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记录了一位25岁的伦敦姑娘偏居城市一角的生活乐趣。而真正的主角是卧室外那片不足三平米的屋顶阳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作规划、购置种子及工具,再到育苗、培植、收获,花园陪伴着作者经历了从春到冬的一年时光。
在这条主线之外,作者还描述了她眼中伦敦的自然生态环境,从高楼观鸟到参观都市农场,从城市骑行到雨中长走,揭开了伦敦这座大都市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行文素朴,不营造曲折,但其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感情自然带来一种平缓、抒情的散文风格,使得本书自始至终充满了一种小清新的韵味。
城市能为你我带来些什么?
除了人群、高楼、车辆和噪音,还有花园、农场、鸟巢与河滩。
作者惊喜地发现,在伦敦——这高度城市化的地方,植物仍然自由生长,各种生灵悠然漫步。
让我们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与自然相互交流、情感共融的乐园。在喧嚣中,我们仍然可以追求田园诗般的生活。
阴暗与光明什么样的伦敦人会种菜呢?享受着某种家庭幸福的人?已婚,养狗,不流一滴汗,也不吐一个脏字,就能变出一道道自家出产的佳肴?哦,我可完全不是这样。我所生活的环境毫无幸福可言。我的厨房十分狭小,洗手间都快发霉了。房间是租来的;我没有丈夫,没有可爱的小狗,连一个像样的花园都没有。坦白地说,我也不是一个好厨子。
我有时会很忧郁,总是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为此我感到不安。但我想对每个人来说,总会有什么事使你感到窃喜,总有些事,无论何时,总能令你开怀。
绿色空间、野生生物和我的家乡伦敦的每个细节,就是*令我振奋的三件事物。当一切都陷入阴暗,我还可以躲进这些隐蔽的地方——在这里,满眼都是密实的绿叶和流动的伦敦风景。还有——我的屋顶。
本书讲述的是关于种植的美好,以及自然和一座城市的生态系统。它展现的是伦敦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一个漂泊中的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如何身处其中。它旨在揭示一座城市能在多大程度上容纳野生生物,也可能使你以新的眼光来看待高楼林立的空间。同时它也是一曲赞歌,歌颂园艺带给人们的满足感,哪怕你已经对它感到绝望。这并不是一本指南,而是记述在初次尝试园艺的一年里发生的种种奇遇。
好吧,欢迎你来到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在这个高度城市化的空间里,植物自然生长,各种生灵悠然漫步,而我,则试图在喧嚣中追求田园诗般的生活。
我的卧室有两扇门。一扇是正常的门——屋子里的进出通道,通往厨房、卫生间和街边,而另一扇门则直达我楼下邻居的厨房屋顶。这扇门通向一个隐秘的场所,一个“欢乐满人间”式的地方,那里只见一根根烟囱、一片片树冠,还有宽广的天空。别人的花园都在屋顶下方,四周房屋环绕。而在这里,你看不到路和车,但你会看到一棵美国梧桐,以及在它后面——一块儿杂乱无章的荒地,一个由节疤树和灌木组成的孤岛,竟然逃脱了被加盖的命运。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些日子。我在这幢可能是世界上*小的公寓里租了一个房间。我和室友蜗居在这个只有邮票大小的房子里,虽然空间有限,但我们都喜欢这儿。
一年前,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终于搬离了那所地狱般的房子,在这儿找到一丝安宁。从此我们摆脱了潮湿、鼠患和难伺候的室友等难题,换来一些不那么棘手的问题。公寓在伦敦北区一个特别嘈杂的角落,夹在卡姆登路(CamdenRoad)和霍洛威路(HollowayRoad)中间。但是,只要拐进我们所在的这条街,就会安静得多。虽然在屋顶上还是能听到车辆、飞机和汽笛声,但*主要的还是风声、鸟鸣和邻里声。附近有许多居民能够从窗口看到这块儿地方,他们或许在清洗衣物时陷入了遐想,或许在享受着香烟带来的片刻舒心。这个屋顶花园并不僻静,但正因如此,才更有意思。我认为它像是飘浮于城市的尘嚣之上,既不脱离整体,又有一些疏离。
说到屋顶花园,我可能有些夸大,因为其中的植物寥寥无几。我去年刚开始尝试种植,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今年的情况将会有所不同。我打算把这片狭小的、毫无特色的室外空间变成一个有机的、空中的、可供食用的花园,让它长满各色果树、蔬菜和开花植物——一个真正的起居室。
这个屋顶就像一个比较大的阳台,面积不足3平方米。那棵美国梧桐是离我*近的邻居,树上经常有松鼠和小鸟光顾。屋顶终日有阳光照射,在这个时节的日落时分,落光了树叶的枝干衬着冬日微亮的天空,显得格外美好。现在屋顶上摆放着一套桌椅,还有一些薰衣草和三丛帚石南,看起来有点儿空旷,有点儿荒凉。但在我看来,它就像一张空白的画布,在等待着奇迹发生。
与往常的冬天一样,我本着爱护野生生物、创建有机厨房的园艺理念,花了几个月时间来做规划。我阅读书籍、制作清单、画奇怪的图表,然后考虑需要购买哪些必要的硬件设施,比如修枝剪、小铲,也许还需要一把扫帚。我真的是从零开始——去年的象征性种植,我用的是一把儿童用的蓝色塑料铲,在海边买的,可能更适合用来堆沙堡,而不是做园艺。目前这个花园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廉价、不需要太多时间,而且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耐心并不是我的突出优点,我希望这个屋顶能很快成为一个特别的地方。
我18岁来到伦敦上大学,现在25岁。我是一个十足的城市女孩,没有任何园艺经验,但我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对城市里的野生生物十分着迷,在这个生态前景悲观的时代,我迫切地想要做一些于环境有利的事。
我想对我居住的地方动些手脚,用创造性的方法在我目前称作“家”的这幢大楼四周树起一面面植物墙。从事园艺的想法看起来十分不切实际,但我喜欢这个想法——把城市里的一个灰色角落染成绿色。
……
海伦·芭布丝(HelenBsbbs),自由撰稿人和作家,生活在英国伦敦。她曾在BBC及其出版部门任职,为《野外伦敦》杂志做过编辑。现在为《卫报》、《观察家报》、《新政治家周刊》等媒体撰稿;也为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做杂志编辑,如“绿色和平组织”等。
妖娆会 内容简介 妖娆欲销他人魂。每幅作品都是一道精致小菜,孙厨娘亲自操刀,采用独家配方,用心烹制。不模仿,不粗糙,不以次充好,活色生香,秀色可餐。一定有一道适...
再见了,可鲁:一只狗的一生 本书特色 21世纪[感动一亿亚洲人心]的超级畅销好书!21世纪亚洲“赚得泪水*多”的一本书,献给*至情至性的你!自出版短短8个月内即...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 本书特色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精选散文集。精选了他创作的各种散文百余篇。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
南北朝诗话校释 内容简介 《南北朝诗话》辑自《永乐大典》卷八〇七诗话四十九,共151条,涉及的诗人有119人,其中南朝诗人64人,北朝诗人55人,收录的时间上起...
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 海明威著的《老人与海》描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刚开始,有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过了40天都没有钓到鱼,孩...
河源散记 本书特色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建社50周年之际,与博库(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走马黄河”社会文化考察活动。这项始自2000年5月的活动,于当年...
唐君毅日记:儒家传统与当代中国-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初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本版本由吉林出版集团初次引进大陆发行★ 以日记的形式勾勒了一个跨时代学...
名家·名译--三个火枪手 本书特色 《三个火枪手》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但 对于大仲马来说,历史不过是他讲故事的幌子而已, 因为他喜欢戏说历史。这部小说的主...
池莉自选集-一本书读懂池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家池莉以关注女性生存真相、探寻女性内心世界为主旨的一本自选集,每一个文学形象的创造,都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去关照,有着...
《刑法研究(第十二卷)刑法各论 Ⅱ》内容简介:本书稿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的论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十二卷,主要内容是陈兴良教授
泰戈尔诗文彩图馆 本书特色 1.语言清丽,意味隽永,将抒情和哲思完美结合,给人以无尽美感和启迪。2.译文清新隽永、韵味悠长,完美展现出原作的精神与气质,具有很高...
《企业WLAN架构与技术》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华为在WLAN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客户业务的了解,以企业无线网络所面临的业务挑战为切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 )美国诗人,翻译家。出生于旧金山,就读伯克利大学期间,因受禅宗影响而转学亚洲语言和文化,并翻译中国古诗,参与“垮...
赤橙黄绿青蓝紫-蒋子龙文集-第6卷 本书特色 《蒋子龙文集(第6卷):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一部中篇小说集。包括:《开拓者》《弧光》《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
丁立梅经典散文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丁立梅经典散文精选集(套装三册)共精选了丁立梅150多篇经典散文作品。让读者在这个繁忙浮躁的世界,体会刻骨铭心的柔软!书...
大家小书-沈从文的文物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大家小书”之一种。“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的*术品牌,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其*收录有关文*、历史、哲*、艺术等各...
张恨水上下古今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多篇杂文作品,内容包括:“头发胡同”、“王猛之子求富”、“苍蝇正名”、“家珍一联”、“豆皮专家”等。张恨水上下古今谈 目录...
新月集.飞鸟集 本书特色 《新月集》《飞鸟集》均由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所作。在《新月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
《伊甸园》内容简介:美国青年作家戴维在20年代中和妻子凯瑟琳从巴黎到法国南部地中海地中海海滨度蜜月,沉醉在浪漫的性爱生活中。
中国诗歌-2012年民刊诗选-第36卷 二零一二 第十二卷 本书特色 《2012年民刊诗选:中国诗歌》主要内容包括:头条诗人、灵魂挽歌(组诗)、诗歌,人类精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