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圣人文化论纲》是一部学术专著,对孔子进行了新的探讨,从而提出“圣化”的范畴。作者认为,“圣化”比“礼”与“仁”等观念能更为深入地把握中国文化的质,能更为清晰地展示中国文化之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把孔子放在一个更为广泛的“思想文化”领域,看其思想体系是怎样转化为中国文化的质的规定性,并以何种方式主导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趋向。
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必然要讨论孔子。作者对孔子进行了新的探讨,从而提出“圣化”的范畴。作者认为,“圣化”比“礼”与“仁”等观念能更为深入地把握住中国文化的质,能更为清晰地展示中国文化之趋势。“圣化”并非儒家的专利,它是先秦诸子的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本书着重考察在春秋至秦汉大一统时期,宋儒造圣时期的圣化思潮中,孔子从载体上升为主体,以及与孔子圣化有关的学术演进、学派兴衰及其政治沉浮。
前言:“圣化”之引论一、问题之缘起与“圣化”之要旨二、文化“三段论”与圣化“两核心”三、两个概念区分与政治文化定性四、“孔子再评价”与“王权主义”反思**章从“神化”到“圣化”一、殷周之际的革命1.殷人的“神化帝王”观[1]天、帝、王统一性之滥觞[2]“民”的意义检索及其引申2.周人的“圣化民主”观[1]“圣化”革命之缘起[2]周人“圣化”之端倪[3]“德”在周文化中的意义二、春秋圣化大趋势1.圣化之一:从民心到人性2.圣化之二:从“有德”到“有道”3.圣化之三:从礼仪到礼义4.圣化之四: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第二章儒家圣化模式与孔子圣化一、先秦儒家圣化模式1.孔子圣化模式——“下学上达”2.孟子圣化模式——“反身而诚”3.苟子圣化模式——“化性起伪”二、儒家分化与孔子圣化1.先秦儒家三期演变与圣化谱系的形成2.王权下的《论语》结集和王化的孔子形象三、先秦诸子论孔子与孔子的圣化1.孔子入百家:先秦学术分化及其演进[1]王官之学与诸子之学[2]争鸣与争霸:子学王官化2.走向外王的孔子:诸子的批判与认同[1]《墨子》论孔子:道德批判与理性批判[2]《庄子》论孔子:“知命”与“由命”者[3]《韩非子》论孔子:法制与入伦的悖论[4]《吕氏春秋》论孔子:孔子面面观3.孔子圣化:批判的解构与认同的转化[1]批判的解构[2]认同的转化第三章先秦诸子圣化观综述一、先秦文化转型与诸子造圣运动1.“圣”的本义及其在文化转型中的演变2.诸子对圣人的设计与战国圣化之趋势二、圣化:道、王、神一体化1.“道化”——圣道同体[1]圣人的自我操作[2]圣人的人际操作[3]圣人的形名操作2.“王化”——圣王合一[1]“王化”之一:法自然[2]“王化”之二:因人性[3]“王化”之三:辨名实[4]“王化”之四:行教化[5]“王化”之五:尚专制[6]“王化”之六:一天下3.“神化”——神圣一体第四章秦汉儒者的外王运动一、博士儒的“王圣”运动1.儒者的向往与皇帝的抱负2.儒门“王圣”运动始末[1]博士儒的兴起[2]“王圣”——博士儒的政治文化[3]儒法斗争与王圣运动的终结二、儒者革命与汉初统一1.王道与霸道的串联[1]春秋霸业——“尊王攘夷”[2]革命——王道之绝唱[3]“王霸并用”之荀学2.儒门的演变一从博士儒到革命儒[1]“神化”:皇帝与方士的故事[2]民本主义的兴起:儒者革命与农民起义[3]楚汉相争一霸道与王道的演义三、汉初儒学更始与儒术复兴运动1.拨乱反正与继续革命[1]马背上的思想家——陆贾[2]继续革命的儒生——贾谊2.儒者的进取与儒术复兴[1]汉初儒术之兴起[2]文治与武功之争[3]革命与“反革命”[4]儒术经世——杂儒与循吏四、儒术的胜利与圣王大一统1.儒术“应帝王”与儒学之兼容2.素王之文与帝王之政[1]道统:儒学理性为帝王立法[2]政统:帝王大一统[3]“天谴论”:帝王神化的余韵3.圣化的终结:圣王大一统[1]汉初儒者的革命情结[2]从五德到三统:革命范式的嬗变[3]封禅:革命主体性的转换第五章宋儒造圣思想论纲一、圣人“无我”1.圣人与天[1]圣人天地之用[2]圣人顺天无违[3]圣人与天为一2.圣人与理[1]圣人是理的化身[2]圣人无过错3.圣人之心[1]圣人心统性情[2]圣人心具万理[3]圣人此心虚明[4]圣人天地之心[5]圣人赤子之心4.圣人之眭[1]性与天道[2]圣人尽性[3]圣人“尽性”的几种方式二、圣人向圣王转化1.圣人尚公尚同2.圣人立己立人3.圣人成己成物三、圣王专制——“德政”1.王霸之辨2.德政:以民为本[1]圣王事天爱民[2]圣王让利于民[3]圣王重民心3.圣人教化人民[1]圣王启蒙[2]圣王“一刀切”[3]圣王“反观”[4]圣王以刑辅教4.圣王改造个体[1]造圣从人性人手[2]造圣“反求诸身”[3]造圣要“灭人欲”[4]以“敬”杀“贼”[5]以“学”造“圣”5.政治伦理与圣王专制[1]儒家伦理精神的根本:天和祖[2]儒家伦理精神的核心:孝与忠后记:“再思斋”问学记参考书目
罗宾·邓巴著名进化人类学家,牛津大学认知及进化人类学学院院长、教授,“邓巴数”提出者,即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邓巴数理论被认为是诸多...
米饭是人们的重要主食之一,比起山珍海味来,最让人在心里惦记到痒痒的,是那些能让你连下三碗饭还觉得意犹未尽的好菜,这些菜有着朴素的名字,有着飘遍了街头巷尾的香味,...
“一”与“多”-欧洲经济、政治、法律协调中的文化背景研究 本书特色 《“一”与“多”:欧洲经济、政治、法律协调中的文化背景研究》:欧盟研究丛书“一”与“多”-欧...
中国古代漆器-王世襄集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漆器(王世襄集)》由王世襄著,本书收入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晚期的各类漆器作品一百五十件,不仅在图片上较《<髹饰录>解说...
我的留学记 目录 译者前言 一 我的留学记 留学之前 把中国作为中国来理解 在尊重西欧的风潮中 京都学界与清末古典学者的接触 与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交往 被中国文学...
跨文化交际学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书以主题方式叙述,突出跨文化技巧或技术的方法与知识,亦强...
弟子规画传 本书特色 王登科编绘的《弟子规画传》让人由看画儿引起阅读兴趣,并由此有兴趣的阅读而进一步地思索,一点点地记在心里,一点点地落实到言行动止,使孩子们不...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中华经典精粹解读 本书特色 李逸安编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完整保留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汉语红移-多文体书写的汉语文化哲学 本书特色 red shift宇宙学的“红移现象”……词语红移的曹雪芹运动也就是生命又一次青春的运动。红颜,红妆,红笺,红袖…...
在這場殘忍的獵捕遊戲中,死亡是最仁慈的懲罰(全兩冊,不分售)◎系列全球銷量1,800萬冊,版權賣出40餘國◎榮獲2009年丹麥犯罪作家協會獎「年度最佳犯罪小說」...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本书特色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解读《孟子》。包括导读、原典、注释、点评四个部分。梁涛教授对孟子其人、其书介绍...
《未来的组织》内容简介:互联网浪潮的汹涌与宏观经济的衰退,不会影响睿智者的判断,相反却会成为改革家的机遇。凭借深刻的洞见、
这套书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系,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学到一些自然科普知识,还能让孩子领略文学名家的底蕴,加强对语言、文字...
图说日本艺伎 本书特色 艺伎是日本文化的载体也是日本的文化宠儿。《图说日本艺伎》全景展现了日本艺伎兴衰史,详实介绍了艺伎的日常生活、人生遭际以及她们在历史变迁中...
《经济法(名师解读版)》内容简介:《2014年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考专用辅导教材系列:经济法(名师解读版)》是针对2014年注册
古文字学导论 本书特色 近年来考古学、古史学、语言音韵学等均有显著进步,而与这些学科密切相关的古文字学却未能有长足发展。唐兰先生写作此书,以期建立起是非的标准,...
本领高强的间谍“黄昏”为了能潜入名门贵校,而受命必须在七天内组建一个“家庭”。而他所找到的“女儿”竟是个会读心的超能力者!机缘巧合找到的“妻子”却又是个杀手?互...
流动的权力-水如何塑文明? 本书特色21世纪比石油更珍贵的资源是水,比核泄漏更严峻的威胁是水危机,比领土争夺更可能发生的是“水之战”。 本书回顾10处古代治水文...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 本书特色 *全面的日本社会百态解读,*深层的日本历史文化挖掘。揭开钓鱼岛的争议真相,探寻武士道与靖国神社背后含义。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 内...
阅读日本书系-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本书特色 本书的**部强调在日本文化中典型的时间被集中表现为“现在”,“现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与由《出埃及记》所象征的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