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生论》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
《文化民生论》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
第三类科学叫做博物学,实际上是一种*古老原始的科学类型,它表达了人和自然内在的、神秘的关联,因为人本身是出自大自然的,所以他本能地要认识周围的事物,比如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有毒的,什么是可以治病的,这就是博物学知识,这些知识在所有的文明社会都是*基本的知识。这些博物学知识一直到近代早期仍然起支配作用,只是随着第i类科学,即笔者称谓的试验科学(近代科学)的出现,才慢慢消失了。过去的博物学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全部包含在内,但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都统统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被纳入了实验科学的范围,成为专门的学科领域。博物学在今天反而成了一种业余爱好。
近代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应对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科学和民主就被认为是洋人的“长技”。在这个语境之下,“科学”其实更多情况下指的是现代西方的技术,是导致“坚船利炮”的东西。在现代汉语中,“科学”经常被读成“科技”,原因就在这里:中国人其实更关心的是“技术”,对“科学”并不熟悉,也不太关心。
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常常是单一的、片面的,我们缺乏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西方的科学家有相当一部分自主性很强,追求那种希腊式的自由科学理想。在中国则几乎没有科学家可以独善所处的环境,既难以持守希腊理性精神,也失去了博物学精神。西方宗教、文学、哲学很多都对科学并不太友好,比如教会总是要说几句达尔文进化论的坏话,文学艺术也经常挑科学的刺,哲学也经常性地反省科学,要解构科学的权威。其实,这些都是健康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并不影响科学自身的发展,相反,这样一种相互制约使社会不会走偏,不会出很大的问题。而我们呢?南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缺乏多元科学观的支撑,现在一讲科学就只有一种功利主义的现代实验科学。这种单一化的思想其实也是中同传统思想中比较糟糕的一部分,所谓“大一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很糟糕的。
朱鸿召,文学博士,曾任《解放日报》主任记者、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上海《闵行报》总编辑、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长期致力于延安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现代城市文化研究,相关著述有《延安文人》、《延安曾经是天堂》、《延安缔造》、《延安有星辰》、《上海文化发展探索与研究》等,主编《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60卷。已在我社出版图书《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文学闲谈-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知识青年撰写的小册子,围绕着作者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收录了“为什么要读文学”,“文学...
陶瓷卷-中华文明历史长卷-巧剜明月染春水 本书特色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中国的这方水土不但养育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也开出了陶瓷这朵绚烂的花。中世纪...
《孙子兵法》由先秦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及其后学记述、整理而成,它探讨了战争与军队问题,继承发展了古代军事理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揭示出...
中国文化经典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四篇分别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四个精神支柱,即克己修身、天人相应、贵和尚中、阴阳五行,所选诗文多是文化经典中人文精神丰厚的篇章。本书可...
《吉他和弦图解完全学习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吉他和弦的学习工具书,书中包含了吉他常用及拓展的和弦,每个和弦的按法都配有
太阳与献祭众神(阿兹特克与玛雅神话)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非同一般的世界历史。每本书中都充满了处于某一文化核心地位的奇特故事、神秘仪式、愤怒的神灵以及幽灵的探求和...
作品目录总序/觉醒译序/韩�上编 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与国家政策第一章 隋唐时代的佛教文化与国家政策第二章 唐初的佛教、道教与
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本卷作者介绍了南亚文明的起源的传播。南亚系指亚洲南部地区,介于东南亚与西南亚之间。北有高大...
中国未解之谜 内容简介 《中国未解之谜》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中国各种神秘诡异之现象,以探索的眼光研究各种谜题、探究事件真面目,深层次挖掘各个事件或现象背后的真实内幕...
岩松看日本 内容简介 《岩松看日本>以媒体的视角和新闻人的敏感。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见、所感、所悟...
江湖百相丛谈(补编)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作者长期致力于地域文化研究,耗时四十年,终于撰成《江湖百相丛谈》初、续、补共三编。本书以中国历史上近百种民间众生...
萨丕尔论语言.文化与人格 本书特色 本文集收录的文章都是有关语言、文化和人的心理的,发表于19121939年间,主要分为三组,*组是较为宏观的有关语言、语言学性...
藏书家-第17辑 本书特色 昔年作《中国藏书文化散论》,首刊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年第2期,讲的是藏书文化的意义,不意先后为《北京日报》(2001年7月...
中国译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我国“译学”的专题著作,根据我国译学历史发展的轨迹,分“中国古代的译事及论说”、“晚清时期的译论”、“民国时期的译论”和“新...
月亮的传说 本书特色 月亮啊!你心里有什么,竟能这样有力地打动我的心?——济慈,《恩底弥翁》《月亮的传说》一书通过叙述各地的月神传说,把古往今来无数与月亮有关的...
秦风作品系列:众生台湾--宝岛风情.牵动两岸的民族记忆 本书特色 台湾,不是蕞尔小岛,这里几度处于大时代的风暴核心。 逆推一万四千年,原住民就已定居在此,与世无...
非礼春秋 本书特色 非礼春秋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春秋历史文化的书,是一本历史文集。全书约10万字。文章篇目基本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对春秋...
生活的艺术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生活的艺术》是散文家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内容包括对吸烟、饮酒、喝茶、读画、写字、理发、握手等日常行为的评论,对睡、穷、...
醒来-(附光盘) 本书特色 本书是知名作家郭文斌先生继文化散文畅销书《寻找安详》之后的又一精品力作,针对现代人日趋浮躁的心理状态和压力过大的生活方式,作者以传统...
與其尋找完美,不如「剛剛好合適」當代日本設計大師深澤直人第一手剖析「減法式設計」生態心理學╳工業設計╳ 建築的三方對話讓設計自然存在的新設計思維!無印良品的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