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首都南京的营造政治与现代想象(1927-1937)》从上古城市产生开始,梳理1927-1937年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政府和政治因素,再现当时作为民国首都南京的城市现代化受政治和权力影响的复杂性,揭示出近代中国城市的政治性而非商业性的特点。随后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表达、公共权力的运行规则、首都建设中的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建筑艺术与近代革命文化象征表现等历史现象进行阐释,展示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别于西方的特征。研究方法新颖,内容有创新性,进一步丰富民国城市史乃至整个中华民国史的研究。
本书从上古城市产生开始,梳理1927~1937年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政府和政治因素,再现当时作为民国首都南京的城市现代化受政治和权力影响的复杂性,揭示出近代中国城市的政治性而非商业性的特点。随后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表达、公共权力的运行规则、首都建设中的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建筑艺术与近代革命文化象征表现等历史现象进行阐释,展示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别于西方的特征。
序言导论**章首都市: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政治身份**节城市产生及其政治形态第二节首都的概念和特质第三节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复归第二章首都南京的城市设计与规划政治**节城市规划:一种有意识设计的空间政治第二节首都设计的缘起:国民政府的首都认知与期许第三节首都规制权的竞逐:负责政府机关和设计机构的更迭第四节“弘我汉京”:首都设计文本的民族主义隐喻第五节《首都计划》的修订:“中央政治区”选址的变更第三章缔造新都:首都建设的展开**节国民政府建都前的南京市政第二节首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第三节城市改造及新城市空间的生产第四节激变良民:首都营造中的路政与民生第四章首都营造的政治限界**节奠都后的南京新市制第二节新市制的行政面像第三节限界中的张力:首都营造中的党权第五章首都营造的经费瓶颈**节建设经费的来源第二节市府扩张税权受挫第三节城市建设跛足第六章首都营造中的省市纠纷与边界调整**节省市纠纷的缘起第二节税权纷争:省市纠纷的升级第三节扩大市区:省市划界的提出第四节省市划界的展开第五节划界析权:省市纠纷的解决第七章首都营造的成效**节都市摩登:传统政治都市的现代转变第二节现代化的另面:首都建设的内在限度第三节现代化的困厄:顿挫原因的政治视角结语革命时代的新首都与旧传统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伴随着南京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物质建设的巨大成功,也促进了“现代”的市民社会的形成。然而,市民社会的出现,并没有为城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反而给南京的城市现代化带来了新的阻力。现代化虽然为南京带来了城市硬件条件的改善,但这种“现代化”却遭到了在拆房筑路中自身利益受损的市民的强烈反对,并演化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社会抗争。从问题的形成看,一方面固然与市民“见识浅薄”、“图谋私利”、“缺乏奉献精神”有关,另一方面市民攻击官方“罔顾民意”、“不恤民生”、“欺压平民”、“做事不留余地”也是事实。危机出现后,解决事件的主导权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虽有意识的实行包容劝解的政策,但市民自发组织的社会抗争仍极为活跃。官方捉襟见肘的处置能力和冥顽不化的僵化态度,不但未能及时疏导社会不满,反而增加了市民对政府“违法殃民”、“倒行逆施”、“仇视吾民”、“坐视人民生死于不顾”、“为军阀所不敢为”、“为少数人利欲”的负面看法。而政府在问题出现后,虽竭力宣传“为建设而破坏”理由的合理性,却难掩政府独裁包办的事实。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凡事都由政府片面决定,人民却无权参与,是问题的根源。不难设想,如果官方将社会纳入决策体制,而非排斥其参与,则发生这样事件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反之,民众就可能铤而走险,把整个社会搅得天翻地覆。在这个过程中,官方虽反复强调国家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社会的理解和市民的支持,却没有意识到,稳定不仅是社会中不存在政治冲突或社会运动,还意味着官方需要不断提高将社会矛盾和冲突纳入制度轨道的能力,即提高执政能力的宏旨要义,从而才能消除大规模的、有强烈破坏性的动乱或革命性运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看,官方对整个问题的认识和处置乏善可陈,并不具有“现代”的意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社会反对的内容和范围上看,南京与西方先进地区的民间抗争已逐渐趋同。换言之,这些社会团体组织的民间抗争,一定意义上也是衡量南京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市民在社会抗争运动中为维护自身权益敢于向官方抗议,官方也并没有进行严惩,这说明“民”的象征性政治意识因“民国”这一国家形象的树立得到强化,而在与政府的博弈中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各方在相互博弈中对“民权”、“民生”等意识形态话语——这一非政治的力量加以有意识地利用,说明其作用未可忽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故从这个角度观之,首都营造过程中社会的多元开放和政治生活上的进步包容,也是事实,凸显了城市发展转型中的“现代”成果。另一方面,民国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这时期的城市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这个大时代背景的影响。随着近世以降西方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增大,近代中国不仅政治机构、经济组织、文化心理,乃至城市面貌都相应地发生了这一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改变,与此同时,传统制度和维持这种制度的思想文化也遭到越来越多国人的指责。但客观来说,北伐成功后,新政权的建立并没有将过去旧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完全扫入历史,革命后的新体制并不比旧制度更加优越。从南京首都建设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到,首都营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实际就是旧传统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延续和体现。虽然南京迈向现代化的道路已清晰可见,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还是受到了传统的中央高度集权的国家体制的连续阻击。首先,中央高度集权的权限设置限制了南京市政府的施政。南京地处党国中枢,市内政治生态复杂,市内存在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江宁县政府和南京市政府四府并立的情况。以权势大小论,市政府为首都“*小机关”。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南京市政府市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举步维艰。一切庶政,均推行不易。南京虽然被中央辟为首都,有时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赢得地方各省和地方城市都无法获得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董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著有《南京城市百年史》、《华北抗战史》、《发展逻辑与政治窠臼:政治视域下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析》、《首都营造与民国政治:南京研究》等。
永恒经典:中国通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全书所述史实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讫清帝退位,按朝代顺序记述,表达简洁通畅,读之如饮醇酿。全新的历史解读方式,融入了百年来的...
《父亲的军装》内容简介:该书为家族三部曲“家园徐望”的第一部。作者为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主人公是徐静蕾的祖父徐成沄,现年10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本书特色 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出轨和家庭暴力,导致流产致死。这起“殴主伤胎案”在传统中国法律史上极具代表性,案情不仅...
《太平洋战争(第2卷)》为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的倾力呕心之作,亦是其晚年的封笔巨著,堪称是一部现代战争启示录。
本书英文原名ModernTimes:TheWorldfromtheTwentiestotheNineties,是保罗·约翰逊较为重要的世界史著作,美国版全书厚达...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内容简介 前述帝制中国的诸项特征皆发端于春秋一战国时期。在该时期之初,中国依然处于上百个名义上归服周王的封建诸侯国的统治之下;到该时期...
《树莓派Linux操作系统移植》内容简介:本书介绍Linux内核的编译和移植、根文件系统的制作、基础系统、桌面系统,以及这些软件在系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内容简介 本书,对明、清两代,先分析农业生产力和发展,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等农业生产关系的演变,以及对农业资本主义...
《美国文学辅导备考教程》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两篇。第一篇为文学史部分;第二篇为文学选读部分。第一篇旨在考察有关美国文学史上的
船山研究新视野 本书特色 王船山是我国明末清初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集大成者,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船山...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 本书特色 建安十三年冬,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这个赤壁古战场究竟在今何处?与之关联的古夏口、巴丘、蒲圻、公安等城邑以及古云梦泽、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第4集 目录 吴英马克思的两种过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郭方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张旭鹏后殖民性的历史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于...
《幻觉》内容简介:在精神病院担任院长的冰见子医生,出身名门,美丽高贵,医术精湛,却被发现对几名患者进行超常规的“特殊治疗”
《铅笔素描三步速成:综合技法》内容简介:对身边美好事物充满激情,喜欢并渴望去表达这些事物,对漫画,手绘,插画一类高度关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优势丛书晋宋社会文化史论 本书特色 魏晋玄学及其玄化风尚,是文、史、哲等多学科学者长期集中研究的课题,而本书“正题反作&rdquo...
写给青少年的魏晋史 本书特色 魏晋史:不断更迭的政权,朝令夕改的制度,频繁的人口迁徙和灾难,让这三百多年的时光,成为一个巨大而持久的历史漩涡。写给青少年的魏晋史...
《水德吟》内容简介:《水德吟:为古筝四件弦乐器与两位打击乐演奏家而作》创作于2013年。所谓水者,发于高山,归于大海,浩浩荡荡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终结篇-2-(全新增订版) 本书特色 ★ 新版《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火爆热卖中!莫言、柴静、白岩松、当年明月,诚挚力荐!★ 当红历史作家张宏...
20几岁要懂点历史智慧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不了解现实,是因为不了解历宅;不理解现实是因为不理解历史。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
南越王国传奇 本书特色 本书以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作为叙述的中心,通过介绍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展示了南越国从产生到壮大,*后走向灭亡的全过程。如何处理南越国与中...