学典范是儒家的“六经”。古人认为,儒家的“六经”是后世文学之源,“文本于经”是古典文艺理论中一种流行的观点。儒家六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易》和《春秋》(此处顺序依《礼记?经解》、《庄子?天运》所载)。其中《诗》为韵文,《乐》今不传,《礼》之原貌不可复见,故在儒家六经之中,可代表古文发轫期成就和面貌的仅《书》、《春秋》而已。
《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所收文章大多数是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训话、战争誓辞、政府文告等,即后人所谓的“尚书六体”(典、谟、誓、命、训、诰),是当时的大政宪典。《尚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上古史官文化的产物,“史”字始见于甲骨文,甲骨卜辞中习见“大史”、“小史”之辞,可见中国古代设置史官的制度甚早。据《周礼》记载,周代史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的职责分工,有负责宫廷文件起草之人,亦有负责档案保管之人,而《汉书?艺文志》则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在这样的意义上,《尚书》实际上是我国*早的记言史书。
一般认为,《虞书》、《夏书》不是虞夏时期的作品,而是出于后人追述,而《商书》和《周书》则基本上是商周时期的作品,但也经过后人的一些加工和整理。《尚书》中多数篇章属于说明文和议论文,个别篇章记事成分较大,如《周书?顾命》和《周书?金縢》,但总体仍以记言为主。《尚书》中文学成就较高的,有《盘庚》、《金縢》等篇。
《商书?盘庚》是可靠的商代作品,是商王盘庚主张迁都到殷地,遭到部分贵族反对时所作的演说。《盘庚》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叙述盘庚向贵族训话,说明迁都的缘由。他把从旧都迁到新都,比喻成“若颠木之有由蘖”,来形容新生的希望和前景。用打鱼和稼穑告诫群臣只有听从他的命令才有好的结果:“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如若像“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则不会有好的结果。同时,盘庚也告诫贵族不要煽动百姓,他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来形容语言的威力。众多比喻生动贴切,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周书?金縢》写武王克商后患病,周公向先王祷告,愿意以己身代替武王服务于众先王身旁,以己之命代武王之死,后武王疾病痊愈,周公将代祷之辞密封于金匮之中,劝众人勿言此事;成王即位后,周公摄政,武王的弟弟管叔等散布流言诽谤周公,并与殷后裔武庚等遗民叛乱。周公率军平定叛乱,但成王因此前流言对周公心存猜疑,周公无奈蛰居,但随后“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至此真相大白,流言不攻自破,成王深受感动,亲自迎接周公回朝。整篇文字情节离奇曲折,富于传奇色彩。
因为《尚书》是用“古体文言”写作,故而具有典丽古奥的语言特征,常被讥讽为“混混灏灏噩噩”,“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但若拂去语言自身的古奥特质,《尚书》自身还是非常富于文学特色的,而且这种古奥的语言风格还间接启迪了后世类似的文学创作(如韩愈)。另外,以典、谟、誓、命、训、诰为标志的“尚书六体”,也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文体范畴,而《尚书》的文本自身,则成为专门从事宫廷文献写作的官吏的文章典范。
《春秋》是我国古代较早的编年体史书。周朝从王室到各诸侯国都有这类史书,墨子言:“吾见百国春秋”,孟子则说:“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由此可见早期史书撰述之盛。但是列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春秋》,则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加工整理成书的,原来的各国春秋今已不传。《春秋》共16000多字,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240多年间的历史大事。春秋的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其叙述简洁而谨严,语言平浅精当,但过于简略,长的不过40多字,短的仅有一字,更像是大事年表,故此有“断烂朝报”之讥。
李振峰(1978— ),吉林省德惠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专业博士,现任职于高校,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业余从事小说和诗歌创作,发表作品多篇。
红豆相思.两全其美-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 本书特色 《红豆相思两全其美/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整理了民国时期著名通俗小说作家冯玉奇的经典小说作品。冯玉...
歌德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外国名家散文丛书:歌德散文选》系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的散文选集,包括游记、传记片断、书简、杂著等28篇。这些散文...
杨振生代表作 玉君 本书特色 杨先生是五四的大将、大作家、大教育家。他一生为人民做了很多很多好事,也留下了极其可贵的作品,不收集起来出版,太可惜了。——萧乾杨振...
《聊出来的三国·曹魏豪雨》内容简介:这是一段通过聊天改变汉末三国历史走向的史实。本书通过对一场场聊天的细致描述和深入剖析,
可居室藏书翰·罗振玉 本书特色 ★ 作者王贵忱认为,在考古、存古、释古方面,罗振玉都是近代第*人,于甲骨文、敦煌学、汉简的研究上,罗也开风气之先★ 信札、题跋、...
2009-2012-马王堆的重构-草树诗文集 本书特色 草树诗文集《马王堆的重构》俨如灿烂的星夜,每颗星都放射着映照尘世的光芒。这些并置在夜色中的星辰构成了一个...
从卡萨布兰卡开始 内容简介 这是徐鲁的一部文学散文集,书中以犀利的笔触记述了中外文学的各异之处,全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资料丰富翔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读物。从卡萨...
雨果政论集 目录 小拿破仑**部分 其人第二部分 政府第三部分 罪行第四部分 还有其他罪行第五部分 议会体制第六部分 宽恕第七部分 宽恕第八部分 政变之中包含着...
《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集中介绍了二十世纪欧洲及美国近二十家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诗歌流派及其代表性诗人和作品;这部精心编译
《超有爱素描,这样画!萌萌小物篇》内容简介:学习画素描不只从枯燥的石膏体开始,还可以从身边可爱的小物件画起!不要认为素描很
一力文库012:爱默生随笔(中英文全2册) 本书特色 《爱默生随笔》作者爱默生,林肯总统曾称爱默生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不了解爱默生,就不能了解十九世纪...
英译中国古词精选 目录 序译者说明菩萨蛮(唐)李白闲中好(唐)段成式渔歌子(唐)张志和长相思(唐)白居易忆江南(唐)白居易花非花(唐)白居易望江南(唐)温庭筠菩...
《用脑拿订单(经典版)》内容简介:《 用脑拿订单(经典版)》试图通过“中国资深销售顾问全脑销售博弈研究”项目中另外10个案例来
我的精神家园 本书特色 《我的精神家园》是王小波杂文作品的精选集,分为文化篇、艺术篇、社会篇三部分。文中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的命运。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
《有一种基因叫理想》内容简介:央视新闻评论部,诞生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实话实说》等名牌节目,
鸟儿不惊的地方-心灵甘泉 本书特色 米哈伊尔·普里什文是20世纪杰出的俄国作家,世界生态文学的先驱之一。《鸟儿不惊的地方》和《跟随魔力面包》是普里什文的处女作,...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中华杰出文化人物独家访谈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中华杰出文化人物独家访谈纪实,从他们那儿感受到了很多人生的智慧。这些智慧让你心灵自由,让你与任何...
《落花生》内容简介:在抗战动荡激昂的年代,许地山空灵幽远,充满哲思的行文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他没有派别,只希望能为那环境幽
《你是这世间所有的美妙》内容简介:本书是生活美学作家曾焱冰写给父母的儿童美育作品,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餐桌、自然和旅途中培
《山之四季》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近代桂冠诗人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笔记,其中15篇文字记录山中隐居生活。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人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