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敦煌》从佛教史的角度,主要介绍佛教与敦煌莫高窟的关系,特别是介绍壁画中所反映的佛教在中国如何发展、巩固,如何逐步本土化、中国化,如何满足中国各阶层人们的信仰需求,以及神权与政权之间的关系等等。即帮助读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敦煌艺术,能够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此,本书分为“启吾西土——敦煌的开辟”“佛光初现——敦煌佛窟的出现”“无言的述说——壁画里的佛教发展史”“本土梵音——佛教的中国化”“慈悲与供养——佛教的渐人人心”“神权与政权——寄托于佛教的家国之思”“白云苍狗——敦煌艺术的衰落与遗响”等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有序地介绍敦煌佛教艺术。另外还增加了“小词条:去敦煌前必知的30个小知识”“敦煌八景”等相关内容,以方便读者对敦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美丽敦煌》为重点介绍敦煌艺术具导引性的文化读本。本著以时代为序,有侧重地精选敦煌艺术中*具有时代精神的内容,同时尽可能帮助读者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使之在欣赏敦煌艺术时,能与所观赏的对象产生火花,与古代的画工塑匠、善男信女产生共鸣,与壁画和塑像中的佛、菩萨、僧人、供养人进行“对话”。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赏性和知识性、启迪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米。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讫于民国24年(1935年),绵历近1600年。在现存735个洞窟中(原编492个,后北区发掘新编243个),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以及唐、宋、清、民国时期的木构建筑十余座。另外,于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曾保存了4至11世纪的写本、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文物约5万件。西千佛洞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城西35公里的党河岸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据《沙州都督府图经》的记佛龛文推断,其开凿时代大概与莫高窟同时。现尚残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元、清、民国等时期修建或改建的洞窟22个。西千佛洞虽然规模不大,壁画、彩塑数量不多,但对于进一步了解、欣赏和研究近1600年的敦煌石窟艺术史,颇有参考价值。榆林窟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瓜州城南75公里处的踏实乡境内,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断崖上。在现存42个洞窟中,保留有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壁画的5000平方米,彩塑200多身。榆林窟开凿时代大概始于北魏,但大规模营造则在唐代。如中唐25窟,壁画保存完好,色彩犹新,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亦属佼佼者;另外西夏时期凿建的第2、3窟,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独树一帜,弥补了莫高窟西夏艺术的不足。东千佛洞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城东南90余公里之处(距桥子乡东南约30公里),开凿在峡谷河床两岸断崖上,是西夏和西夏以后开凿的一个以表现密宗内容为主的佛教石窟寺。东干佛洞现有大小洞窟23个,其中有壁画、塑像的洞窟仅9个,主要反映了西夏、元代、清代三个历史时期的石窟艺术。密宗内容在这里有较多的系统性的表现,艺术价值亦颇高,和榆林窟一起可弥补莫高窟佛教密宗艺术之不足。水峡口石窟水峡口石窟,又名下洞子,位于瓜州城南约50公里处的踏实乡境内,距榆林窟约25公里,开凿在榆林河南北两岸断崖上。现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8个,其中南崖的1至7号窟尚存宋及清代的塑像或壁画,北崖的8号窟尚存五代壁画。五个庙石窟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南20公里处的狼湾里,*初开凿时代可能是北朝。该处并排有5个石窟(一个早年已毁,实为4个)。蒙古族将石窟称庙,所以称五个庙。其实包括残窟在内共有20多个石窟,可以说是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石窟群。现存四窟尚保存不少五代、宋、西夏、元等时期的壁画,内容丰富,艺术精湛,可以补充和说明敦煌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锁阳城锁阳城,又名苦峪城,位于瓜州县城东南约80公里的桥子乡正南的戈壁荒漠中。据考证,该城始建于汉代,晋、隋、唐、宋、元、明等朝代都有修葺。该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城西北角有角墩,高约18米,拱形门洞,东西贯通。城垣为长方形,东西长565米,南北宽468米。城内遍布土筑房屋遗迹,残砖断瓦,随处可见,纵横城区的街道依稀可辨。城区内外,遍生锁阳,块根肥满,既可充饥,又可解渴。相传初唐薛仁贵进征西域,在此遭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大军层层包围,便令士兵掘锁阳而食之,坚持到援军赶来,故苦峪城又被民间称为锁阳城。河仓城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敦煌西北约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西距汉代玉门关(小方盘城)约20公里。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许的土台地上,因临疏勒河,故称河仓城。古城呈长方形,坐南面北,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高处约6.7米。城墙由夯土版筑,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城分隔为并排大小相等的3座仓库,墙壁上下都开有三角形的洞口,主要用于仓库的通风。城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加筑有两重围墙。当时据守玉门关、阳关及长城和烽火台的将士和战马的粮食、衣物、草料和武器,都由这一仓城供给。河仓城是古代西北长城边保留至今的*古老、规模*大的军事仓库。1943年,这里曾发掘出被遗弃的糜子、谷子、大麦等粮食。长城烽燧敦煌境内有约150公里的汉长城遗址。从敦煌与瓜州交接处起,沿疏勒河南岸到阳关、玉门关都有汉长城的断续遗址,其中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的一段保存*为完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完整的一段。墙垣由沙土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
蒋经国死亡之谜 本书特色 《蒋经国死亡之谜》:揭密蒋经国的病情剧变及“猝逝”内幕 廓清七海御医久治不果和“误诊”真相。蒋经国死亡之谜 内容简介 1988年1月1...
《人间仙子:丹顶鹤》内容简介:本书从丹顶鹤的人文精神着笔,写它在盐城这块土地上的前世今生。内容主要有:望鹤楼远眺,茫茫滩涂
这是对斯大林在其最重要的一段生涯中的军政领袖作用的易引发争议的重估。“杰弗里•罗伯茨对作为战时独裁者和战后大元帅的斯大林作
《在路上》内容简介:我经常梦想能到西部走走,常常会做些模糊的计划,但从来没有付诸实行过,直到认识了狄恩。阿姨警告我和狄恩这
《明帝国与倭寇》内容简介:从海洋的视角看中国,在东亚的背景下审视明朝的兴亡。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开启了明王朝的统治时代,此后明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古钟卷 内容简介 一 古钟卷分为古钟、编钟与铃、外埠藏品三个部分。各部分均以年代顺序排列,共选录西周、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精品1...
唐朝女人折腾史 本书特色 ★武则天、韦皇后、上官婉儿、杨贵妃,这几个女人可以说是唐代*典型的【霸道女总裁】,她们都是事业女强人。如果在生命里不折腾,别说在历史中...
中国明清以来6个世纪人口的发展一直是从事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的学者及思考中国人口与历史、中央地方政权体制运作、人口与土地
《开窍了,学习会上瘾》内容简介:为什么孩子总是学不进去?因为他在学习上没开窍!本书是家庭教育专家、名师李波写给家长和学生的
民国研究(总第15辑) 本书特色 《民国研究(总第15辑·2009年春季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民国研究(总第15辑) 内容简介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历史学 本书特色 李学勤编著的《历史学》按学科(学术门类)分类分卷出版。一学科(学术门类)辑成一卷,字数不足一卷的,同其他相关学科(学术门...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九个片断 本书特色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九个片断》从春秋、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选取了十多个有代表性并...
三国杀 武将列传 蜀传 英雄龙腾兴蜀汉 本书特色 抛开卡牌插图上夸张的形象,撇去武将技能给你形成的思维定式,同时拨开那些由传说、民间故事所堆积起来的层层迷雾,我...
《金融思维》内容简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金融,金融知识已经成为我们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而具备金融思维、利用金融的
《细说Linux基础知识》内容简介:本书为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入门参考书,全书共9章,内容涵盖了初学Linux所需的所有知识点,讲解了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三辑 目录 专题研究19世纪亚洲视野中的中国香港和日本——兼论香港、上海、横滨近代城市发展比较清季上海话语革新先驱林白水述论早期道路交通建设...
遗失:1920-1941年的中国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1920-1941年间中国各地风情的老照片集,图说文字均由摄影者本人撰写,真实记录下当时的中国与中国人的生活...
《兄弟在清华和北航的日子(第四辑)》内容简介:每一代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故事。该书记录的是20世纪80年代,一对亲兄弟求学奋斗的
隋唐随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随唐英雄真伪辨;是谁杀死了张须陀;神秘“酷哥”罗士信;八个大和一个小——谈李密;秦王不是小白脸——谈青年李世民等。隋唐随谈 目...
春秋战国-(全两册) 本书特色 《春秋战国》以编年体为经,以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为纬,充分吸收春秋战国及秦汉著述,着力以春秋战国之人的视角和眼光还原当时的历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