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石窟金石文字主要包含造像题记、铭记、碑记三大类,这里统称为“铭文”。铭文载体有砂岩、玄武岩、汉白玉、花岗岩、铸铁、铸铸铜等。岩岩石雕刻主要是阴刻,钟、炉铭文都为阳文。年代有北魏、辽、金、元、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刻石碑记。书体有魏碑、行、草、隶、篆、楷。这里把元代、清代、现亻代在岩石上书写的有价值的墨书,也归入题记。
牌匾、楹联材质以木质为主,包括部分石刻、砖雕。匾联分新旧两部分,旧的指明清时代云冈堡或大佛阁建筑悬挂的匾联,新的指食货街、灵岩寺等新建筑群悬挂隔联。洞窟说明牌为金属材料制作,立在各窟前面。
员小中同志将云冈石窟留存的古今文字汇集一书,配以图版,加以说明,公之于世,既是一项记录,又是一脉传承,还应当是一种“礼失而求诸野”的征询。于民族有益,于学术有益,于云网有益,善善莫大焉。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中叶,时值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强盛期。石窟是由拓跋鲜卑族政权倾其国力,在都城平城(大同)创建的弘扬佛教的圣地,同日时也是北魏皇室家庙安置祖先的神境。石窟造像融汇了东、西方雕凿技艺,反映了佛教东传以来中国化、民族化进程。其规模之大、造像之精、风格之殊、用时之短,在中国石窟里首屈一指。北魏迁都洛阳之后,一些民间、贵族等造像力量又在皇家工程的空当进行了小规模的造像活动,但这些民间间工程丝毫不影响石窟皇家风范的主格调。
令人疑惑的是,石窟中造像众多而铭刻文字甚少。仅存的有明确纪年的北魏造像铭记屈指可数,且均是民间造像所为。这些可贵的铭记为我们研究石窟营造的时代背景、造像内内容及造像目的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历史久远,自然或人为破坏等原因,也有些重要碑记默然消失,给我们留下水久的遗憾。比如《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简称《金碑》),该碑撰于金代皇统七年(1147),原碑实物早已不可寻踪。1947年,宿白先生在整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善本书籍时,无意中在缪荃荪传抄的《永乐大典》天字韵《顺天府》条引《析津志》文内,发现了《金碑》原文。其所述内容涉及了北魏历代开窟
建寺的问是题,更更可贵的是弥补了唐代贞观至金代皇统约五百多年间云冈石窟修建的史记空白。碑文中中还提到两块北魏碑碑记载在护抑国,大而不全,无年月月可考。一在崇教,小而完。”后一碑末云:“大代太和八年建,十三年年毕。”这是石窟有明
确营造时间的记载,可惜现在已不能目睹。根据《金碑》记述1956年宿白先生发表了《金碑校注》论文,使“云冈分期论”以及一些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得到了解决和佐证。由此可见碑记的重要作用。
北魏以后的部分铭刻碑记延续了石窟历史价(值,增加了石窟文化气氛,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比如第13窟的的代修像铭记,让我们了解到辽代民间契丹人的修像活动。全元时代的摩崖铭记及游人墨书,让我们们了解了道教人主石窟的历史烟云及游方僧来往石窟参佛的情况。明清碑记则让我们知道明代军堡建设
及清代政府和民间在石佛寺的建设,以及高官文人在此游历的迹象。
因而,石窟中留传至今的北魏、辽、金、元、明、清、民国等各时期的文字资料都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20世纪50年代的“古建筑保护工程”和70年代“三年维修工程”碑,记录了中国政府对石窟保护的投入和修建情况。八九十年代也进行了大量的石窟和环境的保护工程,虽然现在没有立碑,历史也不会忘记。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01年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8年至2011年年云冈冈大景区建设,两次大
的环境治理之后,现在的石窟本体和窟前环境已经融为一体。真容巨壮”和和“林渊锦镜”相相映成辉,云冈景区可以说是成为一处大型北魏遗址主题公园。徜徉其间,尽可穿越今古,感受历史。景区内增加的一大批具有地方文化和时代气息的金石、牌隔,汇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赋予了大景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弘扬着云冈文化、平城文化、北魏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同时,这些“符号”也将作为为时代的标记汇入历史长河之中。
由此,将这些窟内、窟外的“文化符号”聚集起来,可以把整个宏伟、幽雅、包容的“大云冈”新形形象展示给世人本书为体现这一意图,把云冈新旧所有金石牌匾(包括已佚)按古代、近代、现代时间顺序汇编成篇,各篇再分门别类,列出各自的出现时间、文字内容、所在位置、大小尺寸,并加配图片。录文中部分文字作简要解释。特别是造像铭文,加入图
片能使读者图文互对,既可看到石雕现状,还有利于甄别正误,这也是有别于以前金石录文书籍的地方。希望本书能为研究云网金石文字和楹联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方便的途径,同时,为云冈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起一点积极作用。
编者
《云冈宗教谈》
年代:民国18年(1929)
位置:不明(现云冈研究院藏)
尺寸:宽86厘米,高48.5厘米,厚17厘米
录文:
上元日子六周,正道德化」世,亿万生灵出劫数,应景」运世界。宗教发扬无上道」德之真精神,何敢妄言玄」玄,想入非非,引人于歧途。」唯以先天弗违后天,奉」时之宗旨为宗教家证明,」曰:明明德亲民,孔教所宗;清」静无为,道教所宗;不生生不」灭,佛教所宗;博爱,耶教所」宗;清真,回教所宗。五教同」统于一道,无善业界、无功」行界、无名利争自无教争。」平平和和而一气,元胞胞」与民物,天下大同矣!」大同子温历时中撰并书。」武周山石佛寺释广玉镌。」民国十八年秋月泐石。」藏盛石铺。
员小中,男,云冈石窟研究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入选2017年大同市特级劳动模范拟表彰名单。
发现南半球 内容简介 库克船长传奇性的太平洋之旅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他在飓风和海浪中奋勇求生、探索未知陆地与民族的事迹,已经作为一种不朽的精神长存于人类历史中...
三国志(全5册)(竖排繁体) 内容简介 三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九十年,也就是说从公元19...
台湾抗战 本书特色 日本图谋侵华七十多年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八年3500万中国人伤亡!中国人民和军队英勇抗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让前辈告诉子孙...
阔别祖国三十五年的乌拉尼娅回到了故乡多米尼加共和国。三十五年前整个多米尼加共和国处于冷血独裁者特鲁希略的统治下,乌拉尼亚
《HTML 5与CSS 3权威指南(第3版·下册)》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CSS 3中各种新增样式与属性,其中主要包括CSS 3中的各种选择器
历史的盛宴-II 本书特色本书是当事人记忆或者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一个时代的片段,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内容记述了从庚子之变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反应了晚...
两汉之际社会与文学 本书特色 《两汉之际社会与文学》探讨西汉、莽新、东汉初大约一百年的思想、学术演变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等问题,揭示出两汉之际政治、社会思潮、经学思...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内容简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研究》为论文集,主要对文化产业新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讨和分析,主要包括
故宫营造 本书特色 《故宫营造》为单士元先生关于故宫建筑的学术随笔集。是典雅文存第四号作品。内容包括故宫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书中配有131幅故宫建筑图片。故宫营...
日暮西山-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 本书特色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集合了日本当代著名学者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若干重要问题所进行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了解日本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
草原帝国(缩译彩图本) 内容简介 我们甚少将目光投身中亚,而恰恰是对中亚的无数次争夺,改写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无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还是鲜卑人、契丹人、女真...
明朝那些事儿-全九册-典藏全集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
辛亥革命研究论文集-上.下卷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金冲及,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主要研究辛亥革命和中国现代史,发表《辛亥革命...
帝国的迷津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西潮涌入,新旧知识交汇,古老的中国正向近代转型。时代风云变幻,处在这一时代的知识分子,如林则徐、徐继畬、王韬、容闳、...
救命-明清中国的医生与病人 本书特色 医学不只是抽象的观念,也是活生生的实践,更是医生和病人共同谱写的故事。本书由两位平凡医生的行医事迹开始,为读者展现三百年前...
鱼羊野史-第2卷 本书特色 《鱼羊野史第2卷》是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未删节版完整收录的超级读本。《鱼羊野史》讲述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子猫絮语》内容简介:在遥远的意大利海域,有一个俯瞰呈睡猫形的小岛,名叫“NEARGO”,那是一个猫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妙地带。那
中国制度史:精装索引版 本书特色 在我国的史书中,有记述典章制度的专门篇章,也有记载一个具体朝代典章制度的专著,如“会要”、“会典”,还有贯穿各个朝代论述典章制...
《千年帝国史》内容简介:世界史就是一部帝国史。已经消失或存续至今的诸多帝国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大走向。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