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圣人文化论纲》是一部学术专著,对孔子进行了新的探讨,从而提出“圣化”的范畴。作者认为,“圣化”比“礼”与“仁”等观念能更为深入地把握中国文化的质,能更为清晰地展示中国文化之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把孔子放在一个更为广泛的“思想文化”领域,看其思想体系是怎样转化为中国文化的质的规定性,并以何种方式主导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趋向。
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必然要讨论孔子。作者对孔子进行了新的探讨,从而提出“圣化”的范畴。作者认为,“圣化”比“礼”与“仁”等观念能更为深入地把握住中国文化的质,能更为清晰地展示中国文化之趋势。“圣化”并非儒家的专利,它是先秦诸子的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本书着重考察在春秋至秦汉大一统时期,宋儒造圣时期的圣化思潮中,孔子从载体上升为主体,以及与孔子圣化有关的学术演进、学派兴衰及其政治沉浮。
前言:“圣化”之引论一、问题之缘起与“圣化”之要旨二、文化“三段论”与圣化“两核心”三、两个概念区分与政治文化定性四、“孔子再评价”与“王权主义”反思**章从“神化”到“圣化”一、殷周之际的革命1.殷人的“神化帝王”观[1]天、帝、王统一性之滥觞[2]“民”的意义检索及其引申2.周人的“圣化民主”观[1]“圣化”革命之缘起[2]周人“圣化”之端倪[3]“德”在周文化中的意义二、春秋圣化大趋势1.圣化之一:从民心到人性2.圣化之二:从“有德”到“有道”3.圣化之三:从礼仪到礼义4.圣化之四: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第二章儒家圣化模式与孔子圣化一、先秦儒家圣化模式1.孔子圣化模式——“下学上达”2.孟子圣化模式——“反身而诚”3.苟子圣化模式——“化性起伪”二、儒家分化与孔子圣化1.先秦儒家三期演变与圣化谱系的形成2.王权下的《论语》结集和王化的孔子形象三、先秦诸子论孔子与孔子的圣化1.孔子入百家:先秦学术分化及其演进[1]王官之学与诸子之学[2]争鸣与争霸:子学王官化2.走向外王的孔子:诸子的批判与认同[1]《墨子》论孔子:道德批判与理性批判[2]《庄子》论孔子:“知命”与“由命”者[3]《韩非子》论孔子:法制与入伦的悖论[4]《吕氏春秋》论孔子:孔子面面观3.孔子圣化:批判的解构与认同的转化[1]批判的解构[2]认同的转化第三章先秦诸子圣化观综述一、先秦文化转型与诸子造圣运动1.“圣”的本义及其在文化转型中的演变2.诸子对圣人的设计与战国圣化之趋势二、圣化:道、王、神一体化1.“道化”——圣道同体[1]圣人的自我操作[2]圣人的人际操作[3]圣人的形名操作2.“王化”——圣王合一[1]“王化”之一:法自然[2]“王化”之二:因人性[3]“王化”之三:辨名实[4]“王化”之四:行教化[5]“王化”之五:尚专制[6]“王化”之六:一天下3.“神化”——神圣一体第四章秦汉儒者的外王运动一、博士儒的“王圣”运动1.儒者的向往与皇帝的抱负2.儒门“王圣”运动始末[1]博士儒的兴起[2]“王圣”——博士儒的政治文化[3]儒法斗争与王圣运动的终结二、儒者革命与汉初统一1.王道与霸道的串联[1]春秋霸业——“尊王攘夷”[2]革命——王道之绝唱[3]“王霸并用”之荀学2.儒门的演变一从博士儒到革命儒[1]“神化”:皇帝与方士的故事[2]民本主义的兴起:儒者革命与农民起义[3]楚汉相争一霸道与王道的演义三、汉初儒学更始与儒术复兴运动1.拨乱反正与继续革命[1]马背上的思想家——陆贾[2]继续革命的儒生——贾谊2.儒者的进取与儒术复兴[1]汉初儒术之兴起[2]文治与武功之争[3]革命与“反革命”[4]儒术经世——杂儒与循吏四、儒术的胜利与圣王大一统1.儒术“应帝王”与儒学之兼容2.素王之文与帝王之政[1]道统:儒学理性为帝王立法[2]政统:帝王大一统[3]“天谴论”:帝王神化的余韵3.圣化的终结:圣王大一统[1]汉初儒者的革命情结[2]从五德到三统:革命范式的嬗变[3]封禅:革命主体性的转换第五章宋儒造圣思想论纲一、圣人“无我”1.圣人与天[1]圣人天地之用[2]圣人顺天无违[3]圣人与天为一2.圣人与理[1]圣人是理的化身[2]圣人无过错3.圣人之心[1]圣人心统性情[2]圣人心具万理[3]圣人此心虚明[4]圣人天地之心[5]圣人赤子之心4.圣人之眭[1]性与天道[2]圣人尽性[3]圣人“尽性”的几种方式二、圣人向圣王转化1.圣人尚公尚同2.圣人立己立人3.圣人成己成物三、圣王专制——“德政”1.王霸之辨2.德政:以民为本[1]圣王事天爱民[2]圣王让利于民[3]圣王重民心3.圣人教化人民[1]圣王启蒙[2]圣王“一刀切”[3]圣王“反观”[4]圣王以刑辅教4.圣王改造个体[1]造圣从人性人手[2]造圣“反求诸身”[3]造圣要“灭人欲”[4]以“敬”杀“贼”[5]以“学”造“圣”5.政治伦理与圣王专制[1]儒家伦理精神的根本:天和祖[2]儒家伦理精神的核心:孝与忠后记:“再思斋”问学记参考书目
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知识性读物。全书以时间为顺序,简述了一年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揭示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与习俗内...
国学经典全知道-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国学经典的工具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文学等方面,设置了“作者介绍”“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人类灵魂来自宇宙深处-2 本书特色 “外星生命探索教父”李卫东重磅新作,揭示人类灵魂的惊天秘密!从远古时候开始,人类...
“黑泽明的御用场记”野上照代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独一无二的亲历者 参与者倾情追忆黑泽明电影作品台前幕后的逸闻趣事真情怀念日本电影流金岁月的著名电影人 音乐人回忆录《...
天空的明主(波斯神话)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非同一般的世界历史。每本书中都充满了处于某一文化核心地位的奇特故事、神秘方式、愤怒的神灵以及幽灵的探求和魔力的象征;而...
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儒家思想研究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
中国的井文化 本书特色 这部《中国的井文化》是拙著《中国的门文化》的姊妹篇,妹妹比姐小了三岁。两册书内容结构近似,封面风格划一, 恰如穿着相同款式服装的姐妹,款...
奇案神破记 本书特色 《中国*好看的故事丛书:奇案神破记》收录了房檐中的杀手、错中错、阳世阴审、苏无名识盗查赃、糊涂官断荒唐案、屠刀的主人是谁、一只绣花鞋等故事...
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题论文集,据编者称是**本专门探讨课堂环境下语际语用学问题的学术文集(**部语际语用学的论文集正式出版的1993年G....
让思想晒晒太阳 本书特色 《让思想晒晒太阳》内容涵盖湖南广电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战略措施、媒体融合经验分享、内容创新产业拓展案例分析等,综合了多位湖南广电内部资深...
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第三极文化”论丛 本书特色 本书为我校艺术学院每年出版论丛的2015年版,资助额度已由3万元提高至4万元。黄会林教授提出了“第三极文化”的...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内容简介:本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先生编著,甄别、挑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古词共250首,加以注释和
中国民间趣味俗语(上下)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趣味俗语(套装共2册)》收集了三百多条常用俗语。分为人物称呼、市井称呼、行为心理、人生感恬、社会现象、功德成败、事...
傅雷:那远逝的雷火灵魂/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傅雷是公认的中国20世纪*伟大的翻译家之—,其翻译名声之巨足以遮蔽他在其他诸多领域里的不俗贡献。在对其...
《智联网·新思维》内容简介:作为智能时代的必读书,本书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智联网的最新思维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人类
作品目录第一章 道典类第二章 释典类第三章 易学类第四章 太玄类第五章 神仙类第六章 奇闻类第七章 占卜类第八章 占星类第九章
穿越经典 本书特色 《穿越经典(静安卷)》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在上海生活的人们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穿越经典 内容简介 简介《穿越经典(...
不过如此-历代笔记中的史事寻源-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不过如此:历代笔记中的史事寻源》是著名学者岂水先生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他从上千种笔记小说中辑成此书,探寻...
追梦昆仑-我读《山海经》 内容简介 先秦古籍《山海经》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名著,《追梦昆仑(我读山海经)》通过《山海经》中图腾,追寻远古图腾氏族的传奇。又通...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研究 本书特色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研究》引入关联数据的理念与技术方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相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